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有關質量問題的條款
❶ 試述《合同法》關於質量、期限、地點與價款條款不明確的合同的履行問題的規定
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一條、六十二條的規定處理。
第六十內一條的容規定:「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第六十二條規定:」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對於具體標准,數額的確定可由專業的機構進行鑒定、評估。
❷ 有關合同法的問題求助!!!!
B D A
❸ 《合同法》中的主要條款有什麼
我國《合同法》第12條規定,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①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這是每一個合同必須具備的條款,當事人是合同的主體。合同中不僅要把應當規定的當事人都規定到合同中去,而且要把各方當事人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都規定準確、清楚。如果是自然人就是姓名。如果是法人、非法人組織就是它的名稱,包括它的法定住址。有的時候企業名稱可能比較復雜,在登記時,一定按照在工商登記注冊的名稱來填寫,不能簡化,不能寫別稱。
②標的。標的是合同當事人雙方權利和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它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一切合同的必備條款。合同標的是多種多樣的,一般有四類:一是有形財產,指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並且法律允許流通的有形物,如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貨幣和有價證券等;二是無形財產,指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並且法律允許流通的不以實物形態存在的智力成果;三是勞務,指不以有形財產體現其成果的勞動與服務,如運輸合同中的運輸行為,委託中的代理、行紀、居間行為等;四是工作成果,指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產生的體現履約行為的有形物或無形物。
③數量。注意,在寫數量時,一定要用標準的計量單位,千萬不要使用比較模糊的單位,如幾厘利、幾垧地。否則,一旦就此產生糾紛則法院難以認定其具體所指。
④質量。不同產品或勞務的質量評價方法不同,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可以監控測量的質量標准。國家有強制性標准規定的,必須按照規定的標准執行。
⑤價款或者報酬。是一方當事人向對方當事人所付代價的貨幣支付。價款一般指對提供財產的當事人支付的貨幣。如果有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的,要按照規定執行。如果總價款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則應當在合同中規定清楚或者明確規定計算價款或者報酬的方法。
在合同中,還要說明付款方式,即是分期付款還是一次性付款,付款的具體時間或具體環節等。合同中還要注意註明總價款和單位價款,單價和總價要分別進行約定。
有些合同比較復雜,如需要支付運費等,這時需要明確這些可能發生的費用由誰負擔。
⑥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履行期限是指合同中規定的當事人履行自己的義務,如交付標的物、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勞務、完成工作的時間界限。履行期限可以是即時履行的,也可以是定時履行的;可以是在一定期限內履行的,也可以是分期履行的。但無論是哪種,在合同中都要進行明確的約定。
⑦違約責任。違約責任是促使當事人履行合同義務,使對方免受或少受損失的法律措施,也是保證合同履行的主要條款。違約責任在合同中非常重要,因此一般有關合同的法律對於違約責任都已經作出較為詳盡的規定。但法律的規定是原則性的,即使非常細致也不可能面面俱到,難以照顧到各種合同的特殊情況。因此,當事人為了特殊的需要,為了保證合同義務被嚴格履行,為了更加及時地解決合同糾紛,可以在合同中約定違約責任,如約定定金、違約金、賠償金額或賠償金的計算方法等。
在確定違約責任時,要分析哪些方面可能存在違約問題,並分別規定相應的違約責任。如在支付費用方面違約了怎麼處理,在物品或勞務交付方面違約了怎麼處理等。這樣便於當事人處理違約問題。
⑧解決爭議的方法。解決爭議的方法指合同爭議的解決途徑,對合同條款發生爭議時的解釋以及法律適用等。合同糾紛發生後,可以通過四種途徑來解決。一是用協商的方式自行解決,這是最好的方式;二是用調解的方式,由有關部門幫助解決;三是用仲裁的方式由仲裁機關解決;四是用訴訟的方式,即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尋求糾紛的解決。
當事人可以約定解決爭議的方法,除了通過訴訟解決爭議的方式不用進行約定外,通過其他途徑解決爭議的都要事先或者事後約定。依照仲裁法的規定,如果選擇仲裁解決爭議,除非當事人的約定無效,即排除法院對其爭議的管轄。但是,如果仲裁裁決有問題,可以依法申請法院撤銷仲裁裁決或者申請法院不予執行。當事人選擇和解、調解方式解決爭議,都不能排除法院的管轄,事後當事人還可以提起訴訟。
一份嚴密合同的起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對於大宗的買賣。如有必要,最好請這方面的專業人員幫助起草。
❹ 質量條款在合同中有什麼作用
為了避免今後質量標准問題復雜化,交易雙方最好在簽訂合同時就對質量標准作專出約定且約定明確。另外,如屬果合同所涉金額大或對合同標的物的質量要求很高的,建議合同雙方還要對標的物質量的檢驗標准、檢驗方法和檢驗機構進行明確約定。
在合同中明確規定質量條款既可以指導其自身按照質量標准進行質量控制,也可以在出現糾紛時有章可循。
2、 質量異議期條款必不可少
(1)質量異議期限合理約定
質量異議期限的長短,我國合同法未作出具體規定,建議合同當事人可根據標的物的特性就產品內在質量和產品外觀質量的異議期限做不同的約定,一般說來,產品外觀質量的異議期短於產品內在質量的異議期。
(2)重視質量異議期起算時間的約定
合同雙方約定了質量異議期限後,往往忘了約定質量異議期起算時間。從本案來看,合同雙方事先約定質量異議期起算時間對爭議發生後的解決大有裨益。
(3)提出質量異議採用書面形式為妙
❺ 合同法規定退貨條款有哪些
合同法中無具體退貨條款,購買貨物屬於消費者和銷售者之間建立起了購買合同,合同法中有解除合同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不能預見的、對其發生和後果不能避免並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條件,包括自然災害、戰爭、社會異常事件等。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主要債務即次要債務的對稱,是指根據合同的約定,當事人應當承擔債務的大部分或者對債權人權利有重要或根本性影響的部分。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同期限內仍未履行的。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無正當理由,在合同約定的履行期屆滿,仍未履行合同債務;或對於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合同,債務人在債權人提出履行的催告後仍未履行的。
4、當事人一方遲延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的。如果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或者其他合同條款對當事人權利義務至關重要,一方有違約行為將嚴重影響到當事人訂立合同所期望的經濟利益時,當事人可以不經過催告程序而直接單方解除合同。
比如季節性、時效性強的標的物遲延交貨,則另一方當事人有權單方解除合同。
5、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2)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3)喪失商業信譽。
(4)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可以終止履行。終止履行後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並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終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5)合同法中有關質量問題的條款擴展閱讀:
《新消費法》中關於退貨的規定
第二十四條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
七日後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依照前款規定進行退貨、更換、修理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
❻ 合同法中,合同的主要條款有哪些
、合同法第12條規定: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二)標的;(三)數量;(四)質量;(五)價款或者報酬;(六)履行期限、地點或方式;(七)違約責任;(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2、合同的主要條款是:(一)姓名、(二)標的、(三)數量三個條款。只要這三個條款達成了一致合同就成立了。
3、(四)(五)(六)(七)項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是可以事後協商解決的,或者是協商不成的,可以按合同法的規定來解決的。
第六十條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
助、保密等義務。
合同法第61條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合同法第62條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
(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合同法第63條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在合同約定的交付期限內政府價格調整時,按照交付時的價格計價。逾期交付標的物的,遇價格上漲時,按照原價格執行;價格下降時,按照新價格執行。逾期提取標的物或者逾期付款的,遇價格上漲時,按照新價格執行;價格下降時,按照原價格執行。
❼ 如何簽訂購銷合同中的「質量和驗收」條款
上海聯業律師事務所 劉錕律師 「質量和驗收」條款在我國《合同法》中雖然不屬於必要條款,但是在實踐中卻不能被購、銷雙方所忽視,因為它直接影響雙方的合同目的的實現。另外,對購、銷雙方的任何一方來說,完全可以通過這個條款的設定,避免質量糾紛的發生,或者即使出現糾紛,也可以利用這個條款來保護自己的合同權益。所以,如何簽訂一個明確而有所側重的「質量和驗收」條款,對任何一方來說都是相當關鍵的。筆者結合實際案例,簡單談一談如何更好的簽訂這個條款。 從形式上來說,這個條款一般應當具備四個部分。 第一,質量標准。貨物的質量是否符合合同約定,總歸要有個標准,這個標准可以是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或者其他標准,只要沒有低於國家強制性標准,都是可以約定的。 第三,驗收異議期和相關問題。如果買方對貨物質量有異議,那麼他要在一定期限內提出來;提出異議後直至爭議得到解決這段期間,還會涉及到貨物的保管、處理等等相關問題。 第四,違約責任和解約權。通常違約責任是合同單獨的一部分,但是因為質量問題的復雜性,筆者認為有必要在本條款中將違約責任進行單獨約定。 其次,針對上述四個方面,筆者分別予以說明。 第一,對於質量標准,首先就是標準的選擇。作為購銷合同的任何一方,當然要盡量選擇自己熟知或者在生產經營中正在適用的標准,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支出。例如我們就曾經為客戶審查過這樣一份購銷合同,約定我們的客戶作為電子零部件供貨方,供給的產品應按照某外國的某某標准。我們當時對此提出疑問,也引起了客戶注意。經過多方尋找和對比,發現這個標准與他們的現行標准,相差甚遠。一旦簽約,僅為了適用該標准需要的工藝改造等費用就已然不菲。另外,作為賣方,應盡量避免被諸如「保證產品已經獲得某某認證」的條款套牢,而應採用「參照適用某某標准」的字眼。文字表達上的差異會導致責任義務上的迥異。而作為買方,則要根據購貨的目的來選擇標准。還以上面的合同為例,後來我們得悉合同相對方之所以採用某外國的某某標准,是因為他要將購得的零部件經過安裝,整機銷往該外國,而該外國對這個零部件適用特別的標准,否則不予進口。其次,當前很多產品領域通行多種標准,甚至同一標准具有不同年份的多個版本,所以在合同中應予明確。 第二,對於驗收。首先,就是由誰來驗收,買方單獨驗收、買、賣雙方共同驗收還是第三方驗收?作為買方,應盡量將驗收的過程置於自己的監督之下,無論這種監督是直接或者間接的,所以最好不要接受諸如「賣方提供合格證書以證明貨物驗收合格」、「由賣方提供驗收報告」等條款。此外,對於賣方來說,比較重要的條款就是驗收期限條款,尤其是合同沒有規定質量異議期間以及將付款條件規定為「貨物經驗收合格後付款」的情形。 第三,對於提出質量異議的,關鍵就是異議期間條款。該條款對買賣雙方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這可能影響自收貨至異議期滿期間貨物損毀的責任分配和風險承擔。如果過短,不利於買方細致的檢查貨物,而過長,則可能有損於賣方的權益。另外,對賣方來說,有必要針對驗收的不同對象設定不同的異議期間。比如,對於貨物的數量、規格等物理性參數以及表面的狀況存在異議的,應當當場提出;而對於性能等內在性特徵,可以適當放寬異議期。其次,在異議期間貨物的處理。對於賣方,不妨約定「異議期間,買方拒收貨物的,賣方暫時保管貨物,如證明貨物無質量問題,則此期間的賣方因此支出的費用以及貨物的損失由買方承擔。」而對於買方,不妨約定「異議期間,買方暫時保管貨物的,賣方應在 日內來處理貨物。否則,買方有權自行處理貨物。如證明貨物確有質量問題的,則此期間的買方因此支出的費用以及貨物的損失由賣方承擔。」 其次,對於異議成立與否的問題。對於賣方,一則在形式和程序上加大買方主張異議的成本。如採用書面形式等;二則增加買方的舉證責任——除非買方有確切的證據證明貨物質量與合同約定標准不符,則買方的異議不成立,視為貨物驗收合格。反之,對於買方,則要避免提出異議的成本和負擔。如約定「質量異議自買方通知賣方時即成立」。 第四,違約責任和解約權。針對對方的上述義務,制定相應的違約責任是必要的。一般而言,違約責任以不超過爭議標的金額的30%為限。
❽ 關於合同法內的霸王條款問題。
你可以說這個是霸復王條款,但是制基本上沒什麼用,因為目前我國對於虛擬物品包括網路游戲的交易沒有明確的管理辦法,事實上也不可能有。此類條款常見於各種運營商,如所有解釋權歸本公司所有。。。。
總之,目前來說是沒有什麼好辦法的,具體的情況你沒有說明白,總之根據往年的例子,即使你訴諸於法庭,也因為很難界定而導致一拖再拖。
❾ 請問有沒有關於供應商管理方面的法律出現質量問題怎麼追究賠償
應當依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來進行賠償。
《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一條 質量專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屬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 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第六十一條 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