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22條現象
1. 婚姻法第二十二條昰怎麼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二條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對重婚導致的婚姻無效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當事人所生的子女,適用本法有關父母子女的規定。
本條規定的是無效婚姻及其如何處理。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解釋什麼時候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解釋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3. 依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2條明確規定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二條: 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該條司法解釋主要解決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性質問題,原則上是婚前出資的視為對自己子女的贈與,婚後出資的視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同時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這與《婚姻法》關於夫妻財產的規定的精神是一致的,即婚前財產屬於一方的個人財產,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是夫妻共同財產,但同時要尊重當事人的特殊約定。
《婚姻法》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婚姻法》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4. 婚姻法若干問題解釋第二十二條第二款
婚姻法若干問題解釋沒有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該條只有一款。
關於版適用《中華人民共和權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二條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符合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應准予離婚」情形的,不應當因當事人有過錯而判決不準離婚。
《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001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02次會議通過)法釋〔2001〕30號
為了正確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下簡稱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對人民法院適用婚姻法的有關問題作出解釋。
5. 新婚姻法二十二條
2014年沒有新《婚姻法》出台,也沒有作任何修訂。
《婚姻法》第二十二條 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6. 婚姻法第二十條內容
婚姻法第20條的內容應該就是說冷靜期吧,就這兩個人要冷靜30天這樣子
7. 新的婚姻法第二十二條
新婚姻法第二十二條 是關於子女姓氏的規定
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我們一般都是從父姓,這個規定主要是說,孩子也有權利被冠母姓。
夫妻二者處於平等的婚姻地位。
8. 關於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二條
1.如果房本是父母的名字,沒有過戶,可以隨時可以撤銷贈與。
2.結婚後夫婦還專貸,必屬須留好證明,才能證明還貸部分是共同財產。首付部分不是共同財產。
3.如果是夫婦一方的名字,贈與後,婚前部分是夫妻一方婚前財產,不會成為共同財產。婚後還貸部分是夫妻共有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