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合同法違約違約金計算

經濟合同法違約違約金計算

發布時間: 2022-03-14 23:40:12

❶ 經濟合同糾紛如何賠償

一、經濟合同糾紛的賠償
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合同糾紛案件中具體適用《經濟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答,對於經濟合同糾紛的賠償主要體現在定金罰則、違約金等方面。
(一)定金罰則
1、不完全履行合同適用定金罰則
《農副產品購銷合同條例》規定,供方不完全履行預購合同的,應加倍償還不履行部分的預付定金;需方不完全履行預購合同的,無權收回未履行部分的預付定金。其他允許給付定金的各類經濟合同不完全履行的,也可以照此辦理。
2、定金的數額
條例有具體規定的,按規定辦理;允許合同雙方當事人約定的,從其約定。例如《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條例》第七條第二款規定:「勘察任務的定金為勘察費的30%,設計任務的定金為估算設計費的20%」。當事人簽訂合同時必須按照具體規定的數額辦理。因此,加工承攬合同的當事人自行約定的定金數額,如不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應當允許。
3、定金與違約金能否並用的問題
定金與違約金的性質不同。定金是一種擔保方式,而違約金是對違約的一種制裁和補償手段。所以合同的一方可以在對方違約時既要求對方償付違約金,又要求按定金罰則處理定金問題,只要法律和法規沒有相反規定,就應當予以保護,但並用的結果應以不超過合同標的價金總額為限。
(二)違約金的適用問題
經濟合同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當事人一方違反經濟合同時,應向對方支付違約金。」對於各類經濟合同在何種場合應當如何償付違約金,國務院發布的有關經濟合同的實施條例或者實施細則作了具體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經濟合同糾紛案件時,對於違約金的支付,應當根據有關的經濟合同實施條例或者實施細則中的規定,作出處理:
1、條例或者細則具體規定了違約金的計算標准,未允許當事人另行約定的,當事人違反這些規定,在合同中另行約定違約金的,應當確認其為無效,並仍按條例的規定辦理。
2、條例或者細則規定了違約金的比例幅度,同時又允許當事人在此法定比例幅度內商定具體比例或者數額的,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如在法定比例幅度之內,應承認其為有效;超出法定比例幅度的,超出部分應當確認為無效;低於法定比例幅度的,應當按法定的最低限執行。
3、條例或者細則雖然規定了違約金的數額,但又允許當事人在合同中另行約定,不受其限制,或者規定當事人的約定優先於法定的,對於當事人的此種約定,應當承認其為有效。
4、條例或者細則對違約金不作具體規定,完全由當事人自行約定的,對於當事人在合同中的此種約定,應當承認其為有效。
但是,在3、4這兩種情況下,為防止當事人濫用自行約定的權利,違約金的數額一般以不超過合同未履行部分的價金總額為限,對超出部分,可不予保護。
(三)關於鄉(鎮)、村舉辦的企業資不抵債如何處理問題
鄉(鎮)、村舉辦的企業由於虧損等原因資不抵債或者倒閉的,其所遺留的合同債務,由誰負責,應當區別對待:該企業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應當由該企業自行負責;不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應當由其主管部門負連帶清償責任。
二、經濟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
《民法通則》關於訴訟時效的法律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此,一般的經濟糾紛訴訟時效是2年,從權利受到侵害時起計算,符合條件的可以中止、中斷、或延長。

❷ 合同違約,違約金怎麼算

如果合同雙方對違約金有約定,按照合同約定處理。《合同法》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如果合同雙方在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金的,違約金一般等於違約所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
《合同法》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相關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以上就是為您整理的有關「違約金的計算方法是怎麼樣的」的相關知識,如果合同雙方對違約金有約定,按照合同約定處理。合同法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❸ 合同違約金計算比例

合同違約金的約定應結合合同標的額大小違約成本違約風險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綜合確定,最好不要超過合同價款的30%,實踐中建議參照可能造成的損失金額違約成本等因素來確定違約金的比例,同時應注意違約金不同於損失,可以同時在合同中進行約定,爭糾紛時可以一並主張。

❹ 合同法關於違約金標準是什麼

一、合同法關於違約金標準是:(1)如果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金的,違約金等於違約所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2)合同法規定當事人可以對違約金進行約定。二、【法律依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違約金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熱點內容
法官員額後辭職 發布:2025-07-05 12:21:05 瀏覽:414
合同法要求預付款比例 發布:2025-07-05 12:15:51 瀏覽:56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立法程序 發布:2025-07-05 11:34:49 瀏覽:196
韓祥波民法真題 發布:2025-07-05 11:34:10 瀏覽:429
合同法第115條規定 發布:2025-07-05 11:33:31 瀏覽:333
工商局貫徹落實行政訴訟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7-05 11:33:30 瀏覽:283
實施刑事訴訟法情況 發布:2025-07-05 10:59:47 瀏覽:337
生態破壞條例 發布:2025-07-05 10:54:12 瀏覽:48
新婚姻法生育權婚姻法32條 發布:2025-07-05 10:46:14 瀏覽:729
宜良德勝法律咨詢有限公司 發布:2025-07-05 10:39:49 瀏覽: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