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合同法
1. 服裝廠與紡織廠簽訂了一份不料購銷合同
紡織廠不違約,《合同法》規定不安抗辯權,合同一方出現財務狀況惡化、經營虧損等情況出現時,向對方有權利中止合同
2. 2010年12月1日,甲服裝廠和乙紡織公司簽訂了一份買賣合同。合同約定,甲服裝廠購買乙紡織公司布料
1、甲與乙的買賣合同關系。2、乙與丙的運輸委託關系。3、甲與乙的債權債務關系。4、乙與丙的債權債務關系。
3. 在合同法上,紡織技術可以作為買賣合同的標的物
技術秘密或具有專利權的可以。
4. 2018年12月1日,甲服裝公司和乙紡織公司簽訂一份買賣合同。合同約定,甲履裝公司購買乙紡織公20
摘要 法律關系主體是指法律關系的參加者,即在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或承擔義務的人,法律上所稱的「人「主要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是指有生命並具有法律人格的個人,包括公民、外國人和無國籍的人。法人是與自然人相對稱的概念,指具有法律人格,能夠以自己的名義獨立享有權利或承擔義務的組織。
5. 我國紡織品出口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
中國出口紡織品海關管理
1.出口紡織品海關管理
我國出口紡織品的管理工作主要涉及的單位有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商務部負責全國紡織品出口臨時管理工作,同時根據需要會同海關總署及質檢總局制定及調整《紡織品出口臨時管理目錄》,並加以對外公布。
目前,出口美國的紡織品在通關過程中所牽涉到的證件主要有紡織品臨時出口許可證及出境貨物通關單。臨時出口許可證由許可證及原產地證兩項組成,出口美國的證件主要包括輸美紡織品許可證(一式五聯)、輸美紡織品原產地證(一式四聯)。
紡織品臨時出口許可證由商務部授權配額許可證事務局統一管理、指導,並由全國各地方商務主管部門具體操作。許可證局對商務部負責,各地商務主管部門為紡織品臨時出口許可證件的發證機構;在許可證局的統一管理、監督、檢查和指導下負責受權范圍內的發證工作。紡織品臨時出口許可證件實行「一批一證」和「一證一關」制。「一批一證」指紡織品臨時出口許可證件在有效期內一次報關使用;「一證一關」指紡織品臨時出口許可證只能在一個海關報關。
一套輸美紡織品出口許可證和產地證可以對應多份紡織品臨時出口許可證,經營者應一次性申辦並領取,對超過一個月不領取的證書,發證機構可予以收回並撤銷。
據《中美關於紡織品和服裝貿易的諒解備忘錄》規定,美國從中國進口紡織品,屬於進口者自用的非零售產品,無論價值多少,及作了適當標注的、金額等於或少於
800美元的商用樣品,美國海關不予限制。
紡織品出口臨時許可管理適用以下海關監管方式:一般貿易、易貨貿易、補償貿易、進料加工(對口合同)、進料加工(非對口合同)、來料加工裝配貿易進口料件及其它貿易方式。從境內區外進入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場所的屬於《紡織品出口臨時管理商品目錄》的商品,海關不驗核其許可證件;待上述貨物實際離境時,按照有關規定海關根據需要對其憑許可證件辦理驗放手續。對於屬紡織品出口臨時管理目錄的商品,根據商務部公告(2005年第49號)和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公告(2005年第45號、87號、103號、104號及2006年第6號)的規定,經營者持加蓋紡織品許可證專用章的許可證在中國海關報關,辦理相關紡織品出口手續;對屬於法定檢驗目錄的商品還應憑檢驗檢疫機構出具的出境貨物通關單辦理驗放手續。待貨物出口至美國口岸時,進口方應憑商務部傳輸至美方的電子數據在美國海關辦理相關驗放手續,輸美紡織品許可證和輸美紡織品原產地證留用備查。
2.出口紡織品相關注意事項
《稅則》是以《協調制度》為基礎制定的,已在本刊2007年第7期對《協調制度》及海關商品歸類的重要性做了系統的介紹,在此不再重復。如前所述,我國紡織品的出口管理則是以稅則歸類項下的10位海關商品編碼為基礎確定的,只有給出了出口商品的正確稅則編碼,才能確定其具體的貿易管制措施。
在實際的紡織品出口通關操作過程中,相關企業及貨運代理公司在利益的驅使下往往會本末倒置。他們首先關心的是出口的紡織品是否是設限商品,往往是把屬於設限的商品歸到非設限的商品中去,以圖矇混過關,或是先確定出口商品所屬的設限類別,然後再按類別號確定其具體的稅則編碼。誠然,出口商品是否受許可證管理是紡織企業及貿易商首要關注的問題,但對於海關來說,商品歸類正確與否是他們在審單過程中首要關注的重點,然後則是根據正確的稅則編碼確定其是否是為貿易管制商品。由於企業與海關在這一問題上的出發點不同,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矛盾的產生,降低了出口商品的通關效率。
根據《紡織品出口臨時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及海關業務具體操作流程,建議目前凡是列入《紡織品出口臨時管理商品目錄》的商品的出口應按照以下步驟實行。
(1)根據出口紡織品的纖維成分、加工狀態、使用用途及其它相關要素並參閱《中國海關報關實用手冊》進行商品歸類,確定其10位稅則編碼,然後根據其稅則編碼查看其進出口證件代碼項,如果該項下有進出口證件代碼,則表明其在出口狀態下為貿易管制商品(紡織品臨時出口許可證代碼為5,出境貨物通關單代碼為B)。
(2)紡織品臨時出口許可數量一定比例實行有償招標,剩餘部分則實行按出口業績分配。商務部根據分配原則確定各經營者可申請的商品類別和數量並定期公布在商務部的官方網站上,獲得可申請數量的企業應在商務部下達的可申請類別和數量范圍內向各地方商務部管部門提出許可申請,辦理臨時出口許可證的相關審批手續並申領許可證。
(3)企業或被授權的貨運代理公司憑力口蓋紡織品許可專用章的有關證件向海關申報,海關根據業務流程對出境貨物進行審單、查驗、征稅直至最後的放行,重點放在業主提供的單證與貨物是否「單單相符」、「單貨相符」。
(4)貨物抵達進口國港口後,經營者憑中國商務部傳輸的電子數據和書面紡織品臨時出口許可證件及主管發證機構簽發的原產地證辦理相關通關手續。
6. 合同法案例,急~~~~~
1、服裝廠有權解除合同,因為服裝廠行使的是法定的合同解除權。法定的合同解除權的事由之一是遲延履行,按《合同法》第94條第(三)項,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相對方催告後於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相對方得解除合同。本案中約定的履行交貨義務的期限是4月15日,但紡織廠經服裝廠幾次催告,並在8月10日之前一直未履行合同,應視為在催告後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合同,因此服裝廠有權解除合同。
2、法院不應支持紡織廠的主張。因為按照《合同法》第96條,法定合同解除權是形成權,形成權是單方意思即可發生法律效力的權利,因此服裝廠的解除合同的意思(即5月20日的通知)到達紡織廠即發生解除合同的效力。形成權的行使不須對方同意。
3、服裝廠可以要求損害賠償。因為按照《合同法》第97條,合同解除後,解除權人有損失的,可以要求違約方賠償損失。本案中服裝廠因對方遲延履行而從別的渠道進貨造成損失,該損失因紡織廠違約而起,因此有權要求對方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7. 紡織業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的內容要全。勞動合同有必備內容,包括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和福利,勞動紀律、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要簽書面合同,並且要求保留一份合同,現在有些單位用人很不規范,不願意與職工簽訂局面勞動合同,想以此逃避一些責任,也有的單位領導圖省事。這是對勞動者極不負責的行為。勞動者有權要求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合同。這樣,如果發生勞動糾紛、爭議,就有法律依據。
試用期內也要簽合同。這一點往往被勞動者所勿略,有些單位為了逃避責任,在試用期內,往往不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一旦試用期滿,就找種種借口辭退員工。這種方法對用工單位來說,省事兒又省錢,可以不對勞動者負任何責任。
在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多聽、多想、多看(參看別人的合同),避免簽「口頭合同」、「不全合同」、「模糊合同」、「單方合同」以及一些危險性行業用人單位與員工簽訂的「工傷概不負責」的生死合同。
一邊倒合同不能簽。由於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相比處於相對弱勢地位,所以,相當一些勞動者為了得到一份工作,在求職時面對用人單位制定出的勞動合同文本,心裡可能有很大的意見,但因怕得不到工作,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見。有的人委婉地提出意見,往往被用人單位拒絕後,也不敢再堅持己見,只好委曲求全地在合同上簽了字,先得到這份工作再說。但是,從法律角度上看,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上簽字,是表示自己對這份合同認可,並願意遵守和履行這份合同的行為。如果拿不出用人單位在簽合同時採用了脅迫或欺詐的證據,就只能被認定為這是自己的真實意思所為,就不能說這是一份無效的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怎樣簽訂
1.簽約單位的合法性在簽訂勞動合同時,應仔細察看企業是否經過工商部門登記以及企業注冊的有效期限。否則,所簽訂的勞動合同是一份無效合同。
2.勞動合同應依法訂立只有主體合法、內容合法、形式合法、程序合法的勞動合同才能產生法律效力。不合法的勞動合同,屬於無效合同,不受法律承認和保護。
3.合同雙方地位的平等性在勞動合同訂立的過程中,勞動者與企業之間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只有做到地位平等,才能使所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公正性。
4.合同的訂立必須採取書面形式勞動合同都有一定的期限,而且勞動關系非常復雜,涉及諸多內容。採取書面形式使權利義務明確具體,有利於合同的履行。一旦發生爭議,也有據可查,便於爭議的解決。
5.合同的具體性勞動合同字句要准確、清楚、完整、明白易懂,不能用縮寫、替代或含糊的文字表達,否則就可能在勞動執行過程中產生誤解或曲解,從而帶來不必要的爭議,給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造成損失,也為合同爭議的處理帶來困難
8. 再問道關於合同法的,高手請進……
1.存在。
某市天麗服裝廠向某市毛紡廠
購買藏青純毛華達尼100匹,價格85元每米,藏藍色純毛嗶嘰尼100匹,每米130元。
2.要約、反要約和承諾過程。
某市天麗服裝廠向某市毛紡廠發去電報一份--要約。
毛紡廠接到此電報後回電稱--反要約
服裝廠對此又回電表示--反要約(對數量變更)
毛紡廠收到這份電報後立即向服裝廠發去華達尼和嗶嘰尼各100匹--承諾(通過行為方式作出)
9. 2010年12月1日,甲服裝廠和乙紡織公司簽訂了一份買賣合同
有下列民事法律關系:
一、甲、乙買賣合同關系。
二、乙、丙運輸合同關系。
三、丙、申交收貨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