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不遵守婚姻法

不遵守婚姻法

發布時間: 2022-01-17 03:22:33

Ⅰ 《婚姻法》在夫妻吵架時,有用嗎

肯定有用阿,這是一部非常好的法律,對夫妻雙方都有一定的約束力。其實我們打開這一部法律,在第4條當中就找到了相處之道,在第4條當中,只要我們遵守了,那麼夫妻生活,家庭矛盾就會少得多,整個家庭就會過得更加幸福快樂。第4條明確規定,夫妻之間應該要懂得互相尊重。其實有很多夫妻他們處著處著就不懂得互相尊重了,所以才導致了矛盾的爆發。比如說有的決定他根本就不徵求對方的意見,自己擅自決斷,結果另一方並不認可並不願意這么做,所以才導致雙方的矛盾出現,從而影響到夫妻的生活。

在婚姻法當中也規定了,家庭成員應該尊老愛幼,互相幫助和睦相處,共同維護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吵架的時候《婚姻法》其實是非常管用的,因為在法律當中已經明確規定該怎麼去相處,該怎麼去保持家庭婚姻關系,對於家裡有老人的應當要尊老愛幼,應該要互相幫助,有困難大家共同解決。

Ⅱ 婚姻法最新規定,婚內出現哪些行為的,等著吃牢飯吧

婚內故意轉移夫妻雙方共同財產,視情節嚴重造成刑事犯罪的,會有坐牢可能。

Ⅲ 女方不遵守婚姻法第一章第一條怎麼處理

根據婚姻法的有關規定,
婚前財產為個人財產,婚後財產為夫妻共同財產;回
按你所描述,作出以下斷答:

來源大連律師網頁鏈接

一,房子的首付十一萬,屬於男方的個人財產,後面還貸的部份,則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二,車子屬於你的個人財產;
三,買的傢具和電器,如果你留了相關發票單據,也可以認為是你的個人財產的;但必須是在你結婚登記前購買的;

Ⅳ 婚姻法適用於那些人

婚姻法,不管了十一什麼樣的那些人,都應該遵守,這不是說適合不適合的了,這叫法律

Ⅳ 結婚之前必須看婚姻法嗎 中國為什麼不允許一夫多妻 為什麼不能娶兩個媳婦兒

不是必須看的,相信很多人結婚前並沒有看過婚姻法。我國實行的一夫一妻制,不能一夫多妻。違反了有可能涉嫌重婚罪。所以要遵守國家法律。

Ⅵ 婚姻法為什麼不保護受害者

也有可能是受害者不遵守婚姻法

Ⅶ 未達到法定結婚的人受婚姻法保護嗎

不受婚姻法保護。
《婚姻法》規定,公民結婚必須達到法定結婚年齡,並且辦理結婚登記才有有效婚姻,合法有效的婚姻才受婚姻法保護。

Ⅷ 婚姻法第四十八條,包括不遵守法院判決交付子女監護權嗎

《婚姻法》第三十八條 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釋義】
本條是關於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母一方探望子女權利的規定。 本條規定是這次修改婚姻法新增加的內容。
在法理上,探望子女的權利是親權的一項內容,最早可溯至羅馬法中的家長權。婚姻家庭法中的親權是以主體間特定的親屬身份為發生依據的,父母婚姻關系的終結並不改變父母與子女的血緣身份關系。婚姻法第三十六條明確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與義務。因此,在將監護權判給一方的情況下,法律賦予了不直接撫養子女的另一方以探望的權利。
在發生探望權利糾紛時,首要的救濟方式是雙方當事人的協商。雙方不應囿於夫妻離異後的沖突紛爭上,應從有利子女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對探望的時間、探望的方式,探望期間雙方對子女的安排等作出協商。當雙方無法就諸上事宜達成一致時,尤其在享有監護權的一方無故拒絕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探望子女時,享有探望權的一方可依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婚姻法修改徵求意見中,有意見認為由人民法院對探望糾紛作出判決,在司法實踐中難以執行。父母對子女的探望權利雖然在1980年婚姻法中雖沒有明確規定,但是受法律保護。如果撫養子女的一方不允許非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探望子女,非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可以申請法院變更撫養關系。反對意見認為,享有監護權的一方不允許非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探望子女並不能當然導致撫養關系的變更。如果說探望權的設立還兼顧了父母和子女雙方權利的話,那麼監護權判決則主要考慮了子女身心健康的發展和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保障,它強調的是父母的義務而非權利。如果享有探望權的一方無力撫養子女,或判其撫養子女存在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發展的情形,即使享有監護權的父母一方拒不履行協助義務令其不能探望子女,法院也不能當然判決撫養關系的變更,因為撫養關系變更的出發點不是父母權利的滿足而是子女合法權益的保障。
需要說明的是,本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對拒不執行有關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單位和個人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這里涉及探望權判決或裁定的強制執行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的規定,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執行。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一條規定,對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效力文書指定的行為,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執行或者委託有關單位或者其他人完成,費用由被執行人承擔。但是強制執行的標的不是子女的人身。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民事訴訟法意見第二百五十四條中規定,強制執行的標的應當是財物或行為。當事人拒絕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支付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向當事人發出執行通知,在執行通知指定的期間被執行人仍不履行的,應當強制執行。

熱點內容
職工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制度 發布:2025-08-16 03:04:35 瀏覽:888
勞動法職工獎懲 發布:2025-08-16 02:49:38 瀏覽:285
道德經門事件 發布:2025-08-16 02:43:25 瀏覽:737
強力金融法學 發布:2025-08-16 02:34:22 瀏覽:852
導火新聞線行政法知識 發布:2025-08-16 02:28:41 瀏覽:346
中國政法大學案例研習經濟法 發布:2025-08-16 02:14:36 瀏覽:456
合同法中的明顯不合理低價 發布:2025-08-16 01:57:10 瀏覽:431
海港區法院 發布:2025-08-16 01:56:15 瀏覽:78
行政法公益慈善 發布:2025-08-16 01:54:05 瀏覽:572
單位法律知識考試簡報 發布:2025-08-16 01:53:56 瀏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