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經大學合同法慕課
㈠ 成都東軟學院真的可以嗎,他有什麼不足之處
好吧,作為11級的專科學長,我就來為你講一講成都東軟。
首先,成都東軟的情況大概可以用一段順口溜來總結:
一流的環境
二流的硬體
三流的老師
四流的學生
五流的學風
末流的生活
接下來,我就分別給你講講東軟的情況,你自己看看。
1.環境:這個沒得說,著名的5A級風景區青城山下,環境宜人,空氣清新,學校裡面草坪特別的多,一到夏天東軟湖裡面還會有大片的荷花,草坪上面也會有一群不知道是白鶴還是白鷺的白鳥。是養老,專心學習的好地方。但是周圍比較冷清,離成都和都江堰市區都比較遠。如果你喜歡環境好的地方推薦你來,如果你喜歡鬧市,那最好還是另擇良處。
2.住宿:這個嘛,很難說,如果你是妹子,那就還好,是男生的話,當心被坑得你哭不出來。總體而言東軟目前有四種寢室,男兩種女兩種。
女寢D5D6是最好的,有單獨的衛生間和單獨的浴室,D7隻有衛生間無浴室,不過都沒熱水器,只能自己燒著洗或者去澡堂。
男寢D1是大坑之地,前面一兩個月左右開始動工從四人間改為六人間,無浴室無衛生間,公共洗漱池公共衛生間公共澡堂是必備之選。然後就是暫時沒有改為六人間的D2D3寢室,條件也和D1差不多。所以,男生慎重!!
3.吃飯:這個嘛,真的想噴又不想噴,失望過頂了。不過還是簡述一下。學校內部食堂有老食堂和新食堂兩個。老食堂主要是那種拿著一個盤打幾個菜的那種,葷素一般5-6塊,二樓也有清真飯,稍微貴一兩塊,和一些比如蓋澆飯之類的。
新食堂其實不屬於學校內部管理,據說已經被外包出去,前段時間的地溝油事件,我就不多說了,中國人的胃你沒得說,學校的管理能力你懶得噴。新食堂一般是聚會或者是在A6A7上課的人去的,主要是干鍋,還有粉面,小炒還有一些小吃之類的,價格比較貴一點,沒有人長期去吃。
學校外面就主要在後門外,有一個類似小吃街的地方,那裡有餐館,蘭州拉麵,小KTV和奶茶店等等,當然住宿也有。
總的來說,如果你在東軟吃飯的話,如果主要是在老食堂吃,那麼一個月是不會有多少消費的。
㈡ 中央財經大學慕課招生
財經大學招生,恕不需要印刷點宣傳單!在校園內發發!
㈢ 有沒有好的R語言書籍推薦下,較好是統計學方面的
鏈接:
提取碼:e2pq
《有用的統計學》是中央財經大學提供的慕課課程,授課老師是劉揚、馬景義、關蓉、王會娟、潘蕊、王慧穎、王思洋、劉苗、劉玉濤、李豐。
㈣ 尹飛的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尹飛簡歷
1991年9月——1994年7月就讀於河南省汝南高中;
199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94年9月——1998年7月,就讀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
1998年9月——2001年7月,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獲民商法學碩士學位;其中2000年7月——2001年6月,任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執行主席;
2001年9月——2004年7月,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獲民商法學博士學位;
2004年10月——2006年10月,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博士後流動站進行博士後研究。
2006年7月,調入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工作;9月,晉升為副教授,並擔任碩士生導師;2008年3月兼任法學院院長助理。
2010年9月——2011年8月,德國奧斯納布呂克大學歐洲法研究所訪問教授,獲2011年洪堡學者稱號,德國聯邦總理獎;
2011年9月起,晉升中央財經大學教授。 代表論文
《侵權法為他人行為責任的歸責基礎》,載《法學研究》2009年第5期。
《論義務幫工責任的獨立地位》,載《法學雜志》2009年第3期。
《論更正登記的申請材料與審查》,載《中國房地產》2009年第2期。
《論更正登記的概念構成》,載《中國房地產》2009年第1期。
《異議登記申請四論》,載《中國房地產》2008年第11期。
《異議登記的本質與效力》,載《中國房地產》2008年第10期。
《論登記機構的審查職責》,載《中國房地產》2008年第5期。
《房屋登記的概念與基本原則》,載《中國房地產》2008年第4期。
《論國家賠償責任與用人者責任、加害人個人責任之關系》,載《法學雜志》2008年第2期。
《用益物權概念之研究》(合著),載《學術交流》2007年第11期。
《論物權法中佔有的權利推定規則》(合著),載《法律科學》2006年第6期。
《時代需求與物權法之回應——兼論我國本土化用益物權體系之建構》,載《法學家》2006年第4期。
《合同成立與生效區分的再探討》,載《法學家》2003年第3期;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民商法學》2003年第10期全文轉載。
《用人者責任研究》(合著),載《法學雜志》2005年第2期。
《要約、要約邀請與預約的要約》,載《合同法評論》2004年第3輯,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醫療事故侵權責任中的過錯》,載《侵權法評論》2003年第2輯,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債權讓與通知的主體及效力》,載《判解研究》2002年第3期,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學術著作
獨著,《物權法·用益物權》,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合著學術專著、教材等二十餘部,包括《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及說明》,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中國民法典學者建議稿與立法理由》(五卷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人身損害賠償疑難問題》(與王利明、程嘯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法律適用》(與張新寶、程嘯合著),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中國物權法教程》(與王利明、程嘯合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民法學》,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侵權行為法案例教程》、《民法總則案例教程》(與楊立新等合著),知識產權出版社出版。 2006年至今,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代理法律制度研究》。
2008年12月至今,主持中國法學會部級法學研究重大課題《抗震救災財產權法律問題研究》。
2008年12月至今,主持司法部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侵權法替代責任研究》。
2008年11月至今,主持建設部課題《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修改·房地產租賃制度研究》。
2008年11月至今,主持建設部課題《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修改·權屬登記制度研究》。
2008年5月至今,主持中國法學會部級法學研究自選課題《統一不動產登記制度研究》。
2006年7月至今,主持建設部課題《房地產登記制度研究》。
2005年3月至2006年9月,主持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侵權法特殊侵權責任研究》。
2005年6月至12月,承擔全國殘聯委託的《殘疾人保護法修改·人身權利》課題。
參加科研課題
2008年7月,參加陳桂明教授主持的中國法學會、聯合國發展計劃署項目《地震災區法律問題研究》。
2006年12月至今,參加王利明教授主持司法部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重點研究項目《物權正當性研究》。
2000年至2004年,參加王利明教授受全國人大法工委委託負責起草的《中國民法典草案學者建議稿》的研究工作,為條文總統稿人之一,並具體承擔了民法總則、物權法、債法總則、合同、侵權責任等部分的條文起草和立法理由撰寫工作。
2003年至今,參加王利明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關項目「中國民法典體系與重大疑難問題研究」。
㈤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的師資力量怎麼樣啊
(我是把這學校的概況寫了出來,你照著看啊)
中央財經大學為教育部直屬的以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為主,文學、工學、理學等學科並重的 國家「 211 工程」重點建設大學, 系全國 49 所具有法律碩士( J.M )培養資格的高校之一。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成立於 2004 年,其前身為設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經濟法教研室和成立於九十年代的法律系。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設法學本科專業, 面向全國招生, 每年招收本科學生 100 人左右 ;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法學院相繼取得經濟法學、民商法學 、國際法學、法律碩士( J.M )專業學位等四個 碩士學位授予權,每年面向全國招收 全日製法學碩士學位研究生 50 人左右,全日製法律碩士( J.M )研究生 80 人左右,並招收在職法律碩士( J.M )學員及在職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員 100 餘人。 法學院設有法理學與憲法學教研室、民商法學教研室、經濟法學教研室、刑法學教研室、訴訟法學教研室、國際法學教研室、財經法律研究所、法律與經濟國際研究中心、政府采購與公共工程研究中心、《財經法學系列教材》編輯部、《財經法律評論》編輯部、《證券法律評論》編輯部、法律援助中心(法律診所)等機構。法學院現有教職員工 40 餘人,其中教授 8 人(含專職外 籍 教授 1 人)、副教授 17 人,教師中已獲博士學位者 21 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者 3 人。
為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 優化師資結構 , 更好地利用社會資源協助辦學 , 法學院聘請了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原會長高宗澤、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長任衛華、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胡雲騰、最高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廳副廳長文先保、司法部辦公廳副主任查慶九、中國銀監會法規部主任黃毅、中國證監會法規部主任王超、中國保監會法規部主任楊華柏、國家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政策法規局副局長陳麗潔、 中國證監會稽查一局副局長李佩霞、 法制日報副總編伍彪、民主與法制出版社總編輯郭林茂、中國律師雜志總編輯劉桂明、北京市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主任鄭剛、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賀榮、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甄貞等一批資深法律專家為法學院兼職教授,聘請了中國銀行總行法律合規部總經理王琪、中國工商銀行總行法律事務部總經理張煒、中國農業銀行總行法律事務部總經理王醒春、中國建設銀行總行法律事務部總經理程美芬、中信實業銀行法律事務部總經理佟英、中國銀河證券有限公司副總裁湯世生等法律實務專家擔任兼職法律碩士( J.M )導師,採取不定期開設學術講座、定期開設實務類課程以及擔任 兼職法學碩士、 法律碩士( J.M )導師等方式協助開展教學活動,取得了良好的實際效果。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教育依託財經類院校的學科優勢,藉助經濟學、管理學學科特點,致力於探討法學和經濟學、管理學相結合的教育與研究模式,側重培養懂法律、懂經濟、懂管理、懂外語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著力打造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企業法律顧問(公司律師)培養基地 , 近年來在培養具有復合知識結構的本科生和民商法、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方面形成了鮮明的財經實務特色。法學院在教學方法上特別注重案例教學和 「 法律診所 」 教育,高度重視法律實際操作技能的訓練,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素質教育與職業教育結合,使學生擁有發展自己的廣闊空間,以更好地服務於國家經濟建設,服務於民主法治建設。
法學院本科課程設置既包括國家教育部統一規定的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刑法學等法學核心課程,又包括與市場經濟緊密結合的法律實務類課程,如公司法原理與實務、合同法原理與實務、證券法、信託法、仲裁法、企業法律實務、律師制度與律師實務、法律診所教育等;還包括突出本校特色的經濟學、管理學主要課程,如西方經濟學、管理學原理、貨幣銀行學、會計學、企業管理、資產評估、信託與租賃等。法學院本科生培養目標為:向企事業單位(尤其是金融保險業)、法律服務機構、國家行政機關(尤其是財稅審計機關)和國家司法機關輸送應用復合型法律人才。歷屆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就業率始終保持在 90 %以上。
法學院經濟法學碩士點設金融法、稅法、公司企業法和 WTO 法律規則四個研究方向,民商法學碩士點設民法、商法、公司法、商事訴訟與商事仲裁等四個研究方向;國際法學碩士點設國際貿易法( WTO 法律規則)、國際投資法、國際金融法等三個研究方向; 法律碩士( J.M )專業學位碩士點 設公司法、金融法、國際經濟法( WTO 法律規則)等三個研究方向 。 研究生培養實行校內、校外雙導師制,培養目標為:培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具有嚴謹求實的思想作風和較高的精神文明素養,能夠獨立從事法律實務工作和法學教育、研究工作,努力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的高層次應用復合型法律人才。研究生課程主要有:法理學、民商法總論、物權法研究、侵權法研究、公司法專題、合同法專題、知識產權法專題、經濟法原理、金融法研究、稅法研究、市場管理法專題、證券法專題、國際經濟法專題、 WTO 規則與案例研究、國際金融法研究、企業法律實務、律師制度與律師實務等專業課程。歷屆碩士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就業率高達 100 %。
最近五年來,法學院教師累計發表論文 500 余篇,出版專著 30 余部,出版教材(副主編以上) 30 余種。尤其是自 1997 年開始法學院與東北財經大學法學院、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湖南財經學院法律系(現湖南大學法學院)等單位合作,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發起編輯出版了 " 財經法學系列教材 " (全套 28 種),受到社會廣泛好評。法學院部分學術帶頭人 1 人出任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和學術骨幹在全國相關研究領域具有較大的影響,其中有 1 人出任教育部高等法學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1 人出任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 1 人出任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理事, 3 人出任中國法學會經濟法研究會理事, 2 人出任中國法學會商法研究會理事, 1 人出任中國法學會民法研究會理事, 2 人出任中國法學會法學國際經濟法研究會理事, 1 人出任中國財稅法研究會常務理事, 1 人出任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憲法與人權委員會秘書長, 4 人出任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還有數人在中央和北京市其他相關科研機構兼任學術職務或出任國家級資格考試命題專家組成員。多年來,法學院重點發展經濟法學、民商法學、國際法學等學科,全力建設法律碩士( J.M )專業學位點,在證券法、政府采購法、保險法及律師實務等教學科研領域處於全國前列。
為加強我國財稅、金融法律理論與實務研究,推動我國財經管理體制的健康發展,我院決定從 2002 年起主辦 " 中國財經法律論壇 " 大型研討會,並於 2002 年 12 月 7 日 成功地舉辦了以「財經監管與財經法治」為主題的第一屆論壇(中國財經法律論壇 /2002 )和以「宏觀調控與市場規制」為主題的第二屆論壇(中國財經法律論壇 /2004 )。 " 中國財經法律論壇 " 融理論研究和實務探討為一體,以學術交流為主,是財經法律專家、財經管理人員和財經領域實務工作者發表觀點、交流思想、切磋熱點問題的場所。尤其是依託於中央財經大學雄厚的財政、經濟學科優勢,本論壇同時邀請法律界與經濟界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從不同的學科領域和觀察視角診治當前我國財經領域急待解決的問題。 " 以跨學科、跨專業的方式組織財經法律方面的大型研討會,強調經濟、法律之間的融通與結合,是本論壇的突出特點。
在法律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法學院還從 2003 年開始編輯出版大型連續出版物《財經法律評論》(甘功仁、李軒主編),《財經法律評論》第 1 至 3 卷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發行;法學院還從 2004 年開始編輯出版大型連續出版物《證券法律評論》(郭鋒主編),《證券法律評論》第 4 卷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發行。
在瑞士再保險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法學院還在 2004 年與瑞方合作設立中央財經大學政府采購與公共工程研究中心,聘請美國政府采購法律專家 Daniel J. Mitterhoff( 丹尼爾 . 米德夫 ) 為專職主任,開展多方位的合作研究與對外學術交流項目。
此外,法學院還相繼與美國、澳大利亞、法國、義大利、日本以及我國台灣、香港地區眾多的高等院校和法律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不斷擴大對外交流。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期待著以 " 中國財經法律論壇 " 和《財經法律評論》、《證券法律評論》為媒介與社會各界建立更為廣泛的聯系,開展更為深入地合作與交流。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的前身為成立於1994年的法律系,現設有法理學與憲法學教研室、經濟法教研室、民商法教研室、刑法教研室、訴訟法教研室、國際法教研室和財經法律研究所、法律與經濟國際研究中心、《財經法律評論》編輯部等教學、科研機構。該院的主要任務是結合社會對法律人才的現實需要,藉助本校經濟、管理學科優勢,致力於培養懂法律、懂經濟、懂管理、懂外語的高素質復合型專門人才。該院根據國家教育部的統一規定設有法學本科專業,並經國務院學位辦批准相繼取得經濟法學、民商法學碩士學位授予權,面向全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該院法學專業本科生的課程設置既包括國家教育部統一規定的法學核心課程,又包括突出本校特色的經濟學、管理學主要課程,以便使學生的知識、素質與能力結構更為合理,更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該院非常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採取多種方式廣招人才,致力於探討法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相結合的教學科研模式。近年來,該院教師先後承擔了教育部、財政部、北京市等多項國家部委級科研課題,取得了一批具有較大影響的研究成果。在有關出版機構的大力支持下,該院自1997年開始組織編輯出版"財經法學系列教材",受到社會廣泛好評。該院自2002年開始主辦兩年一屆的大型學術研討會"中國財經法律論壇",並從2003年開始,該院與有關出版社合作編輯出版大型連續出版物《財經法律評論》,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目前,該院正致力於與國內外高等院校和相關法律機構建立更為廣泛的聯系,開展更為深入地合作與交流。
為適應現代社會對於高素質法律專業人才的需求,法學院在課程設計與教學方面,強調法律服務於經濟、服務於社會,注重法學與經濟學的結合、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素質教育與職業教育的結合,突出應用型法律知識的傳授,使學生擁有發展自身特長的廣闊空間。為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業餘生活,該院開辟了第二課堂教育,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經常組織學生開展法律文化周、模擬法庭以及法律援助活動,使學生們對所學專業有了更深了解,綜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該院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並取得了良好成績,每年都有獲得先進班集體、優秀團支部、市、校級三好學生、優秀團員等先進榮譽稱號的集體和個人。在北京市高校計算機統考中,該院學生曾經代表學校取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績。該院歷年均有一批本科畢業生考取北大、清華、人大、中國政法大學等知名高校的研究生;不少同學通過了TOFEL、GRE或者雅思考試,畢業後出國留學深造。跨學科的培養背景使得該院本科畢業生在就業方面比一般政法院校畢業生更具就業競爭優勢,近年來"一次就業率"均在90%以上。該院畢業生主要在各級黨政機關和各金融機構、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律師事務所以及其他事業單位的法律部門或管理部門就職,工作表現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
㈥ 中央財經研究生報名條件
中央財經大學2009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說明
一、學校概況:中央財經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高校,是首批「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46所高校之一。學校形成了以經濟學、管理學兩大傳統優勢學科為主,法學、文學、理學、工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擁有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涵蓋10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會計學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擁有工商管理一級學科、政治經濟學二級學科和經濟信息管理交叉學科等北京市重點學科;擁有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在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工商管理學、公共管理學等一級學科項下共設有政治經濟學、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勞動經濟學、統計學、數量經濟學、國防經濟學、經濟信息管理、投資學、跨國公司管理、政府經濟與管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會計學共17個博士學位授權點。 有邏輯學、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經濟史、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勞動經濟學、統計學、數量經濟學、國防經濟、投資學、不動產學、國際金融、證券投資、保險學、精算學、電子商務、體育經濟與管理、媒體經濟、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藝學、會計學、企業管理、旅遊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行政管理、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共4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會計碩士(MPAcc)、法律碩士(J.M)等4個專業學位授權點。擁有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工商管理學等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精算研究院和首批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北京財經研究基地。
二、招生規模及類別:2009年我校計劃招收碩士研究生約893名(最終指標以國家下達計劃為准),包括國家計劃內非定向、國家計劃外自籌經費和國家計劃外委託培養三種類別(國家計劃內非定向545名,國家計劃外自籌及委培348名,國家計劃內非定向中包括70名左右推薦免試生)。招生計劃中有統招碩士研究生658名,工商管理碩士(MBA)180名(全部為國家計劃外自籌或委培),法律碩士(J.M)55名(全部為國家計劃外自籌或委培)。2009年工商管理碩士和法律碩士招生情況另見《中央財經大學2009年工商管理碩士(MBA)招生簡章》、《中央財經大學2009年法律碩士(J.M)招生簡章》,下述說明不包括這兩類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
我校還招收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定向碩士研究生,其計劃招生人數單列,並遵循「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和「自願報考、統一考試、適當降分、單獨統一劃線」的原則。具體報考要求、報考方式和招生專業等待定(查詢我校網站研究生部主頁)。
三、學制和國家計劃外培養費:金融學專業、國際金融專業、證券投資專業、精算學專業、經濟法學專業、民商法學專業、國際法學專業學制為三年,除精算學專業外,上述專業學費為9800元/年,精算學專業10000元/年;
中國經濟與管理研究院、中國金融發展研究院、中國公共財政與政策研究院、中國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各招生專業學制均為三年,學費40000元/三年。
四、報考條件:
(一)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二)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同等學力考生,包括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專畢業學歷後經兩年或兩年以上(從大專畢業到錄取為碩士生當年9月1日,下同),並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考生;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對於以上同等學力考生報考,我校提出如下要求:
(1)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過至少兩篇與所報專業相關的學術論文。
(2)必須於復試期間攜帶大專畢業證書或本科結業證書或成人高校應屆本科學生證、學術論文原件及復印件進行資格審查,如發現有應該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而以其他身份報考者以及不符合同等學力報考條件者,則取消復試和錄取資格,責任由考生自負。
(3)復試時加試兩門所報考專業大學本科主幹課程。
(三)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
(四)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規定的體檢標准。
五、報名:根據教育部規定,200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報名一律採取網上報名方式,請考生於2008年9月起隨時登陸教育部網站(yz.chsi.com.cn或yz.chsi.cn)和我校網站研究生部主頁(gs.cufe.e.cn)中的「招生公告」中查詢有關報考信息。
六、考試:考試時間按教育部統一規定執行。入學考試分初試和復試,考試科目和參考用書以我校公布的招生專業目錄為准,復試前我校公布2009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方案。
七、資格審查:我校於復試前對考生進行資格審查,考生需按要求提交有關資格審查材料,資格審查不合格者不予錄取。按教育部有關規定,考生提交資審材料由研招辦備存,一律不予退還。
八、錄取:我校根據國家下達的招生計劃和考生入學考試成績(含初試和復試),並結合平時學習成績、思想政治表現、業務素質以及身體健康狀況確定擬錄取名單。考生網上報名時必須准確填寫報考類別,以上信息將與考試成績一並作為確定錄取類別的依據。發放錄取通知書前,我校對所有擬錄取考生進行政審。非定向和自籌經費研究生需將人事檔案按時調入我校,其中外埠學生自願將戶口在規定時間內遷移至我校集體戶口上。委託培養研究生不轉人事檔案和戶口,錄取前,我校與委託培養研究生及其委託培養單位簽訂三方協議。
九、畢業生就業:委託培養碩士生回委託培養單位就業。非定向和自籌經費碩士生畢業時按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方式就業。學校及所在省(區、市)畢業生調配部門負責辦理相關手續。
十、特別說明:
(一)精算學專業只招收國家計劃外自籌經費或委培研究生。該專業學生入學後將全部參加英國精算師學會的精算師考試,參加精算師考試的全部費用(含教材與報名費)自理,其他學習費用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中國經濟與管理研究院、中國金融發展研究院、中國公共財政與政策研究院、中國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各專業招生中是否包含有國家計劃內非定向報考類別需到2008年9月中下旬確定。
(二)考生報名時不需出具所在單位同意報考的證明材料。考生與所在單位因報考研究生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上述問題使招生單位無法調取考生檔案,造成考生不能復試或無法被錄取的後果,招生單位不承擔責任。
十一、參考資料:我校研招辦備有歷年考試試題等,請於工作日每周一、三、五下午辦理相關事宜,其他時間不予辦理。
十二、我校研招辦不提供備考書籍,請考生自行購買。
十三、歡迎訪問研究生部主頁(gs.cufe.e.cn)和我校主頁(www.cufe.e.cn)。有關研究生招生報考、成績發布、復試方案、政審調檔及錄取等信息隨時在我校網站研究生部主頁「招生信息」中發布,不予另行通知。
2009年攻讀工商管理碩士(MBA)專業學位招生簡章
中央財經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前身是創建於1949年的中央稅務學校,是由新中國中央人民政府直接創辦的一所高等財經院校,後歷經中央財政學院、中央財經學院、中央財政金融學院等發展階段,1996年更名為中央財經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秉持「忠誠、團結、求實、創新」的校訓,秉承「求真求是,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充分發揮國家部委和地方政府決策的「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作用,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8萬余名各級各類高素質人才,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理論保證和有力的智力支持,被譽為「中國財經管理專家的搖籃」和「中國財金黃埔」。
中央財經大學致力於打造特色化、精品化的MBA項目。MBA教育中心直屬學校,依託學校雄厚的財經學科背景、寶貴的校友資源、強大的學科群優勢,設置了一系列具有中財風格和財經特色的金融、會計、管理等方面課程,致力於培養掌握市場經濟一般規律,熟悉現代管理技能,善於科學分析、決策和領導,具有創新精神和良好職業道德的職業經理人和高層次管理人才。
MBA教育中心整合全校師資,擁有一支學歷層次高、專業結構好、實踐經驗豐富、具有全球化視野的MBA教師隊伍,80%以上的MBA教師具有海外學習經歷和企業管理經驗,並在各自的領域有深厚的科研能力和崇高的聲望。此外,中心還聘請了眾多學術造詣精深的國內外知名學者、世界一流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士等來校講學,通過大量的案例教學,豐富的論壇、精彩的講座等多種方式,促進MBA學生提高實踐能力。
中財MBA積極開展各類社團活動和國內外交流,先後與多家知名企業建立實習基地,通過同學、校友之間的深入溝通以及與企業高管的零距離接觸,開闊學生視野。同時,學校與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以及台灣地區等知名學府有長期穩定的合作交流,為學生打造了全球化的發展平台。
選擇中財MBA,步入精英行列,實現事業飛躍!
一.報考條件
考生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有國家承認大學本科學歷,畢業後有三年以上(含三年)工作經歷(2006年9月1日以前獲得本科畢業證書);
(二)已獲碩士或博士學位,並有兩年以上(含兩年)工作經歷(2007年9月1日以前獲得學位證書);
(三)有國家承認大專學歷,畢業後有五年以上(含五年)工作經歷(2004年9月1日以前獲得畢業證書),同時具備大學英語四級水平,復試時提交一篇以上(含一篇)公開發表的與報考專業相關的論文。
二.報名程序
採用網上報名與現場確認相結合的方式。考生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先登錄指定網站,按要求填寫並提交個人報名基本信息,然後再按規定時間到指定報名點現場攝像、交費、確認報名信息。
有關報考事宜及相關政策,考生也可登錄教育部網站(yz.chsi.com.cn或yz.chsi.cn)和我校網站研究生部主頁(gs.cufe.e.cn)中的「招生公告」中查詢有關報考信息。
報名程序如有變化,以國家文件和我校MBA教育中心網站公布的招生簡章為准。
三.入學考試
(一)初試科目、考試大綱及考試時間、地點
1、初試科目:綜合能力、英語,共計2門,均為全國聯考。
2、考試大綱:參考《2009年MBA聯考考試大綱》。
3、考試時間地點:2009年1月,地點待定。
(二)復試
復試包括政治理論考試和綜合素質面試,復試由我校單獨組織,具體安排在我校MBA教育中心網頁(www.cufemba.org)招生信息欄另行公布,請考生注意查看。
四.錄取
中央財經大學MBA錄取的基本原則是公平、公正、公開。符合規定的報考資格,初試成績達到中央財經大學復試要求的考生可以參加復試。我校根據考生的入學考試成績(含初試和復試),結合綜合素質以及身體健康狀況擇優錄取。復試成績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五.培養
(一)專業方向
金融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企業戰略管理。
(二)學習方式和學習年限
全日制MBA:學制兩年,全日制脫產學習;
在職MBA:學制三年,業余時間在職學習,周末和晚上上課。
(三)學費
全日制MBA:7.8萬;在職MBA:7.2萬。
六、聯系方式
北京市海淀區學院南路39號中央財經大學MBA教育中心 郵編:100081
咨詢電話:010-62288130、62288205
傳真:010-62288131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MBA教育中心網址:www.cufemba.org
2009年攻讀全日製法律碩士專業學位(J.M)研究生招生簡章
中央財經大學具有法律碩士(J.M)專業學位授予權,其法學教育依託財經類院校的學科優勢,藉助經濟學、管理學學科特點,致力於探討法學和經濟學、管理學相結合的教育與研究模式,側重培養高層次復合型應用性人才,形成了鮮明的財經法律特色。中央財經大學法律碩士教育在教學方法上除強調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法律基礎理論教育外,還特別注重案例教學和「法律診所」教育,高度重視法律實際操作技能的訓練,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行「全員全程雙導師制」和舉辦「金融法律碩士班」,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法學與經濟金融相結合,素質教育與職業教育結合,使學生擁有良好的就業前景和發展自己的廣闊空間,以更好地服務於國家經濟建設,服務於民主法治建設。
為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優化師資結構,更好地利用社會資源協助辦學,法學院聘請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財政部、商務部、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國家工商總局以及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的一批資深法律專家為法學院兼職教授或兼職研究生導師,採取邀請兼職導師指導學生、不定期開設學術講座、定期開設實務類課程等方式協助開展教學活動,取得了良好的實際效果。
一、報考條件
(一)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身體健康;
(二)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應屆畢業生或往屆畢業生。
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專畢業學歷的人員,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亦可報考,但必須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1、大專畢業兩年以上(從大專畢業到2009年9月1日);
2、報名前已通過國家四級外語水平考試並獲得證書,復試時提交國家四級外語水平考試證書原件和復印件;2005年6月以後參加四級考試達到450分以上者,提交成績單和復印件;
3、復試時提交相當於學士學位水平的論文(字數不少於1萬字)或在報刊上發表的相當於學士水平的兩篇文章;
(三)在高校學習的專業為非法學專業(下列13個專業不得報考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法學、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經濟法、勞動改造法、商法、公證、法律實務、行政法、律師、涉外經濟與法律、知識產權法、刑事法);
(四)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人員,只能報考委託培養或自籌經費的碩士生;
(五)年齡不超過40周歲(1969年9月1日以後出生)。報考自籌經費和委託培養的考生年齡不限。
二、研究方向和培養模式
以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三個碩士點為依託,法學院創造性地在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中開設了公司法、金融法、國際經濟法、知識產權法、訴訟法、行政法六個研究方向,實行法律碩士「全員全程雙導師制」 (即從入學之初即為學生配備一名校內專家、一名校外專家作為導師,其中校內專家主要負責學術指導,校外專家主要負責實務指導),有針對性地設計了法律碩士的培養方案,既注重法學基礎理論教育,又重點突出財經法律的教育,還把經濟學、管理學知識適當貫穿在培養過程中。在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課程的設置上,重點設置了公司法、合同法、金融法、財稅法、國際經濟法(WTO法律規則)、企業法律實務、律師實務、法律診所教育等與市場經濟聯系極為密切、實用性極強的課程,還設置了部分經濟學、管理學課程。
三、報名方式
根據教育部規定,200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報名一律採取網上報名方式,請考生於2008年9月起隨時登陸教育部網站(yz.chsi.com.cn或yz.chsi.cn)和我校研究生部網站(gs.cufe.e.cn)或法學院網站(law.cufe.e.cn)查詢有關報考信息。
四、初試科目
全國統考:1、101政治 2、201英語或203日語
全國聯考:3、398專業基礎課(含刑法、民法) 4、498綜合基礎課(含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制史)
具體考試科目以教育部公布的為准。
五、復試與體檢
復試包括專業課筆試(考試科目為專業綜合課,含民法學、商法學、法理學)、專業課面試和外語聽說能力測試,具體規定請參考我校於復試前公布的《中央財經大學2009年全日製法律碩士(J.M)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及錄取辦法》。
復試時參加我校統一組織的體檢,體檢標准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體檢不合格者我校不予錄取。
六、錄取
我校將根據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的原則確定錄取名單。錄取類別分為自籌經費生和委託培養生兩類。被錄取的委託培養考生須同我校和委託單位簽訂三方協議書。自籌經費生必須調轉人事檔案及黨團關系,戶口可根據個人情況自願遷入我校集體戶口。
七、培養方式
全日制學習,學制3年。學校安排住宿,費用自理。
八、培養費
每名學生的學費三年總計為45000元,前兩學年各繳納13000元;第三學年繳納19000元(第一學期繳納13000元,第二學期繳納6000元)。我校法學院將對入學考試成績突出、位居前列的學生提供全額獎學金。
九、學位授予
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培養方案的規定內容,按照中央財經大學畢業和學位授予的相關規定,符合畢業和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教育部統一的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證書。
十、畢業生就業
委託培養的碩士畢業生必須回委託培養單位工作,其他畢業生可按國家有關政策進行就業。
十一、法學院聯系方式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招生咨詢電話:010-62288088,62288672,62288087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網址:law.cufe.e.cn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或[email protected]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南路 39 號/中央財經大學中財大廈933室
郵政編碼: 100081
㈦ 中央財經大學研究生法學什麼專業好,國際法的三個方向 國際經濟法,國際商法,國際公共采購法學哪個實用
我是教經濟法的呢 我覺得國際經濟法比較好點呢,但是作為經濟法課程來講,之間都是不孤立的是存在必然的聯系的關系。國家經濟法比較好,特別是從事國際商務管理之類的。
㈧ 中央財經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錯過悔終身
其實中財值得推薦的老師特別的多,大四老學姐就在這里給大家推薦2位我個人覺得超有意思的老師的課,不去上他們的課可能真的會後悔終生hhh
最後建議樓主能夠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去對應學院官網查看教師簡介哦~
㈨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怎樣啊
法學發來展還是比較快的
但是這么說吧源 中財作為一個財經學校還是金融會計這樣的專業比較吃香 法學算是比較邊緣的專業…
如果只是想過的話法學還是比較好學的 一般就是考試之前猛背咯 至於深入學習是否好學還得看你是否真的有興趣
同樓上所說 大一下學期一般是4、5月份 有轉專業的機會 可以試一試 當然是人才的話學什麼專業都有前途啊 我一個師兄學的是經貿英語也找到了很好的工作 有中財的牌子就好了
以下是我們這屆的法學學過的專業課
中國法制史 法學導論 憲法學 刑法總論 民法總論 民事訴訟法學 公司法 物權法 刑法分論 國際法 合同法 等等
還是比較偏經濟的
當然在中財還需要學微積分 線性代數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會計學 等等 有些是選修的 在別的學校法學肯定是不用學數學了 中財的特色啊
沒有太多專業課 大概也就一兩門 不會比經濟類的更累的 你會發現不需要背太多 因為老師考試前多多少少都會畫重點的 我倒是覺得經濟類的 絕對比法學累 因為很多需要理解 像計算什麼的 不是能背下來的 有的BT老師也不畫重點
㈩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的研究方向
法學院經濟法學碩士點設金融法、稅法、公司企業法和 WTO 法律規則四個研究方向,民商法學碩士內點設民法、商容法、公司法、商事訴訟與商事仲裁等四個研究方向;國際法學碩士點設國際貿易法( WTO 法律規則)、國際投資法、國際金融法等三個研究方向; 法律碩士( J.M )專業學位碩士點 設公司法、金融法、國際經濟法( WTO 法律規則)等三個研究方向 。研究生培養實行校內、校外雙導師制,培養目標為:培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具有嚴謹求實的思想作風和較高的精神文明素養,能夠獨立從事法律實務工作和法學教育、研究工作,努力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的高層次應用復合型法律人才。研究生課程主要有:法理學、民商法總論、物權法研究、侵權法研究、公司法專題、合同法專題、知識產權法專題、經濟法原理、金融法研究、稅法研究、市場管理法專題、證券法專題、國際經濟法專題、 WTO 規則與案例研究、國際金融法研究、企業法律實務、律師制度與律師實務等專業課程。歷屆碩士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就業率高達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