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監察法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監察法

發布時間: 2022-01-14 07:06:16

⑴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在中國法學界什麼排名

你好朋友
法學,又稱法律科學
是以法律、法律現象以及其規律性為研究內容的科學,它是研究與法相關問題的專門學問,是關於法律問題的知識和理論體系。
法學,是關於法律的科學。法律作為社會的強制性規范,其直接目的在於維持社會秩序,並通過秩序的構建與維護,實現社會公正。作為以法律為研究對象的法學,其核心就在對於秩序與公正的研究,是秩序與公正之學。
法學是世界各國高等學校普遍開設的大類,也是中國大學的十大學科體系之一,包括法學、政治學、公安學、社會學四個主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法學思想最早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法家哲學思想,法學在中國先秦時代被稱為「刑名之學」,從漢代開始有「律學」的名稱。在西方,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Ulpianus)對「法學」(古代拉丁語中的Jurisprudentia)一詞的定義是:人和神的事務的概念,正義和非正義之學。
法學、經濟學等社會科學不同於文學、哲學、史學等人文科學的一個特徵,就是法學、經濟學比文學、史學等更具有強烈的適用性。因此,強調法學理論要經世致用,不要變成玄之又玄的經院哲學,在總體上是不錯的。從主觀上來說,中國法學家們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學說遠離現實,但從客觀上來看,法學家的不少主張離實際操作過遠的現象,還是相當嚴重。這一問題不能僅僅用法學家的批判性和理想性品格來解釋,而就聯系中國的法學教育體制和法學家的出身經歷,作更廣泛的考察。
以上回答 僅供參考

⑵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刑法學怎麼樣

社科院的刑法有陳澤憲、屈學武、劉仁文幾個人做導師,還可以,不過與清華、北大、人大、武大、政法大、吉大、北師大等學校的刑法還是有些距離的

⑶ 《國家監察法》(草案)的爭議問題以及基於憲法學理論的分析

法理學復習大綱基本要求 准確把握法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原理以及法律的基本理念和價值;整體上把握大綱的內容,熟練掌握相關知識點,能夠對相關知識點之間的區別和聯系進行分析、判斷;能夠運用法理學的基本知識和原理提煉法律問題,從法學理論角度分析具體法律事件、案件或現行制度;掌握法理學概念、知識、原理與法律應用學科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第一章 法的本體第一節 法的概念法律職業與法的定義(法律職業的含義 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的特徵)法的現象 法的本質(關於法的本質的主要學說 馬克思主義關於法的本質的基本觀點)法的特徵(規范性 國家意志性 普遍性 強制性 程序性) 法的作用(規范作用與社會作用 法的局限性)第二節 法的價值法的價值的含義 法的價值判斷與事實判斷(法的價值判斷與事實判斷的含義 兩者的區別 區別法的價值判斷與事實判斷的意義)法的價值的種類(自由 秩序 利益 正義) 法的價值沖突及其解決第三節 法的要素法律規則(法律規則的邏輯結構 法律規則與法律條文的區別 法律規則的分類) 法律原則(法律原則的含義、種類 法律原則與法律規則的區別) 權利與義務(權利、義務的含義、分類及相互關系)法律概念第四節 法的淵源與分類法的淵源的概念(法的淵源的含義、法的效力淵源) 法的淵源的分類 當代中國法的淵源(憲法 法體 行政法規 地方性法規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規范化和系統化(法規匯編法典編纂) 法的分類(成文法與不成文法 國內法與國際法 實體法與程序法 根本法與普通法 一般法與適用法)第五節 法律部門與法律體系法律部門(法律部門的含義 法律部門的劃分標准和原則) 法律體系(法律體系的含義 研究法律體系的意義) 當代中國法律體系 (公法、社會法與私法的含義與區別 我國主要法律部門)第六節 法的效力法的效力的含義 法的效力范圍 法對人的效力(法對人的效力原則 法對中國公民、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效力) 法的空間效力 法的時間效力(法的生效時間 法終止生效的時間 法的溯及力)第七節 法律關系法律關系的概念與種類(法律關系的含義與特徵 法律關系的種類)律關系主體(法律關系主體的含義和種類 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法律關系的內容(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與義務及其實現) 法律關系客體(法津關系客體的含義和種類) 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與消滅(法律事實、法律事件與法律行為)第八節 法律含任法律責任的概念和種類(法律責任的含義 法律責任的特點 法律責任的種類 法律責任與權力、權利、義務的關系) 歸責與免責(法律責任的歸責原則 法律責任的免責條件) 法律制裁(法律制裁的含義與種類)第二章 法的運行第一節 立法立法的定義(立法的含義 立法的特點 立法與法治) 立法體制 (立法許可權 當代中國的立法體制) 立法原則(合憲性與合法性原則 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原則 民主立法原則 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原則) 立法程序(法律議案的提出 法律案的審議 法律的表決和通過 法律的公布) 《立法法》與當代中國立法的發展第二節 執法與司法法的實施和實現(法的實施和實現的含義與方式 法的實現的標准)執法(執法的含義 執法的特點 執法的基本原則) 司法(司法的含義 司法的特點及其與執法的區別 當代中國司法的基本要求和原則) 當代中國的司法體制(司法體制的含義 當代中國司法體制的特點 法官與檢察官的職業化改革 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制度及其意義)第三節 守法與違法守法(守法的含義 守法主體 守法與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守法的目標與要求) 違法(違法的含義、種類與構成要件)第四節 法律監督法律監督的含義 法律監督的實質和構成 國家法律監督體系(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可法機關的監督與行政機關的監督) 社會法律監督體系第五節 法律解釋與法律推理法律解釋(法律解釋的含義與特點 法律解釋的種類 法律解釋的方法)法律推理(法律推理的含義和特點 法律推理的類型) 法律解釋、法律推理、法律職業、法律思維相互之間的關系 法律解釋與法律推理在法律實施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章 法的演進第一節 法的起源法的起源的各種學說及其與法的本質學說之間的關系原始社會的社會組織和社會規范 法產生的過程與標志(法產生的根源 法產生的主要標志 法與原始社會規范的主要區別)法產生的一般規律第二節 法的歷史發展法的歷史類型(法的歷史類型的概念 法的歷史類型的更替) 關於法的歷史階段的其他劃分方式 資本主義法(封建社會中後期資本主義因素的法 資本主義法的產生 資本主義法的發展) 社會主義法(社會主義法產生的一般規律 新中國法產生的特點) 法的繼承與法的移植(法的繼承的含義與根據 法的繼承的內容 法的移植的含義)第三節 法的傳統法的傳統的含義 中國法的傳統的特點 法律文化(法律文化的含義 法的傳統與法律文化的關系) 法律意識(法律意識的含義與結構 法律意識與法的傳統、法律文化) 法系(法系的含義 西方國家兩大法系的含義與區別)第四節 法的現代化法的現代化(法的現代化的含義 法的現代性 法的現代化的動力來源 法的現代化的目標 法的現代化的類型) 當代中國法治現代化的歷史進程與特點第五節 法治理論法治(法治的含義 法治與人治的區別 法治與法制的區別)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提出(從「法制」概念到「法治」概念的過渡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方略的提出) 法治國家與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治國家的含義 法治國家的基本條件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條件)第四章 法與社會第一節 法與社會的-般理論法與社會的一般關系 法的社會基礎 法對社會的調整第二節 法與經濟法與經濟的一般關系 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作用 法與科學技術(科技進步對法的影響 法對科技進步的作用)第三節 法與政治法與政治的一般關系(政治對法的作用 法對政治的作用) 法與政策的聯系 法與政策的區別(意志屬性、規范形式、實施方式、調整范圍、穩定性與程序性程度等方面的區別) 法與國家 法與國家(法與國家的一般關系 法治與權力制約 社會主義法治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依法執政與政治文明第四節 法與道德法與道德的聯系 法與道德的區別(產生方式、表現形式、調整范圍、實施方式等方面區別)第五節 法與宗教法與宗教的相互影響(宗教對法的影響 宗教對司法程序的影響 法對宗教的影響)第六節 法與人權人權的概念與層次(應有權利 法律權利 實有權利) 法與人權的一般關系(人權與法律的評價標准 法與人權的實現) 人權的法律保護(國內法對人權的保護 國際法對人權的保護)
憲法學復習大綱第一章 憲法概論1. 憲法的概念。憲法為什麼也是法?2. 憲法規范的特徵3. 憲法的基本原則。要求掌握課本中所介紹的四個基本原則;而且要明確在每個原則中西方的憲法原則與社會主義國家相對內容的差異。4. 憲法監督的主要模式,以及我國憲法監督的基本內容。 第二章 憲法的歷史1. 簡述憲法產生的條件2. 現行憲法的理論基礎和意義。3. 要初步了解我國憲法的發展歷史。4. 我國三次修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第三章 國家性質1. 什麼是國體?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的主要內容是什麼?2. 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是什麼?3. 愛國統一戰線的基本內容。4. 初步了解我國的所有權制度和分配製度5. 什麼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第四章 國家形式1. 什麼是政權組織形式?2. 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涵義是什麼?為什麼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適宜於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3. 什麼是國家結構形式?目前世界上主要有幾種國家結構形式?4. 我國為什麼採取單一制的國家結構形式? 第五章 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1. 我國法律關於取得國籍的規定2. 我國在人權問題上的基本觀點是什麼?3. 簡述我國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特點4. 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哪些基本權利?又有哪些基本義務?5. 我國憲法規定的庇護權有什麼含義? 第六章 選舉制度1. 我國選舉制度的特點2. 簡述我國選舉的基本原則的內容和特點3. 簡述我國選舉的程序 第七章 中央國家機關1. 我國國家機關的活動原則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3. 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西方的三權分立有什麼不同?4. 全國人大代表的權利和義務5. 我國憲法規定有哪些主體可以向全國人大提出議案?6. 國家主席的職權和國務院的職權7.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職權8. 人民政協的任務和作用 第八章 地方國家機關1. 憲法是如何規定我國規范性法律文件的種類和效力等級的?2.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性質、地位和職權3. 特別行政區與中央的關系4. 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性質和特點

⑷ 袁慧琴為什麼投案

袁慧琴投案是因為其丈夫被最高檢立案批捕了,並在其家中搜出大量金條及幾十本房產證。

2019年12月5號,國家京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演員袁慧琴請辭國家京劇院副院長及藝委會主任職務,並主動向有關部門投案,接受組織調查。在袁慧琴投案之前,其丈夫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王立民已經被最高檢立案批捕了,並在其家中搜出大量金條及幾十本房產證。

(4)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監察法擴展閱讀:

2020年11月10日,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社會科學院紀檢監察組、湖北省紀委監委消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社會科學院紀檢監察組、湖北省紀委監委對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原黨委書記、副所長王立民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經查王立民身為黨員領導幹部,理想信念喪失,法律底線失守,規矩意識、紀律意識、法律意識淡漠,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構成職務違法並涉嫌受賄犯罪,且在黨的十八大後仍不收斂、不收手,性質嚴重,影響惡劣,應予嚴肅處理。

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等有關規定,決定給予王立民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已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所涉財物隨案移送。

⑸ 中國社會科學院是國家機關嗎

不是
國家機關是指從事國家管理和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包括國家元首、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
國家機關包括:
國家權力機關: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各專門委員會及其辦事機構。
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及其所屬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和辦事機構;派駐國外的大使館、代辦處、領事館和其他辦事機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的各工作部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如專員公署、區公所、街道辦事處、駐外地辦事處;其他國家行政機關,如海關、商品檢驗局、勞改局(處)、公安消防隊、看守所、監獄、基層稅務所、財政駐廠員、市場管理所等。
國家審判機關: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專門人民法院和派出的人民法庭。
國家檢察機關: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專門人民檢察院和派出機關
國家軍事機關:管理國家軍事事務。
國家金融機關: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

⑹ 國家監察法草案預計何時初審

5月2日,中國人大網發布了全國人大常委會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根據計劃,行政監察法修改為國家監察法,擬於今年6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初次審議。修改個人所得稅法、制定房地產稅法等列入預備級研究論證項目。

此外,修改法官法、檢察官法、農村土地承包法、專利法、著作權法、土地管理法、個人所得稅法等,制定房地產稅法、關稅法、耕地佔用稅法、原子能法、刑事被害人救助法等立法項目,列為預備及研究論證項目。

立法工作計劃稱,上述立法項目由有關方面抓緊調研和起草工作,視情在2017年或者以後年度安排審議。對有關方面提出的信訪、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農村金融等方面的立法規劃外項目,由有關方面繼續研究論證。

熱點內容
刑事法律服務內容 發布:2025-08-17 21:46:56 瀏覽:788
法治禁毒手抄報 發布:2025-08-17 21:45:16 瀏覽:889
刑法選擇罪名 發布:2025-08-17 21:29:17 瀏覽:934
經濟法概論提綱 發布:2025-08-17 21:29:14 瀏覽:505
法律法規地方性規章 發布:2025-08-17 21:24:52 瀏覽:829
在審判實踐中如何把講政治和講法治統一起來 發布:2025-08-17 21:24:49 瀏覽:741
營商環境與政府法治建設 發布:2025-08-17 21:14:33 瀏覽:398
合同法解釋第十八 發布:2025-08-17 21:02:06 瀏覽:85
法律碩士進檢察院 發布:2025-08-17 20:58:31 瀏覽:756
阿根廷商法內容 發布:2025-08-17 20:58:31 瀏覽: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