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簽署勞動合同法
A. 勞動合同怎麼簽蓋什麼章,法人代表要簽字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六條規定,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根據上述規定,結合勞動合同簽訂實踐情況,勞動合同應由勞動者簽名,並由用人單位加蓋公章或者由用人單位加蓋合同專用章或者由用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簽名。
【知識拓展】
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時間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未按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B. 勞動合同怎麼簽才具有法律效應
首先是合同內容來合法,源最好使用制式條款;其次是簽訂雙方身份合法,這個不多解釋;第三是雙方都有簽字或蓋章,要本人,別人代替簽不行。企業一方最好是法定代表人,如果不是,負責人也可以,或者由法定代表人授權的人(要有授權書)。被僱傭者最好按個手印上去,企業必須用合同章或者公章,就是帶數字的那種,否則無效。
C. 怎樣才算簽了勞動合同法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就算簽了勞動合同。
參考《中回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答》
第七條 勞動關系的建立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
第十條 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3)如何簽署勞動合同法擴展閱讀
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十八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
(二)採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 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確認勞動合同部分無效的,如果不影響其餘部分的效力,其餘部分仍然有效。 勞動合同的無效,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並具備以下條款:
(一)勞動合同期限;
(二)工作內容;
(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四)勞動報酬;
(五)勞動紀律;
(六)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
(七)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當事人可以協商約定其他內容。
D. 《新勞動法》有哪些要點簽勞動合同需注意哪些問題
勞動合同法十大要點
一、簽合同前用人單位須履行告知義務
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二、不簽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須按月付雙薪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應當自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
三、同一勞動者只能被「試用」一次
四、鼓勵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
五、制定勞動規章制度不再是用人單位一方說了算
《勞動合同法》規定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不再是用人單位一方說了算,這樣便能更好地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六、行政部門不作為須承擔賠償責任
七、增強了對用人單位違法情形的懲戒力度
八、用人單位裁員應承擔社會責任
九、勞動合同新增了一些必備條款
工作地點、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社會保險、職業危害防護……均成為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必備條款。
十、過去常見的巨額違約金條款將成為歷史
《勞動合同法》一方面提高了勞動者的自由擇業權,另一方面也對用人單位動輒利用違約金限制勞動者作了限制。過去常見的巨額違約金條款,在勞動合同法生效後將成為不具備法律效力的「霸王條款」。
簽訂勞動合同要把好「三關」。
一是合同條文關。拿到合同後要逐字逐句看清看懂合同條文,不明不懂要請對方解釋清楚。二是把好權利和責任關。在企業上班後,享受哪些權利,包括工資、福利、保險、勞動時間、假期等;同時要明確對企業負有的責任,千萬不可稀里糊塗在合同上隨便簽字。三是把好就業期限關。就業期包括使用期,大學生第一次就業有個使用期。使用期工資低一些,所以有的老總隨意延長使用期,這樣可少付工資;而使用期長短,國家根據就業對象有不同的時間規定。把好這「三關」,就會避免受騙上當。
E. 怎樣知道自己簽得勞動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勞動合同符合《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並且雙方簽字蓋章之後勞動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了。
《勞動合同法》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F. 關於職工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法規定是怎樣的
勞動法規定用抄工單位要在與員工建立事實勞動關系的1個月內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否則從第二個月開始勞動者有權要求單位支付每月雙倍的工資。
勞動合同的內容至少要包括:工資、工作內容、各種福利及社會保障、合同期限、勞動糾紛的解決及勞動仲裁等。
勞動合同陷阱無非就是涉及到錢、期限和待遇的條款,這些方面都有關勞動者的利益,你要注意,如果感覺不合理,又不敢確定,可以就具體的條款在咨詢,又不合法的可以要求公司調整相關內容,如果公司不同意就可以去勞動仲裁部門仲裁
G. 新勞動法中關於企業兼職人員,應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企業兼職人員,可以按非全日制用工簽訂勞務合同,也可以訂立口頭協議,好處是隨時解約而不用支付經濟補償,也不用上社保。如果想要簽訂協議也可以,可以自行起草協議,雙方協商一致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
(7)如何簽署勞動合同法擴展閱讀
非全日制用工的社會保險
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原則上參照個體工商戶的參保辦法執行。對於已參加過基本養老保險和建立個人賬戶的人員,前後繳費年限合並計算,跨統籌地區轉移的,應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個人賬戶的轉移、接續手續。
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可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並按照待遇水平與繳費水平相掛鉤的原則,享受相應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具體辦法由各地勞動保障部門研究制定。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建立勞動關系的非全日制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費。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發生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被鑒定為傷殘5-10級的,經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可以一次性結算傷殘待遇及有關費用。
H. 企業怎麼簽電子勞動合同才有法律效力
《關於訂立電子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函》對於電子勞動合同的適用提出了明確要求,即:
(一)採用電子形式訂立勞動合同,應當使用符合電子簽名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的可視為書面形式的數據電文和可靠的電子簽名。
(二)用人單位應保證電子勞動合同的生成、傳遞、儲存等滿足電子簽名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的要求,確保其完整、准確、不被篡改。
(三)符合勞動合同法規定和上述要求的電子勞動合同一經訂立即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按照電子勞動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
我國法律及司法解釋對電子簽名、電子數據皆予以認可,而且操作便捷、普遍。當然,在電子簽名及電子數據的使用上,用人單位需要特別關注、確認用戶是否為勞動者本人,即簽署人的身份和簽署意願問題。
首先,要確保勞動者身份真實。在使用常見的電子簽署方式如通過數字簽名、數字證書、第三方平台提供的系統時,需要明確電子簽名類的製作數據,屬於電子簽名人即勞動者本人專有。在適用電子簽名時,一般會通過身份證信息、人臉語音、簡訊驗證碼等多種方式來認證勞動者的主體身份是否合法、真實及有效。
其次,簽署必須出於勞動者本人意願。如能夠證明電文數據和電子簽名所對應的注冊用戶是唯一的,並且其用戶名、賬戶、密碼等信息也具有唯一性,則在認定簽署勞動合同的電子簽名系由勞動者控制的事實時,更有利於確認勞動者的簽署意願。
需要提醒的是,用人單位在選擇簽署或管理電子勞動合同系統時,首先應考量的是保障電子勞動合同簽署的安全性與合規性,即選擇安全、可靠、能被國內司法實踐所認可的平台。如果選擇不被認可的第三方平台,可能導致電子簽名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