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合同法視頻下載
❶ 誰有北大法學院教授 劉凱湘 《合同法》(共十講)的資料麻煩說下
--------------------------------------------------------------------------------
北大法學院教授 劉凱湘 《合同法》(共十講)《合同法》(一)合同無處不在 北大法學院教授 劉凱湘 大家好,今天我們開始合同法這個講座,今天我們要講的是第一講,我們合同法這個講座一共是有十講,今天是第一講,第一講的主題是關於合同的特徵,以及合同的形式。 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小明想到北京來考研究生,本科畢業了,考了一年沒考上,然後自費到北京來想考北大的研究生,然後就在中關村旁邊自己去租房子,准備將近一年的時間,准備自己花錢來進行教育投資。然後就在附近找到了一家房主,跟房主也談好了,租了他一間平房,租期雙方約定了,暫定一年時間,租金也約定好了,一個月三百塊錢。這樣小明就住進去了,但是住了不到兩個月,中關村附近,就是房屋出租地段附近,房屋租金猛漲,這個房主就覺得一個月三百塊錢把這個房子租出去很可惜,這個時候他就跟小明講,他說你能不能把租金加到380塊錢一個月,小明說咱們當時說好了,一個月是300塊錢,一年期呀,如果我一年期滿以後我們可以重新協商,比如說你提出來租金又漲一些,我們可以到時候再來協商,但是現在我們期限之內,他不同意漲,這個時候房主就說,你不同意漲的話,因為旁邊很多人找我來,他們願意出400,甚至出450,500的,我能夠很容易地把它租出去,所以如果你要不願意漲的話,那我這個房子就不租給你了。那小明說那不行,咱們當時說好了,說的是一年啊。問題就在這個地方,當初雙方沒有把他們所談的這些出租的條件用書面形式寫下來,只是口頭的,沒有什麼證據證明說我答應了給你300塊錢一個月,(房主)就說沒有,小明也是,我們講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這樣一個案例它就告訴我們,如果雙方之間要達成一種協議,要做成某種交易的話,到底以什麼方式來做,才會避免一些糾紛的發生?或者是即使發生了糾紛的話,怎麼樣才能得到一個很好的解決,能夠來維護好自己的權利?所以這樣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什麼叫做合同?合同有什麼樣的特徵? 合同其實是我們在生活當中廣泛存在的、普遍存在的,而且合同作為一項法律制度,是一種很古老的法律制度。在咱們民商法的領域,像很多一些新的制度,像公司制度,票據制度,信託制度,都是晚近開始發展起來的,但有些制度,像不動產制度,婚姻制度,家庭制度,包括像合同制度,侵權行為制度,在民法當中是一種很古老的分支學科,咱們中國人講合同這兩個字都是非常的貼切,揭示了這個所謂的合同這樣一種法律關系的本質,一個「合」,一個「同」,合強調什麼呢?不是一個人,二人以上才能是合,所以它講的是兩個主體之間,兩個當事人之間的事情。還有一個「同」,雙方同意,雙方協商一致,這叫合同。 但是合同這個詞,其實在中國古代法律當中並不叫合同,後來才發明出合同這個詞的,根據古文獻的記載,比如說像在《周禮·天官·小宰》它所記載的裡面有一句話叫做「聽稱責以傅別」,這句話通常被認為是中國古典合同法的最早的一種相關的文獻記載,就是說你借款的話,那麼兩個立約人,就是借款人跟出借人,雙方叫做立約人,立約人在一個簡上,寫上立約人的姓名,寫上借貸的數目、日期,像我們今天講的一些合同的主要條款,然後在中間寫一個字,比如說一個「大」這樣一個字,然後從中間把它分開,一分為二,出借房跟借入房各執一半,以後出了什麼糾紛把這兩個合在一塊,合二為一就能對上了,這是兩個立約人,一個借款人,一個出借人,這就稱之為「傅別」,所以「傅別」其實是我們中國古代關於合同最早的一種稱謂,所以這種制度很古老的,存在的歷史很悠久。 現在社會當中我剛才講到過合同幾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大到我們講的公司去做生意,它購進商品,購進原材料,銷售自己的產品都得通過合同的方式,大到像這種社會資源的流轉,重要的生產資料,比如說土地使用權,它的出讓,它的轉讓,它的抵押,都得靠經過合同來實現的,小到咱們的日常生活,你出去坐個車,那也是個合同關系,叫做旅客運輸合同,你去商店買一杯牛奶,買一塊餅干吃,那也是個合同關系,那叫買賣合同,你去看個電影,你去餐館吃個飯(是)服務合同,所以合同是我們現實生活當中無處不在的,無論是你大公司做大買賣,還是我們平常過日子,都得通過合同這種方式,所以合同它是一種交易規則。 合同一般有這樣幾個方面的特徵,第一,合同的主體,合同主體方面的特徵,它是平等主體之間的一種法律關系。平等主體,能夠有資格訂立合同的有自然人,就是我們公民個人,可以是企業法人,或者其他類型的法人都可以的,還有非法人組織,像合夥,像法人的分支機構,都能夠來訂立合同,這是合同的主體,但是一旦你是來訂合同,訂我們民法上所講的合同,那麼它們的主體地位是平等的,這就要求合同雙方當事人本著一種平等的、自願的原則來訂合同,因為地位都是平等的,所以任何一方不能強迫另外一方,不能以這種強迫交易的方式來達成合同的。第二個特徵呢,我們講合同是種法律行為,所謂的法律行為就是說它有一種意思表示的,你想去買一輛汽車,你內心有這樣一個主觀上的動機,有這樣的目的你想買一輛汽車,然後你得把你內心的意思,通過一定的方式表達出來,比如說你跟一個汽車銷售商進行磋商,我想買你這個車,你什麼價格、什麼型號、什麼時候付款、以什麼方式付款、以後售後維修服務怎麼進行等等,這就是表達的過程,最後雙方談成了,我們簽一個書面的合同,確定我們雙方之間的合同得以成立,它是個法律行為,法律行為我們講它的本質是一種意思表示,這是它第二個特點。 第三個特點,合同的目的,它有目的性,合同的目的是在合同的當事人之間設定一種權利義務關系,按照我們國家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是平等主體,關於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它的目的性很清楚,就是說你訂合同,通過這種合意來訂立一個合同,它的目的是什麼呢?是在我們之間形成一種法律上的權利義務後果,所以它跟一般的生活行為就不一樣。比如說今天我們約好了,約好一個朋友說咱們晚上一塊吃飯去,它也是個約定,也是雙方可以說是意思表示一致,可是這並不在雙方之間形成一種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如果一方沒有去赴約,他毀約了,我們也可以說,我們頂多說這個人不講信用,對不對,說好了,答應的事情不去做,但是它不會有法律上的後果,通常而言說,但是比如說我們訂了個合同,說你賣給我一輛汽車,最後你不能交貨,或者你交的貨不符合質量要求,那就有法律上的後果了,所以合同它有目的性,雙方訂立合同的目的是在雙方之間形成一種權利義務關系,或者是變更一種權利義務關系,或者是消滅一種權利義務關系,這是合同的第三個特徵,它有目的性。 第四個特徵,我們說合同是種合意,雙方合意的結果,也就是說,雙方完全是基於自願、平等協商達成的。最後一個特徵,合同是有法律約束力的,就是合同一旦達成了,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雙方都得按照合同的約定來履行自己的義務,否則的話就會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就會承擔違約責任的。這就是我們所講的法律上的合同。由於合同是一種平等主體之間基於意思表示的一致,平等協商達成的關於權利義務關系的一種安排,一種協議,所以,在市場經濟條件之下,社會資源的配置,商品的流轉,甚至包括技術、勞務、生產力、資本等等這樣一些生產要素的組合流轉,基本上都是通過這種合同的方式,通過主體之間、企業之間、公司之間、個人之間這樣一種平等協商,或者是這種社會資源的分配、流轉,所以我們可以說合同法它是這個市場經濟的一種基本的交易規則。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回到剛才那個案例,我們看看訂合同有什麼形式來訂?合同的本質是雙方的一種合意,所以說你只要有合意就可以達成合同,但是,關鍵這個問題就說,你怎麼能證明雙方之間達成了一種合意,達成了一種權利義務的安排、一種協議,從法律上來講,當事人之間以什麼形式來訂合同,法律本來是不進行一種強制性的規定,所以關於訂立合同的形式的問題,我們國家合同法也是採取了一種「意思自治,合同自由」的原則,也就是說,雙方當事人之間訂合同可以採取不同的形式,合同法是這么規定的: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以及其他形式,這就告訴我們,平常訂合同最常用的兩種,一個叫做書面合同,書面形式,一個叫做口頭合同,以口頭的形式訂合同。 口頭這種形式它的優點是方便、快捷,事實上很多一些生活化的合同,日常生活當中的合同其實都是口頭的,它不必要去訂立書面的,你去商店買一包麵包,這是個買賣合同,但是你跟商場說我們之間來簽一個書面的合同,這個麵包叫什麼名稱,多少錢,買賣雙方都是誰,什麼時候訂立的,根本就不必要,但是口頭合同有它的缺點,它的缺點就是我們講的「口說無憑,查無實據」,一旦出現了糾紛,你怎麼來證明你們雙方之間曾經有過合同,特別是這個合同是怎麼約定的,比如剛才那個租賃合同,租金是多少,租期是多長時間,租金怎麼支付,你就很難來舉證的。我們說你坐個車,打個計程車,它是個口頭合同,最後你說你丟了個東西在計程車上,你要找這個計程車司機去,這個計程車去,你總得有個發票吧,能夠證明你坐那輛車的,它是個證據了。我們剛才那個案例當中,你怎麼來證明?他就更困難一些,當然他可能能想辦法找一些旁證,比如說假定他的租金是按月支付的,他曾經付過租金,對方打了收條,今收到小明同志第一個月的租金三百塊錢,好,那還好一點,這就證明你們之間曾經有過租賃關系,但是接下來你要證明租多長時間,你就很難證明了。所以,一般來說,這種比較長期的、大宗的、連續性的、反復的這種交易,最好我們提倡用書面合同。 當然你說雙方都互相很信任,我們沒有必要簽書面合同,那你是雙方自願的,這沒有問題的,但是有一方比如說提出來了,你要跟我簽合同,咱們必須訂書面合同的,那就必須按照這種要求來的,因為如果對方不同意,你們就達不成合同,所以企業之間的合同最好是用書面形式的,即使是私人之間的,我們講長期的、反復的交易,或者說大額的交易,標的比較大的交易,最好採用書面形式,一方面它便於在訂立合同的時候,把雙方這種權利義務寫得很清楚,避免糾紛的發生。 第二個一旦發生了糾紛,它也便於我們按照這個合同條款來確定雙方的責任,這就是所謂的書面形式。書面形式其實也有很多種的,比如說有合同書這種形式,所謂的合同書就是一種最正規的,最規范的一種書面合同,比如說租賃合同,當事人(是誰),然後分成多少條,租金條款,租期條款,標的物條款,轉租條款,裝修條款等等之類的,一條一條地寫,這就是所謂的合同書,最後雙方簽字蓋章。除了像這種合同書以外,其他一些達成合同的方式,也屬於書面合同的范疇,比如說通過書信、電報、傳真,甚至包括像我們現在講的電子郵件達成的,那也是個書面合同的。除了書面合同、口頭合同以外,合同法還有個叫做其他形式,所謂其他形式一般是講根據這種生活慣例或者叫做商業慣例、交易慣例推定出來的雙方之間有一種合同關系,可能既無書面的合同,甚至連口頭的合同都沒有,但是雙方的行為足以證明,而且根據這種交易慣例、商業慣例,足以證明雙方之間是有一種合同關系的,這認為是推定的形式、推定的合同。 所以像咱們剛才講的這個案例當中,雙方之間有合同關系沒有?有。它是以口頭形式達成的一種合同,租賃合同,現在的問題是,因為雙方沒有簽訂書面的形式,所以小明如果想贏這個官司的話,他就得找很多的旁證來證明,他們曾經達成過一個關於租期一年、每月租金300元的,這樣的一個證據,比如當初談的時候有沒有朋友同學跟著一塊去談的,還有比如說我剛才講過,他是不是已經付了幾個月租金了,已付租金的這些憑證,這些都是一種證據證明,那麼作為房東來說他不想租了,他說我們之間沒有合同,或者我們之間有合同,或者只是說兩個月、三個月,那麼他來舉證證明自己這種主張,但是顯然在這個案例當中,房東他這種主張更多是消極性的主張,他認為沒有一個關於每個月租金300元,租期一年的合同,他是個消極主張,他很難舉證的,或者這種舉證責任來說,小明比如說作為原告去起訴,因為他有證明我們之間有合同,他現在提前把我趕出去,他毀約了,他違反合同,所以主要的舉證責任在小明這邊,因為他是個積極主張的,當然如果反過來,你讓我搬出去我不搬,現在房東可能他作為原告來起訴,他說你非法侵佔我的房子,你得搬出去,那麼對方可以抗辯,說我們是具有租賃合同的,我是合法佔有,這種繼續性的合同,但由於你沒有簽訂書面合同,所以它的這個權利的保護就會有一定的缺陷。 合同有各種各樣的類型,它有不同的分類標准,第一種分類標准把所有的合同可以分為「有名合同與無名合同」,所謂有名合同指的是,我們國家合同法有明確規定的、有合同名稱的這種合同,合同法把在實際生活當中市場交易當中,最常見、最典型的15種合同進行了規定,包括像買賣合同、租賃合同、贈與合同、運輸合同、建設合同、承攬合同、委託合同、技術合同等等這樣15種合同做了規定的,但是我們實際當中合同類型還很多。比如說放國慶長假你出去旅遊,你參加個旅行社,從北京出發到重慶、到三峽,這就是個合同,這就稱為旅遊合同,可是旅遊合同在合同法裡面沒有寫,如果出了糾紛,這個旅客說他已經答應好了,住三星級飯店,結果住的時候很差的飯店,原來說了門票應該包括在裡面了,結果每一個門票都得自己另外買等等,發生了糾紛。這就是個合同糾紛,那這種合同就稱為無名合同,合同法上沒有它的名稱,但是你處理糾紛沒有關系,首先合同法的總則部分,都可以適用於它的,然後也可以比照合同分則當中最相類似的這種合同類型來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 第二種分類把合同分為「諾成性合同與實踐性合同」。諾成,諾就是允諾的意思,所以所謂的諾成就是一諾即成,換句話說,只有雙方意思表示一致了,通過書面或者口頭的方式達成的意思表示,合同就成立了。比如說像買賣合同,我們訂一個房屋買賣合同,也許一年之後才能交房,沒有關系,合同從你雙方簽字之日起,它就已經成立了,這是諾成性,大部分合同都是這種諾成性的。但是還有一些稱為實踐性合同,所謂實踐性就是說,除了雙方意思表示要達成一致以外,還需要雙方進行某種交付,某種給付,付諸實踐,比如說按照一般地理解,生活借用合同,你出差去,我借你的車用三天,借用不給錢,如果給(錢)就是租賃合同了,給租金了,不用錢的,借用,像這種合同,除了說我想借你的,你願意借給我,那麼還得你把這個車交付給我,把鑰匙給我,這個時候借用合同才成立,這就是認為是實踐性合同。 第三種分類稱為「要式合同與不要式合同」,這個「式」是方式、形式的意思,所謂要式合同,它是指雙方訂合同的話,必須具備某種特定的方式或者形式去訂立,合同才能訂立、才能有效,這就稱為要式合同,反過來所謂不要式就是說,法律對你訂的這種合同,不要求你有什麼特定地方式去進行,都可以的,這就是不要式(合同),根據合同法「意思自治」的原則,絕大部分的合同都是不要式的,只有極少數合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採用特定的方式,比如說書面形式,比如說像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合同,轉讓合同,它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的,這是其他法律、行政法規有規定的時候,它按照其他的法律、行政法規來按照這個方式訂立合同。 第四種稱為有「有償合同與無償合同」,這個比較好理解,所謂有償就是必須支付對價,不是無償獲得的,反過來不需要支付任何對價,那就是無償合同,比如說我們講贈與合同,典型的無償合同,比如剛才講的借用合同,典型的無償合同,有的合同比如說像委託合同,根據雙方約定可以是有償的,可以是無償的,那就看約定了,但是有的合同準是有償的,比如說買賣、租賃、倉儲這些合同,它肯定只能是有償合同。 第五種分類稱為「主合同與從合同」,這是指的這兩個合同之間的一種相互關系,它的前提是有兩個合同,一個是主合同獨立存在的,一個是從合同附屬於、服從於這個主合同的,比如舉個例子來說,甲公司向銀行借款簽訂一個借款合同,這是個主合同,現在銀行提出來,你要給我找一個擔保人來擔保,甲公司找到了乙公司,乙公司願意給甲公司做保證人,做擔保,然後乙公司就跟銀行簽訂了保證合同,這個保證合同就成為從合同,如果沒有這個主合同就不會產生從合同的,所以它就是兩個合同是一種主從關系,這是最主要的一些合同的分類。 好,今天這一講我們就講到這兒,下一講我們主要是講關於合同成立的法律問題,謝謝大家。
❷ 求大學建築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的教學視頻下載
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建築工程管理專業介紹建築工程管理專業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建築工程管理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建築工程管理專業相關領域工作的崗位能力和專業技能,具備從事建築工程項目規劃、工程估價、研究開發和項目運營管理的能力,適應建築工程管理生產一線的技術、管理等職業崗位要求的高級人才。二、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建築工程技術與管理專業職業崗位所需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建築力學與結構、建築制圖、計算機等工程技術的基本理論與專業知識,具備從事土木建築工程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1、掌握建築力學與結構、建築制圖、計算機等工程技術的基本理論與專業知識;具有較扎實的建築工程管理、建設監理、建築結構、建築材料、建築施工、工程測量等專業知識;熟悉建築行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2、具有一定的建築施工組織、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具有運用計算機輔助解決管理問題的能力;3、了解礦山建築的特點及發展動態;4、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踐工作能力,熟悉建築行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三、修業年限和授予學位高職/大專三年。四、主幹學科和主要課程主幹學科:建築學、管理學。主要課程:建築力學與結構、土木工程概論、建築工程測量、建築工程材料、房屋建築學、建築工程監理概論、建築工程造價與管理、工程項目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建築施工企業管理建築工程項目管理、礦山巷道施工、房地產法與合同法、建設工程法規等。五、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課程實習(實訓),教學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其中包括:房屋建築課程設計、建築施工組織設計實訓、建築工程測量實訓、AutoCAD等職業證書培訓、建築工程計量與計價實訓、建築業現場管理崗位培訓等六、畢業條件通過全部必修課程,三門選修課程,綜合教育和實踐性教育環節考核合格,准予畢業
❸ 合同法第52條的規定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3)北大合同法視頻下載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五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第四十六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第四十七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八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九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第五十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該代錶行為有效。
第五十一條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第五十三條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第五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第五十六條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五十七條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第五十八條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五十九條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
❹ 求自考合同法視頻講座,[email protected]
我有最新 2012版 教材的 音頻
扣摳 宜二宜騎舊騎流氣舊 ( 中文變換成數字即可)只要八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