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延期交貨每天賠償
A. 合同法中關於延期處罰規定
1延期交付那麼就構成了違約,對違約行為沒有約定違約金或者沒有定金條例的,那麼專可以根據因對方的違約行屬為給你造成的損失來進行要求賠償。
合同法相關規定
第一百零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一十四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B. 合同法交貨期延誤是如何處理
賣方延遲交貨時買方的救濟方法:
買賣合同簽訂之後,賣方不按期交貨常有發生,且在國際貿易中是常見的。有時是賣方按時交貨確有困難,這時應及時通知買方,請求買方同意延長交貨期;有時是由於市場行情發生劇烈變化,賣方故意不交貨。而對於買方來說,賣方延遲交貨可能使他遭受巨大的損失。各國法律對這種違約行為均規定了相應的救濟方法。英美法國家從保護買方的利益出發,在法律上對延遲交貨處理十分嚴厲。大陸法系國家對此則採取較為寬容的態度。
《公約》未就延遲交貨問題作出具體的規定,但是依照《公約》的規定,賣方延遲交貨如未得到買方的許可,即構成違約,買方可採取下列救濟方法:
(1)當賣方延遲交貨構成了根本違反合同時,買方就可以撤銷合同。在行使該權利時,買方應注意只有在該違約從根本上剝奪了其依據合同有權期待得到的東西時才可行使該權利。所以,當賣方延遲交貨時,買方可以給他規定一段合理的額外時間,讓他履行義務,如果賣方不在該時間內交貨,或聲明他將不在新規定的額外時間內交貨,買方即可撤銷合同;如果賣方已經交貨,買方行使撤銷合同的權利必須在他知道賣方交貨之後的一段合理時間內作出,否則他就喪失了宣告合同撤銷的權利。所謂「合理」時間,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最好盡快行使。
(2)請求損害賠償。《公約》規定,賣方違約時,買方除了行使其他權利外,還可以同時請求損害賠償。當賣方延遲交貨時,買方要求賠償損失的權利是十分肯定的,即使他已經以賣方延遲交貨為由撤銷合同。附帶說明的是,《公約》對提前交貨也作了具體規定:當賣方在交貨期前交貨,買方可以受領貨物,也可以拒收貨物。
賣方交貨延遲如何救濟,關鍵是看是否構成根本違反合同。若構成根本違反合同,則可撤銷合同,並請求損害賠償;若未構成根本違反合同,則只能請求損害賠償。延遲交貨在國際交易中是常見的,賣方要及時通知買方,延長交貨期,買方同意,則可延長,若不同意,則仍必須按時交貨。如何區分賣方延遲交貨是否構成根本違反合同,可從以下兩個案例得到一點啟示和借鑒:
案例一:出售聖誕節食用火雞合同案。買方從國外進口一批供聖誕節出售的火雞,交貨時間為11月底至12月初,而賣方交貨為12月底。由於聖誕節已過,火雞難以銷售,使買方遭受重大損失,導致剝奪了買方根據合同有權期待得到的東西,在這種情況下,賣方延遲交貨可以認為是根本違反合同,買方有權撤銷合同,拒收遲交的貨物。
案例二:出售普通肉雞合同案。合同規定賣方應於7月至8月裝運,但賣方9月初才裝運。在這段時間肉雞的市場價格並沒有什麼變化。供銷情況亦正常。在這種情況下,賣方遲延交貨就不能認為是根本違反合同,買方不能撤銷合同。
若買方訂合同時告訴賣方有特定用途,而賣方延遲交貨,則此時構成根本違約,可撤銷合同,拒收貨物。
C. 合同法延期交貨違約金怎麼算
違約金具有懲罰性的特徵,它不以非違約方遭受損失為前提。
D. 延期交貨,違約金怎麼賠付
由雙方在合同中自行約定。
一般在實際損失的30%以內。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1999年3月15日通過,現予公布,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百一十四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法釋〔2009〕5號)
第二十九條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
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
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就規定:「當事人以約定違約金過高為由請求減少的,應當以違約金超過造成的損失30%為標准適當減少;當事人以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為由請求增加的,應當以違約造成的損失確定違約金數額。」該司法解釋對約定違約金過高、沒有約定違約金或者損失賠償額計算方法的情形也規定了具體可參照的標准。
*注意:
1、遇到合同等法律問題應委託律師處理。
未建立正式委託關系之前的律師解答,均不得作為自行處理實際案件的依據。
2、非專業人士嚴禁擅自以法律條文或者法學專業文章作為實際案件的處理依據。
3、如自行處理法律問題,後果自負。
E. 合同法中規定逾期交貨每天違約金是%多少
逾期交貨違約金比例一般以不超過造成損失的30%為宜。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專法〉若干問題屬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
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
F. 未按時供貨按合同法規定如何賠償
未按時供貨按合同法可以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也可以要對此賠償損失;
根據《合同法》規定:
第一百零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零八條 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第一百一十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
(二)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
(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6)合同法延期交貨每天賠償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三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一百一十四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第一百一十五條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第一百一十八條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並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第一百一十九條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G. 《合同法》規定的因晚交貨產生的罰款
合同法對於罰款比例沒有細則規定,對於延遲交貨,一般按照合同約定的違約金或賠償金比例收取,如果沒有約定,一般按照實際損失賠償即可。
H. 延期交貨按合同法應如何賠償
第一百零七來條
當事人一方不源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一十二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第一百一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I. 延期交貨違約責任按合同法及相關司法解釋應怎樣執行
1 合同有約定的按約定賠,比如合同明確規定每延期一天按貨款的千分之幾賠
2 合同沒有約定的專,按實際損失賠,這個屬計算有點復雜,要求雙方最好協商一致,
不一至時,到法院起訴或調解或仲裁;實際損失,比如造成你的誤工\誤貨等等
3 如果雙方是長期協作關系,最好是友好協商解決,和生財,還有看對方是不是不可抗力因素,等等
4 法院起訴,費時費力,你還得與法院發生關系,非必要時,不要輕用
J. 合同法中是否有關於遲交貨的罰款比例
1、合同法中沒有延遲交貨罰款的規定。
2、合同法屬於民事法律,不存在罰款的問題。回如果合同當事人答不履行合同或者未按約定履行合同,需要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支付違約金或者賠償對方的損失。
3、延遲交貨,屬於違約行為,交貨人需要向對方支付違約金或者賠償損失。如果因延遲交貨導致購買人的合同目的無法實現,購買人還可以解除合同,並要求交貨人賠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