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合同實際履行
Ⅰ 合同實際履行法律規定包含哪些
您好,針對您的合同實際履行法律規定包含哪些問題解答如下, 合同實際履行人指的是根據合同約定實際享受權利、履行義務的人,作為合同實際履行人需要承擔的義務在合同上有約定,倘若沒有約定,也可以根據法律作合理推定,如果到時候不能夠履行的話,需要承擔責任。合同的實際履行,又稱實物履行原則,是指經濟合同當事人必須嚴格按照合同所規定的標的去履行自己義務的原則。它包括兩層含義:1、經濟合同中規定的是什麼標的,當事人就必須交付什麼標的,不得擅自更換,不能用其他物品或金錢來代償;2、在經濟合同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的情況下,違約方即使支付了違約金或賠償金,也不能免除其履行合同的責任,如果受害方要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合同的,違約方還應按照合同規定的標的繼續履行。1、在合同中明確約定了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僅約定了交貨地點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對履行地點、交貨地點未作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或者雖有約定但未實際交付貨物,且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以及口頭購銷合同糾紛案件,均不依履行地確定案件管轄。2、購銷合同的實際履行地點與合同中約定的交貨地點不一致的,以實際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1)承攬合同履行地為承攬方所在地;(2)租賃合同、融資租賃合同,以租賃物使用地為合同履行地;(3)補償貿易合同,以接受投資一方主要義務履行地為合同履行地;1、全面履行的原則。合同訂立後,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包括履行義務的主體、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以及履行期限、地點、方式等。2、誠實信用的原則。當事人履行合同要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要守信用、講實話、辦實事,要有善意。雙方當事人在合同履行中要相互配合協作,以利合同更好地履行。《合同法》規定,當事人應當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義務。這就要求當事人要根據不同合同的不同情況,按照誠實信用原則履行自己的義務。3、公平合理的原則。在訂立合同時,由於當事人的疏忽,有的問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應以公平合理的原則,採取補救措施、由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簽訂補充條款加以解決;若當事人協商不成,就應按照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如果不能確定,就按《合同法》的有關規定來確定。
Ⅱ 雖未簽字但已實際履行的合同,是否有效成立
有效。根據《合同法》第三十六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合同法》第三十七條 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Ⅲ 合同法上的實際履行和適當履行是什麼意思
合同的實際履行,又稱實物履行原則,是指經濟合同當事人必須嚴格按照專合同所規屬定的標的去履行自己義務的原則。它包括兩層含義:(1)經濟合同中規定的是什麼標的,當事人就必須交付什麼標的,不得擅自更換,不能用其他物品或金錢來代償;(2)在經濟合同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的情況下,違約方即使支付了違約金或賠償金,也不能免除其履行合同的責任,如果受害方要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合同的,違約方還應按照合同規定的標的繼續履行。
適當履行,又稱全面履行原則,是指經濟合同雙方當事人必須嚴格按照合同中約定的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時間、地點、包裝、運輸、結算等各項條款全面正確地履行義務。全面履行原則是實際履行原則的具體化。
Ⅳ 合同履行不能法律規定有哪些
履行不能是指債務人在客觀上已經沒有履行能力。債務人由於某種原因,事實上已不可能履行債務。履行不能使債的目的客觀上無法實現,因而導致債務消滅或轉化為損害賠償之債,債權人無法請求繼續履行。1、自始履行不能的有效合同,不能是否可歸責於債務的事由,債務人均應承擔違約責任,但應免除債務人的實際履行責任;債權人可依法解除合同,請求賠償損失。此外,若違約人的行為構成犯罪,違約人依法還應承擔刑事責任。2、因可歸責於債務人的事由致使合同全部不能履行,債務人應免除實際履行責任,但應承擔違約責任;債權人可依法解除合同,並請求賠償損失。3、因可歸責於債務人的事由而致一時履行不能,待不能原因清除以後,債務人應履行原債務,並承擔違約責任,但此時履行不得違反《合同法》第110條規定。4、因可歸責於債務人的事由而致合同履行不能,債務人可解除不能履行部分的實際履行責任,對能履行的部分仍應繼續履行,但不得違反《合同法》第110條的規定,並同時承擔違約責任;若部分履行不能致使債權人訂約目的不能實現,債權人可解除合同,並請求賠償損失。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 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二) 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三) 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Ⅳ 合同的實際履行與合同的約定不一致,但雙方都認可了,是否可以認為是對合同內容的變
第一、《合同法》第七十七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
第七十八條當事人對合回同變更的內容約答定不明確的,推定為未變更。
第二、 2009年5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合同法解釋(二)」明確了「情勢變更」條款。第二十六條提出,合同成立以後客觀情況發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屬於商業風險的重大變化,繼續履行合同對於一方當事人明顯不公平或者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可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按照變更後的。
Ⅵ 什麼是"實際/強制履行,請簡要說明我國合同法規定的不適用實際履行的情形
您好,實際強制履行的表現形態表現為:
1、限期履行應履行的債務
在拒絕履行、遲延履行、不完全履行諸情況下,守約方可以提出一個新的履行期限,即寬限期或者延展期,要求違約方在該履行期限內履行合同債務。
2、修理、重作、更換
如果債務人交付的標的物或者提供的工作成果不合格,而債權人仍需要的,則可以適用修理、更換或者重作(參照《合同法》第111條),可稱為「補救的履行請求」(其對應的概念稱「本來的履行請求」),屬於《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的「採取補救措施」的一個組成部分,並屬於強制履行范疇。
二、強制履行不適用情形
對於金錢債務,不存在不能履行問題,是為各國通例,故理論上總能適用強制履行責任。而對於非金錢債務,依《合同法》第110條的規定,以下幾種情形不適用強制履行。
1、不能履行。
不能履行,使合同失去標的,失去意義,應當消滅,而不是也不能強制履行。
2、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
(1)所謂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指債務的性質不宜強制履行,比如委託合同、技術開發合同、演出合同、出版合同等。這些合同通常具有人身專屬性,不能夠由其他人代替履行,在性質上決定了不適於強制履行。
(2)所謂履行費用過高,是指對標的物若要強制履行,代價太大。比如為履行合同專門進口一台設備,花的代價遠遠超過合同上的利潤。
3、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之所以規定此種情形,氦觸份吠莓杜逢森撫緝實際上是想以此督促債權人及時主張權利,行使其旅行請求權。如果債權人並不積極行使其履行請求權。如果債權人並不積極行使其履行請求權,主張強制履行,待一段很長的時間後始主張強制履行,則對於債務人未免不公。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