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婚姻中國婚姻法
1. 同性婚姻在中國合法嗎
一,同性戀愛不犯法,但是要結婚,即不犯法也不合法。中國《婚姻法》還沒涉及到允許同性戀結婚的條例。
同性戀屬於民法領域的范疇。在民法領域,實行的是法無禁止即許可,也叫「法不禁止皆自由」。其含義是只要行為人不實施侵犯他人合法的私人領域這一為法所禁止的不正義行為,就享有充分的自由。所以,中國法律沒有禁止同性戀行為,因此,在中國同性戀並不違法。但不受婚姻法保護。
二,同性戀(或稱同性愛),是以同性為對象建立起親密關系,或以此性傾向做為主要自我認同的行為或現象。
性傾向是個體對於特定性別之人,感受到的持久性情感、愛慕或性吸引力。同性戀連同雙性戀和異性戀構成了性傾向連續光譜的三區帶。許多研究考察過可能會影響性傾向的因素,但尚無研究能夠明確證實性傾向是由某個特定因素或多種因素所引致的。近數十年來科學界已出版數十篇生物學理論方面的研究論文,指出性傾向的形成可能涉及基因或子宮環境等生物性因素。雖然性傾向的起源仍未能確定,其形成很可能是由於生物因子(基因、激素)和孕後環境因子交互作用促成有些人對同性間的性活動抱有成見,但科學研究已證實同性戀是人類性慾的自然展現型式之一,同性戀此一性傾向同異性戀雙性戀,其本身不造成任何心理傷害。性傾向未必不會在一生中發生某種程度的變化,或未必有固定的身份認同;盡管如此,大多數人對於他們的性傾向,幾乎沒有或沒有經驗到能選擇的感覺,並且沒有充足可靠的科學證據支持能用心理學手段干預性傾向。對同性戀者常用的稱呼為同志,男性為男同志(Gay),女性為女同志(Lesbian)。認同自己性傾向身份的同志和有過同性性行為經驗者的人數,皆難以為研究者確切估計,並且有些同志由於自己或他人的恐同心理或者社會歧視不願公開自己的性傾向。半世紀前金賽報告調查的人口數受到研究方法的批評,近年美國大型研究則顯示,對自身同性情慾身份有認同的人口,約4%左右。這些調查數據,可能會因對象定義、抽樣方法和不願揭露身份的緣故而偏離了實際人口數。不少同志處於互相承諾或同居的親密關系,有些也共同育養子女,但直到最近一些國家才展開針對同性親密同居的戶口調查,同志家戶的生活境況也開始獲得矚目。
在人類歷史上,同性間的親密關系與性行為受過推崇和迫害,而從十九世紀末開始,爭取同志社群能見度、同性親密關系社會承認和相關法律權利的全球性社會運動興起,要求保障同志在婚姻或民事結合、生育撫養、工作就業、從軍入伍、醫療照護上獲得平等對待的權利,並且推動立法或行政措施,制止對性別氣質或性傾向的仇恨言論和霸凌行為。
相對於其他國家,中國的同性婚姻發展還比較滯後,現行法律承認的婚姻關系只是局限於一男一女之間。由於受到無後為大和傳宗接代等傳統思想的影響,異性婚姻還是社會對同性戀者的普遍期待。不過,也有一些人選擇了」無證「的同性婚姻。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2. 中國同性戀婚姻法
李銀河女復士於今年兩會期間制再提《同性婚姻提案》,
這將是她7年來的第4次提交該提案。
同性婚姻合法化提案始於2000年8月中國修改《婚姻法》徵求意見期間,
李銀河建議在新《婚姻法》中給予同性戀者與異性戀者同等的權利。
次年兩會期間,她首次提出同性婚姻合法化提案。
由於既不是人大代表也非政協委員,她只好委託一名人大代表進行提交。
然而,按照規定,一份提案只有30位代表簽名復議才可能成為一項正式的議案進行審議。
面對同性戀這個敏感的話題,更多人選擇了迴避,導致該提案無疾而終。
同性婚姻合法化任重而道,
李銀河女士同時呼籲,更多的同性戀者能夠站出來,
積極爭取自己的平等權益,發出自己的聲音,或者給認識的人大代表寫信,
讓越來越多的人大代表意識到同性婚姻的重要性
以及在中國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社會價值和重要意義。
3. 中國同性婚姻法 現在同性可以結婚了嗎
尚未立法,等你們去爭取呢。
4. 中國婚姻法有哪些規定關於同性戀
中國目前沒有關於同性戀的立法。
目前世界上關於同性戀婚姻的立專法有主要有三種模式:屬
1、最早立法保護同性戀婚姻的丹麥:民事伴侶關系;
2、荷蘭:完全等同於兩性婚姻的立法模式。還有比利時等國家。
3、法國:契約模式。法律保護的是兩人間的契約。
咱們國家民風還很保守,絕大多數民眾現在無法接受同性戀,法律也不可能太超前,所以不可能立法保護。我國原來還把同性戀列入精神疾病范疇,現在已刪除。
同性戀其實並沒有侵犯其他人的正當權利,僅僅因為看不慣就歧視,就像父母認為自己完全有理決定子女的婚姻一樣,是很鄉願的。希望我們早日達到過好自己,尊重別人的正當權利的社會風氣水平。不能因為看著不爽就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喜好。
5. 現在中國允許同性戀結婚了嗎
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2001 荷蘭
2003 比利時
2005 加拿大、西班牙
2006 南非
2009 挪威、瑞典
2010 葡萄牙、阿根廷、冰島
2012 丹麥
2013 巴西、法國、紐西蘭、烏拉圭
2014 英國(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
2015 盧森堡、愛爾蘭、美國、墨西哥
2016 哥倫比亞
2017 芬蘭、斯洛維尼亞、台灣、德國、馬爾他、澳大利亞、奧地利
6. 中國通過了《同性戀婚姻法》嗎
就在剛才,我問我的媽媽,如果說你知道你的孩子喜歡的是和自己同性別的孩子,你會怎麼辦?她沒有回答。我接著問:你會怎麼辦啊?我媽就說了一句:我不認這個孩子。我有些驚愕,我原本我的媽媽會用幽默的語言來回答,可是她的正經還是說明了,她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和「正常人」不一樣。當然,並不是說正常人就是喜歡異性。但是現在主流的人還是喜歡異性不是嗎?這不是天經地義的嗎?
7. 中國同性婚姻法通過了是嗎
沒有。是前幾個月美國通過了同性結婚。
8. 中國同性戀婚姻法何時通過
中國至今並沒有通過同性戀婚姻法,而且雖然現在人們對同性戀的看法日益達觀,但同性戀的婚姻獲得法律承認,仍有一段路要走。
中國民政部官員曾在2003年對外界公開表示,中國禁止同性婚姻,這也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對同性婚姻做出的官方表態。最早允許同性結婚的國家是荷蘭。2000年12月,荷蘭參議院通過一項法律,允許同性戀者結婚並領養孩子,該項法案於2001年4月1日正式生效,使荷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該法不但允許同性婚姻,而且可以完全享有與異性婚姻相同的所有權益。
在一些國家或行政管轄區,由於歷史或公眾民意的原因反對給予同性伴侶以「婚姻」的名義結合,但同時為了給同性伴侶提供近似婚姻的法律保護,而創立了有別於「婚姻」一稱的其他形式關系,包括:
民事結合:通常在權利上等同或接近婚姻,但沒有婚姻的名分。
同居或注冊伴侶關系:在不同程度上,提供少於婚姻的權利。在有些國家或司法區域,異性戀與同性戀都可以注冊為同居伴侶。
在英國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前,曾存在與婚姻權利和義務完全一致的「民事結合」關系,向同性伴侶開放。但一些同權人士拒絕接受這些非婚姻的稱謂,認為其只是「隔離但平等」政策的延續而已。
9. 中國同性戀婚姻法
成立,有時同性的愛更深更真,他們也是為了尋找自己的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