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賠償限額規定
① 合同違約金的上限是多少
合同的賠償,一般抄是指合同違約金襲,違約金是指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或者法律直接規定,一方當事人違約的,應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錢。違約金的標準是金錢,但當事人也可以約定違約金的標的物為金錢以外的其他財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14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實際損失的,當事人可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也就是說合同賠償沒有上限,但是應當以實際損失作為參考依據。
② 損害賠償的限制規則
對損害賠償額的限制,一般採取兩種方式:其一,約定限制。即當事人通過負責或限責條款,在合同中事先約定損害賠償的最高限額。其二,法定限制。即法律規定對全面賠償原則作出相應限制。這些限制包括:合理預見規則、過錯相抵規則、損益同銷規則。
③ 賠償金額有上限嗎
所有的賠償都是有一定數額限制的。
用人單位除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情形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外,其它情況根據解除的原因不同,賠償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1)如果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合同,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這里所稱的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按應發工資計算。
(2)如果單位沒有正當合法理由單方辭退,需要按上面標准支付雙倍的賠償金。
法律依據在於:
(1)《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2)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3)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④ 合同違約金約定的上限是多少
一.合同違約金的上限是多少
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違約金過高的比較標准為守約方的實際損失,如上所述,實際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履行利益損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的規定,以調整到實際損失的130%為原則,以體現違約金的懲罰性。法律對於違約金的最高限度並沒有明確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的定金數額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百分之二十的,超過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合同違約金如何支付
(1)違約金的支付應體現合理性。
違約金應如何支付? ,當事人可以依法請求仲裁機構或者法院予以適當增、減,從而保證支付違約金額同違約所造成的損失相符合,以體現違約補救的合理性。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2)違約金的計算辦法及支付期限應明確約定。
為了避免在違約金交付問題上發生爭議,合同當事人還應在合同的違約條款中,明確約定違約金的計算辦法、支付期限及遲交時利息的計算辦法等。
⑤ 關於合同的違約罰款數額大小有什麼規定范圍嗎
合同的違約罰款數額抄是有上限的。
1、根據《合同法》第114條的規定,違約金過高的比較標准為守約方的實際損失。如上所述,實際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履行利益損失。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6條的規定,以調整到實際損失的130%為原則,以體現違約金的懲罰性。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1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的定金數額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百分之二十的,超過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5)合同法賠償限額規定擴展閱讀:
關於合同違約金的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14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
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合同違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違約金
⑥ 合同法中關於違約金的上限
違約金上限的司法解釋;如果當事人以約定的違約金過高為由請求減少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以違約金超過造成的損失30%為標准適當減少,即違約金的數額不能超過造成的損失的30%。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
當事人以約定的違約金過高為由請求減少的,應當以違約金超過造成的損失30%為標准適當減少;當事人以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為由請求增加的,應當以違約造成的損失確定違約金數額。
⑦ 合同違約後,賠償違約金的上限是多少
合同的抄賠償,一般是指合同違約金,違約金是指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或者法律直接規定,一方當事人違約的,應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錢。違約金的標準是金錢,但當事人也可以約定違約金的標的物為金錢以外的其他財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14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實際損失的,當事人可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也就是說合同賠償沒有上限,但是應當以實際損失作為參考依據。
⑧ 合同違約金按合同法規定最高不超過多少
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違約金過高的比較標准為守約方的實際損失,如上所述,實際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履行利益損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的規定,以調整到實際損失的130%為原則,以體現違約金的懲罰性。
法律對於違約金的最高限度並沒有明確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的定金數額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百分之二十的,超過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當事人完全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債務時,必須按約定給付對方的一定數額的金錢或者金錢以外的其他財產。違約金是合同經濟方式的一種,也是對違約的一種經濟制裁。違約金的設立,是為了保證債的履行,即使對方沒有遭受任何財產損失,也要按法律或合同的規定給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標准依法定或雙方在合同中書面約定。違約金有兩種:
①懲罰性違約金,其作用全在懲罰,如果對方因違約而遭受財產損失,則違約一方除支付違約金外,還應另行賠償對方的損失。
②補償性違約金,是對合同一方當事人因他方違約可能遭受的財產損失的一種預先估計,給付了違約金,即免除了違約一方賠償對方所遭受的財產損失的責任;即使損失大於違約金,亦不再補償。《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14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