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保管丟失
⑴ 因保管人將保管物轉交第三人保管而造成保管物損失的,保管人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現實問題
江某至某酒吧喝酒跳舞,將其隨身攜帶的包寄放在酒吧寄放處,當天因寄包人數過多,酒吧便將江某的包移至隔壁飯店的寄放處暫時給隔壁飯店保管。當江某欲回家,並經酒吧工作人員指示至隔壁飯店取包時,發現自己的包已被他人錯領,內有數千元錢已無法追回,於是江某找到酒吧要求賠償,卻被酒吧告知是隔壁寄存處保管不當致使其包遺失,酒吧不負責賠償,要賠償找隔壁飯店。雙方遂發生爭執。那麼,法律對此是如何規定的呢?
律師解答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保管人不得將保管物轉交第三人保管,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保管人違反約定,將保管物轉交第三人保管,對保管物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上述案例中,酒吧在未經得江某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將江某的包轉至隔壁飯店寄存處,因此,對江某財物的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三百七十一條 保管人不得將保管物轉交第三人保管,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保管人違反前款規定,將保管物轉交第三人保管,對保管物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⑵ 受委託保管物品丟失及索賠問題
按相關法律規定,保管期間,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保管是無償的,保管人證明自己沒有重大過失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三百七十四條保管期間,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保管是無償的,保管人證明自己沒有重大過失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⑶ 叫別人保管東西丟了 怎麼賠償
可以協商解決,關於賠償數額,有發票的,作為參考,
協商不成,向法院起訴,要寫起訴狀,收集相關證據,證明雙方存在保管合同關系(書面的保管合同,或口頭的約定)、保管物品的價值(合同約定的價值、發票)。
⑷ 快遞物品丟失適用合同法哪些條例
快遞物品丟失或損復失賠償,應制當適用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關於貨運合同的有關規定。
在實踐中,快遞公司通常參考郵政普遍業務賠償限額的規定的做法,通過在運單上印製保價條款,對於沒有保價的物品最高不超過運費的3倍進行賠償。而運輸合同的保價條款屬於典型的限制承運人責任的格式條款,保價條款能否適用,法院須進行審查。根據《合同法》第39條規定,提供格式條款一方應對其中的免責、限責條款盡到提示、說明義務,否則對方當事人可申請法院撤銷或認定該條款無效。
⑸ 無償保管的物品丟失怎麼辦
根據《合同法》第374條規定,保管期間,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保管是無償的,保管人證明自己沒有重大過失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⑹ 合同法關於合同丟失具體是那條
您好,合同法沒有關於合同丟失的條款,如合同丟失,建議同合同另一方協商。
⑺ 無償保管的財產丟失,由誰承擔責任
」保管合同為實踐合同,也就是說,保管合同的成立,不僅要有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而且須有寄存人將保管物交付給保管人的行為,保管合同自保管物交付時成立。至於是有償保管還是無償保管,以及保管人是否給付保管憑證,均不影響保管合同的成立和生效。
關於在保管合同履行期間的保管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誰承擔的問題,《合同法》第374條有明確規定:「保管期間,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保管是無償的,保管人證明自己沒有重大過失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其中,保管人在無償保管情況下的「重大過失」,是指保管人明知或者應知保管物可能造成毀損、滅失而輕率地作為或者不作為。
基於以上分析,你到酒店就餐時,按照酒店保安人員的要求,將摩托車停放在指定地點後,保管合同關系即已成立。酒店雖未給付保管憑證,但絲毫不影響保管合同的成立和生效,也並不免除酒店的保管義務。在保管合同履行過程中,你的摩托車被他人撬開車鎖後盜走,這足以證明是由於酒店怠於履行保管職責,忽視安全防範措施所致,因而可以認定酒店一方存在「重大過失」,依照《合同法》第374條對保管風險的規定,即使酒店是無償保管,也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4條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的內容的,其內容無效。」據此規定,酒店負責人所強調的「本店場地停車不收費,如有丟失、損壞均與本店無關」聲明,由於其內容違反法律規定,因而是無效的,對消費者不產生約束力,也不能作為酒店減輕或免除其自身賠償責任的理由。
⑻ 同事幫忙保管的東西丟失了,怎麼辦!~
您好,先看您的手錶的價值值不值和同事掰臉,通過訴訟有沒有必要,警力資源是有限的報警後對您是否有利,分析:您讓同事保管手錶有書面合同嗎,如果同事說誣陷您跳進黃河洗不清。您看看《合同法》第三百七十一條保管人不得將保管物轉交第三人保管,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保管人違反前款規定,將保管物轉交第三人保管,對保管物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三百七十二條保管人不得使用或者許可第三人使用保管物,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三百七十三條第三人對保管物主張權利的,除依法對保管物採取保全或者執行的以外,保管人應當履行向寄存人返還保管物的義務。
第三百七十四條保管期間,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保管是無償的,保管人證明自己沒有重大過失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希望對您有幫助。
⑼ 無償保管的財物丟失的,保管人應否賠償
[案情回放]
彭恆中是某大學學生。2009年6月某日,彭恆中攜帶筆記本電腦到中學同學聶偉所在的學校下載文章。期間,彭恆中因為有事而將筆記本電腦交給聶偉保管,自己外出辦事。聶偉將筆記本電腦放在自己的床鋪上,到別的宿舍閑聊。返回時發現筆記本電腦丟失,宿舍內無人。報案後,經公安機關偵查,未能尋回電腦。彭恆中要求聶偉給予賠償,遭到聶偉的拒絕。無奈之下,彭恆中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專家點評]
在本案中,聶偉與彭恆中形成了無償保管合同關系。彭恆中將筆記本電腦交付聶偉保管,在未約定保管費用的情況下,聶偉接受了保管,雙方雖未訂立書面保管協議,但口頭協商一致,其保管法律關系即已成立。《合同法》第366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對保管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61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保管是無償的。」雙方應為無償保管合同關系。
聶偉既然接受了彭恆中交給的保管物進行保管,依據《合同法》第369條第1款「保管人應當妥善保管保管物」的規定,聶偉應當在其條件許可范圍內盡注意義務妥善保管錢包。同時,雙方屬無償保管合同關系,聶偉應當盡普通人的注意義務。可是,聶偉明知筆記本電腦屬於貴重物品,卻將其放在自己的床鋪上後到其他宿舍聊天,未採取妥善的保管措施,導致電腦丟失。由此可見,聶偉未盡到作為一名普通人應當盡到的注意義務,存在重大過失,應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