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價值

法治價值

發布時間: 2022-06-24 22:18:11

⑴ 為什麼說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被概括為依法治國、執政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在這五個方面中,公平正義被表述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的指導原則,是發展中的馬克思法治觀在當代中國的最新理論成果,其價值取向為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應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靈魂,是「以人為本」為本質要求的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是社會基本制度的公平正義,其實現有賴於和諧社會的構建,有賴於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公平公正執法司法理念的樹立。
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靈魂
社會主義社會一定是以公平為基本特徵、以正義為最終價值的社會。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就是在全社會實現公平正義。法治的精神不僅在於有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復雜的執法工作機制,更在於公平正義精神與價值在法治各個環節中真實的體現和實現。
建設國家、管理國家所要實現的理想境地是經濟富足、政治進步、文化昌明、社會和諧,這些目標的實現皆有賴於社會公平正義價值的統領。從人類歷史的發展經驗來看:社會的主流價值決定著社會的文明走向和發展方向。一個良善的社會必定是將公平正義奉為圭臬的社會,而一個公平正義不彰的社會必定會走向經濟的衰退與凋敝、政治的專制與腐化、文化的消沉與墮落、社會的混亂與無序。在一個國家中,利益需求是多種多樣的,沖突與矛盾也是變化多端的,因此執政者的首要任務並非是纏身於具體事務的細枝末節中而是要進行價值判斷與選擇,進而消除沖突,維護公平,匡扶正義。在此意義上,我認為管理國家的本質就在於價值選擇;而一個好的執政者的標准就是,在任何時候都會義無返顧地選擇公平正義。當公平正義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靈魂,成為全社會的人們看得見、感受得到並能夠分享得到的結果的時候,社會主義法治才能真正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公平正義社會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
公平正義如果不是抽象的教條,就應擁有反映時代要求的具體內容。公平正義社會首先應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以人為本」首先要回答的是「以什麼人」為本的問題。一個國家的權利保障體系有三個層次:一是「人人」的層次,二是「公民」的層次,三是「弱者群體」的層次。公民權利主要指向政治參與、擔任公職、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等領域;弱者群體權利主要指向婦女、老人、兒童、身體殘障者等特殊對象;而第一個層次,也就是「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中的層次指的是「人人」、「所有的人」,也就是《世界人權宣言》所講的不分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它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出生或其它身份的差別,平等享有基本人權和人格尊嚴中的「人人」。
「以人為本」其次要回答的是「以人的什麼」為本的問題。這一問題涉及兩方面內容,首先,「以人為本」必須以人的共同需要為本,人的共同需要就是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社會民眾的共同的普遍的要求,所以,滿足人民的共同要求就是黨和國家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其次,「以人為本」還必須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本,每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當成為其他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條件時,公平正義的社會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便是告成之時。
「以人為本」最後還要回答「如何將人的需要轉化為法律上的權利」這一問題。人的需要惟有轉化為法律上的權利才是現實的、安全的。「以人為本」與「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理論在價值上是一致的,它們一方面解決了目的性問題,那就是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地發展;另一方面又解決了一系列關系問題,即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統一與和諧。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提出正是這些理念邏輯的產物,因此,對作為社會主義法治價值追求的公平正義的理解也必須從建立在這些理念基礎之上。各級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如果不能透徹理解「以人為本」和「和諧社會」理論,就不可能真正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精髓。
公平正義的核心是制度的公平正義
公平正義是歷史久遠的人類理想,它的基礎是社會制度的公平正義。從直觀的層面看,社會不公現象是形態各異的,但概括言之不外乎以下四個方面:第一,起點的不公。其典型表現是,在人們出生伊始就被依照自然生理狀況和社會出身的不同進行人格身份的差等劃分;第二,機會的不公。對人們進行人格高低區別的目的,是要賦予他們不同的社會發展機會,這便是機會不公。在高考招生中,同一張試卷面前不同地區的考生享有不同的上學機會,甚至在同一個地區的考生因戶口的差異也有所不同,這就是機會不公的具體表現;第三,規則的不公。用一類規則對一群人,用另一類規則對另一群人,便是規則的不公;表現在法律上,便是法律面前的不平等,便是凌駕於法律之上的種種特權的存在;第四,結果的不公。同勞而不同酬,少勞而多得,多勞而少得,勞而不獲,不勞而獲,就是結果不公的表現。

⑵ 新聞評論本身蘊含著哪些重要的法治價值

我們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就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每天都有大量的事件與法治相關,新聞、法治和評論每天都交織在一起,如果一家媒體有評論版面或者評論頻道,連續幾天都沒有法治類的評論,或者說新聞評論與法治無關,可以說是難以想像的。

同時,在當今,新聞評論本身也蘊含著重要的法治價值,我理解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新聞評論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啟蒙、宣傳和解釋的作用。法律是復雜的、條文多而且不容易理解。有時候單靠一個新聞事實,不少人是難以精確理解裡面的法律邏輯,也難以作出科學評判。比如前段時間一個人大代表涉嫌犯罪,公安機關依法申請對其採取強制措施,卻沒有獲得人大許可,這讓不少人覺得人大代表這個身份似乎可以成為犯罪的護身符,但事實上完全不是這么回事,很多新聞評論恰當地把這個問題解釋清楚了。再比如結婚登記辦法修改之後,很多人說,因為不用做婚前檢查所以導致新出生的缺陷兒的數量增加,很多媒體都報道了這個事情。但事實上,我們連哪些疾病不適合結婚都沒有標准,婚前檢查意義何在?可以說婚前檢查和出生缺陷之間並沒有任何的關聯,如果預防出生缺陷,更重要的是孕前檢查和孕期保健。有的媒體刊發的新聞評論就把這個問題平息了。所以說,新聞評論的第一個價值就在於是它能把一個讓人感覺含混的法律問題闡釋好。

第三點,新聞評論更重要的價值在於推動實踐工作。近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和許多省級人大常委會在立法時,都會對法律草案廣泛徵求意見。在立法機關收集到的公眾意見中,最有價值的經常是新聞評論。有的時候,雖然公眾在網上提了很多好的意見,但這些意見往往是沒有針對性的,而新聞評論提的觀點往往一針見血,很容易引發立法機構的關注。

還有一點感觸,就是寫新聞評論必須有豐富的閱歷。這種閱歷往往不是說讀了多少書,而是實務工作經歷。為什麼大家願意讀王旭明老師的教育類評論呢?因為他曾經在教育部工作過多年,他的閱歷讓他比一般人評論教育問題更有高度和深度。我們常說,我們絕對不能做到外行評論內行,但是不得不承認現在評論界有時候會出現外行評論內行的情況。所以說,有些東西我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亂做評論,這是當下評論界應當注意的問題。

⑶ 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是

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價值取向。法治有兩項最基本的要求,一是要有制訂得良好的法律,二是這種法律得到普遍的服從。所謂「良好的法律」,就是體現社會公平和正義的法律。所謂「普遍的服從」,就是法律的實體正義和程序正義都得到全面的實現。現代法治既是公平正義的重要載體,也是保障公平正義的重要機制。

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 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

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環節。隨著市場 經濟的發展,社會結構的變動,利益關系的多元化,社會公平問題日益凸顯出來。高度重視、科學分析、正確解決這些問題,對於保持社會的穩定與和諧,減少社會風險和動盪,至關重要。

(3)法治價值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這是在治國基本方針和策略方面的重要進步和提高,是對中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和原則的更加有力的保障;十五大報告指出,依法治國把堅持黨的領導。

發揚人民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從而明確了黨的領導,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國三者的關系;提出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必須緊密結合,同步推進;從而為在新舊世紀之交的中國社會的全面進步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順利發展進一步指明了道路和提出了奮斗目標;同時也為探索中國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和特徵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依據。

⑷ 能最充分體現法治的價值的是什麼法律

如果從體現法治的價值來看,應該是憲法。憲法是寫滿人權的宣言書,根本目的是限制國家權力和保障公民權利,其他法律都是下一位階的法律,其他法律的制定原則和精神不過是憲法精神內容的具體化。從這個角度來看,憲法是一切具體部門法精神的源頭。

⑸ 最能充分體現法治的價值的是什麼法

民法最充分地體現了現代法治的價值。

民法最充分地體現了現代法治的價值。現代法治的基本價值在於通過確認和分配權利和義務,為公民的生產(包括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和生活(包括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和經濟生活)提供平等的便利和保護,以保障人的自由、尊嚴和發展,促進經濟增長、社會公平、社會秩序和社會進步。民法的原則和功能最充分地體現了法治的這些價值。

民法直接產生於商品生產者的利益需求和權利主張,它的起點和終點都不是懲罰(雖然它包含著懲罰的因素),而是通過劃定自然人和法人的權利及其界限,明確主體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規定生產和交換的一般條件以及對違約和侵權的補救措施。

保護人們的正當權利,使人們可以無顧慮地、有合理期望地、盡其所能地進行創造財富的活動。正由於民法體現了現代法治的價值,因此它的存在和實施考能夠弱化或消除避罪遠罰的傳統法律心理,沖擊法等於刑罰的傳統法律觀念,有利於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

憲法通過設定公民基本權利,作出一國公民與政府關系的基本規定。憲法如同公民頒給政府的一張營業執照,規定了政府的經營范圍(積極實現公民基本權利),如果政府超照經營(違法限制或剝奪公民基本權利),就會遭到公民的法定批評、抗衡乃至吊銷執照。

⑹ 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是什麼

法律分析: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價值目標。法治有兩項最基本的要求,一是要有制訂得良好的法律,二是這種法律得到普遍的服從。所謂「良好的法律」,就是體現社會公平和正義的法律。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環節。隨著市場 經濟的發展,社會結構的變動,利益關系的多元化,社會公平問題日益凸顯出來。高度重視、科學分析、正確解決這些問題,對於保持社會的穩定與和諧,減少社會風險和動盪,至關重要。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 第五條 政法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開展工作,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推動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加強過硬隊伍建設,深化智能化建設,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履行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主要職責,創造安全的政治環境、穩定的社會環境、公正的法治環境、優質的服務環境,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⑺ 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是人格尊嚴。

人格尊嚴所以是法治的核心價值,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人才是目的。人通過自由的自律成為道德法則的主體。他從來沒有把這個主體當作一種手段,如果不是目的的話。沒有法律,就不可能有法治。更不用說法治了。



法治社會的意義:

1、有利於積極推進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規范司法行為,加強司法監督,促進司法公正,維護司法權威。

2、有利於樹立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確保政法工作的社會主義方向,不斷提高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的能力。

3、有利於加強法制宣傳和教育,做好普法工作。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前提和基礎;社會主義法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保障,兩者不可分割。

4、只有堅持和不斷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才能有效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社會主義事業。

⑻ 能最充分體現法治的價值的是什麼法

能最充分體現法治的價值的是《憲法》。憲法作為根本法,不僅自身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確立了國家的根本任務,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行為規范,而且憲法還是國家立法機關制定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法律依據。

不依據憲法,其他一切法律、法規和規章就失去了自身的正當性依據。所以,我國現行憲法第5條就規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第100條又規定: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所以,作為組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各種法律形式,都必須以憲法為依據,不得與憲法相抵觸。憲法是組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各種法律形式的有機統一的標准和前提。

憲法作為根本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保持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制保證。

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我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和國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則,具有最大的權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

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並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作為根本法的憲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法律體系的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內容。

⑼ 什麼是指以法治價值和法治精神為導向,運用法律原則

法治思抄維是指以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為導向,運用法律原則、規則和方法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路徑與過程。

法治思維就是將法治的諸種要求運用於認識、分析、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是一種以法律規范為基準的邏輯化的理性思考方式。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思想觀念多元多樣多變,各種利益分歧、矛盾沖突相互交織,只有法治才能有效整合各種張力、化解各種沖突,為社會和諧穩定奠定根基。當前各級領導幹部的法治思維和依法治國能力強弱,直接影響著黨的執政根基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9)法治價值擴展閱讀:

法治的價值與態度層面,表現在人們的內心價值觀和態度上對於法治的內在認同和尊崇,直至法治內化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這是法治文化的最高層面。

法治思維是在法治意識、法治觀念基礎上的進一步升華,運用法治思維則是對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提出的更高層面的要求。

法治思維和理念的層面,表現在法治意識和觀念上升到思維、理念的層面,對制度建構和具體實踐起到更加巨大的推動作用。

熱點內容
程遠律師6 發布:2024-05-04 08:15:25 瀏覽:380
法治投訴電話 發布:2024-05-04 05:22:16 瀏覽:647
簡答刑法的原則 發布:2024-05-04 03:36:56 瀏覽:496
合同法第58條的規定 發布:2024-05-03 21:08:14 瀏覽:170
借條找人家代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05-03 19:39:46 瀏覽:547
法律援助咨詢中心慈溪 發布:2024-05-03 18:14:56 瀏覽:610
厚大黃韋博行政法講義 發布:2024-05-03 17:24:45 瀏覽:832
作文道德與義務 發布:2024-05-03 16:16:03 瀏覽:946
訴訟法各大學排名 發布:2024-05-03 15:24:27 瀏覽:985
公司經理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4-05-03 15:03:24 瀏覽: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