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相同

道德相同

發布時間: 2021-01-17 07:58:32

Ⅰ 2.比較思想道德與法律的異同

道德與法律既屬於不同的學科領域,有著各自不同的研究對象和領域專,但也存在著相互關屬聯的地方,他們在個體思想道德素質結構層次上融為一體。
道德與法律的區別
從表現形式上看,法律表現為國家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或國家認可的習慣;而道德則是一種意識形態、觀念的東西。
從調節的層面來看,思想道德涉及主要是個體觀念和意識形態層面的問題;法律涉及主要是人們行為層面的問題。
從調節方式來看,思想道德修養主要依據個體內在的要求和信念起作用,是一種「軟調控」,法律是通過強制性的外在控制發生作用,是一種「硬控制」。
從調節范圍來看,思想道德涉及范圍更為廣泛,相對模糊;法律作用的范圍較為具體,十分明確。
道德與法律的聯系
思想道德與法律都是調節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
思想道德與法律都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反映,體現了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共同意志。
思想道德與法律在許多方面是相通的,法律為思想道德提供了保障,思想道德建設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標。
道德與法律共同融入個體思想道德素質
思想道德與法律雖然在知識層面有區別,在規范層面有相通,但他們在個體思想道德素質結構上,是一體的。個體素質由健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組成

Ⅱ 道德與法律的相同點都是一種行為規范

是的,只是前者受心靈的約束,違背了可能會受到心靈的煎熬,而後者受行為的約束,違反了,會受到行為的制裁。

Ⅲ 道德和法律的相同與不同之處是什麼

聯系:

1、在發生學上,都由原始習慣脫胎而來。

2、都屬於社會規范,只是在規范的程度上有所不同。

3、都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且在很多方面二者是相互轉化和滲透的。

4、都是社會控制的手段,維護一定的社會秩序。

區別:

1 、產生和變遷不同。法律的產生和變遷更多具有人為的特點;道德的產生和變遷具有自生自發性。

2 、兩者表現的具體形式不同。法律是具體的、規范的表現形式,由國家權力機關制定或認可,是成文的。道德體現在人們的意識和信念中,道德規范出於人們社會生活的日積月累,一般沒有特定的表現形式。

3、 兩者的實現方式和約束力不同。法律具有國家的強制性.這種強制性在立法、執法和守法的各環節中體現,道德不依靠強制力,依靠內心信念,習俗、教育力量來維持。

4 、調整的范圍不同。可以說大多數的社會關系既可以由法律和道德共同調整,也可以由他們各自調。

5、表現形式不同。法意國家意志形式出現,主要表現在規范性文件中;而道德以社會意志形式出現,其主要表現形式是社會輿論。

6、違反的後果不同。道德制裁具有不確定性和不統一性;而法律制裁則是十分確定的;道德制裁無須經特定程序;而法律制裁必須有特定機關按一定程序進行。

(3)道德相同擴展閱讀

對於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來說,提升人們的道德修養十分重要,制定法律規則同樣重要。法律與道德二者各有各的邊界,道德是道德,法律是法律,它們有各自發揮作用的范圍,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范疇,不能簡單偏重於某一個方面。

對於法律規則來說,無論是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還是社會習俗演化而成的法律,都適用於社會公共行為領域。在法律規則管轄的公共領域,維護社會正義、任何人不得侵犯他人權利是根本要求。

而道德更多涉及個人內心的自我修為,它可以高標特立,但只能針對自己,不能強迫他人。因此,法律以公共利益為指針,道德以效法聖賢為理想;法律講求的是底線正義,道德追求的是高尚人格。

同時,法律與道德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法律能夠為社會道德的生成提供有益制度構架,為個人道德培育提供良好生活環境。法律固然不是道德,但能夠凈化人們的內心,讓人們激濁揚清、去惡存善。

因此,雖然法律規則不等同於道德良知,但可以培育和激發人們的道德良知。一個社會,如果人人都講規則,都按照法律規則處事,那麼,這個社會就是一個不壞的社會,雖然可能還不是一個美好的社會。

而法律要深入人心、發揮作用,也必須符合社會的道德追求。換言之,法律規則要有道德性。這個道德性不是法律規則自身生長出來的,而是法律規則吸收了道德理念,從而彰顯一個社會的道德價值。

與此同時,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提升,可以使人們強化規則意識和契約精神,弘揚社會公序良俗,自覺遵守法律。另外,實踐中被廣泛認同、較為成熟、操作性強的道德要求,也可能上升為法律規則。

可見,對於法律與道德的關系,我們不能簡單地分割或統合。使二者絕緣甚至截然對立起來肯定不行,但混同亂用的做法也行不通。應當明確,依靠法律所建立的正義秩序,是任何一個社會都離不開的基礎。今天,我們既要贊美道德,更要信奉法律。

法律並不排斥道德,相反,它可以促成道德生長。這個促成不是代替,而是為道德提供一個制度環境。一個法治昌明的社會,才有望成為一個道德純凈的社會。就像是一片良莠不齊的草地,法治猶如一個農夫,用獵槍抵禦強權的侵奪,用鐮刀去除蔓生的雜草。這樣,美麗的道德之花才會芬芳開放。

Ⅳ 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具有相同的內容對嗎

各種職業道德規范,是人們在長期職業活動中總結、概括、提煉出來。它一方面鼓勵人們理智地做那些為了達到某中工作目標而必須要做到的工作行為。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職業道德的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
由於各行各業的職業活動內容和職業特徵不同,不同職業的職業道德內容不盡相同。盡管不同職業的職業道德內容不盡相同,但是各種不同職業的職業道德都有其共同的基本內容。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了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即「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職業道德主要內容
職業道德的涵義包括以下八個方面:
(1)職業道德是一種職業規范,受社會普遍的認可。
(2)職業道德是長期以來自然形成的。
(3)職業道德沒有確定形式,通常體現為觀念、習慣、信念等。
(4)職業道德依靠文化、內心信念和習慣,通過員工的自律實現。
(5)職業道德大多沒有實質的約束力和強制力。
(6)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是對員工義務的要求。
(7)職業道德標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企業可能具有不同的價值觀。
(8)職業道德承載著企業文化和凝聚力,影響深遠。
每個從業人員,不論是從事哪種職業,在職業活動中都要遵守道德。要理解職業道德需要掌握以下四點:
首先,在內容方面,職業道德總是要鮮明地表達職業義務、職業責任以及職業行為上的道德准則。它不是一般地反映社會道德和階級道德的要求,而是要反映職業、行業以至產業特殊利益的要求;它不是在一般意義上的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的,而是在特定的職業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因而它往往表現為某一職業特有的道德傳統和道德習慣,表現為從事某一職業的人們所特有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質。甚至造成從事不同職業的人們在道德品貌上的差異。如人們常說,某人有「軍人作風」、「工人性格」、「農民意識」、「幹部派頭」、「學生味」、「學究氣」、「商人習氣」等、
其次,在表現形式方面:職業道德往往比較具體、靈活、多樣。它總是從本職業的交流活動的實際出發,採用制度、守則、公約、承諾、誓言、條例,以至標語口號之類的形式,這些靈活的形式既易於為從業人員所接受和實行,而且易於形成一種職業的道德習慣。
再次,從調節的范圍來看,職業道德一方面是用來調節從業人員內部關系,加強職業、行業內?咳嗽鋇哪?聚力;另一方面,它也是用來調節從業人員與其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用來塑造本職業從業人員的形象。
最後,從產生的效果來看,職業道德既能使一定的社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職業化」,又使個人道德品質「成熟化」。職業道德雖然是在特定的職業生活中形成的,但它決不是離開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而獨立存在的道德類型。在階級社會里,職業道德始終是在階級道德和社會道德的制約和影響下存在和發展的;職業道德和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之間的關系,就是一般與特殊、共性與個性之間的關系。任何一種形式的職業道德,都在不同程度上體現著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的要求。同樣,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在很大范圍上都是通過具體的職業道德形式表現出來的。同時,職業道德主要表現在實際從事一定職業的成人的意識和行為中,是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成熟的階段。職業道德與各種職業要求和職業生活結合,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形成比較穩定的職業心理和職業習慣,以致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人們在學校生活階段和少年生活階段所形成的品行,影響道德主體的道德風貌。
職業道德的社會作用
1、調節職業交往中從業人員內部以及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間的關系。
職業道德的基本職能是調節職能。它一方面可以調節從業人員內部的關系,即運用職業道德規范約束職業內部人員的行為,促進職業內部人員的團結與合作。如職業道德規范要求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都要團結、互助、愛崗、敬業、齊心協力地為發展本行業、本職業服務。另一方面,職業道德又可以調節從業人員和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如職業道德規定了製造產品的工人要怎樣對用戶負責;營銷人員怎樣對顧客負責;醫生怎樣對病人負責;教師怎樣對學生負責等等。
2、有助於維護和提高本行業的信譽。
一個行業、一個企業的信譽,也就是它們的形象、信用和聲譽,是指企業及其產品與服務在社會公眾中的信任程度,提高企業的信譽主要靠產品的質量和服務質量,而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高是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有效保證。若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不高,很難生產出優質的產品和提供優質的服務
3、促進本行業的發展。
行業、企業的發展有賴於高的經濟效益,而高的經濟效益源於高的員工素質。員工素質主要包含知識、能力、責任心三個方面,其中責任心是最重要的。而職業道德水平高的從業人員其責任心是極強的,因此,職業道德能促進本行業的發展。
4、有助於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
職業道德是整個社會道德的主要內容。職業道德一方面涉及到每個從業者如何對待職業,如何對待工作,同時也是一個從業人員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的表現;是一個人的道德意識,道德行為發展的成熟階段,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另一方面,職業道德也是一個職業集體,甚至一個行業全體人員的行為表現,如果每個行業,每個職業集體都具備優良的道德,對整個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肯定會發揮重要作用。
職業道德的特點
1.職業道德具有適用范圍的有限性。
每種職業都擔負著一種特定的職業責任和職業義務。由於各種職業的職業責任和義務不同,從而形成各自特定的職業道德的具體規范。
2.職業道德具有發展的歷史繼承性。
由於職業具有不斷發展和世代延續的特徵,不僅其技術世代延續,其管理員工的方法、與服務對象打交道的方法,也有一定歷史繼承性。如「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從古至今始終是教師的職業道德。
3.職業道德表達形式多種多樣
由於各種職業道德的要求都較為具體、細致,因此其表達形式多種多樣。
4.職業道德兼有強烈的紀律性。
紀律也是一種行為規范,但它是介於法律和道德之間的一種特殊的規范。它既要求人們能自覺遵守,又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就前者而言,它具有道德色彩;就後者而言,又帶有一定的法律的色彩。就是說,一方面遵守紀律是一種美德,另一方面,遵守紀律又帶有強制性,具有法令的要求。例如,工人必須執行操作規程和安全規定;軍人要有嚴明的紀律等等。因此,職業道德有時又以制度、章程、條例的形式表達,讓從業人員認識到職業道德又具有紀律的規范性。

Ⅳ 道德與法律的相同點是什麼

道德與法律的相同點為其都是由社會生活條件所決定的,都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

道德與法律的相同點表現為二者之間的縱的聯系,所謂縱的聯系是指它們和其他社會現象間的共同關系,決定著它們的社會階級本質和服務的總方向是共同的,因而它們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必然是一致的。

道德與法律都受到一定階級的政治和社會意識形態的直接影響,並為實現一定階級的政治和意識形態服務。

(5)道德相同擴展閱讀:

道德與法律的共同作用的好處:

在道德與法律的共同作用下,制約國人的言談舉止,規范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行為。一些事情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又受人們的道德所約束。

道德與法律緊密聯系,作為同是建立在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道德和法律有著密切的聯系,二者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法律以道德為基礎,道德以法律為動力,共同發揮著維護社會秩序和社會價值的功能。

我國法律和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凡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行為。有很多法律上的義務,同時就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我們積極實施法律所倡導和鼓勵的行為,有利於弘揚社會主義道德,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道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律

Ⅵ 法律與道德之間的關系(相同和不同之處)

相同
目的都是為了穩定社會秩序
不同
使用的手段不同

Ⅶ 老子的《道德經》和康德的道德觀念相同嗎

其實這二者的觀念是大差不差的,只是康德的道德觀主要是為了說人的理性。老子則是一回種形而上的思想答,不只是我們所看到的本質上的道德,是更深層的

道與德是兩個概念,除了書名《道德經》,並無道德一詞。道和德在我們古代其實是兩個很大的概念,並不是我們現在連用起來的這個意思。

而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我們都具有不同的人為道德觀念,但是根本的道德信仰始終是不會改變的。

而西方的所謂道德就是社會心理意義上的利他行為。我們所謂的道德則可以上升到更高的層面,所以說這可能是差異,卻又有相同的地方。

Ⅷ 道德與法律的區別(相同點、不同點)

道德與法律的區別:

1、法律與道德的產生不同。法律的產生以國家的形成為前提條件,是國家制定的並且帶有強制性的行為規范,並且有相關的部門執行,像國家的司法機關等。而道德並不以國家的產生而山產生,早在原始社會,道德就已經形成,直到現在,道德只是一種精神上的受到社會輿論的制約。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政權,也就只能有一種法律,而道德可以有好幾種,比如尊老愛幼、社會公的等都是。

2、法律和道德的規范不同。一個國家的法律是對一個人具體行為的規范,俗話說精神上的犯罪並不是犯罪,沒有具體的實施改造行動,並不會受到法律制裁。但是道德不同,一個人的不道德,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會受到人們精神上的鄙視,只是一種無形的制裁,沒有行動,但勝過行動。比如一個人不尊敬老人,法律並不會制裁他,但是人們會譴責他,會看不是他。

3、法律與道德的評價標准各不相同。看以個人是否有罪,是要看這個人是否有犯罪的行為,並造成犯罪的實施;道德就不同,一個是是好人或壞人有它的評判標准,這個標准在人們心中,俗話說懲惡揚善就是道德批判的一種表現。而且一個人沒有犯法,並不代表他就是好人,這就是法律和道德在評價標准上的不同。

道德與法律的相同點和聯系:

1、道德和法律的合作關系。法律的實施是一個懲惡揚善的過程,有助於人們法律意識的形成,哈有助與道德的形成;一個人受到道德的約束,有利於和諧的社會發展,但是當道德失效的時候,法律就會走上台,判定他是否犯罪,是否要受到懲罰。比如得暴力傷害他人、不得用欺詐手段謀取利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都是道德的范疇,但一旦人們走過這個范疇,就會上到到法律的高度,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道德和法律是相輔相成的。

2、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准和補充。法律應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沒有道德基礎的法律,是一種「惡法」,是無法獲得人們的尊重和自覺遵守的。而且執法者的職業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識、道德觀念的加強,都對法的實施起著積極的作用;哈有有些不宜由法律調整的,或本應由法律調整但因立法的滯後而尚「無法可依」的,這是道德調整就起了補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況下會相互轉化。一些道德,隨社會的發展,逐漸凸現出來,被認為對社會是非常重要的並有被經常違反的危險,立法者就有可能將之納入法律的范疇。反之,某些過去曾被視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為,則有可能退出法律領域而轉為道德調整。

Ⅸ 法律和道德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關系:1 道德是法律的理論基礎。道德理論、理念,觀點等是法律理論、理念等產生、形成和發展的前提,沒有道德理念、思想的更新和發展,……,就不可能形成法律大廈的堅實基礎。2 道德是法律的價值基礎,是判斷、評價法律的價值尺度。3 道德是法律運用的社會基礎。法治的形成和實現都離不開道德信念的支持,人們的道德水平越高,守法的程度也越高,選擇法律所認可的合法行為的程度也越高。
4 道德是法律的補充。5 法律是道德的承載者,弘揚和發展一定社會道德。6 法律是形成新的道德風貌、新的精神文明的強大力量。作用:兩者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相互促進。1 道德是法律制定的價值指導。法的創制一般以道德為指導,比如道德的正義、合理等會體現在法律中。2 道德對法的實施有促進作用。良好的道德狀況有助於法的有效實現。3 道德可以彌補法律在調整社會關系方面的不足。法律不調整的社會關系可以由道德加以調整。4 過法律教育和實施活動,可以促進提高人們的道德水平。 區別:1 產生方式不同。道德根據 人的自然生活而逐漸產生。法律則由國家機構制定。2 表現方式不同。道德表現為人們的意識、信念和心理通過人們的言論、行為、內心信念、風俗習慣等形式表現出來。法律一般表現為國家制定的規范性文件。3 實現方式不同。道德主要依靠社會輿論、社會評價的力量,依靠人們內心信念,內在修養、傳統等來維持,通過人們內在的自覺進行,是一種內在強制力。法律具有國家強制約束力。4 調整范圍不完全相同。道德調整范圍廣泛,幾乎涉及一切領域。法律主要調整人的行為。5 評價尺度不同。道德評價主要是一定社會的價值觀念體系,如公正觀、是非觀、榮辱觀等。法律則是看合不合法,有效與無效。6 權利義務的特點不同。兩者都是以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者通過權利義務的配置實現社會調控。但道德主要以義務為主體,法律主要以權利為本位。

熱點內容
神經病撞車要付法律責任么 發布:2025-05-19 19:43:04 瀏覽:20
2015行政訴訟法真題 發布:2025-05-19 19:37:31 瀏覽:834
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件 發布:2025-05-19 19:15:03 瀏覽:368
有關水滴籌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19 18:55:05 瀏覽:128
刑事訴訟法攻略 發布:2025-05-19 18:54:21 瀏覽:868
道德經圖解pdf 發布:2025-05-19 18:38:03 瀏覽:916
屬於道德特徵有 發布:2025-05-19 18:37:57 瀏覽:219
中國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下載 發布:2025-05-19 18:37:01 瀏覽:32
法治進行時2016年全集 發布:2025-05-19 18:21:06 瀏覽:576
勞動法休息日算工資嗎 發布:2025-05-19 18:19:39 瀏覽: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