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的合同撤銷權

合同法的合同撤銷權

發布時間: 2022-02-27 02:05:56

合同法中撤銷權消滅是什麼情況

合同法中的撤銷權是指債權人對於債務人所為的危害債權的行為,可請求法院予以撤銷的權利。對於撤銷權的行使,我國《合同法》有相關的規定。

㈡ 合同法的撤銷權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合同可撤銷的情形: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2、以欺詐、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欺詐、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3、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的訂立顯失公平的。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條??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一條??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條 撤銷權人行使合同撤銷權後,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處於無效狀態。

第一百五十七條??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後,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㈢ 合同法撤銷權的具體規定具體是什麼

撤銷權的規定是:如果債務人以放棄其債權等方式無償處分財產權益,或者惡意延長其到期債權的履行期限,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的,債權人可向法院起訴,行使撤銷權來保全其債權。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條
債務人以放棄其債權、放棄債權擔保、無償轉讓財產等方式無償處分財產權益,或者惡意延長其到期債權的履行期限,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第五百四十條
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第五百四十一條
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第五百四十二條
債務人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的行為被撤銷的,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㈣ 合同法中撤銷權的規定是什麼

合同法撤銷權的具體規定是:撤銷權是撤銷權人依法具有的,對存在重大誤解、顯示公平、欺詐脅迫等情況的合同,在一定期限內可以請求撤銷該合同的權利。一般情況下,撤銷權的行使期限為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三)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放棄撤銷權。
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㈤ 合同法撤銷權是什麼意思

關於撤銷權的具體規定是,如果債務人以放棄其債權等等方式無償處分財產權益,或者惡意延長其到期債權的履行期限,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的,債權人可向法院起訴,行使撤銷權來保全其債權。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條
債務人以放棄其債權、放棄債權擔保、無償轉讓財產等方式無償處分財產權益,或者惡意延長其到期債權的履行期限,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第五百四十條
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第五百四十一條
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第五百四十二條
債務人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的行為被撤銷的,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㈥ 合同法規定,有撤銷權的情形有哪些

下列情形可以行使合同撤銷權:

1.一方當事人故意實施某種欺騙他人的行為,並使他人陷入錯誤而訂立的合同。

2.一方當事人直接以強制手段迫使對方與已訂立合同。

3.趁人之危訂立合同。

4.因重大誤解訂立合同。

5.訂立合同存在顯失公平的情形。

【法律依據】

《合同法》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合同法》將於2020年12月31號失效)。

根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民法典》生效時間為2021年1月1日)。

熱點內容
散播視頻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3 15:33:05 瀏覽:54
勞動法員工合同期限 發布:2025-07-13 15:19:27 瀏覽:482
百度訴訟法 發布:2025-07-13 14:52:18 瀏覽:951
直銷傳銷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13 14:52:14 瀏覽:31
經濟法是權力本位法 發布:2025-07-13 14:52:12 瀏覽:825
深圳的大學法學排名 發布:2025-07-13 14:50:47 瀏覽:515
婚內期間的保證書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13 14:50:41 瀏覽:897
勞動法是行政法的組成部分嗎 發布:2025-07-13 14:50:15 瀏覽:846
律師毛收入 發布:2025-07-13 14:49:32 瀏覽:937
順城法院招聘 發布:2025-07-13 14:48:49 瀏覽: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