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承認的夫妻協議
『壹』 夫妻協議書
1 新《婚姻法》規定:因感情不合,夫妻分居兩年以上,其中一方起訴離婚,可准予離婚。
2 如果你現在還不想離,簽協議也沒用。法律不承認「自動解除婚姻關系」一說,如果你沒有法院判決的離婚證就再婚,就犯了重婚罪。要服刑的!
3 如果想再給他一次機會,可以簽個協議。在此期間,建議你們好好相處,盡量挽回破裂的婚姻。
4 如果你實在決心離,那就繼續堅持分居。從去年算起,兩年期滿,可以很快起訴離婚。
協議可以這樣寫
1 從今日起至X年X月X日,XXX必須每月10號前支付給xxx及兒子生活費XXXX元,以現金支付。
2 XXX如不履行支付,xxx將繼續堅持分居,適當時機將到法院起訴請求離婚。
不過,你要考慮好,離婚時婚姻存續期間的債權債務是要由兩個人共同分擔的!除非你們事前另有協議。
此外,建議你們到居委會、街道辦事處辦理協議離婚。條件你們自己商定。
總之,沒有離婚證,不能再婚!記住,小心觸動法律。
『貳』 婚姻當中夫妻雙方簽訂的協議能否受到法律的認可
1、約定式沒有問題的,因為協議雙方意思表示真實就可以的,但是你債務一塊需要明白的是婚姻期間發生的債務如果是作為家庭債務的話,你不能用該協議內容對抗第三人,也就是說如果結婚後有欠債(合法的)不論是誰經手的,債務人都可以要求你們兩人中的任何一個償還。你不能說我簽了協議就不還。
2、婚前財產公證帶身份證,財產的所有權憑證(房子的房產證或購房合同,存摺等)收費如果不涉及產權變更大概三、四百塊,如果涉及到財產權的變更,收費室按財產數額的1.2%算。你帶好材料直接去公證處,公證處有樣本給你的,會根據你的具體要求打的,協議類的一般沒固定格式。
3、領結婚證之前去辦就可以了。領證之後是夫妻財產協議公證。
4、看了你的協議書,我覺得其實你可以考慮一下是否結婚,東西都細分到這程度了,人心還能靠的攏么?
『叄』 婚姻法夫妻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婚姻中夫妻協議有法律效力的。但還需要滿足如下生效條件:約定雙方主體適格(即婚姻關系合法有效)、意思表示真實、約定不違反法律或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零六十五條
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清償。
『肆』 夫妻協議有效嗎
因此委託專業律師草擬專業婚內或婚前協議是處理此問題根本的關鍵。 1、總原則:夫妻雙方經協商一致同意,對婚前個人財產及婚後共同財產的歸屬達成原則性意見(①婚前財產均歸個人所有,婚後所得財產歸雙方共同所有;②婚前個人財產及婚後所得財產均屬雙方共同所有,一人一半;③婚前個人財產及婚後自己所得財產分別歸其個人所有,雙方經濟獨立,各自財產由個人完全支配處置,無須徵得配偶同意;④婚前個人財產各自所有,婚後所得財產部分歸共同所有,部分歸各自所有)。 律師解讀:此條非常關鍵。原來的《婚姻法》與修正之後的法律在財產內容上有著重大的調整。老法認為一方婚前財產經過結婚若干年就會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而新法認為婚前一方財產就是其個人財產,婚後所得是共同財產,二者不相干。很多家庭成員都不知道法律作了重大調整。所以如果夫妻不想按照法律的原則來確認財產歸屬的時候,就可以借用此條原則性的規定將夫妻間的婚前、婚後財產作一安排。 2、夫妻婚後對於日常消費支出元以下的,可自行支配開銷,凡處理超過元價值以上的錢物時,必須經配偶同意。以下財產視為貴重財產,一方處置時必須經過配偶另一方書面同意,否則視為一方未經共有人同意擅自處分夫妻共同財產。 律師解讀:有不少家庭出現婚姻糾紛後,一方常常存在私自轉移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比如將房產轉賣給他人,或將公房承租權轉移到自己親屬名下。這樣會對弱勢一方很不利。可是轉移財產一方往往不承認這一事實並宣稱轉讓是經過配偶同意的。此約定條款就是為防止財產轉移風險,如果沒有配偶的書面同意另一方私自將貴重財產轉移的,《婚姻法》會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過錯方少分或不分。 3、夫妻婚前(或婚內)曾以(男方或女方)名義購置房屋一處,位於,其中首付款系出資,銀行按揭貸款每月償還元,一直由雙方共同償還(或由某一方償還)。故夫妻雙方約定此房屋屬於(①某一方婚前個人財產;②夫妻雙方共同財產,且各占份額為)。 律師解讀:對於婚內購買的房產不必說,都是夫妻共同房產,可是很多家庭都是婚前以一方名義買房,而婚後夫妻倆共同還貸的情況。從法律角度來看,如果一方在婚前以自己名義買房,又向銀行借款還貸,即使房產證在婚後才下達,也會認為此房產為一方的婚前個人財產。對於和他一起共同生活且共同幫助還貸的配偶來說,就會不公平,所以通過此約定,夫妻倆自己來明確房子算是一人的還是兩人的,各佔多少份額?避免將來扯不清。 3、夫妻婚前(或婚內)曾以(男方或女方)名義購置一方工作單位分配的福利公房一處,位於,夫妻共同出資購房款元,已經(未)簽訂購房協議,房產證已經下發(或者正在辦理過程中),該房為(①一方婚前個人財產;②夫妻雙方共同財產)。 律師解讀:不少夫妻的住房都是從原工作單位買的,如果是以成本價買的房,買方是有完全產權的,這時夫妻倆可以自己約定房產歸屬,可如果是以標准價買的,職工和單位各有一部分產權,所以夫妻在約定此房產歸屬時是要受到限制的,而且這種房產的轉讓會受到單位的各種限制。 4、對於有企業投資權益的一方,因經營需要該企業融資借款時,若此投資權益形式為(①有限責任公司出資額;②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的股份;③集體企業或股份制企業中的股份;④個人公司;⑤某外資企業的出資),則該債務均為企業法人債務,與配偶無關;若該投資權益形式為(①合夥人企業的合夥份額;;②某個體工商戶;③某個人獨資企業),則該企業舉債時一方應通知其配偶,否則視為其個人債務,由其個人償還。 律師解讀:由於本條款中的後三種企業投資權益表現形式中,合夥人或出資人在法律上對第三人債務均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當企業財產不足以償還債務時,就可能需要用家庭財產償還,所以配偶應對此債務具有一定的防範風險意識。在婚姻案件中,從事經營活動的一方故意偽造夫妻共同債務並不少見,所以此約定也有一定積極意義。
『伍』 婚姻協議
從道義上講,你的這種協議叫做「夫妻忠誠協議」,夫妻之間的忠誠靠的是相互理解和尊重;信任和真愛。忠誠不是寫在紙上的,而是墨守在心裡。如果夫妻之間沒有了忠誠和信用,那麼這一紙協議還能保證得了嗎?還有意義嗎?所以,彼此的忠誠,靠的是那份對彼此的責任、對家庭的責任、對孩子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等等。
從法律上講,協議的合法性是協議有效與否的重要條件之一,由於約定:把丈夫行為出軌作為凈身出戶的條件,其約定具有違法性,即使雙方簽字認可,法律也不會支持,違背法律的協議至簽訂之時起即無效。
『陸』 夫妻雙方私下簽訂的協議是否被法律承認請專業人事為我解答
這個協議從各個仿來講都是顯失公平的,對男女各方都是一樣的,但是如果這個協議是出自你們自願的應該是可以成立的,但還有一點就是男女個人財產80%是婚前公證還是沒有公證,如果沒有公證,男女個人財產這個詞語沒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