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有漏洞
1. 新婚姻法離婚財產漏洞
離婚財產分割,總的感覺是越來越細了,不知題中的財產漏洞指的是什麼?!
2. 婚姻法「二十四條」漏洞應盡快補上是怎麼回事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還有債務你也飛不起來!
有必要糾偏婚姻法「二十四條」,避免讓不知情且未受益者「因婚負債」,甚至墜入巨額債務的深淵。不妨設立夫妻大額債務共同簽字制度,實踐中,金融機構均要求借款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民間借貸中,也可要求5萬元以上債務由夫妻雙方簽字確認,否則,債權人應證明該借貸用於夫妻共同開支或另一方知情,方可要求未簽字方共同償還。如此,既可避免以「假離婚」來損害債權人利益,又可減少「因婚負債」這一不正常現象。
3. 婚姻法有沒有對假離婚的漏洞進行修改
沒有啊😭離婚了就是離了,不存在假的。
4. 婚姻法漏洞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六點建言,寫的很不錯,在此基礎上擴充應該是一篇很不錯的論文。 消除「法律保護了小三」的錯覺
《徵求意見稿》第二條規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為解除同居關系約定了財產性補償,一方要求支付該補償或支付補償後反悔主張返還的,法院不予支持;但合法婚姻當事人以侵犯夫妻共同財產權為由起訴主張返還的,法院應當受理並根據具體情況作出處理。這表明有配偶者與「小三」達成的「分手協議」是無效的,符合我國一直提倡的婚姻忠誠原則。但就已經支付的補償,不支持主張返還,在立法導向上容易引起民眾「小三獲得補償為正常現象」,「法律保護了小三利益」的錯覺。
考慮女方的婚俗習慣
《徵求意見稿》第十一條規定,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可將該不動產認定為不動產權利人的個人財產,尚未歸還的部分貸款為不動產權利人的個人債務。這個規定對於離婚訴訟中如何認定夫妻一方婚前財產的性質起到了指導性作用。目前,在一方婚前貸款購房,產權證登記在一方個人名下,房屋是屬於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各地的法院有不同的認定。《徵求意見稿》根據物權原則作出規定,使這種情況有法可依,以後類似的問題就有明確的規定,不會有同案不同判的現象出現。但是,該條在社會上引起了質疑。根據一般多為男方准備房屋、女方准備裝修和家電的婚禮風俗習慣,房屋為不動產,而女方提供的則為消耗品,若離婚,無法保證女方的合法利益,甚至可能因離婚而無房可住。
釐清物權與孳息的關系
在認定一方婚前貸款購房為個人婚前財產時,《徵求意見稿》第十一條又規定,應考慮離婚時不動產的市場價格及共同還貸所佔全部款項等因素,由不動產權利人對另一方進行合理補償。這實際是對房屋增值部分考慮分割,符合了民法公平合理的原則。但是,既然物權已經歸於一方,物權的孳息(增值)也應為一方所有,又要求所有人對另一方就增值部分補償,是否相互矛盾,不符合邏輯?
明確「不損害債權人」的情況
《徵求意見稿》第五條規定,如果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行為的,夫妻一方可以要求分割共同財產。這一條是法律的進步。但是,又規定需要在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受理,「不損害債權人」的規定太過模糊,在實踐操作中會遇到如何界定的問題。
說明子女拒絕做親子鑒定的處理方式
《徵求意見稿》第十條規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生育的子女,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並提供必要證據,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可以推定主張不存在親子關系的一方主張成立。該規定對離婚訴訟中就婚生子女做親子鑒定的問題進行了明確,減少了在實踐中可能發生的不必要的爭端。但是,若子女拒絕做親子鑒定,法院能否依據該條的規定進行推定?
細化撫養費的支付方式
《徵求意見稿》第十條規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拒不履行撫養義務,子女可以請求其支付撫養費。相對於以前在父母未離婚或分居時,一方很難要求另一方共同承擔子女的撫養義務,相關法律有很大的進步,旨在保護未成年子女的合法利益。但是,如何計算撫養費的支付時間?如何舉證?這些問題都需要明確。
5. 婚姻法的漏洞
你想找什麼樣的漏洞!說來聽聽!!你只要找到個很好的律師 隨便都能找到漏洞 把對的說成錯的 死的說成活的
6. 中國的《婚姻法》有漏洞嗎
事在人為吧,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
7. 怎樣才能不結婚用合法合理的手段,或者說婚姻法上有什麼漏洞
不喜歡就不結婚.
結婚是兩個人的事..
你如果把這些看的很兒戲的話..那就算了.
放了人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