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和暴力
A. 用暴力維護道德是合理的嗎
道德是一種自覺,對於違背道德的人應當譴責;如果用暴力維護道德,就由道德問題演變為了法律問題。個人認為,暴力比違背道德更惡劣。
B. 家庭暴力是道德淪陷還是人性的扭曲
這個是和一個人的道德素養成正比的啊,你優秀不一定真的有素養,現在國家也在推出了素質教育學習,要和當下教育結合,才能讓人成就家庭和造福社會啊
C. 如何看待道德綁架(道德暴力)現象
1、道德綁架是施加某種壓力讓人們做與道德相關的事情。比如,大學生站在食堂門口為版災區募捐,見到老師權來吃飯,就上前說:「老師你也捐點兒錢吧!」
2、我們要力戒對別人進行道德綁架;
3、我們要防範別人的道德綁架,避免尷尬。
D. 暴力有道德屬性么
力由心生,心惡則力惡,心善則力善
E. 道德暴力的事例
1、2012年8月23日,浙江杭州K192路公交車上一年輕小伙,因未給懷抱孩子的婦女讓座,被其丈夫連扇五版個耳光,事件權經相關媒體報道後,「道德暴力」現象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2、2008年汶川地震後,幾乎每個明星、企業的捐款金額都被人曬到了網上,相對捐的少的會不斷的受到網民的指責和詰問。
3、在現實的輿論環境中,特別是微博等新興網路上,如果不跟著人們一起罵政府、反體制,反而為政府說幾句好話,那麼就會迅速淹沒在一片口水當中,這種堵人言論的做法也是道德暴力。
4、反日情緒,如果中國某位明星恰巧被曝用了什麼日貨,或代言了什麼日本產品,那麼必然會遭致口誅筆伐。這也是道德暴力表現。
5、在網路道德暴力中比較有影響的是:「女子虐貓事件」、「華南虎事件」和「死亡博客事件」等。
F. 家庭暴力主要是靠道德還是法律
這么多年家庭暴力沒有禁絕的原因就是靠道德。法律都未必能禁絕的事情,靠道德不更不行了?法律,是道德的底線。
G. 道德暴力的解釋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來形態,是人們共源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道德暴力就是打著道德的幌子實施了精神強暴。由於道德暴力在現實社會中無處不在,且被披上了神聖的外衣,人們很難從中分辨是非,所以道德暴力與被道德暴力是相對的,又是互相滲透的。
道德暴力的倡導者往往都是以「真理在手」的聖人形象出現的,很誘人也很迷惑人,跟隨者盲目的崇拜,或隨波逐流,更助長了那些推行道德暴力者的興致,也混淆了道德的是與非。
H. 道德,法律,暴力.到底哪個能解決問題
1、道德的特點是自律;法律的特點是他律,用暴力難以解決問題,而且容易回違反法律。
2、在法治社會,答解決問題要有法治思維、採用法律手段。
【相關知識】法治思維的定義和特徵
1、定義
法治思維方式是指按照法律條文、法律原理和法律精神分析和解決法律問題的思維習慣和思維傾向。
2、基本特徵
①講法律,以法律為准繩。
②講證據,以事實為根據。
③講程序,以程序為軌道。
③講法理,以法理為後盾。
I. 請從法律和道德的角度分析校園暴力行為
校園暴力,毫無疑問是一種違法行為。目前我國認為,未成年人犯罪以「教育為主,回懲罰為輔」,實行感化答教育。可惜的是,我國目前還不具備感化教育的能力,這使得法律幾乎沒有作用,未成年人非常囂張。幾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我國政府防止校園暴力的措施一直是不夠的,也缺乏校園保護響應機制,很多學校不清楚自己存在校園暴力的情況,就算有,也是為了指標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很多學生都是私下解決的問題,頂多學校象徵性的給個處分,很少有學生受到法律的制裁。
持強凌弱是每個人內心都具有的一種本能,幾乎無法避免。只能由社會通過更加強大的正義施壓來預防和處置。其實這本身也算是一種欺凌。
J. 你覺得道德暴力和道德冷漠可取嗎,為什麼
極端都不可取,但合理的行為背後又是高昂的實施代價,所以最後最常見的就是兩極分化的情緒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