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主體資格可以通過什麼方式取得

經濟法主體資格可以通過什麼方式取得

發布時間: 2022-01-03 19:03:23

『壹』 經濟法主體的范圍

(一)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
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在經濟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承擔內義務的當事人或參容加者。
取得經濟法主體資格,有法定取得和授權取得兩種方式。
我國經濟法主體的范圍包括:
1.國家機關。
2.企業和其他社會組織。
3.企業內部組織和有關人員。
4.公民及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

『貳』 取得經濟法主體資格的方式有哪些

經濟法主體是指經濟法律關系的參與人。
經濟法主體具體包括:國家、政府及其經濟管理機專關、企業和其他生屬產經營者。
公民在通常情況下是民事主體,但在特定情況下,公民個人也可成為經濟法主體,如有應稅收入的個人即是稅法主體。因此不能籠統的把公民稱做經濟法的主體。

『叄』 經濟法主體的資格取得

經濟法主體的資格取得:
經濟法主體資格的取得具有其特殊性,各類經濟法主體資格的取得是不盡相同的。
一、主體資格取得的法律依據的差異性
調控主體與受控主體、規制主體與受制主體取得經濟法主體資格的法律依據是不同的。
1.通常調控主體和規制主體主要是立法機關和部分執法機關,其主體資格需要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特別是專門的組織法的規定才能取得。
2.對於接受調控或規制的企業等市場主體的資格
(1)一般不需要有專門的法律作出特別規定,因為它們首先必須是通常的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市場主體,而市場主體資格取得的基本條件應當是一視同仁的。因此,其資格取得主要是依據反映主體平等精神的民商法
(2)在經濟法領域,基於社會公益的考慮,也不排除對某些特殊行業的市場主體作出特殊的要求。
二、經濟法主體資格取得的特殊性
如前所述,經濟法主體資格的取得具有多源性或稱非單一性。經濟法主體資格取得的特殊性表現在:
1.是在主體職權方面,更強調有關宏觀調控和市場規制職能的行使,更強調其經濟管理職能,這已經體現在一些專門的法律規范中。如中央銀行、反壟斷執法機構等的職能、職權等,都有專門的法律作出具體規定
2.雖然受控主體和受制主體主要由民商法確定其資格,但不排除在市場准入方面,基於產業政策的考慮,由專門的經濟法規范對其主體的資格或資質條件等作出專門的限定。

『肆』 經濟法律主體資格如何確定

經濟法主體必須具備一定的主體資格。主體資格是指當事人參加經濟法律關回系、享受經濟權利和承擔經答濟義務的資格或能力。只有具有經濟法主體資格的當事人,才能參與經濟法律關系,享受經濟權利和承擔經濟義務。
經濟法對經濟法主體資格的認可,一般採用法律規定一定條件或規定一定程序成立的方式予以確認。未取得經濟法主體資格的組織不能參與經濟法律關系,不能從中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不受法律保護。

經濟法律主體資格的取得方式
①由國家各級「權力機關」批准成立;
②由國家各級「行政機關」批准成立;
③經濟組織「自身」批准成立;
④由主體自己向國家機關「申請並經核准」登記成立;
⑤由法律、法規「直接賦予一定身份」而成立。

『伍』 經濟法主體資格的取得可以通過

登記,只是登記的主管行政機關不同,自然人(不包括個體工商戶)除外

『陸』 經濟法主體的基本概念

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在經濟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或參加者。取得經濟法主體資格,有法定取得和授權取得兩種方式。相對於民法行政法主體而言,經濟法主體具有不同於它們的本質屬性:

首先,經濟法主體具有經濟利益性,即它應當是某種經濟利益的明確代表,是該種經濟利益的積極追求和維護者。不論國家主體也好,還是組織主體、個人主體也好,法律對經濟法主體經濟行為的調控,更多地通過平衡協調的手段控制該類主體行為的經濟成本和經濟收益完成的。

其次,經濟法主體具有縱橫統一性,這是由經濟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應當是縱向因素和橫向因素的統一所決定的。

最後,經濟法主體具有責任優先性,即它應當以社會責任作為自己的定位標准和行為准則,同時國家和社會也應當將社會責任作為評價其在法律關系中所處地位和所為法律行為的標准。

『柒』 經濟法主體是指什麼 電大多選題

是指在經濟法律關系中享有一定權利、承擔一定義務的當事人或參專加者。

它是經濟法律關系構屬成的基本要素,是經濟法律關系的直接參與者,既是經濟權利(權力)的享有者,又是經濟義務的承擔者,是經濟法律關系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

濟法主體具有責任優先性,即它應當以社會責任作為自己的定位標准和行為准則,同時國家和社會也應當將社會責任作為評價其在法律關系中所處地位和所為法律行為的標准。

(7)經濟法主體資格可以通過什麼方式取得擴展閱讀

經濟法主體的資格取得:

經濟法主體資格的取得具有其特殊性,各類經濟法主體資格的取得是不盡相同的。

把經濟法主體分為管理主體和實施主體,並且認為這兩種主體的劃分是相對的。李昌麒教授則認為經濟法主體應分為經濟決策主體、經濟管理主體和經濟實施主體。

漆多俊教授的幾種分類方法里,有一種就把經濟法主體分為國家經濟管理主體和被管理主體。史際春等認為經濟法主體大致可以分為經濟管理主體和經濟活動主體。

『捌』 經濟法的主體是什麼

經濟法主體亦稱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是在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依法享受權利(權力)和承擔義務的社會實體。它是經濟法律關系構成的基本要素,是經濟法律關系的直接參與者,既是經濟權利(權力)的享有者,又是經濟義務的承擔者,是經濟法律關系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

中文名稱
經濟法主體
外文名稱
Subject of economic law
亦稱
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
伴隨過程
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
基本特徵
地位的層級性等
基本概念
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在經濟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或參加者。取得經濟法主體資格,有法定取得和授權取得兩種方式。相對於民法和行政法主體而言,經濟法主體具有不同於它們的本質屬性:

首先,經濟法主體具有經濟利益性,即它應當是某種經濟利益的明確代表,是該種經濟利益的積極追求和維護者。不論國家主體也好,還是組織主體、個人主體也好,法律對經濟法主體經濟行為的調控,更多地通過平衡協調的手段控制該類主體行為的經濟成本和經濟收益完成的。

其次,經濟法主體具有縱橫統一性,這是由經濟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應當是縱向因素和橫向因素的統一所決定的。

最後,經濟法主體具有責任優先性,即它應當以社會責任作為自己的定位標准和行為准則,同時國家和社會也應當將社會責任作為評價其在法律關系中所處地位和所為法律行為的標准。

主體分類
20世紀90年代以來,學者們開始對經濟法主體進行概括和抽象。經濟法主體的歸類體現了經濟法和經濟法主體的本質。

經濟法主體相關書籍
經濟法的主體可分為宏觀調控法的主體和市場規製法的主體。前者分為代表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主體和承受國家的宏觀調控的主體即調控主體和承控(受控)主體。後者分為代表國家對市場經濟進行管理或規制的主體和在市場經濟中接受國家的市場規制的主體即規制(管理)主體和受制主體(市場主體)。

二、把經濟法主體分為管理主體和實施主體,並且認為這兩種主體的劃分是相對的。李昌麒教授則認為經濟法主體應分為經濟決策主體、經濟管理主體和經濟實施主體。漆多俊教授的幾種分類方法里,有一種就把經濟法主體分為國家經濟管理主體和被管理主體。史際春等認為經濟法主體大致可以分為經濟管理主體和經濟活動主體。

『玖』 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資格,可以採取哪些方式

1,可以分為國來家主體自、社會中間層主體、市場主體
2,經濟法主體必須具備一定的主體資格:
(1),主體資格是指當事人參加經濟法律關系、享受經濟權利和承擔經濟義務的資格或能力。
(2)只有具有經濟法主體資格的當事人,才能參與經濟法律關系,享受經濟權利和承擔經濟義務。
3,概念:
(1)、 經濟法主體能夠以自己名義獨立地參加經濟法律關系。
(2)、 經濟法主體是經濟權利和經濟義務的擔當者。
(3)、 經濟法主體能夠獨立地承擔經濟法律責任

『拾』 41、企業取得經濟法主體資格的主要標志是取得:

分配權 經濟法主體的界定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要有經濟許可權 所以是D

熱點內容
勞動法員工違紀怎麼規定的 發布:2025-08-22 21:23:21 瀏覽:532
司法部請假 發布:2025-08-22 21:22:23 瀏覽:753
公司法20 發布:2025-08-22 21:20:48 瀏覽:482
合同法解釋定金 發布:2025-08-22 21:08:55 瀏覽:829
道德建設存在的問題 發布:2025-08-22 21:00:33 瀏覽:730
電梯公司規章制度模板 發布:2025-08-22 20:55:36 瀏覽:214
道德經得一 發布:2025-08-22 20:53:27 瀏覽:356
刑事訴訟法關於查封凍結扣押 發布:2025-08-22 20:41:58 瀏覽:609
擬修訂婚姻法 發布:2025-08-22 20:32:53 瀏覽:931
一級智障是否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2 20:32:51 瀏覽: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