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一詞最早出現與
⑴ 法治一詞出現在哪年
法治一來詞民國時期就有,自中 共李大釗、瞿秋白、蔡和森、毛 澤 東、謝覺哉、王稼祥和宋慶齡等都用過。新中國成立後,最早使用法治一詞的 文件可能是《政務院關於加強人民司法工作的指示》(一九五○年十一月三日)。 原文「積極提高審案的質量,同時並應廣泛進行法治的宣傳教育工作,嚴格糾正違法亂紀現象的發生。」收入《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一冊。
⑵ 法治這個詞是誰提出的
現在已經不得而知了 只是知道在近代我國第一個提出 依法治國(法治)的是李步雲。 而我國最早提出 法治的 一定是 諸子百家 法家的代表人物 韓非子。 關於 李步雲 的簡介: 李步雲,男,1933年生,湖南婁底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湖南大學法學院名譽院長、廣州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主任。 1949年1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10月入朝參戰,1952年6月負傷回國,1955年1月轉業到地方工作。曾任部隊團政治處民運幹事,縣人民政府科員等職。1957年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學習,1962年本科畢業,1965年研究生畢業。1967年2月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該所研究員,法理學研究室主任,所學術委員會委員,《法學研究》雜志主編,社科院人權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2000年10月起任湖南大學法學院名譽院長,湖南大學法治與人權研究中心主任。現兼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宣部、司法部「國家中高級幹部學法講師團」講師,國家行政學院等十餘所大學的教授 [1] 。 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臘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 貌似 不是 法律人士。
⑶ 法制一詞大體上有哪三種含義
法制是指①一個國家制定的各種法律、②建立的政法系統和③它們所維護的社會關系。
相關理論:
一、法制的定義和特徵
法制是指一個國家制定的各種法律、建立的政法系統和它們所維護的社會關系。
法制是一種社會調控制體系,基本特徵是「以法治國」,個人是否具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取決於國家的性質。
「法制」一般譯自「rule by law」,英文的字面含義是「用法律來統治」。
二、法治的定義和特徵
法治是指一個國家的法律具有至上性、正義性、完備性。(高、好、全)
法治是一種社會政治狀態,基本特徵是「依法治國」,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法治」一般譯自「rule of law」,英文的字面含義是「法律的統治」。
三、法制與法治的關系
1、區別
法制經常相對於民主而言;法治一般相對於「人治」而言。「人治」的特徵是:①人擁有超越法律的特權;②個人可以隨意制定和廢除法律。
2、聯系
①法制是法治的基礎:法治的前提是有法制,有法可依是法制的基本特徵;
②法治是法制的升華: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法治的基本精神。
參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原則、基本要求、根本指針:
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核心),執法必嚴(關鍵),違法必究(保障)。1978,113GB
⑷ 在中國古代 法治 一詞最早出現在
出現在夏朝,奴隸制社會成型,封建統治者修訂了一系列保障貴族利益的法令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⑸ 「法制」和「法治」這兩個詞我一直分不清,幫我辨析一下嗎么
法制——法律制度,一般指國家法律的總和。法治——一種狀態,要求國家行為——尤其是干預個人自由、限制個人權利的行為——都有相應的法律基礎。有法制不一定能做到法治。
麻煩採納,謝謝!
⑹ 最早使用「法治」一詞並科學定義的是誰
法制最早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提出的觀點,法家學派,代表人物有很多,商版鞅,管仲,樂毅權等等。法家思想作為一種主要派系,他們提出了至今仍然影響深遠的以法治國的主張和觀念,這就足以見得他們對法制的高度重視,以及把法律視為一種有利於社會統治的強制性工具,這些體現法制建設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為中央集權者穩定社會動盪的主要統治手段。當代中國法律的誕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響,法家思想對於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約束還是很強的,對現代法制的影響也很深遠。
⑺ 據考,法治一詞是古希臘人誰最早提出的
你說的應該是一道考試題,我找到了,請參考!
【據考, 法治 一詞是古希臘人 畢達哥拉斯 最早提出的。】
⑻ 法治這個詞誰最先翻譯來的
「法治」一詞很早就出現在古書中。《晏子春秋·諫上九》:「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狹於今,修法治,廣政教,以霸諸侯。」《淮南子·氾論訓》:「知法治所由生,則應時而變;不知法治之源,雖循古終亂。」
⑼ 法治一詞是古希臘人誰最早提出的
公共行政學里說的是畢達哥拉斯
(曾經看過一些行政管理學的考試題,上邊有這個題,答案當時說的是畢達哥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