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中涉及保險的法律規定
Ⅰ 在新婚姻法 保險的相關規定有哪些內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當事人的申請,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在繼承人之間尚未實際分割,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財產分割協議沒有生效,夫妻一方請求分割共同財產的,未成年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請求支付撫養費的,經審查該財產確屬離婚時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財產。
第十八條
離婚後,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當事人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離婚時可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自2011年8月13起施行)
法釋〔2011〕18號
為正確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主張撤銷結婚登記的。
第六條
婚前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
第十五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父母雙方或者一方拒不履行撫養子女義務。
第十三條
離婚時夫妻一方尚未退休。
第九條
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支付合理對價並辦理產權登記手續,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遺棄等嚴重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的人身權利或者財產權益行為,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第十一條
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
第一條
當事人以婚姻法第十條規定以外的情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對人民法院適用婚姻法的有關問題作出如下解釋,應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五)項的規定處理,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婚後以夫妻共同財產繳付養老保險費。
第三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
第十條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並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第三人善意購買:
(一)一方有隱藏,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財產未處理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分割的。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轉移,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處理,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3)
2011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25次會議通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不符合領取養老保險金條件,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最高人民法院此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致使感情確已破裂、毀損。購買該房屋時的出資,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行為的,起訴離婚時另一方請求分割的。
第十六條
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當事人以結婚登記程序存在瑕疵為由提起民事訴訟,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一方請求離婚的,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
(二)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
第十九條
本解釋施行後,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來源上饒律師網頁鏈接
第十二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
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分割,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可以作為債權處理。
Ⅱ 保險在婚姻法中的作用
很多國家都有,但都不太一樣。
英國:愛情保險公司
愛情保險公司規定:凡是已婚夫婦,均可購買愛情保險。在英國,每對夫婦只須每月交5英鎊的保險金,即可享受愛情保險。大約有20%的新婚夫妻都會投保這種愛情險,其中還有60%左右的投保夫妻把這種愛情險作為家庭理財的重要選擇。
具體保險內容:自保險之日起,夫婦和睦相處達25年者,可以領到5000英鎊的保險金;夫婦中若有一個在保險期間病故或其他原因死亡,未亡人也可以領到1000英鎊的撫恤金;如果參加保險的夫婦不和,經由公司調解無效而離婚者,被遺棄一方可獲3000英鎊的保險金。
美國:分產合約
美國的婚姻保險更像是一份分產保證合約,即保證離婚時可以分得保單上列明比例的家產。保單上按夫妻實際共有財產,列明財產分配及贍養費情況。倘若雙方真要離婚,就履行分產合約,若因為保險責任內的事故不能履約,則由保險公司賠償,無須訴訟。並且可以在保險中約定,因婚外情而導致婚姻破裂的一方,在財產分配方面會有所懲罰,那些喜新棄舊者因此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瑞典:結婚25年獲贈予
參加保險的已婚男女按年繳納一定數額的投保金,到結婚25周年的紀念日時,保險公司將一次性地贈予投保夫婦一筆可觀的保險金。期間夫妻雙方如有一人故世,另一方亦可領到一定數額的撫恤保險金。
俄羅斯:法定強制保險
俄羅斯(前蘇聯)政府於1976年頒布了結婚保險條例,規定了凡符合投保人條件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等,均應為其2至15歲的兒子投保結婚保險,保障被保險人在達到法定婚齡後在結婚時可領取結婚保險金,這是一項法定強制保險。
韓國:婚前、婚後均有保險
愛情保險在韓國約有20年的歷史。由婚介和婚慶公司與保險公司共同開發出售的保單,分為婚前和婚後愛情保險。婚前愛情保險以戀愛者是否最終成婚為給付條件,若雙方最終成婚,保險公司將給付一定額度的保險金,否則不給付保險金。婚後愛情保險以婚姻存續為給付保險金的條件,婚姻存續到一定年限,保險公司在重要的結婚紀念日支付保險金,婚姻中斷即止。
目前國內有部分公司已經推出「婚姻保險」,但是作用比較單一,只是在那「婚姻」這件事炒作,具體產品其實就是普通的年金分紅險或在加上大病險,只不過是在合同中約定在離婚財產分割時這份保險不屬於夫妻共有財產而已。而且被保險人大多限定為女性,這是拿婚姻法修訂之後炒作的一種手段,其實和國外的婚姻保鮮相差很遠。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Ⅲ 婚姻法關於保險金分配
軍人傷亡保險金分配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規定,軍人的傷亡保險金、傷殘補助金、醫葯生活補助費屬於個人財產。離婚時,應確定為軍人個人所有。
發放到軍人名下的復員費、自主擇業費等一次性費用的,以夫妻婚姻關系存續年限乘以年平均值,所得額為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一般由夫妻平均分配。
「平均值」指將發放到軍人名下的上述費用總額按具體年限均分得出的數額。具體年限為人均壽命70歲與軍人入伍時的實際年齡差額。
軍人房產的分配
按照現行的司法實踐,法院在審理離婚案件中一般不對軍產房進行所有權分割。如果該房屋由軍隊房管部門獨立管理,對居住使用人有特別的要求,只能由現役軍人或者轉業軍人居住使用的,在分割此房屋時就應遵守該規定;但既然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某一方在得到此房屋的所有權後,另一方應當得到折價補償,該價格可以參照地方經濟適用房的價格進行計算。
軍人住房補貼的分配
目前部隊發放的住房補貼是否屬個人財產,法律上沒有明文規定。
住房補貼指軍隊以貨幣形式給予軍職以下軍官、文職幹部和士官住房消費的經濟補償。《軍隊人員住房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計入個人賬戶的住房資金,屬於軍隊人員個人所有。
這不表示住房補貼是軍人的個人財產。這樣規定是考慮國家實行住房補貼的目的是確保軍人住房,具體到夫妻雙方如何處理這部分財產,應由雙方約定或按國家的法律進行規范。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屬於應歸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據此,軍人的住房補貼應屬夫妻共同財產。在雙方離婚時,一般應由夫妻平均分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中國關於財產婚姻保險法律有哪些
關於財產問題,主要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損失賠償的法律主版要是今年7月1日生權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關於繼承問題,除了《中國人民共和國繼承法》,還有許多散見於其他法律,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06年修訂)》對未成年人繼承問題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2006年修訂)》對繼承財產份額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5年修訂)》對股東資格繼承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2005年修訂)》對婦女與男子平等繼承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中繼承人繼續承包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關於被害公民死亡情況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01年修訂)》關於保護期內著作權的繼承......其他的肯定有,記不全了
婚姻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年修訂)》
保險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09年修訂)》
Ⅳ 新婚姻法對保險的規定條款
(一)文義解釋原則%D%A(二)意圖解釋原則%D%A(三)解釋應有利於非起草人原則%D%A(四)尊重保險慣例的原則
Ⅵ 民法典中關於保險方面的規定有什麼呢
民法典中關於法律的法規有:
1.明確理賠金為個人財產;2.明確收益為夫妻共有財產;3明確夫妻共同債務的劃定;4遺產的范圍擴大
1.明確理賠金為個人財產
民法典第1063條規定「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而在舊婚姻法中,第18條的表述是:「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對於「人身受到損害的賠償或補償」這一概念,不僅包括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補助費,還包括罹患重疾獲得的保險金。在舊婚姻法中,並沒有明確表述重疾險給付的保險金到底屬於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有財產。《民法典》將這一概念確定下來,明確了「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補償」為個人財產。
針對保險銷售邏輯而言,《民法典》再次強調了個人財產的屬性,增強了財產歸屬的意識。
2.明確收益為夫妻共有財產
在舊婚姻法中第17條規定:「生存、經營的收益」為夫妻共同財產。針對這一條,《民法典》新增了「投資收益」為夫妻共同財產。針對保險產品來說,我們常見的年金險可能會受到相應的影響,年金險的分紅即算作投資的收益部分,同時,保單的現金價值也會隨著時間的發展而不斷的增加,增值的部分也算作收益。
針對保險銷售邏輯而言,可以重點強調共有財產的劃分,收益作為夫妻共有財產可以用於子女教育規劃等方面。
3明確夫妻共同債務的劃定
舊婚姻法中對於夫妻共同債務的劃定不夠明確,存在爭議部分。《民法典》第1064條規定:「夫妻雙方共同簽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這一規定,將夫妻共同債務劃定更為明確,認定的標准也更加清晰、明確。
對於保險行業來說,按照《民法典》對於共同債務的劃定方式,若夫妻一方購買的意外險或者壽險理賠金受益人為配偶,雖不屬於遺產,但當配偶追認債務時,理賠金就會作為配偶的責任財產,是可以被法院執行償還債務的。
針對保險銷售邏輯而言,可以側重強調父母為自己投保含有身故責任的保險時,可以指定子女為受益人,避免債務連帶關系。同時,也可以強調共同債務范圍更加明確,要做好自身財富管理及債務隔離。
4遺產的范圍擴大
在舊繼承法中,對於遺產的定義簡要的概括為7大類,概括不夠全面且存在認定困難、有爭議的現象。《民法典》中將遺產的范圍擴大,只要合法、法律不禁止繼承的財產,都是遺產。遺產的范圍更加清晰、繼承更加明確,同時影響遺產稅的障礙也在逐漸減少,未來遺產稅更有可能提前出台。
針對保險銷售邏輯而言,可以側重強調,可以利用保單等方式將家庭財富定向傳承給下一代,提前做好相應的稅務規劃,還能避免因繼承而連帶的債務危機。
Ⅶ 婚姻法哪幾條與保險有關
我國婚姻法的淵源主要有:
(1)憲法和法律。憲法作為我國的根本大法是全部婚姻家庭立法的根據和必須遵循的原則。其他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主要包括:民法通則、婚姻法、繼承法、婦女權益保護法、未成年人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2)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所屬部門制訂的有關規章。主要包括:民政部經國務院批准頒布實施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中國公民辦理收養登記的若干規定。(3)地方性法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有關規定。(4)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5)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我國婚姻法是一個以《憲法》和《民法通則》中的有關規定為依據,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為主幹,由不同種類、不同層次的規范性文件組成的規范體系。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Ⅷ 保險法關於離婚的條款
這個要看保險的性質的,根據不同的性質來劃分!
根據我國《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包括:工資、獎金、生產經營的受益、知識產權的受益、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明確只歸一方的除外)以及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而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十一條規定,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屬於上述所稱的「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即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也就是說,我國已經從法律上規定了社會保障性質的養老保險金的財產定性,但對於當事人自行出資購買的商業保險所產生的保險利益卻並未涉及。本案中,商業保險的利益是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還是一方個人財產,對於其性質的認定不能一概而論,而是應當根據保險的種類及保險的具體條款來進行確定。
具有理財性質的分紅型保險和養老保險可以分割嗎?
隨著保險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現代商業保險的性質和作用也有了很大演變,除了傳統的風險防範作用外,商業保險作為理財工具的一種,也獲得越來越多人的青睞,成為夫妻投資收益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一些分紅型保險和養老保險。該類保險在購買時,一般都是以夫妻一方名義作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之後也以夫妻共同財產定期繳納保費,目的則是為了將家庭財產達到增值保值的效果。如果將該類保險利益在離婚訴訟中認定為個人財產,對另一方來說是相當不公平的。
在司法實踐中,一般將該類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將保險合同仍判歸為一方(通常為投保人)的財產權益,該方當事人可選擇在離婚後繼續履行交納保費義務或者變現保單現金價值,並由該方當事人給付保單現金價值的一半給對方作為分割折價。
指定孩子為受益人的人身意外保險可以分割嗎?
人身意外保險是以被保險人因遭受意外傷害造成死亡或殘疾為給付保險金一種人身保險。對於該類保險在離婚糾紛中能否分割的問題,目前司法實踐中存在兩種爭議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如果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夫妻共同財產購買商業性質的保險品種,在保險合同中指定受益人為第三人,如父母、子女的,依據《保險法》該保險利益屬於第三人的利益,故該保險合同的現金價值不能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在離婚訴訟中,該保險事故尚未發生,保險賠償金屬於未能確定的財產權益,故該保險合同的利益也並不確定,因而不能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
另一種觀點認為,上述保險雖然指定了第三人為受益人,但保險金是以夫妻共同財產投入的,所以只要保險合同具有現金價值,在離婚時就可以進行分割。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Ⅸ 保險法婚姻法18條
保險法上沒有規定。
你所買的壽險、儲蓄型的(萬能、投連、分紅險),都是具有現金價值的,原則上這些保險的現金價值,應當視為夫妻共同財產,而不能認定為個人財產,因為購買這些保險是使用的夫妻共同財產。並不能因為投保人是夫妻一方,就認定保險歸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另外,婚姻法規定「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是個人財產。因此,如果你發生了保險事故導致殘疾所領取的殘疾保險金,可以認定是「殘疾人生活補助費」而歸個人所有。但注意,醫療費保險金不能必然的認定是個人財產。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Ⅹ 請問離婚的話保險屬於個人財產的規定 是在保險法第幾條
保險關系中不存在夫妻關系,也不存在婚前婚後的問題,保險金不能作為財產來分割,保險金內只屬容於受益人。
新版保險法明確人身保險合同的關系人有三個: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投保人就是交保險費的人;被保險人就是享有保險保單保障的人;受益人就是保險合同所承擔的事項發生時保險金的領取人。
從財產分配角度來看,如果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保險金就應該屬於誰,如果保險的受益人已經過世,那麼保險金將由受益人的近親屬繼承。所以,保險關系中不存在夫妻關系,也不存在婚前婚後的問題,以終身壽險而言,死亡受益人是誰,那麼死亡保險金就是誰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