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看社會與法有感四百字

看社會與法有感四百字

發布時間: 2022-01-17 03:52:02

❶ 社會與法觀後感

社會與法 觀後感

開始看的時候,以為又是哪個小孩失足掉馬桶里了,實際上根本不是的,這小主人公今年才2歲,而殺害他的是一個年僅18歲的小姑娘……

那個小姑娘是青海人,學習成績非常優異,常常被評為三好生,可是,她卻沒有一個完整的家,父母長期在北京打工,小姑娘已經10年沒有看見她的爸爸媽媽了,後來,她的父母在北京開了家水果鋪,好不容易有了些積蓄,隨後就接小姑娘來北京,准備給他報個重點高中,讓她繼續上學,將來考上名牌大學……

可是接到北京來後,不知是什麼原因讓原本學習成績異常優秀的她不願意上學,硬是不肯上,起初她怕別人問她什麼的就不敢出門,後來開始在小區里散步,有一天……

那天,她在小區里碰見了豆豆(被殺的小孩),2歲的活潑可的豆豆立刻讓那個小姑娘喜歡的不得了,於是小區里就可以經常看到她在小區里帶豆豆玩~後來,豆豆的爸爸媽媽也覺的這個小姑娘不錯,於是就讓她到他們家開的發廊里去照顧客人,給客人洗洗頭啦什麼的,工資也從不拖欠……直到有一天,她在給一位客人洗頭時,由於不小心弄濕了客人的衣服,惹惱了客人,隨後豆豆媽媽罵了她幾句,對客人說:「她是農民工,鄉下小孩,笨手笨腳的,您大人不記小人過。」使勁的給客人陪不是,叫小姑娘帶豆豆出去玩去……那個老闆娘根本不知道,其實小姑娘對那幾句話特別在意,臉上已經流露出了強烈的不滿……帶豆豆到廁所後,豆豆洗手總是以沒洗干凈為由玩水,弄的小姑娘一身都是,小姑娘想拖他走,豆豆大叫起來:「農民工,離我遠一點,我不用你管!」,當時小姑娘就在想:「我在學校被人欺負,在發廊里被你的爸媽欺負,如今你個小P孩也欺負我!」她想著想著,抓住豆豆的頭,打開水龍頭,使勁的按了下去,邊按邊說:「我讓你洗,我讓你洗!」豆豆拚命掙扎,不一會就沒了動靜,小姑娘這才意識到自己闖了大禍,情急之下把豆豆塞到了抽水馬桶里,並把廁所反鎖上,想把豆豆從抽水馬桶里抽下去,可是,怎麼沖都沖不下去,她把蓋子放下,坐在了馬桶上面。

豆豆的爸爸媽媽早就已經察覺到不對勁,平時小姑娘總是帶豆豆在門口玩玩的,今天怎麼離開了這么長時間還不回來,於是他們趕緊四處尋找打聽他們的下落,打聽到小女孩帶著豆豆去公用廁所了,他們來到廁所門口,看到門鎖住了,頓時就慌了,立刻叫來了保安,砸開了廁所門,看到小姑娘坐在馬桶上,豆豆爸爸一把把小姑娘推開,打開了馬桶蓋,豆豆媽媽看到自己的心肝寶貝在馬桶里時,立刻尖聲大叫,他的爸爸把豆豆從馬桶里拎了出來,此時豆豆早已死亡一個多小時,可是他們的爸爸媽媽仍然在那大喊,快叫救護車……

豆豆一家的傷害是無比巨大的,因為豆豆的爸爸媽媽長期無子,好不容易有了這個心肝寶貝,而且豆豆媽媽因為生豆豆的時候難產已經拿掉了子宮,也就是說他們以後不可能再有孩子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事情,豆豆媽媽整天以淚洗面,盡管如此,他們偉大的一面就是,在法庭上,豆豆的爸爸媽媽卻向法官求情:「我們已經失去了孩子,我們不能讓另一個家庭也失去孩子,所以請法官對她從輕處罰!」

最後,那個小姑娘以故意殺人罪被判無期徒刑……

看完之後,我們都驚呆了,要是社會上多一些對農民工的關愛和照顧,我相信,很多很多的悲劇其實可以避免的!

❷ "社會與法"的讀後感 300字

昨天這個欄目的節目展現的是一起在河北保定發生的未成年人搶劫犯罪案件。涉及案件的四個人都是未成年人,其作案情節十分惡劣,手段十分殘忍,讓人觸目驚心。有關公安在偵辦此案時,起初沒有想到的是,作案嫌疑者竟都是未成年人。這就不能不使人深思,這些走向犯罪深淵的未成年人所曾受到的是什麼樣的教育?他們喜歡什麼?崇拜什麼?學習什麼?如何一步步滑向犯罪的道路?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我始終認為對兒童、少年、青少年、青年這幾個年齡階段的教育好壞,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最關鍵的,對每個階段都不能忽視。好的教育來自於素質好的家庭父母、好的社會關系、重思想道德品質的好學校、不斷被凈化的社會環境等多種因素。
現在不少青少年喜歡看紋身的黑幫老大、武藝高強的打鬥高手、吃喝玩樂享受刺激的高手等之類的影視作品;現在一些青年人的思想都變了,盡想往能「享受」的地方呆,怕吃苦,不願去環境差的地方;本來干各行各業的工作沒有貴賤之分,現在哪有青年人喜歡種地當農民的事,農學院畢業的學生能有幾個真正想當農民的?在「婚戀節目」的舞台上有那麼多需要選擇交友的女性,但能又有誰想願意與農民身份干農活的年輕農民談對象?別說農民了,現在喜歡當工人的也越來越少了。你看看現在的所有城市裡從事清潔衛生包括打掃馬路、樓道、廁所、轉運垃圾的人幾乎都是些中老年農村人,哪有現代年輕男女的身影?收廢品的和搞廢品垃圾分類的雖是能掙到錢的生意,許多年輕男女是不願乾的:一是嫌臟;二是感覺沒面子。干這類工作的也常常是上了歲數的農村人。如果幹這類工種的年輕人想上婚戀節目找個合適的人選也不知難不難?相反的是,當今一些年紀輕輕的人卻喜歡從事酒吧、網吧、舞廳、迪廳、洗浴、桑拿、按摩、陪客、代駕等方面的工作。其中不少青年人愛與有錢的人交往,願意在高檔消費的地方工作,喜歡有「美女」的環境。不少青年人從小就是獨生子,一直受到家庭的嬌生慣養寵愛,培養了任性倔強脾氣大的性格和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坐享其成的毛病,養成了貪圖享受,好逸惡勞,好吃賴做、自私自利的壞習慣。還有的變得越來越虛榮,讓人越來越討厭

❸ 2012今日說法觀後感10篇 400—600字

中午12:40,今日說法節目開始了,講的是一個叫東東的小娃娃離奇失蹤,整個事件象「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疑點頗多,令人的心情七上八下。

東東的家人沒有在意鄰居的勸阻,而丟下東東買菜去了,買完菜以後發現東東不見了,東東的家人心急如焚,到處找尋僅兩歲大的小娃娃東東,東東可是才兩歲的小孩啊!

東東的失蹤在東東所在的小鎮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小鎮共八千多人,但是卻從來沒有失蹤過小孩,東東是第一個,東東的家人不得以就報了警,警方四處尋找,可就是找不到東東,小鎮上像炸開了鍋一樣,居民們都左找右找,一起幫東東的家人找東東,此事揪著小鎮所有人的心。

隨著調查的深入,局面很快有了轉變,警方懷疑一個叫劉愛琴的人,可劉愛琴在事發時正在打麻將,根本不會去偷小孩,於是警方不再對劉愛琴進行偵察。

後來警方又抓捕到幾名嫌疑犯,證明劉愛琴的確拐賣了東東,而且是利用自己八歲的女兒進行作案的,這既是犯罪行為,又會給劉愛琴八歲的女兒造成很大傷害。

東東終於找到了,東東家人從憂郁痛苦的狀態轉至喜慶,整個案件至此結束。

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啊!螳螂是劉愛琴,黃雀是警察。

觀後感:在當今這個社會,嫌犯們根據時代背景便有了可乘之機。但是,無論他了的罪有多大,造成傷害有多大,法律最終會給他們懲罰的。我們以後要注意安全,不要被別人拐賣了,這起案件就是典型的例子,雖不是血的教訓,但也暗暗地處處地提醒我們,要注意安全,不要是被別人拐賣了!

總之,以後要注意安全,提防壞人,不要被別人拐賣了!

❹ 看今日說法,觀後感四百字。

站在不同的立場上有不同的話要說

❺ 觀看社會與法的觀後感

我只抄可以給你提示,具體靠自己。你可以寫觀看節目的感受,憲法教育了你什麼,還有那些選手的音容相貌,他們怎麼比賽的。然後結尾你可以寫自己的感受啥的,具體框架你自己分析,然後靠想像寫,自己體會,要自主,不要依賴別人

❻ 今日說法觀後感400

道德觀察觀後感
一位八旬夫婦四十年前由於傳統觀念作怪,雖然生育了兩個女兒卻又領養了一個男孩,對這個孩子可說是關愛有加,溺愛倍至,甚至自己親生的女兒也無法得到這樣的待遇,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溺愛使這個孩子變的任性,粗暴,冷酷,動不動就對父母拳打腳踢,他帶給這個家的就是一場噩夢.
長期以來對父母的虐待,鄰居和親屬都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特別是自己的兩個已經結婚的女兒更是每天為父母耽驚受怕.由於父母的忍讓,被虐待後從不報警,助長了養子的氣焰.養子曾對八旬的養父說:"你不是我爹,我是你爹!"
在他四十一歲的一個晚上,他又野獸般虐待自己八旬的老父親,拳腳相加,老婦人爬在老翁身上求饒.忍耐了四十年的姐姐親眼目睹了禽獸不如的弟弟如此對待老人,一怒之下在他熟睡的時候用斧頭將他砍死而後去自首.
這是一起故意殺人案件,可最後的結果卻是我們無論如何沒有想到的,我當時覺得故意殺人就是有自首情節最少也要判處二十年徒刑啊!可這起故意殺人案,一是有自首情節,二是死者有長期虐待老人的事實,二百多名鄰居聯名集體向法院請求寬大處理,最後判決的結果僅僅是判處姐姐有期徒刑三年緩期五年,這個判決絕對在中國的審判史上開了先例.
為什麼這個案件會這樣判決哪?老人是弱勢群體,兒子如此禽獸不如,這樣的判決其實是給那些長期虐待老人的不孝者敲響了警鍾,兔子急了也要咬人的,而法律真正的保護了這個群體的弱者,是大快人心的好事情啊!
我為那位姐姐而慶幸,這樣的法律是能夠讓人們接受和信服的,是公正的.
我們也應該從這個案件中獲取教訓.對虐待老人的絕對不能饒恕,同時也提醒我們在教育子女方面一味的溺愛其後果是極其嚴重的,"慣子如殺子,"父親從小就教育我的這個道理得到了驗證.我們不能說這小子死的活該,不過也是咎由自取,老天有眼,可謂人不報,天也要報啊!

道德觀察中《孽債》的母子之爭中,我覺得那個老母親很可憐,所謂養兒不孝,苦一生,這句很有道理。我不知道那個人怎能當著社會、電視、記者的面前打自己的母親,他可知道「孝」的意義? 這樣的一個人,還理直氣壯,還為自己辯解,把自己的母親打傷了,還說她是母親裝的?天理何在?這樣的人渣為何能這樣活的逍遙自在、心安里得?人活在這個世界的意義是什麼?可能他永遠也不會知道吧! 換句話說,如果當初沒有他的母親,他會有今天的一切嗎?這樣的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年邁的母親只是向他提那麼微薄的要求,讓他贍養自己,可是遭遇的是拒絕,那種心酸可能只有廖老婆婆知道。他可知道,他現在也是別人的父親,要是有一天自己的兒女也這樣的對待他,他心裡會如何?難道他不會換位思考一下?他也不想想,現在他母親老了,能吃他的多點?能用他的多少呢? 他已經喪失了做人的基本意義,一個連自己親生母親也欺辱的人,還在這個世界上苟活著,對於懂孝的人而言是一種污辱。不知道他還有沒有良心?有誰不痛恨這樣的人?難道他真得不知道「百善孝為先」這句話的意思嗎?

觀《今日說法》之「爸爸請不要打我」有感

「虎毒不食子」主持人用這句俗語引出了今天的事件,故事的播出也讓人觸目驚心,無法理解。
在志願者的跟隨下節目組來到了寧波的一個小村莊。透過一戶人家的窗戶,一個小男孩和小女孩身體上沾著斑斑血跡,小男孩的面部有明顯的傷痕,雙腳的血漬和鞋子粘連在一起,讓人的心不禁顫抖著。而孩子的父親蹲在院子里,對於記者的疑問,他毫不掩飾自己的行為,並說:「我控制不住,有氣就會打他們。」警方隨後介入,一群好心人為孩子穿上衣服,斥責著父親的行為,而他卻不以為然。無法想像,這位父親對自己的孩子竟是如此殘忍。
在警方的陪同下,大家到達醫院為小男孩做檢查,臉部和頭部都有傷口,手術的縫合不能打麻葯,醫生為小男孩縫合傷口,他竟沒有哭鬧一聲,只是說:「痛,我痛。」五歲的孩子到底承受了多少折磨,隨後得知他們兩天都沒有吃飯了,好心人為他們買去食物,孩子狼吞虎咽很快就吃完了。從進一步的調查中得知,孩子的父親用美工刀,剪刀,針這類工具都打過孩子,隨行的人們都為孩子留下了傷心的淚水。
檢查後,醫生確定孩子的父親沒有精神上的疾病,只是情緒控制能力較差,建議將他們分開一段時間。孩子的去留成了較大的問題,爺爺想養,不讓養,媽媽讓養,不能養,姥姥能養,不想養。可憐的兩個生命在社會志願者的幫助下,在敬老院生活,他們快樂的生活著,並不想見到那個所謂的父親,在那幼小的心靈中,是害怕還是恨,我們無從知曉。
最終,孩子還是回到父親身邊,上了學,至於他們的生活我們只有祈求了。
父親恨鐵不成鋼的心情能夠理解,但是他教育孩子的方法只會讓孩子遠離他,親人之間的隔閡更深,他的行為已經構成虐待兒童罪,結果更是家破人亡。每個孩子都是有權利享受快樂童年的,打和罵的教育方式應該杜絕發生,自己的親身骨肉那是打在兒身疼在娘心啊!孩子應該擁有自己的權利維護自己的生活。
社會和有關部門要加強這方面的防範措施,不要讓類似的事情再次上演。給我們帶來的只是無盡的悲痛和可憐,希望所有的父母改變對孩子不正當的教育方式,讓此情此景成為永恆,不再發生。
今日說法觀後感
今天,《今日說法》節目主持人講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法制故事:湖南省雷鋒的故鄉發生了一件事,今年放暑假期間,有三位小朋友一起到村莊邊的水庫抓魚,其中一位不慎滑進了深水區。生命危險時,另外一位大約12歲小朋友奮不顧身跳入水中把落入深水的小夥伴推上了岸邊,而自己由於精疲力竭沉入水底,溺水身亡。奇怪的是被救的人和另一位小夥伴不但不救他,反而將死者的衣褲悄悄地藏了起來,然後若無其事地跑到死者的鄰居家借書和看電視,企圖製造不在現場的假象,使尋找死者的工作錯過了機會,直到警察偵查時才說出了真象……
看到這里我為救人的小英雄感到可惜,他捨己救人的行為正是雷鋒精神的體現,值得我們學習和贊揚,但是,他如果用呼叫的方法讓大人來救(因為在不到十多米的地方有人)不會白白地犧牲自己。而另兩位小朋友應該受到批評,怎麼能見死不救呢!特別是那個被救小朋友應該好好地思考一下,假如沒有死者的相救死亡的將是自己,他應該感到內疚。同時我也從這個事故中感到凡事都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在放假期間,不遵守這一點,它會毀了一個人、一個家。
現代的社會,是一個既有權力膨脹、權利不張,又有道德失落、人格異化的轉型社會,許多人民群眾對法律上存在著疑問甚至迷惑不解。《今日說法》通過對當今社會所關注的法律焦點問題深入詳實的采訪和細致透徹的分析,讓中國百姓更了解法律,更客觀的感知法律,也讓法制二字更貼近每一個人的內心。

今天通過觀看《道德觀察》節目,使我深受啟發,倍受感動,從而更加深刻地領會了「助人為樂和見義勇為」的意義。
19歲的女孩羅偉,為了一個身患肝癌的陌生人,毅然不顧親人的勸阻,堅持為患者捐出了自己一半的肝臟。她的無私與善良感動著我們,如果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羅偉,那麼社會將充滿愛的芬芳。做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當學習她的勇敢和助人為樂的精神品質。
殷雪梅,一個普通的小學老師,危機時刻,為了救助自己的學生,悲壯的倒在了馬路上。老師見義勇為的事跡,震撼了我們的心靈,人們發自肺腑的為她豎起了大拇指,宣揚她的高尚的道德品質,以此來勉勵自己的同時也鼓舞更多的人。
王豐收,一個稅務局幹部,因為見義勇為而受傷,然而卻不留姓名,當記者采訪他時,他很淡定的說了一句:「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不值得贊揚。」在他的心中,幫助別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很平常,人人都有這份責任和義務來關愛他人。從他的身上我學習到了很多,也舍棄了很多——自私,膽小和懦弱。
在我們的生活中,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事跡還有很多:叢飛,一名歌手,屢次將演出費捐給失學兒童,甚至在危在旦夕之際,還在掛念那些天真爛漫的孩子,他是一百多人的爸爸。
在困境中的人,傷心的人,擁有一朵花,感覺就像擁有了整個春天。我們只要為他們獻出一片暖暖的關愛。那麼,我們就會為他們營造一個幸福的天堂。

剛看了本期的《道德觀察》,報道由一個「敢言」的網友在網上發了一個貼子;上面圖文並茂地說到他鄰居有一位八十六歲高齡的老太太在一個不足六平方米的豬圈裡面生活了六年,然而她的六個兒女對這一境況竟熟視無睹,讓才太太一住就是六年。
不知道是炒作還是真有其事,中央電視台記者真去「敢言」並找到了這位老太太。電視的鏡頭對真實地報道出了老太太那不足六平方米的「家」,據旁邊村民說,這個不足六平方米的家以前就是個豬圈,白天裡面也沒有一絲光線,也沒有電燈,傢具就是個箱子和張床,床單及蚊帳非常的破舊,自從六年前老太太房子壞掉了後就一直住在這裡面。她的六個兒女有三個住在外地,還有兩個兒子就住在本村,兩兒子的條件也不錯,都做了新的房子,以前的舊房子都空出來了,然而誰也沒有給老太太一個住的地方。 因為老太太有六個兒女,不屬低保之列,只有每天靠撿垃圾換賣錢來維持生活,其中垃圾收購站老闆將0。9元錢給老太太那個鏡頭,真讓人心酸落淚!據其兒媳講,之所以不照顧老太太是因為老太太當年分家的時候偏心了,什麼東西也沒有給她。。。
不是報道出來,我想多數人都不會相信我們的和諧社會竟還會有這樣的事情存在!落後導致愚昧。。。即使老人有教子無方、養兒不教之過,但鴉還存反哺之義,羊還報跪乳之恩,況禽獸且通情義,人何以堪也???
《道德觀察》觀後感
今天的《道德觀察》是《我拿什麼拯救你》。講述的是 16年前,村裡的葛姓男子在村裡撿到一個被人包裹著的女嬰,帶回家撫養。為了小女孩葛性男子沒有結婚。和他的母親將小女孩撫養起名葛香。經過16年的照顧撫養本想可一的成人的利了,在一次葛香的發燒不褪是去醫院查出換有白血病。葛老汗無耐下聽醫生講,女孩的兄弟姐妹可以骨髓移植能救了她。在老汗的在三思考下,決定去找葛香的親身父母。在艱難的尋找後,終於在鄰村找到了葛香的親生父母。當小葛香的親身父母知道被他們遺棄的女兒還在時很高興,又的知女兒是有了病就把葛香接回家精心的照顧。
在小葛香親身父母家住了幾天,就被送回葛老汗的家裡。在葛老汗到再去追問下才知道,小葛香的父母無錢看病,當記者在去追問時他的父親講出外打工沒人照顧。三天後小葛香的親身姐姐,在外打工聽到此事後趕過來看她。這時小葛香因無錢看病,出血過多雙目失明。她姐姐看到這種情況,決定給她換骨髓。可姐姐的婆家不同意。她婆婆講過禮錢都給了就等過了年就結婚,「你救你自家的妹妹就不給我家添孫子了,不同意。如果你要堅持就解除婚約」。葛香的姐姐堅持的離去。回到家她的父母被她的行動感動了,也許良心的發現。
一家人帶著禮物來到葛老汗家。見到的小葛香以危在旦夕,她的媽媽懷抱著女兒流下了一行淚,五天後小葛香離去了。16歲的生命結束了。
我邊看邊流淚,被故事裡的人情感動在她好心姐姐的帶動下小葛香離去的不算孤單,在她那雙大大的眼睛中期待的親情得以補嘗。小時候被父母遺棄,16歲豆蔻年華卻遭遇如此的命運。一顆含苞未放的花蕾就這樣枯竭。我不知道她的父母是怎樣的心情,我卻萬分辛酸。想一想吧。。。。。。

《今日說法》觀後感
古人說得好:「法敗則國亂」。法律不僅關繫到一個國家的安定團結,還關繫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可見法律多麼神聖,多麼重要。要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從小就要學法,保護自己。「六一」期間,央視一套12點38分專門開設了一期欄目:《今日說法——自護訓練營》,這里的主角都是孩子。
自護訓練營共有7期,每一期的主題都是和兒童很貼切的,而我最喜歡的一期是第六期。這一期的內容主要是圍繞「游泳」展開的。裡面向我們講述了游泳時幾個應該注意的地方:
第一,不要到河邊游泳。近來,天氣炎熱,許多同學打起了到河邊游泳的主意。其實,這是十分危險的。因為你對那裡的水況還不了解,不熟悉,不知道哪裡有旋渦等陷阱,很容易送命。再加上夏季比較容易發生洪澇災害……所以,不要到河邊游泳。
第二,不要到深水區游泳。很多同學認為只要會游泳,到哪游泳都行,這又是一個誤區。因為深水區的水可能高於你的身高,當你游得體力透支時,腳底下沒有著力點,旁邊也沒有手可以抓的東西,就可能溺水身亡。因此,不管怎樣,最好不要到深水區游泳
第三,不要盲目救人。當你看見有人溺水正向你(未成年人)求救時,你會怎麼做呢?你不應該馬上跳下河去救人,,而是趕緊去找竹竿、救生圈等漂浮物,扔給他(她),並向大人求救。如果你馬上跳下去救他(她),反而有可能造成不但救不了別人,自己也有可能因被他(她)當作救命稻草,抓住不放而送命。因此,此時此刻,你要做的是「見義有為」,而不是「見義勇為」。因為你還沒有那樣的能力。
伴隨著夏季的到來,市各大游泳池紛紛開放,許多同學成了那裡光顧的常客。然而,很多人對游泳池一些潛在的問題卻渾然不知。比如,金都游泳池——水上世界,就存在問題。去那游泳時可以發現,不是人人都要經過消毒池,有的可以從旁邊的一個小門進到游泳場內。如果這樣,疾病就輕而易舉地傳播到你的身上。
還有,游泳池的水衛生嗎?在游泳時,經常會在我們的身邊發現不少漂浮物,有樹葉,還有一些黑色的異物。戴上游泳鏡潛入水中往下看,會發現底下布滿了青苔。甚至有一些不講衛生的人,為了能游得久一些,會十分不道德地在游泳池內小便,而因游泳池換水的時間也不固定,因此經常會出現令人十分擔憂的情況。
看了這期的《今日說法》,改變了我對《今日說法》的印象,這個欄目不僅僅揭露社會的黑暗面,而且還關心普通大眾的日常生活, 從中我們不僅可以獲得越來越多的法律知識,還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我們的道德修養。在黨中央大力提倡以德治國、以法治國、創建和諧社會的今天,《今日說法》欄目無疑是實現這一宏偉目標的輿論利器。

今天看了《今日說法》對翼城縣縣長、縣委書記武保安賣官案的報道,心情久久難以平靜。武保安利用職務之便大肆賣官,上任僅8個月瘋狂聚斂財富數百萬。對於影響如此惡劣,情節如此嚴重的貪官僅僅判處有期徒刑15年(部分來歷不明家產退還,可能期間還會因為「表現良好」減短刑期),似乎太溫柔。相對礦井工人不一定能兌現的一二十萬的死亡賠償,可以看出人命還是有貴賤之分。 我不禁想起「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老話。看來當官的利潤比做什麼生意來的都大,為什麼一個小小的縣官都這么不得了呢?站在法庭上的武保安及其妻子王臨風有很多「心得體會」。王臨風說:「當書記與當縣長就是不一樣」。3年縣長任期,武保安受賄不過十數萬,而當了縣委書記後,8個月即斂財500多萬元。我們不難看出,在某些地方,一把手權力集中到了何等地步,按權分贓的潛規則已何等分明。「我和武收錢收得都有點害怕,可是沒辦法」。武保安的老婆王臨風退休後主要干兩件事,一是打麻將,二是到銀行存款。從2003年下半年以來,她頻繁進出附近的儲蓄所,有時兩天存一次,有時一天存兩三筆,次數之多、數額之大,都令人咋舌。讓人無比郁悶的是,社會呼聲甚高的官員財產申報制度在哪裡?像武保安這樣的官場富豪不斷涌現,已直戳官員財產監督軟肋,建立完善官員財產監控體系卻一直是空談。 欲剎住賣官腐敗歪風,筆者倒有一個餿主意:與其讓貪官賣官而中飽私囊,倒不如將賣官合法化,公開化,把賣官收入上繳國庫或各級財政,然後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造福社會和人民。當然,這只是玩笑。社會主義的中國豈能如此亂搞?
最後,讓我們重溫馬克思的經典論述:「如果有50%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有100%的利潤,它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任意橫行甚至無視絞首的危險。」賣官是無本生意,其利潤何止300%?賣官者豈能不瘋狂?不過,瘋狂也許就意味著毀滅

我不是小偷曉楠是一個15歲的活潑女孩,自尊心極強。初三下半年有一天她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買東西。媽媽被超市員工懷疑偷了超市的東西,他們一起來到超市對面的派出所。在派出所里,媽媽被一個女警官和超市員工搜身。當媽媽出來後,發現女兒也正被一個超市員工搜身。 專家分析,只有司法機關檢察機關的偵察人員才有權利對嫌疑人搜身。其他任何人都無權。超市員工的這種做法是極為錯誤的。 事後,曉楠的精神一直不好。被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診斷為創傷性應激精神障礙。醫生分析說是因為一些創傷事件使精神受到損害。通過鑒定,與被超市搜身有直接因果關系。 曉楠的精神一直不好,影響了學習,而且沒能參加中考。她成績很好且非常要強。 媽媽想法院起訴,要求精神損害賠償。法院判定此事影響了孩子一生,判超市賠償精神撫慰金10萬元。超市不服,認為此病一年即可治癒,主張只賠償一年的平均工資。 專家分析,心靈創傷會伴隨一個人一生。精神撫慰金不同於醫療費,應有法官酌情裁量。
對於超市被偷的問題,他們應自己購置防盜設備。

樓主自己找一篇吧

❼ 今日說法有感 400字

今天看了《今日說法》對翼城縣縣長、縣委書記武保安賣官案的報道,心情久久難以平靜。武保安利用職務之便大肆賣官,上任僅8個月瘋狂聚斂財富數百萬。對於影響如此惡劣,情節如此嚴重的貪官僅僅判處有期徒刑15年(部分來歷不明家產退還,可能期間還會因為「表現良好」減短刑期),似乎太溫柔。相對礦井工人不一定能兌現的一二十萬的死亡賠償,可以看出人命還是有貴賤之分。 我不禁想起「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老話。看來當官的利潤比做什麼生意來的都大,為什麼一個小小的縣官都這么不得了呢?站在法庭上的武保安及其妻子王臨風有很多「心得體會」。王臨風說:「當書記與當縣長就是不一樣」。3年縣長任期,武保安受賄不過十數萬,而當了縣委書記後,8個月即斂財500多萬元。我們不難看出,在某些地方,一把手權力集中到了何等地步,按權分贓的潛規則已何等分明。「我和武收錢收得都有點害怕,可是沒辦法」。武保安的老婆王臨風退休後主要干兩件事,一是打麻將,二是到銀行存款。從2003年下半年以來,她頻繁進出附近的儲蓄所,有時兩天存一次,有時一天存兩三筆,次數之多、數額之大,都令人咋舌。讓人無比郁悶的是,社會呼聲甚高的官員財產申報制度在哪裡?像武保安這樣的官場富豪不斷涌現,已直戳官員財產監督軟肋,建立完善官員財產監控體系卻一直是空談。 最後,讓我們重溫馬克思的經典論述:「如果有50%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有100%的利潤,它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任意橫行甚至無視絞首的危險。」賣官是無本生意,其利潤何止300%?賣官者豈能不瘋狂?不過,瘋狂也許就意味著毀滅!

❽ 求《今日說法》觀後感10篇(400-500字左右)

「噢!放寒假啦!放寒假啦!……」我像一隻剛剛出籠的小鳥一樣,高興地歡呼起來,「踢」開了媽媽的嘮叨聲,拿起了遙控板,目不轉睛地看起了電視。突然,一個響亮的名字進入了我的視線——雷鋒,一提到這個名字,我就被這個頻道吸引住了,我指著電視大聲地對爸爸說:「他是雷鋒!……」這時候《今日說法》節目主持人講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法制故事:湖南省雷鋒的故鄉發生了一件事,今年放暑假期間,同村有三位小朋友一起到村莊邊的水庫抓魚其中一位不慎滑進了深水區生命危險時,另外有一位於12歲小朋友奮不顧身用自己的全力把落入深水的小夥伴推上了岸邊,而自己由於精疲力竭沉入水底,溺水身亡。奇怪的是被救的和另一位小夥伴不但不救,反而將死者的衣褲悄悄地藏了起來,然後若無其事地跑到死者的鄰居家借書和看電視,企圖製造不在現場的假象,使尋找死者的工作錯過了機會,直到警察偵查時才說出了真象……

看到這里我為救人的小英雄感到可惜,他捨己救人的行為正是雷鋒精神的體現,值得我們學習和贊揚,但是,他如果用呼叫的方法讓大人來救(因為在不到十多米的地方有人)不會白白地犧牲自己。而另兩位小朋友應該受到批評,這么能見死不救呢!特別是那個被救小朋友應該好好地思考一下,假如沒有死者的相救死亡將是自己,他應該感到內疚。同時我也從這個事故中感到凡事都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在放假期間,不遵守這一點,它會毀了一個人、一個家。

面對現代的社會,是一個既有權力膨脹、權利不張,又有道德失落、人格異化的轉型社會,許多人民群眾對法律上存在著疑問甚至迷惑不解。《今日說法》通過對當今社會所關注的法律焦點問題深入詳實的采訪和細致透徹的分析,讓中國百姓更了解法律,更客觀的感知法律,也讓法制二字更貼近每一個人的內心。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難矣。」對於中國法律界而言,並不缺少批判者,缺少的是建設者。作為法制節目,《今日說法》以普法為核心,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為人民群眾打開學習和理解法律的窗口

2002年10月份,為了迎接黨的十六大的召開,《今日說法》推出了三集系列節目《創舉》。該片回顧了普法工作經歷的艱辛歲月,也對當前普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這也是第一部全面反映和總結中國普法工作成就的片子。 2002年12月4日是我國第二個普法宣傳日,也是現行憲法頒布20周年的日子。為此,《今日說法》全力打造「12·4」系列活動。活動包括「2002年度百姓關注的十大法治說法評選」、10期特別節目報道、於12月4日一套播出的一台90分鍾的晚會《法制的力量——2002》和十套播出的一期60分鍾的專題片《追憶似水流年》。自從「十大說法」的備選話題在網上公布以來,已有20萬人次登陸投票,充分表明廣大群眾法律意識的增強和法制社會的逐步完善。廣大觀眾已經把《今日說法》當成推進法律進程的窗口和他們信賴的良師益友。

這個節目的內容對市民們很有用的。它從眾多的案件中選某此很有意義案例,向市民介紹案件的經過,案件的偵破過程,以及案件給人們得到了怎樣的啟示,讓人們提高警惕,並邀請法律顧問來講解法律上的知識和案件所牽扯的法律上的那些條文.使市民們能夠多了解法律知識.其中很多離奇案件是怎樣破的,從多角度對案件進行剖析。讓市民知法、學法、守法,如何用法律保護自己合法權益。

二、創建學習交流平台。

作為一名法律系的學生,《今日說法》是我學習的重要對象。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專家點評,加強了我對法律知識和辦案實踐的知識,為我的學習提供了更寬廣的平台。

最後,我希望《今日說法》做到獨立、冷靜、理性,要替法治說話,站在公平、正義的立場上,同時對未來社會法治走向具有獨到的聲音和影響力,點滴記錄中國法治進程

❾ 觀《法律講堂》有感少於300字

《法律講堂》是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全力打造與重點推出的一檔欄目,《法律課堂》關專注中國的立法進程,屬寓法理和個性思考於案例中,以名家講座的方式,將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法律問題展現在普通百姓面前,是百姓學法,用法的指導手冊。通過回顧司法歷程、認識法理內涵、普及法律知識、弘揚法制精神,提高民主法制意識。
每次看完法律講堂,感觸很深,心裡的觸動很大。每次在看的過程中我感覺自己不僅是在課堂上聽取知識,更是在感受生活。人情冷暖在這里通過一個個真實的事例在我們面前一一呈現。
作為法制頻道的一檔談話節目,《法律講堂》是怎樣找准電視和法制的切入點關鍵是要找出電視手段和法制教育的內在聯系,最大限度地發揮電視的教育作用。

❿ 看中央12的觀後感400

剛才觀看了CCTV-12社會與法頻道中,張紹剛主持的「我建議」節目。今天的話題分為兩個:第一個是就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劉慶峰提出的「目前勞動法對勞動者隨意跳槽行為幾乎未設違約成本,因此企業不願培訓新員工,國家應立法限制員工隨意跳槽,使企業培養新員工所花的時間、代價方面得到更好的法律保護」這個話題,雙方展開討論。其中劉慶峰代表就他的觀點做了補充說明。第二個話題是以就業成功的大學生和仍在等待就業的大學生現身說法,討論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對劉慶峰代表的觀點我表示中立。我認為,剛畢業的大學生,絕大多數需要上崗前的培訓,包括企業文化培訓、崗位培訓等等。如果企業培訓後,員工因為企業或自身的因素離職,這將對企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我們大多數人也會認為:沒有哪家企業不想留住人才,同樣也沒有哪個人才不想找到一塊適合自己發展的平台。因此,如果企業的管理機制適合人才的發展,那麼企業也就不用擔心員工的離職和人才外流;如果每一個人才能為企業的發展全力以赴,出謀劃策,努力成為發光的金子,也就不用擔心得不到重用。
關於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我認為這句話說的很好,「如果你是一粒沙子,扔到沙灘上,你還能找出那粒沙子嗎?如果把一粒珍珠扔到沙灘上,你一定可以再找到它。」那麼,如果你是一粒沙子,卻想得到珍珠的待遇,那你永遠找不到適合你的工作。先把自己當做一粒沙子吧,用心提高自己,經過鍛煉和磨難,終會把自己打造成為一粒發光的珍珠。正如張紹剛在節目最後說的求真務實,腳踏實地。或許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剛才觀看了CCTV-12社會與法頻道中,張紹剛主持的「我建議」節目。今天的話題分為兩個:第一個是就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劉慶峰提出的「目前勞動法對勞動者隨意跳槽行為幾乎未設違約成本,因此企業不願培訓新員工,國家應立法限制員工隨意跳槽,使企業培養新員工所花的時間、代價方面得到更好的法律保護」這個話題,雙方展開討論。其中劉慶峰代表就他的觀點做了補充說明。第二個話題是以就業成功的大學生和仍在等待就業的大學生現身說法,討論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對劉慶峰代表的觀點我表示中立。我認為,剛畢業的大學生,絕大多數需要上崗前的培訓,包括企業文化培訓、崗位培訓等等。如果企業培訓後,員工因為企業或自身的因素離職,這將對企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我們大多數人也會認為:沒有哪家企業不想留住人才,同樣也沒有哪個人才不想找到一塊適合自己發展的平台。因此,如果企業的管理機制適合人才的發展,那麼企業也就不用擔心員工的離職和人才外流;如果每一個人才能為企業的發展全力以赴,出謀劃策,努力成為發光的金子,也就不用擔心得不到重用。關於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我認為這句話說的很好,「如果你是一粒沙子,扔到沙灘上,你還能找出那粒沙子嗎?如果把一粒珍珠扔到沙灘上,你一定可以再找到它。」那麼,如果你是一粒沙子,卻想得到珍珠的待遇,那你永遠找不到適合你的工作。先把自己當做一粒沙子吧,用心提高自己,經過鍛煉和磨難,終會把自己打造成為一粒發光的珍珠。正如張紹剛在節目最後說的求真務實,腳踏實地。或許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熱點內容
職工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制度 發布:2025-08-16 03:04:35 瀏覽:888
勞動法職工獎懲 發布:2025-08-16 02:49:38 瀏覽:285
道德經門事件 發布:2025-08-16 02:43:25 瀏覽:737
強力金融法學 發布:2025-08-16 02:34:22 瀏覽:852
導火新聞線行政法知識 發布:2025-08-16 02:28:41 瀏覽:346
中國政法大學案例研習經濟法 發布:2025-08-16 02:14:36 瀏覽:456
合同法中的明顯不合理低價 發布:2025-08-16 01:57:10 瀏覽:431
海港區法院 發布:2025-08-16 01:56:15 瀏覽:78
行政法公益慈善 發布:2025-08-16 01:54:05 瀏覽:572
單位法律知識考試簡報 發布:2025-08-16 01:53:56 瀏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