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帶家

道德經帶家

發布時間: 2021-01-11 16:49:20

㈠ 國內研究《道德經》的名家有哪些

王弼、河上公,這個是最出名的版本。
唐朝傅奕。
宋朝范應元。
清末魏源。

㈡ 道德經放在家裡什麼位置好

書房。

㈢ 道德經傳播全球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華夏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春秋時期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英國生物學家、科學史家、兩次諾貝爾獎得主李約瑟:①道家對自然界的推究和洞察,完全可與亞里士多德以前的希臘相媲美,而且成為中國整個科學的基礎。②中國人的性格中有許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來源於道家思想。中國如果沒有道家思想,就會像一棵某些深根已經爛掉了的大樹。這些樹根,今天仍然生機勃勃。
德國哲學家尼采: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tuò)手可得。
德國哲學家、啟蒙運動學家康德:「斯賓諾莎的泛神論和親近自然的思想與老子思想有關」。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中國人承認的基本原則是理——叫做『道」」;「道為天地之本、萬物之源。中國人把認識道的各種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學術……。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
美國哲學家威爾·杜蘭:或許除了《道德經》之外,我們將要焚毀所有的書籍,而在《道德經》中尋得智慧的摘要。
德國總理施羅德:每個德國家庭買一本中國的《道德經》,以幫助解決人們思想上的困惑。
耗散結構理論創始人,比利時學者、諾貝爾獎獲得者普利高津:「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諧的奧秘、尋找社會的公正與和平、追求心靈的自由和道德完滿三個層面上,對我們這個時代都有新啟蒙思想的質。道家在兩千多年前發現的問題,隨著歷史的發展,愈來愈清楚地展現在人類的面前」。
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卡普拉:「在偉大的諸傳統中,據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並且最完美的生態智能,它調在自然的循環過程中,個人社會的一切現象和潛在兩者的基本一致。」
日本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湯川秀樹:「老子在兩千多年前就預見並批判今天人類文明缺陷的先知。老子似乎用驚人的洞察力看透個體的人和整體人類的最終命運。」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做人應該像老子所說的如水一般。沒有障礙,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壩,停下來;堤壩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容器是圓的,它成圓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強。」
丹麥物理學家玻爾:「我不是理論的創立者,我只是個(道家)得道者,我們在這裡面臨著人類地位所固有的和令人難忘的表現在中國古代(道家)哲學中的一些互補關系。」

㈣ 老子中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老人家的《道德經》給後人哪些教育

老子中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老人家的《道德經》給後人關於道德的傳承。

㈤ 道德經里有沒有說家庭矛盾不告訴別人

《勸世賢文》是一篇有很深功力的處世哲文,句句經典,需天天誦讀,良好的心態,需要有意識地去培養。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家庭篇 心態篇 勸世篇 夫妻篇 兄弟篇 交友篇)
家庭篇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兄弟本是同根生,莫因小事起爭論;
生兒育女循環理,世代相傳自古今; 手足之情誠可貴,萬事皆念骨肉親;
為人子女要孝順,不孝之人罪孽深; 人生難得兄弟愛,同心協力變成金;
家貧方能出孝子,鳥獸尚知哺乳恩; 謙讓尊敬情意長,天倫之樂喜融融;
父子原是骨肉親,爹娘不敬敬何人; 為人當數孔讓梨,桃園結義劉關張;
養育之恩不圖報,望子成龍白費心; 山上打虎親兄弟,歷代相傳美名尊;
男子休嫌妻貌丑,婦人不怨夫家貧; 朋友相交宜謹慎,狼群狗黨莫相親;
貧窮富貴皆由命,夫婦相處要真誠; 休因酒肉為知己,急難不氛反笑貧;
剛柔相濟兩相安,和氣家中少禍因; 結交朋友應信實,日久才能知人心;
同甘共苦好度日,清寒亦覺有暖溫; 患難之時相愛顧,萍水相逢難知情;
夫婦本是前世緣,珍惜短促好光陰; 錦上添花人人有,雪中送炭世難尋;
百年連理實非易,夫婦互敬應如賓; 四海之內皆兄弟,留心擇友益無窮;
婦人口舌要提防,枕邊是非起禍殃; 苦盡甘來是古訓,莫為偷閑誤自身;
姑嫂不和家必敗,公婆惱怒暗傷心; 克勤克儉是美德,懶惰成性人唾棄;
做人姑嫂要善良,家醜不可對外揚; 為人當惜好光陰,勤能補拙是例證;
姑嫂之間要禮讓,且莫小事爭短長; 信實待人人看重,自欺欺人事無成;
細察事非防口舌,三從四德不可忘; 求人像吞三寸劍,勤儉節約莫求人;
先聖先賢作教訓,婦道守口莫傷人; 家中雖有萬貫財,不知節儉亦枉然;
丟海順冰為正道,莫到最後方知恨; 駕車遠行求樂趣,不為損友傷己心。
    寡慾精神爽, 多思氣血衰。少飲不亂性, 忍氣免傷財。貴自勤中得, 富從儉里來。
溫柔終益己, 強暴必招災。善處真君子, 刁鑽是禍胎。暗中休使箭, 乖里藏些呆。
養性須修善, 欺心莫吃齋。衙門休出入, 鄉黨要和諧。安分身無辱, 是非口不開。
世人依此言, 災退福自來。
心態篇
    別人生氣我不氣 ,氣出病來無人理; 人生本是一場夢, 為了小事莫生氣;
萬物有情心有愛, 何懼他人笑我痴; 縱然身處風雷雨, 堅信朝陽必再遇;
且將煩惱化煙雲 ,風吹雲散交好運; 知足常樂, 終生不辱。
來如風 ,去如微塵; 知福福常在 ,怡然自心安;
阿福福常,在 日日都開心; 是非終日有, 不聽自然無;
人和自得樂, 家和萬事興; 不經一番寒徹骨, 怎得梅花撲鼻香;
風起雲涌年又年,得得失失要樂天; 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
生死有命不由命,我命由我不由天; 境隨心變隨人轉,逍遙物外似神仙;
蜻蜓舞動風飄揚,積德行善人表彰; 雖無家財萬貫,喜有笑面開顏;
笑看世間事,前路我自行; 既是相依同林鳥,風雨同路見真心。
勸世篇
    世事茫茫如流水, 休將名利掛心頭。
粗茶淡飯隨緣過, 富貴榮華莫強求。
靜坐常思自己過, 閑談莫論他人非。
能受苦乃為志士, 肯吃虧不是痴人。
敬君子方顯有德, 怕小人不算無能。
退一步天高地闊, 讓三分心平氣和。
於進步需思退步, 若著手先慮放手。
如得意不宜重往, 凡做事應有餘步。
持黃金不為珍貴, 知安樂方值千斤。
事臨頭三思為妙, 怒傷心忍讓為高。
切勿貪意外之財, 知足者人心長樂。

夫妻篇
    須知家和萬事興, 有愛夫妻過一生。
互敬互愛又互助, 稍有差錯互勸懲。
夫妻之情重如山, 榮辱厲害都相關。
欲求美滿誠為先, 推心置腹不欺瞞。
不聽教唆不受騙, 信任理解最為先。
相互猜疑會成患, 朝花暮柳該批判。
一方有過耐心勸, 循序善誘莫野蠻。
一方有患莫怨煩, 體貼照顧莫疏遠。
人生就象一場戲, 因為有緣才相遇。
相扶到老不容易, 是否應該去珍惜。
為了小事發脾氣, 靜心想想又何必。
別人生氣我不氣, 氣出病來無人替。
我若氣死誰如意, 況且傷神又費力。
鄰居親朋不要比, 子孫瑣事由他去。
吃苦享樂在一起, 神仙羨慕好伴侶。
兄弟篇
兄弟同居忍便安, 莫因毫末起爭端。
眼前生子又兄弟, 留與兒孫作樣看。
財物區區莫認真, 一家到底是天親。
萬般要看爹娘面, 骨肉同胞有幾人。
都受爹娘養育恩, 桃花千朵本同根。
莫將姐妹來輕看, 十指咬破與心連。
交友篇
酒肉朋友不可交, 交友須交正直人。
善友自有蘭芝香, 緩急相依見性真。
無賴之徒宜疏遠, 長期相處臭氣熏。
臭氣熏染沾惡習, 深入泥潭難追悔。

㈥ 《道德經》哪位大家研究得比較好

我覺得明代憨山大師註解的不錯,用了整整15年的時間,不像現代人以賺錢回為目的而答出書,幾個月就截稿,用憨山大師的一句話說就是:「皆人人之老莊,非老莊之老莊。」就是不是現代文,讀起來有些費事,尤其是前言部分難看懂,正文部分相對白話一點,這是我看到的離現代最近的一本比較好的《道德經》註解了。

㈦ 老子的道德經,大家是怎麼理解的,關於無為

老子的無為思想不是什麼都不做,不是一種消極的無為,而是一種積極的無為思想。而老子在道德經中的無為思想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指政治上的無為思想道另一種是指道德上的做人中的無為思想。
政治上的無為思想:(第三十七章)常無為而無不為。候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鎮之以無名之朴,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它的意思是道永遠是順任自然而無所作為的,卻又沒有什麼事情不是它所作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則為政治民,萬事萬物就會自我化育、自生自滅而得以充分發展。自生自長而產生貪欲時,我就要用「道」來鎮住它。用「道」的真朴來鎮服它,就不會產生貪欲之心了,萬事萬物沒有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達到穩定、安寧。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它的意思是以無為、清靜之道去治理國家,以奇巧、詭秘的辦法去用兵,以下擾害人民而治理天下。我怎麼知道是這種情形呢?根據就在於此:天下的禁忌越多,而老百姓就越陷於貧窮;人民的銳利武器越多,國家就越陷於混亂;人們的技巧越多,邪風怪事就越鬧得厲害;法令越是森嚴,盜賊就越是不斷地增加。所以有道的聖人說,我無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靜,人民就自然富足;我無欲,而人民就自然淳樸。

㈧ 世界著名道德家有哪些

中國的老子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版德真經》、權《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1]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2] ,被譽為萬經之王。

㈨ 有沒有學術上的《道德經》註解,名家的,深層次、詳細的解讀。

給你推薦幾個經典註解:1、台灣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2、任繼愈《老子繹讀》回;3、高答亨《老子注譯》。這幾位都是大師級別,學老子者不可不讀。如果是初學者入門,首選南懷瑾《老子他說》。至於你說的市面上那些原文+譯文+小故事之類的老子書,是沿用了成功學的套路,七拼八湊而成,沒有解讀者自己的原創性見解。這種書,可以說,百分百都是垃圾,純粹騙錢的書,讀了完全是浪費時間。讀這種書,還不如直接去讀老子原文。

㈩ 有一本小說 有章家 是穿越 主人公知道道德經

去書旗網搜一下吧,那裡可能可以找到

熱點內容
法院法官劉艷 發布:2025-05-08 23:13:38 瀏覽:460
思想道德學生 發布:2025-05-08 23:12:45 瀏覽:789
法治公益海報 發布:2025-05-08 23:12:44 瀏覽:262
西政民商法學考研范圍 發布:2025-05-08 23:08:25 瀏覽:562
大瑤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5-08 22:59:37 瀏覽:741
經濟法基礎不定項選擇題 發布:2025-05-08 22:55:21 瀏覽:350
法律詞彙第一責任人 發布:2025-05-08 22:52:38 瀏覽:423
民事訴訟法解釋三 發布:2025-05-08 22:50:38 瀏覽:987
經濟法基礎車船稅稅目稅率表 發布:2025-05-08 22:50:36 瀏覽:89
法官很煩律師 發布:2025-05-08 22:43:41 瀏覽: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