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社會責任與道德
① 什麼是企業道德及企業的社會責任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對有利於社會的長遠目標的追求,要求企業探索基本道德真版理,從
而決定什麼是對的權,什麼是錯的。
社會責任由經濟責任、持續發展責任、法律責任和道德責任構成。
企業社會責任在電子商務所起的作用:
1,企業社會責任會影響企
② 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都必須有有一種道德感和社會責任感 對此你有何評論
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別有一種道德感和社會責任感,這是主要的,一個企業的發展,主要是看們員工的道德使命和對社會上創造價值。
③ 企業為什麼要重視管理道德與社會責任
道德(規范)是一種社會現象,是指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必須遵循的行為原則和規范。或指人們內判斷一件事情容對與錯的道德原則或信條。這些信條指導著人們如何與其他個人或團體(利益相關者)交往和相處,並向人們提供了一個判斷自己行為是否正確或恰當的基礎標准。
④ 請教:道德建設與企業社會責任感之間的關系如何闡述
企業家(entrepreneur)一詞最早見於16世紀的法語文獻。當時法國經濟學家薩伊(say)在其著作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企業家的職能是組織勞動、資本、土地各項生產要素實施生產。企業家道德,是企業家在管理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協調、處理企業內部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決定企業行為可接受與否的原則和標准。在實踐活動中,企業家藉助社會輿論、傳統思想和整體信息來指導和約束企業,調整企業和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企業家道德作為一種意識形態,主要以道德價值觀來體現,這種道德的價值觀正是企業家道德的一種表現形式。企業家道德價值觀是企業家的道德品質和道德實踐活動(這里特指企業家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實踐活動)對社會、企業和個人所具有的意義。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必須超越把利潤作為唯一目標的傳統理念,強調要在生產過程中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強調對消費者、對環境、對社會的貢獻。
企業家道德與企業社會責任的聯系
在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中,企業家道德是與企業家社會責任緊密結合的,相互聯系的。
首先,企業家道德是企業社會責任存在的前提。企業家道德觀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著企業社會責任履行得是否完善。正確的企業家道德觀能使得企業在企業家的帶領下,完成社會給企業帶來的使命與義務,從而在企業發展的同時,促進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如果企業家的道德觀與社會道德有所偏差,就將導致社會的亂象存在,企業逃避社會責任。
其次,企業社會責任是社會對企業家道德的一種檢驗與衡量。社會對企業家道德的檢視不僅是要通過對企業家自身素養的一種觀察來表現出來,企業家道德也需要通過一些外在形式表現出來。企業是否履行社會責任,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是否給社會和企業自身同樣帶來了優化與效益,這些都是企業家道德的表現形式。
最後,企業家道德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間存在著相互包含的關系。企業社會責任不僅包含機制的建立,還包括道德。制度要求是最低線的,比如說偷稅漏稅、不給員工繳納各種社會保障金。道德方面的責任要求比較高,在人民看來這是一個企業良心問題,盡管企業過了最低下線,但是如果距離人民心中的期待比較遠,企業發展也必將受到制約。例如社會上一些資源類企業,如煤礦企業、木業等,如果企業家只關注於企業的最大利潤,而對企業發展所造成的環境損失視而不見,這必將造成社會對這些企業的較低評價,因而,企業的發展必需要做到企業家道德與社會責任相結合,才能促進企業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⑤ 什麼是企業道德及企業的社會責任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對有利於社會的長遠目標的追求,要求企業探索基本道德真回理,從 而決定答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社會責任由經濟責任、持續發展責任、法律責任和道德責任構成。 企業社會責任在電子商務所起的作用: 1,企業社會責任會影響企
⑥ 談談企業對商業道德的關注和社會責任的承擔,為什麼有利於企業的發展
綠色治理的觀念就是在綜合考量企業社會責任的四個層次之後,提出的以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治理觀念,是企業社會責任的新思路。
構建多元、協同的綠色治理機制
人類與環境的關系是當前全球面臨的最為重要的議題之一,事關人類存續和世界各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方向和模式。近幾十年來,環境問題愈發嚴重,人們開始重新思考發展和環境之間的關系。綠色治理是以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治理主體參與、治理手段實施和治理機制協同的「公共事務性活動」。治理主體包括形式、結構和成員各不相同的企業、政府、社會組織以及公眾。應秉承「多元化治理」的秩序觀,從系統觀和全球觀的角度出發,識別治理系統中各主體的關聯性,綜合考慮各方利益和訴求,建立多元治理主體協同的治理機制。
綠色治理綜合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四個層次,強調各主體間平等、自願、協調、合作的關系。企業作為主要的自然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主體,是綠色治理的重要主體和關鍵行動者;政府是綠色治理的頂層設計者和政策制定者,為其他主體參與綠色治理提供製度與平台;社會組織應主要作為綠色治理的倡議督導者;公眾是綠色治理的廣泛參與者。
以綠色治理理念指導企業社會責任實踐,其首要要求是逐步培育綠色文化。將綠色治理理念納入到企業願景、使命和章程中。以綠色標准、指南或行為准則為基礎,對綠色治理行為進行有效的指導。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建立綠色發展的長效機制。
基於綠色治理理念完善公司治理架構和管理體系。形成「董事會負責、管理層執行、其他部門協調配合」的多層次治理體系。確保綠色治理制度的科學性及其實施和更新。成立專門綠色工作領導小組和日常工作機構,定期召開綠色治理專題工作會議,負責指導和監督企業日常的綠色生產經營活動,並建立、完善溝通渠道,保證在突發情況下能夠迅速響應。
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進行綠色管理。在供應鏈、采購和生產等多方面推行綠色理念,優先選擇環境影響最小化的產品和服務,採用更嚴格的環境標准以及能效和節能技術,提供環境友好型的產品和服務。另外,還應推行綠色考核,應把環保指標納入考核體系,加強項目建設中的環境評估和環境保護,鼓勵環保行為。
在社會責任報告中清晰、准確、充分地披露其決策和活動對社會和環境的已知和潛在的影響,使利益相關方能夠准確地評估組織的決策和活動對他們利益的影響。定期在社會責任報告中披露企業的能源效率狀況、環境治理等環境信息。應公開披露所使用和排放的相關有害材料的數量和類型,及其在正常運行和意外泄露情況下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可能風險。
為防止意外或不可預見的消極影響而採取必要的風險防控措施。應基於風險防控
⑦ 急!!!企業道德與社會責任的區別
stackholder,不對吧,應該是stakeholder,利益相關者。
stockholder,是股東。
利益相關者,包含的范圍更廣,不僅專包含股東,還有如屬員工、社區、消費者、供應鏈等等。
企業道德是指在企業這一特定的社會經濟組織中,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內心信念來維持的,以善惡評價為標推的道德原則、道德規范和道德活動的綜合。
企業社會責任,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
⑧ 企業應該履行道德責任的理由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
第一,法律規范的自覺遵守。國家制定的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安全生產、職工權益保障、消費者權益保護、市場經濟秩序等法律規范,全社會都應該共同遵守,這是經濟社會健康穩定協調發展的基本保障。自覺遵守法律規范,是中央企業必須履行的社會責任,是必盡責任。
第二,企業價值的充分體現。企業的價值體現在多個方面,對股東要給予回報,對消費者要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對職工要創造更好的勞動、生活和發展條件,對自然環境要給予更好的保護,對國家和社會要創造財富、提供就業崗位、繳納稅收等等。充分體現企業價值,是中央企業基本的社會責任,是應盡責任。
第三,道德倫理的高尚追求。講操守、重品行,保持高尚的道德倫理追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企業在遵守法律規范、體現企業價值的基礎上,還應該對社會承擔更大的義務,要有善心、有善意、有善舉,熱心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模範實踐對道德倫理的高尚追求,是中央企業在自願基礎上履行的社會責任,自願盡責任。
企業做好以上三個方面就是履行了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