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法的文獻最早
1.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是什麼時候開始實施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於2007年6月29日頒布,2008年1月1日正式實施!
2. 法律文獻中、產生時間最早的是
《漢謨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成文法典,但不是最早的,最早的叫《烏爾納木法典》。法典竭力維護不平等的社會等級制度和奴隸主貴族的利益,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倫社會的情況。法典分為序言、正文和結語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條,內容包括訴訟程序、保護私產、租佃、債務、高利貸和婚姻家庭等。
《漢謨拉比法典》(英文名稱:The Code of Hammurabi);它刻在一根高2.25米,上周長1.65米,底部周長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共3500行,正文有282條內容,用阿卡德語寫成。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法典。是漢謨拉比為了向神明顯示自己的功績而纂集的。
古巴比倫王國第六代王漢謨拉比,約在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因統一兩河流域與頒行法典的歷史活動而著稱。對內推行緩和階級矛盾、加強王權和發展經濟措施,抑制債務奴隸制,使其在長期對外用兵中有相對穩定的後方,促成國家繁榮,巴比倫城變為西亞最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根據社會經濟形勢與階級等級關系的狀況,在位期間制定了一部反映奴隸主統治階級利益的法典《漢謨拉比法典》,為後人研究古巴比倫社會經濟關系和西亞法律史提供了珍貴材料。
3. 社會保障法是那一年頒布的
不是社會保障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於2010年10月28日通過,並公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4. 歷史上最早保障人權的文獻是什麼
你們不要誤人子弟應該是《獨立宣言》,這在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書中有的
5. 有關中國社會保障法的文獻,越多越好啊!
社會保障法
內容簡介
《社會保障法》一書從實體法和程序法兩個部分,圍繞社會保障法律關系及與社會保障法律關系相關的法律關系的兩個方面,結合國際國內社會保障立法情況,共分九章進行了介紹與講解。
本書第一章為社會保障法的總論,主要介紹了社會保障法的特徵與本質,立法理念及原則,社會保障法的淵源及效力,重點歸納了社會保障法律關系的相關知識。
第二章至第五章,圍繞社會保障的實體法部分的內容,從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社會福利和社會優撫法律制度四個領域進行了系統歸納。其中,在社會保險法律制度部分結合中國目前實施的五大社會保險,從各項目制度的概念、特徵、立法狀況到相關制度內容進行了重點介紹。
第六章至第八章從與社會保障基本法律制度相關的法律制度的角度,將貫穿在社會保障運行全過程的社會保障管理、社會保障基金、社會保障爭議三部分法律制度的內容做了概括性介紹。
最後一章對社會保障立法的國際化的知識進行了簡單講解。也是對中國社會保障立法發展的一個展望。
社會保障法的內容很繁雜,一方面,是現實生活中屬於社會保障制度所覆蓋的事項很廣;另一方面,也說明目前中國社會保障立法的體系還不成熟。這一點,在本書中也有所體現。
目錄
第一章 社會保障法總論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社會保障法的特徵及本質
第三節 社會保障法的立法理念及原則
第四節 社會保障法的淵源及效力
第五節 社會保障法律關系
第二章 社會救助法
第一節 社會救助法概述
第二節 社會救助法的內容
第三章 社會保險法
第一節 社會保險法概述
第二節 養老保險法律制度
第三節 醫療保險法律制度
第四節 失業保險法律制度
第五節 工傷保險法律制度
第六節 生育保險法律制度
第四章 社會福利法
第一節 社會福利法概述
第二節 社會福利立法的發展
第三節 社會福利法的內容
第五章 社會優撫法
第一節 社會優撫法概述
第二節 社會優撫立法的歷史沿革
第三節 社會優撫法律制度的內容
第六章 社會保障組織運行法
第一節 社會保障管理法律制度
第二節 社會保障實施法律制度
第三節 社會保障監督法律制度
第七章 社會保障基金法
第一節 社會保障基金法概述
第二節 社會保障基金籌集的法律制度
第三節 社會保障基金支付的法律制度
第四節 社會保障基金投資運營的法律制度
第五節 社會保障基金監管的法律制度
第八章 社會保障爭議法
第一節 社會保障爭議法概述
第二節 中國社會保障爭議法的內容
第九章 社會保障立法的國際化
第一節 社會保障立法的國際化
第二節 社會保障國際協定
參考文獻
第一章 社會保障法總論
第一節 緒論
一、社會保障法的概念
社會保障法就是調整社會保障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進一步講,社會保障法是指為保證社會成員能夠像人一樣生活,規定當其遭遇各種社會性事故時,採取各種官方給付或措施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而社會保障制度則是指依照社會保障法所制定的制度的統稱。從社會保障法的起源看,社會保障法作為修正資本主義社會缺陷的法,與勞動法等共同構成社會法的一部分。也正因如此,在社會保障法的規定當中,與勞動法一樣存在許多涉及公法與私法領域的規范。我們認為,對社會保障法的概念可以從以下幾點來把握:
1.社會保障法以社會成員為保護對象;
2.社會保障法以保障社會成員的「像人一樣」的生活為目的;
3.社會保障法以社會成員遭遇社會性事故為前提;
4.社會保障法規定官方機構實施各種給付或措施。
社會保障法是調整社會保障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那麼什麼是社會保障關系?什麼又是社會保障呢?
二、社會保障釋義
(一)社會保障的詞源
社會保障是英語Social Security的譯文(也有譯為社會安全的)。這一名詞,最早出現於美國l935年制定的《社會保障法案》(Social Security Act)中,1938年,紐西蘭通過的社會保障立法案中,也使用了社會保障一詞;此後,1941年,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1882—1945)和英國首相丘吉爾(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1965)在聯合發表的戰時宣言《大西洋憲章》(Atlantic Charter)中,又兩次使用了這一概念。1942年,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簡稱ILO)發表了題為「走向社會保障的途徑」的報告,此後,由於國際勞工組織在有關公約和建議書中多次使用社會保障這一概念,社會保障一詞,遂被世界各國普遍使用。
6. 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保障法產生於什麼時期
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保障法產生於 19 世紀下半葉的德國
7. 最早頒布社會保障法的是哪一個國家
美國 1935《社會保障法》
8. 新中國成立的第一部社會保障法是什麼
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1950年6月
9. 社會保障法本位的變遷是什麼
早在古代社會,就已出現各種形式的社會救濟、救助活動.如一些宗教組織以慈善名義展開各種救助活動. 社會保障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歐洲中世紀世俗和宗教的慈善事業...
10. 世界上最早的關於社會保障的法律法規是什麼
早在1883年,德國通過立法在世界上第一個實行了社會醫療保險。
世界上最回早實行工傷保險的答國家是俾斯麥時期的德國,它於1884年實行了《工人災害賠償法》。隨後英國推行了《僱主責任法》;法國、美國、日本等也在各國的法規中規定了職業傷害賠償原則,形成了僱主責任保險,即受害者或其遺屬直接向僱主要求補償,僱主(或僱主聯台會)直接給他們支付津貼。僱主責任保險雖然有一些對受害者或其遺屬的賠償措施,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賠償費經常是一次性支付,缺少受害者或其遺屬真正需要的長期補償,僱主往往無法擔負大額賠償,所以受害者難以及時、公正地得到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