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新婚姻法婚前財產怎麼區分

新婚姻法婚前財產怎麼區分

發布時間: 2022-03-03 15:48:49

❶ 新婚姻法規定 婚前財產怎麼界定。

規定婚前財產永遠是個人的,是對要求男人婚前有房的女人當頭棒喝!!眾所周知,婚前個人財產特別是婚前房產,如果沒有約定,過去的司法解釋曾有婚姻關系存續八年後作為夫妻共同財產的規定。因而導致有些夫妻在婚前進行「婚前財產公證」,以明確各自婚前財產的處理。 新婚姻法生效後,規定婚前財產如果要作為「共同財產」,雙方必須約定。這就實際上肯定、明確了婚前個人財產不作為共同財產的處理原則。因此,新的司法解釋就規定,婚前個人財產不因為婚姻的存續轉化為共同財產。這實際上就取消了「婚姻存續八年,婚前個人財產(房產)作為共同財產」的規定。 上述規定、解釋,應該是明確的。原以為,大家都該知道這個變化。 但問題是,社會上對於這個變化卻不甚了解。甚至一些比較接觸法律的人士,仍然停留在過去的認識上。春節期間,有位親戚來串門。談到女兒的婚事,就認為女兒如果購買婚前房產,若不進行婚前公證,在婚後若干年就會變成夫妻共同財產。可是進行公證呢,又覺得不習慣,怕影響夫妻感情。於是就覺得女方不應買房,怕吃虧,在猶豫不決。這位親戚還是搞房地產的,比較接觸法律吧。聯想到法治論壇上很多網民也不了解這個變化。 這一段是另一個的解答。你的理解沒有錯。 我是公證員,經常有當事人要求對婚前財產辦理公證,證明屬於個人所有,象這種情況,我們都只是提醒當事人保存好證明該財產屬於婚前財產的證據,不需公證,不過如果婚前本來就是共同出資購房,那麼還是要辦理財產約定公證後才能屬於夫妻共有。 我國法律規定婚姻從登記之日產生效力,如果雙方已經登記結婚,即使沒有舉行儀式,在此期間購房,如果是一方出資,還是辦理夫妻財產約定的公證才是出資方個人的財產。 如果父母出資為子女購房,而此時子女已經結婚,父母希望出資所購房屬於自己子女所有而子女的配偶並不享有權利,那麼要在購房前到公證處辦理贈與公證,將購房所需資金贈與自己的子女個人所有,然後子女以此資金購房才屬於子女個人所有。(不過子女必須舉證,證明購房資金全部是由父母贈與無配偶出資)。 或者父母購房時就以自己為產權人,然後通過贈與或者遺囑的方式指定贈與子女個人所有或者在子女繼承後屬於子女個人所有。

❷ 新婚姻法婚前財產規定都有什麼

新婚姻法(現已被民法典替代)婚前財產規定的變化有:任何一方的婚前財產均屬於個人財產,不會因結婚而逐漸轉化成夫妻共同財產。對於使用婚前財產在婚後取得的財產,只要一方能證明婚後取得的財產是由婚前的財產轉變而來,仍然視為其婚前個人財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條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一)一方的婚前財產;(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❸ 新婚姻法婚前財產離婚時怎麼分

2014-09-27 14:37
再不玩「瘋狂攀岩」你就OUT啦!
提問者採納
是的,除非夫妻之間另有約定。沒有約定的適用你上面的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方的婚前財產;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以上釋義:考慮到現在夫妻婚前財產越來越多,現行《婚姻法》從物權制度上進一步作出明確規定,首先是明確一方的婚前財產屬於夫妻個人財產,不能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即使在離婚時,也不能作為共同財產進行分割,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

❹ 新婚姻法對婚前財產和婚後財產如何界定

婚前財產:(一)一來方的婚前財產;自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婚後財產:(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❺ 新婚姻法中的婚前財產包括哪些

婚前財產包括夫妻一方在辦理結婚登記之前一方個人所擁有的財產,一方的婚前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除非夫妻雙方有通過簽訂書面的財產協議約定婚前財產婚後歸夫妻共同所有的,否則無論是婚前還是婚後都屬於一方個人所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條
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
(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❻ 我想知道新婚姻法中對婚前財產怎麼分割

離婚時財產分割的基本的原則是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收入,有平等的處理權;一方婚前財產不予分割。

《婚姻法》規定,
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第四十條 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第四十一條 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四十二條 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第四十七條 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人民法院對前款規定的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予以制裁。

❼ 新婚姻法婚前財產如何分割

民法典規定,婚前財產一般不能進行分割,但是雙方有約定的除外。法律規定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而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後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五條 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清償。

❽ 按新婚姻法規定婚前財產是按哪個標准判斷他是屬於婚前財產

婚前財產是指在結婚前夫妻一方就已經取得的財產。夫妻一方的婚前財產,不管是動產還版是不權動產,是有形財產還是無形財產,只要合法取得,就依法受到法律保護。

《婚姻法》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熱點內容
名勝古跡法律法規 發布:2025-07-10 14:47:47 瀏覽:371
蘆潮港法院 發布:2025-07-10 14:44:01 瀏覽:1000
鄭州市金水區杜嶺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7-10 14:26:03 瀏覽:412
婚姻法解釋二最高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10 14:18:23 瀏覽:166
戰爭法規講義 發布:2025-07-10 13:59:47 瀏覽:338
咨詢離婚方面的律師 發布:2025-07-10 13:59:45 瀏覽:135
通遼道德 發布:2025-07-10 13:59:41 瀏覽:860
建築合同法關於未按照 發布:2025-07-10 13:59:03 瀏覽:62
戲曲與道德 發布:2025-07-10 13:52:25 瀏覽:913
公章銷毀法律法規 發布:2025-07-10 13:51:23 瀏覽: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