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公安機關依法治國

公安機關依法治國

發布時間: 2021-01-16 06:54:49

① 如何在依法治國理念下依法治警

如何在依法治國理念下依法治警


在新的歷史時期,人民警察肩負著「鞏固共產黨執政地位、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三大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隨著依法治國進程的推進和社會主義法制的不斷完善,這對公安機關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
要知法,這是具備人民警察資格的最基本要求。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要求首先是有法可依。依法治國必須有法,所謂法就是體現人民意志並依靠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人們的行為規范。它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國家依據法所調整對象的不同而制定出各個層次、各個部門的法律,如刑事法規、民事法規、經濟法規、行政法規等。作為執法群體之一的人民警察,如果不知道國家有哪些法律,國家禁止什麼、許可什麼、應該做什麼、應該怎麼做,這將是何等的荒唐!所以人民警察必須學法、知法,知曉各個方面、各個層面的法律,讓法律占據警察思維,讓法律定格警察人生。只有知法的人,才是一個最起碼的執法者。
要懂法,這是對人民警察執法能力的要求。公安機關是國家重要職能部門,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具有國家賦予的特殊職權,人民警察執法行為的結果直接關繫到人們的最重要權利,如人身權、財產權等。人民警察要想正確履行「打擊敵人、保護人民」的職責,就必須懂法,對所執的法融會貫通。人民警察執法的范圍主要是刑法及治安法規,所以在執法過程中,不僅要懂實體法中規定的哪些行為是違法犯罪,還要懂程序法中規定的如何去懲治違法犯罪。只有這樣,人民警察執法活動才會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才能樹立自身的光輝形象。
要守法,這是對人民警察執法品質的要求。執法者必須守法,這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之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實質就是指人們都必須遵守法律,都必須用同一個標准遵守法律,沒有一個人可以例外。試想,如果一個警察剛從紅燈下闖過,回過頭來又去處罰別人闖紅燈,被處罰人會心服嗎?肯定不會。如果執法者本身不守法,還能約束別人?還能維護法律尊嚴嗎?社會的法律秩序又會怎樣?正所謂已不正就不能正人。所以作為執法者的人民警察必須模範遵守法律,這樣才能有資格去履行職責,才能維護法律的尊嚴,才能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
要執法,這是對人民警察執法的制度要求。一是依據法律規定,嚴厲打擊違法犯罪人員及其組織,做到證據確鑿,程序合法,不枉不縱。嚴禁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手段獲取證據,嚴禁在辦案過程中使用侮辱性語言等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二是在治安管理中做到文明、公正執法。要放下架子,摒棄官老爺思想,深入基層,做好群眾工作;要文明執勤,文明管理,嚴禁耍特權,粗暴執法;要實行警務公開,公開辦事程序和收費標准,做到陽光執法。三是要根據《行政許可法》及有關規定,及時為群眾辦理有關證件。窗口單位要實行微笑服務,徹底克服「四難」現象,對手續不全的辦事人員,要實行一次性告知制度,決不讓群眾跑第二趟;對弱勢群體要送服務上門,盡力為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問題;要經常深入警(社)區,聽取群眾的呼聲與建議,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
要釋法,這是人民警察執法的義務要求。人民警察除了執法、守法外,還有一個重要職責是向民眾宣傳法律、解釋法律。一是利用廣播、電視、宣傳欄等,宣傳國家頒布實施的新法律法規,及時讓群眾知曉新法的實質和內容,以利施行;二是經常到學校、企業單位等,舉辦法制講座,為他們傳授法律知識和用法技能,提高他們的法制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三是經常深入警區,利用座談會、入戶走訪等形式,向群眾宣講法律,提高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積極性。

② 公安機關在依法治國中的作用

公安機關在依法治國中的作用應該起到先鋒的作用。為保衛我國的法治,所以公安是保護我們國家的法律。

③ 依法治國對公安交通管理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四個把握:
准確把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功經驗和深刻教訓作出的重大抉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是著眼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長遠考慮。在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社會主義大國,要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法治。我們要深刻認識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奮力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
准確把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紅線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貫穿《決定》的一條紅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是貫穿《決定》的一條主線。這一紅線主線,深刻回答了在當今中國建設什麼樣的法治國家、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著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准確把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決定》指出,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我們要始終不渝地堅持黨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體現在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上,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證。
准確把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決定》從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隊伍建設、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六個方面,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全面部署,提出180多項重大舉措。這些重大舉措,內容全面、重點突出,凝聚全黨智慧,體現人民意志,標志著我們黨對新形勢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規律特點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高度。《決定》提出的若干措施,都與公安機關密切相關,對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

④ 公安機關打擊犯罪是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體現嗎

算是。公安機關依法打擊犯罪,是落實依法治國的體現。

⑤ 如何發揮公安機關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職能作用

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政府管理國家與社會事務的重要方針。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推動社會和諧進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都迫切需要加快推進法治國家的建設步伐。

一是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不斷提高立法質量。
加強立法工作,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前提。近年來,政府立法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績。過去五年間,僅國務院就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39件法律議案,制定、修訂了137件行政法規。但是必須看到,我國改革和發展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立法工作面臨著十分繁重的任務。要進一步增強政府立法工作的計劃性和針對性,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認真研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按照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繼續加強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產品質量和安全、規范政府自身行為方面的立法;高度重視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社會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的立法;特別要注意加強改善民生、推進社會建設、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立法。加強立法工作重在提高立法質量。要創新政府立法工作的方法和機制,擴大立法工作的公眾參與。在法律法規起草、修改過程中,要通過組織聽證會、論證會、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制定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行政法規、規章,原則上要公布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二是推進依法行政,努力提高行政執法水平。
各級政府部門要加快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進程,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行使職權、履行職責。政府的組織、政府的權力、政府的運行、政府的行為和活動,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准繩,都要受到憲法和法律的規范和約束。政府制定的行政法規、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必須與憲法和法律保持統一和協調。堅持以人為本,樹立以尊重和保障人權為核心的現代行政執法觀念,形成職責許可權明確、執法主體合格、適用法律有據、問責監督有方的政府工作機制。合理界定和調整行政執法許可權,明確執法責任,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進一步健全市縣政府依法行政制度。加強對行政收費的規范管理,改革和完善司法、執法財政保障機制。健全行政復議體制,完善行政補償和行政賠償制度。認真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幫助困難群眾實現訴訟權利,使人人都能享受到平等法律保護。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增強服務意識,改進工作作風,保持清正廉潔,促進行政執法水平的不斷提高。

三是加強執法監督,確保行政權力正確行使。健全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必然要求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將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服務,確保權力正確行使,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
要完善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綜合運用各種監督形式,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真正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健全組織法制和程序規則,保證政府權力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進行行使。各級政府要自覺接受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監督,主動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大力推進執法公開,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加大人民群眾的監督力度。改善和加強新聞輿論對行政執法的有效監督。切實強化政府層級監督,充分發揮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督的作用。要把加強對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人財物管理使用、關鍵崗位的監督作為重點,健全質詢、問責、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制度,確保監督到位、有力、有效。

四是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積極探索法制宣傳教育的新途徑、新形式,善於運用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多種傳媒,精心組織各種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增強法制教育的科學性、准確性,防止片面性。突出抓好憲法宣傳教育,增強人民群眾的憲法意識,自覺維護憲法權威,使憲法在全社會得到遵守。
加大有關經濟社會發展的法律法規、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法律法規以及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牢法治思想基礎。法律對社會生活的規范、引導和保障功能,主要是通過權利義務機制實現的。在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中,必須強化權利義務觀念的培養,既要增強人們的民主意識和權利意識,也要增強法治意識和義務意識。具體包括: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權利的行使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國家保護合法的權利;國家提供權利的保障、救濟和保護。只有讓每個公民都樹立了正確的法制觀念,自覺在法制框架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才能夠真正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真正落到實處,建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⑥ 公安機關如何落實依法治國

公正司法、嚴格執法,依法治國要求各級國家機關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⑦ 公安機關的任務

(一)公安機關的性質、職能與任務、職責的關系
公安機關的性質、職能,決定了公安機關的任務;公安機關的性質、任務決定了公安機關的職責。
公安機關的性質是公安機關諸規定因素中的根本性決定因素,並由此決定公安機關的任務、職能。公安機關職責是公安機關基本任務的具體化,是由公安機關的性質和任務確定的。
(二)公安機關任務的概念
公安機關的任務,是指公安機關在國家法律所確定的管轄范圍內,為實現一定的目標所進行的工作內容。
公安機關是國家為實現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目的,依照法定程序和特殊模式組合起來的,具有特殊職權、功能和高度權威性的社會系統。在依法治國的大環境下,公安機關要實現「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目標,應在國家法律規定下進行。由於公安組織是由不同層次、不同部門組成的系統,所以,可以將公安機關的任務依據不同的部門、不同的專業、不同的時間和空間作不同的劃分:從時間上分,有目前任務和長遠任務;從范圍上分,有局部任務和全局任務;從層次上分,有基本任務和具體任務。
(三)公安機關的基本任務的內容
公安機關的基本任務主要有五個方面:
1.維護國家安全;
2.維護社會治安秩序;
3.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
4.保護公共財產和公民合法財產;
5.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
這是《人民警察法》第2條規定的人民警察的基本任務,同樣是公安機關的基本任務。
(四)維護國家安全的含義及其內容
1.維護國家安全,是指保衛我國人民民主專政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不受侵犯,保衛我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受侵犯。
國家安全關繫到一個國家的領土完整、主權獨立和政權的鞏固。1993年2月,七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30次會議制定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規定:「國家安全機關和公安機關按照國家規定的職權劃分,各司其責,密切配合,維護國家安全。」保衛我國人民民主專政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不受侵犯,保衛我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受侵犯,是公安機關神聖的首要任務。
2.維護國家安全是公安機關的首要任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積極防範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2)及時發現和制止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並將其遏制在萌芽狀態,以避免造成危害國家安全的嚴重後果;
(3)堅決打擊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犯罪分子,使他們得到應有的懲罰,同時警誡其他不法分子。
在國際形勢不斷變化和我國經濟體制發生根本轉變的歷史條件下,公安機關要大力提高對敵斗爭的主動性,高度重視防範和打擊國內外和境內外的敵對勢力、敵對分子的滲透、顛覆活動。
(五)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內容
維護社會治安秩序是公安機關的重要任務。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積極防範和制止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
2.堅決懲治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違法犯罪分子;
3.依法進行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行政管理,以創造一個較好的社會環境。

⑧ 關於依法治國的案例

案例一:江西贛南某貧困縣,年財政收入不到一億元。十五年裡,換了四任書記縣長,新城開發的位置依次從北至南,再從南至北,改動了三次,光規劃費用就花費了兩千餘萬。至今南北兩處新城,都是半拉子工程,境內怨聲載道。
依法治國,首先要求各級領導幹部樹立法制觀念、學會法治思維,帶頭遵守法律。從漫長的封建社會各個王朝來看,比較繁榮的治世,諸如文景、貞觀、康乾等年代,都以皇帝和臣子們能夠儉約自愛、奉公守法為先決條件,才使得百姓安居樂業,天下較為太平;反過來,眾多干戈四起、生靈塗炭的亂世,又無不以統治者放縱私慾、踐踏法律、蔑視公理為濫觴。古今一理,建國60多年來,在各項建設欣欣向榮、穩健發展的五六十年代和近三十年來,靠得就是我們大多數領導幹部嚴於自律、模範守法。如今,在步入改革開放的攻堅期和深水期的關鍵時刻,之所以要把依法治國作為一個重要議題,在中央全會上進行研究討論,並加以重大完善和改進,特別是提出依法決策五個程序,還有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就是為了有助於各級領導幹部在行政管理活動中樹立法治思維。而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也是為了有力地規范行政決策行為。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領導幹部,要切實自覺地學法守法用法,做遵紀守法的模範,在決策和施政當中,善於應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學會用法律的眼光看問題、置身法律的框架下做決策,堅決避免「領導批示就是法」、「領導拍板就是法」「領導支持就是法「的錯誤意識和違法行為。要始終以法律容許不容許、法律追究不追究來考量問題,最大限度杜絕「一個將軍一道令」「新官不理舊賬」等唯我獨尊、自行其是的法盲行徑,從源頭上避免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要習慣於一任接著一任干,多做一些民生工程、基礎工程,從而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案例二、山西呂梁某縣,2003年7月。青年劉某酒後闖到與其有情感糾葛的王某家鬧事。110趕到後,劉某不聽勸告,對穿便衣的副隊長,推搡了一下。110隊員當即劉某押回縣公安局,將其雙臂拷在暖氣管上,一頓暴打,導致劉某左眼失明,至今未做一聲道歉,賠償更無從談起。
依法治國,其次要求各級政法機關和執法執紀部門要奉公守法、嚴格自律,模範執行法律。政法機關作為國家法律載體和具體執行部門,理應在法律規定的框架內行使職權。然而,當下的許多亂像表明,為數甚多的政法部門的工作人員,特別注重個人利益、團體利益和局部利益,有法不依執法不公執法不嚴以罰待法的案例時有發生,霸氣幹警糊塗法官和刁橫執法人員時有曝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法律部門的形象,滋長了黑惡社會的蔓延坐大。一些執法執紀部門,則是圍著當地主要領導和部門利益轉,利慾熏心,肆無忌憚,公然知法犯法,深為群眾所詬病。「打鐵必須本身硬」,要實現依法治國的宏偉目標,各級政法機關和執法執紀部門理應深懷對法律的敬畏之心,自覺學法、帶頭守法、嚴格執法,甘於淡泊、恪守原則,不搞潛規則,不越雷池一步,時時處處維護法律的尊嚴,維護自身的形象,讓法紀觀念蔚然風行。

案例三:2014年11月3日下午,安徽省含山縣孫某帶著妻子戴某到巢湖市康平婦產醫院做無痛人流手術後,闖進手術室,質問護士長:為什麼有男的(醫生)在?護士長解釋,「他是麻醉師,為了患者安全,麻醉師必須在場觀察。」孫某不由分說,對麻醉師拳腳相加,隨後拿出刀子刺到高醫生右側腰部,李強當場倒下,孫某立即逃離。(騰訊網)
依法治國,更主要的廣大人民群眾從我做起、學法守法,以遵紀守法為榮。法治精神、法治文化,很大程度是老百姓的參與和自律。在過去,普法工作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是,與社會經濟事業的飛速發展和錯綜復雜的社會形態相比,普法工作依然空白很多,大有可為。社會上各種權大於法、拳頭大於法、家法大於法的不正常現象相當常見,遇事每每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意氣用事,盛怒之下,出言不遜,乃至拳腳交加、拔刀相向的場面,不止在深受網路暴力毒害的未成年人之間經常發生,在青年人、中年人、乃至老年人之間,也多次上演著。依法治國,就是需要廣大公民,都有明確的法制觀念,了解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遵紀守法,規范自己的言行,恪守社會道德底線,不鑽制度的漏洞,既不做恃強凌弱、窮凶極惡的霸王,也不怕胡攪蠻纏、沒理強佔三分的賴皮,更要避免口無遮攔、動手動腳的粗野行徑,要相信法律,牢固樹立「任何事情只要是違法的,不管做成什麼效果,都是不可行的」法治意識,遇到問題首先從法律角度看一看,習慣於通過法律渠道來解決問題,學會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共同營造一個公平正義的法治大環境。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統統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簡而言之,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做主根本保證。
2014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首次專題討論依法治國問題。10月28日,《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發布。

參考:http://ke..com/view/50940.htm

⑨ 新形勢下,依法治國,公安機關如何做好各項公安工作

公安部門最需要做好的是公平、公正的處理社會矛盾

熱點內容
民法典修改對照的書 發布:2025-05-18 02:22:13 瀏覽:463
勞動法第三十八條每周休一天 發布:2025-05-18 02:22:13 瀏覽:654
段波民法如何 發布:2025-05-18 02:13:32 瀏覽:94
交通事故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18 02:04:17 瀏覽:31
usc法學院 發布:2025-05-18 01:56:21 瀏覽:549
婚姻法女方有外遇 發布:2025-05-18 01:55:58 瀏覽:857
婚姻法打醫學生理名詞 發布:2025-05-18 01:48:01 瀏覽:736
合同法212條到236條 發布:2025-05-18 01:46:31 瀏覽:338
為什麼要依法治教 發布:2025-05-18 01:46:30 瀏覽:59
彭宇案的法官怎麼樣了 發布:2025-05-18 01:45:37 瀏覽: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