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

發布時間: 2021-01-18 04:09:34

Ⅰ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體系的核心

社會主義職復業道德規范體系的核心制:
1、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五項基本規范,即「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其中,奉獻社會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核心規范,它是貫穿於全社會共同的職業道德之中的基本精神. 2、奉獻社會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積極自覺地為社會做貢獻.這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本質特徵.奉獻社會自始至終體現在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和服務群眾的各種要求之中.

Ⅱ 什麼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基本規范主要包括
職業道德規范是從業人員處理職業活動中各種關系、矛盾行為的准則,是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其主要內容有:
1、愛崗敬業。就是從業者要充分地認識到自己從事職業的社會價值,認識到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為人民服務。職業的分工本質上是人民有組織地自己做自己的事,人們熱愛自己的崗位,敬重自己的職業,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
2、誠實守信。這是指從業人員說實話、辦實事、不說謊、不欺詐、守信用、表裡如一、言行一致的優良品質。誠實守信要做到既有高質量的產品,又有高質量的服務,還要嚴格遵紀守法。只有這樣,才能取信於民,從而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辦事公道。是指從業人員廉潔公正,不僅自己清正廉潔,辦事公正,不以權謀私,還要秉公執法,做到出於公心,主持公道,不偏不倚。既不唯上、不唯權,又不唯情、不唯利。
4、服務群眾。是指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是職業的靈魂,在服務過程中要做到熱心、耐心、虛心、真心,一切從群眾的利益出發,為群眾排憂解難,為群眾出謀劃策,提高服務質量。
5、奉獻社會。奉獻是當一個人的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發生矛盾時,毫不猶豫地犧牲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必要時甚至獻出自己的生命。

Ⅲ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公民基本道德規范集中概括為二十個字:「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Ⅳ 如何理解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社會主義的職業道德繼承了傳統職業道德的優秀成分,體現了社會主義職業的基本特徵,具有嶄新的內涵。
愛崗敬業。愛崗敬業,反映的是從業人員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尊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道德操守。這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誠實守信。誠實守信,既是做人的准則,也是對從業者的道德要求,即從業者在職業活動中應該誠實勞動,合法經營,信守承諾,講求信譽。
辦事公道。辦事公道,就是要求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做到公平、公正、公道,不謀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權害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濟私。
服務群眾。服務群眾,就是在職業活動中一切從群眾的利益出發,為群眾著想,為群眾辦事,為群眾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奉獻社會。奉獻社會,就是要求從業人員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樹立起奉獻社會的職業理想,並通過兢兢業業地工作,自覺為社會和他人做貢獻,盡到力所能及的責任。這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中最高層次的要求,體現了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最高目標指向。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都要體現奉獻社會的精神。
在職業活動中,不同的價值追求所體現的人生境界是不同的,所產生的價值和意義也不同。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制度基礎上,以共-產主義道德、社會主義道德為指導,從事一定職業的社會主體,在社會主義職業活動中所應遵循的反映自身職業特徵的特殊的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形成與之相契合的特定的社會主義道德意識,進行相應的特有的的社會主義道德活動的總和。

Ⅳ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是社會主義社會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必須共同遵守的基本行為准則。它是判斷人們職業行為優劣的具體標准,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反映。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問題的決議》規定了我們今天各行各業都應共同遵守的職業道德的五項基本規范,即「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其中,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核心規范,它是貫穿於全社會共同的職業道德之中的基本精神。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是集體主義。因為集體主義貫穿於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的始終,是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關系的最根本的准則,也是衡量個人職業行為和職業品質的基本准則,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客觀要求,是社會主義職業活動獲得成功的保證。
愛崗敬業
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最基本、最起碼、最普通的要求。是職業道德的核心和基礎,是社會主義主人翁精神的表現。愛崗,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敬業,就是以極端負責的態度對待自己工作。敬業的核心要求是嚴肅認真,一心一意,精益求精,盡職盡責。

誠實守信
是做人的基本准則,也是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的一個基本規范。誠實就是表裡如一,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守信就是信守諾言,講信譽,重信用,忠實履行自己承擔的義務。誠實守信是各行各業的行為准則,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則,是社會主義最基本的道德規范之一。

辦事公道
是指對於人和事的一種態度,也是千百年來人們所稱道的職業道德。它要求人們待人處世要公正、公平。

服務群眾
就是為人民群眾服務,是社會全體從業者通過互相服務,促進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幸福。服務群眾是一種現實的生活方式,也是職業道德要求的一個基本內容。

奉獻社會
就是積極自覺地為社會做貢獻。這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本質特徵。奉獻社會自始至終體現在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和服務群眾的各種要求之中。奉獻社會並不意味著不要個人的正當利益,不要個人的幸福。恰恰相反,一個自覺奉獻社會的人,他才真正找到了個人幸福的支撐點。奉獻和個人利益是辯證統一的。

Ⅵ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和要求是什麼

職業道德是社會主義社會道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包知特殊的道德意識、道德原則和道德基本。在全面貫徹落實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斷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下,工作廣度和難度明顯加大的新形勢下,加快推進職業道德的建立,更顯得緊迫和必要。

概話而言,職業道德主要應包插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忠於職守,樂於奉獻;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依法行事,嚴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務社會。

1、忠於職守,樂於奉獻

尊職敬業,是從業人員應該具備的一種崇高精神,是做到求真務實、優質服務、勤奮奉獻的前提和基礎。從業人員,首先要安心工作、熱愛工作、獻身所從的行業,把自己遠大的理想和追求落到工作實處,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非凡的貢獻。從業人員有了尊職敬業的精神,就能在實際工作中積極進取,忘記我工作,把好工作質量關。對工作認真負責和核實,把工作中所得出的成果,作為自己的天職和莫大的榮幸;同時認真進行分析工作的不足和積累經驗。

敬業奉獻是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的內在要求。隨著市場經濟市場的發展,對從業人員的職業觀念、態度、技能、紀律和作風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職業作為認識和管理社會的基礎性工作。可謂默默無聞、枯燥煩瑣。沒有名利可圖,無私奉獻的道德品質,只有「不唯上、不唯書、只為實」的求實精神,是很難出色地完成任務的。為此,我們要求廣大從業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熱愛工作,獻身事業,樹立崇高的職業榮譽感。要克服任務繁重、條件艱苦、生活清苦等困難,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於寂寞,樂於奉獻。要適應新形勢的變化,刻苦鑽研。加強個人的道德修養,處理好個人、集體、國家三者關系,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繼承中華民族傳統德與弘揚時代精神結合起來,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無私奉獻。

2、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

實事求是,不公是思想路線和認識路線的問題,也是一個道德,而且是統計職業道德的核心。求,就是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是,有兩層涵義,一是是真不是假,二是社會經濟現象數量關系的必然聯系即規律性。為此,我們必須辦實事,求實效,堅決反對和制止工作上弄虛作假。這就需要有心底無私的職業良心和無私無畏的職業作風與職業態度。如果夾雜著個私心雜念,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利或迎合某些人的私慾需要,弄虛作假、虛報浮誇就在所難免,也就會背離實事求是原則這一最本的職業道德。

作為一個工作者,必須有對國家對人民高度的負責的精神,把實事求是作為履行責任和義務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堅持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從業人員要特別注意調查研究,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分析,按照事物本來面貌如實反映,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有喜報喜,有憂報憂,不隨波逐,不看眼行事。

3、依法行事,嚴守秘密

堅持依法行事和以德行事「兩手抓」。一方面,要抓住目前大力推進國家法治建設的有利時機,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種違法亂紀的現象,依靠法律的強制力量消除腐敗茲生的土壤。另一方面,要通過勸導和教育,啟迪人們的良知,提高人們的道德自覺性,把職業道德滲透到工作的各個環節,融於工作的全過程,增強人們以德的意識,從根本上消除腐敗現象。

嚴守秘密是統計職業道德必須的重要准則。保守國家、企業和個人的秘密。

4、公正透明,服務社會

優質服務是職業道德所追求的最終目標,優質服務是職業生命力的延伸。

結合自己所學專業談談如何提高職業法津素質

職涯願景理論認為,知識結構和技能水平是制約職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提高職業素質是職業發展的重要條件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開始「充電」這個詞來代替學習培訓,「充電」這個詞很形象,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時刻提醒著每個人,必須不斷地自我增值,反映了職場人士的一種動機,或是改變職業的現狀,或是走出職業的迷茫,總之尋求職業的突破和發展。

根據美國康奈爾大學Snell教授在人力資源管理支撐管理支撐企業核心能力的綜合模型(既二維能力模型)中闡述的,當今的競爭主要是核心能力的競爭,或者說主要是基於知識的核心的競爭;根據人力資源的價值性和稀缺性這兩大維度。

職涯願景理論認為,影響職業選擇和職業發展的內外部因素有很多,主要是機、興趣、知識技能、個性等四個方面。其中尤為重要的因素分別是知識結構和職技能水平。毋庸置疑,職位的勝任與否最主要決定於職業素質,促使人個實現職業發展的諸因素中最容易把握的就是職位的就是職業素質的提升。幾乎所有比較規范的用人單位,在人員招聘與人員配置方面,都建立有以崗位能力素質為基礎的、結合價值觀、行為特徵、專業技能和工作經驗等要求的勝任力素質模型及面試評估工具,其目的就是衡量應聘者與崗位的能力素質要求匹配程度。

應該看到,相對於實踐探索、學歷教育等其他提升職業素質的途徑。

Ⅶ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版服務群眾、奉獻權社會


1、愛崗敬業

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最基本、最起碼、最普通的要求。愛崗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本職工作,敬業就是要用一種恭敬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

2、誠實守信

是做人的基本准則,也是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的一個基本規范。講信譽,重信用,忠實履行自己承擔的義務。

3、辦事公道

是指對於人和事的一種態度,它要求人們待人處世要公正、公平。

4、服務群眾

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核心,它是貫穿於社會共同的職業道德之中的基本精神。要是社會全體從業者通過互相服務,促進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幸福。

5、奉獻社會

就是積極自覺地為社會做貢獻,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本質特徵。

(7)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擴展閱讀:

首次提出:1996年10月7日至10日,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問題的決議》。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核心規范是:為人民服務,它是貫穿於全社會共同的職業道德之中的基本精神。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是:集體主義。

Ⅷ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的核心和基本原則

核心是:為人民服務。
基本原則
1.為人民服務的原則(社會主義的一切經濟活內動、職業活動的宗容旨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這是社會主義職業的根本性質所決定的);
2.集體主義原則(因為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要協調個人、集體與社會三者的關系,離開了集體主義,這三之間的矛盾,是無法協調的);
3.主人翁的勞動態度原則(在我國的社會主義里,所有勞動者都是國家的主人翁,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是由社會主義制度所決定的,充分認識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有利於激發勞動者的積極性)。

熱點內容
勞動法10年工齡保險 發布:2025-05-21 03:44:35 瀏覽:405
法院胸針 發布:2025-05-21 03:38:49 瀏覽:438
和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1 03:21:31 瀏覽:729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鍾育周 發布:2025-05-21 03:12:18 瀏覽:277
司法認知范圍 發布:2025-05-21 03:03:15 瀏覽:912
法律援助中心財務管理制度 發布:2025-05-21 03:01:47 瀏覽:868
離職多久不可以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1 02:52:06 瀏覽:84
交通認定書沒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1 02:40:03 瀏覽:172
商業合同怎樣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1 02:39:20 瀏覽:168
畫法治繪畫 發布:2025-05-21 02:35:09 瀏覽: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