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存續期間共債務如何認定

婚姻法存續期間共債務如何認定

發布時間: 2022-03-19 22:15:55

A. 如何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的法律依據參考

你好。
1、基本原則——債權人就婚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時,應當按照夫妻共同債務處理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五條:
「當事人的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巳經對夫妻財產分割問題作出處理的,債權人仍有
權就夫妻共同債務向男女雙方主張權利。一方就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後,基於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書向另一方主張追償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六條:「夫或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應當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2、夫妻一方名義的舉債是否按照共同債務處理,還需考慮(1)共同舉債合意與否(2)用於夫妻生活與否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夫妻一方名義所負債務屬於共同債務還是個人債務的認定,《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僅屬於債權人權利主張原則,但該債務若要按照夫妻共同債務處理。同時還有兩個因素需考慮:一是夫妻有無共同舉債的合意,二是該債務有無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如果一方有證據足以證明夫妻雙方沒有共同舉債的合意或該債務未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則該債務可以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債務。
3、《婚姻法》第四十條明文規定了夫妻共同債務的本質——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債務。
《婚姻法》40條「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
立法本意可以看出,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才需要夫妻共同償還。「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
務,是構成夫妻共同債務的本質。因此,相關司法解釋的前提條件應當是符合夫妻共同債務的性質,即債權人就婚姻關
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除了夫妻雙方約定實行分別財產制且債權人知道該約定兩種例外情形時,才能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
所以,不是婚姻期間夫妻一方名義負債,都作為夫妻共同債務處理的。

三、考量夫妻一方名義舉債,可否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的參考法律
1、 1993年11月3日最高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十七條規定:
「夫妻為共同生活或為履行撫養、贍養義務等所負債務,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離婚時應當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下列債務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應由一方個人財產清償:
①夫妻雙方約定由個人負擔的債務,但以逃避債務為目的的除外;
②一方未經對方同意,擅自資助與其沒有撫養義務的親朋所負的債務;
③一方未經對方同意,獨自籌資從事經營活動,其收人確未用於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
④其他應由個人承擔的債務」。
2、《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涉及婚姻案件處理分析民事審判實務問答》第三部分、夫妻共同財產的問題第11條(具體出台時間不明,但最早看見是在2009年網上就有該實務回答,但是可能與我們目前的司法解釋有部分是有沖突的。但這是實務問題的回答,是一種參考。有些內容還是可以借鑒和參考。)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涉及婚姻案件處理分析民事審判實務問答》第三部分、夫妻共同財產的問題第11條「在離婚案件中,當事人舉出以一方名義借債的欠條認為形成夫妻共同債務,對方以自己不清楚或不是用於共同生活為由相抗辯,此類情況如何處理?答:由人民法院對債務形成的有關事實、性質、舉債的用途等綜合審查判決。」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四十三條規定「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從事個體經營或者承包經營的,其收入為夫妻共有財產,債務亦應以夫妻共有財產清償。」
該司法解釋比較籠統,實踐中也有不少爭議。譬如,法律規定個體工商戶的財產與經營者個人的財產並不是人力的,所以個體工商戶的責任財產也就是經營者的全部財產;所以個體工商戶的債務,個體經營就要以個人全部財產清查;家庭經營,要以家庭財產清查。但有夫妻分居的,那麼個體工商戶成立於夫妻關系存續期間,而舉債發生在夫妻分居期間,夫妻一方沒有舉債也沒有收益,此時單純的 生搬硬套法條,容易產生爭議。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B. 婚姻法司法評論對夫妻共同債務該怎麼認定

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是:夫妻雙方共同簽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債務。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
夫妻雙方共同簽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一千零八十九條
離婚時,夫妻共同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或者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C. 婚姻法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規定的

夫妻雙方共同簽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 【夫妻共同債務】夫妻雙方共同簽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D. 如何界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個人債務

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E. 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共同債務如何認定與處理

法律意見書吳××女士: 本律師就你咨詢的向××、鄭××、翁××、翁××起訴你丈夫林××及你的民間借貸糾紛四案,提出以下法律意見: 1、《婚姻法》的相關規定: 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第四十一條:「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規定 第二十四條:「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當事人的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已經對夫妻財產分割問題作出處理的,債權人仍有權就夫妻共同債務向男女雙方主張權利。 一方就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後,基於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書向另一方主張追償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1、(2007)延民初字第2100號《民事判決書》: 原告吳×生以被告一謝××的借條訴被告一謝××、被告二吳××(謝××的前妻),要求共同償還借款(該借條是謝××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出具的)。 被告一謝××下落不明,被告二吳××以「該借款沒有用於夫妻共同生活,系謝××在離婚前夕惡意貸款」為由,要求法律判決由謝××一人償還。 延平區法院以《婚姻法》第四十一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判決被告一和被告二共同償還。 2、(2010)延民初字第1785號《民事調解書》: 原告唐××以被告一陳×的借條訴被告一陳×、被告二鄭××(陳×的前夫),要求共同償還借款(該借條是陳×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出具的)。 被告二鄭××以陳×借的是賭債為由,要求法院認定該債不合法。 最終因原告唐××心虛,但鄭××也難提交有效證據,雙方調解結案,由鄭、陳二人各償還一半,鄭的一半已經兌現,但陳沒有償還能力,無法兌現。 三、本律師的建議 1、根據現有的法律規定及審判實踐,除非被告能夠提交證據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否則敗訴的可能性較大。 2、法院對被告二的婚前財產採取保全措施,是基於該債務有可能被判定由兩被告共同償還。保全措施在法律上沒有問題。 3、建議你從現在起就要做好以下准備: (1)在此次民間借貸糾紛中,因你丈夫的個人借貸行為給你所帶來的財產損失,要由你丈夫承擔。雙方要寫一個協議,確認你有多少財產損失,約定該損失要由你丈夫承擔。 (2)今後如果離婚,在處理夫妻共有財產時,上述協議就是有效的,可以作為分割夫妻共有財產的依據。 以上意見,供參考! 福建雙劍律師事務所 律師:陳宗榮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五日

F. 新婚姻法關於婚姻存續期間的債權債務如何承擔

《婚姻法》第十九條 【夫妻財產約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第四十一條 【共同債務】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6)婚姻法存續期間共債務如何認定擴展閱讀:

關於婚姻存續期間的債權債務,最高人民法院給出了一些解釋: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二條中規定:

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為夫妻共同財產,包括:

(1)一方或雙方勞動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

(2)一方或雙方繼承、受贈的財產;

(3)一方或雙方由知識產權取得的經濟利益;

(4)一方或雙方從事承包、租賃等生產、經營活動的收益;

(5)一方或雙方取得的債權;

(6)一方或雙方的其他合法所得。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三條明確規定:「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從事個體經營或者承包經營的,其收入為夫妻共有財產,債務亦應以夫妻共有財產清償。」

G. 定了,最高法明確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准,如何認

1、婚內,因撫養子女、贍養老人、家庭日常生活等原因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的范疇,超過此范疇的一律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2、婚姻法19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取得的財產及婚前財產各自歸各自所有、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17條、18條的規定。夫妻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取得的財產約定及婚前財產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夫妻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取得的財產各自歸各自所有的,第三人知道該約定,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以夫或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清償。3、婚姻法41條規定,離婚時,原本因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由雙方共同清償,共同財產不足以清償,或財產各自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4、婚姻法司法解釋2第24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5、《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4條確立了「夫妻共同債務」的推定規則,其立法本意是最大限度地保護債權人的利益,從而保護交易安全。但是,如果將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發生的所有債務均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則合法的婚姻關系所要承擔的風險明顯大於同居關系,這一規則的立法價值導向必然會出現偏移;其次,如果債務人配偶不知舉債事實,怎麼可能去證明舉債時債務人與債權人明確約定該債務為個人債務?最後,夫妻約定財產制限於夫妻內部,債務人配偶亦無法來證明債權人知道該約定。顯然,這一規則的確立,難以實現司法正義。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19條、41條司法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2》24條

H. 婚姻法中共同債務的認定應進行修改

財產和人身自由是不同的概念。
其次,也不排除另一方願意承擔該項欠款。立法者也是從穩定社會出發,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經濟糾紛而作出的。
不是還有個前提么,就是要有證據證明磨折是最關鍵的一項目。如果一方借錢用於買婚房等用於夫妻共同生活,一旦婚姻出現問題,又該怎樣解決呢,由男方獨自承擔是不是不和情理,也不符合實際和道德法律。

I. 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共同債務的認定及如何承擔問題

有明確規定,如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第四十一條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熱點內容
國際私法和國際經濟法主體重合 發布:2025-07-03 10:25:29 瀏覽:12
如何避免簽名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3 10:24:47 瀏覽:325
民法典捍衛 發布:2025-07-03 10:12:09 瀏覽:806
勞動法關於補貼的規定 發布:2025-07-03 10:02:12 瀏覽:844
武漢追債律師 發布:2025-07-03 10:00:04 瀏覽:605
常熟法治史 發布:2025-07-03 09:39:40 瀏覽:558
節水法律法規 發布:2025-07-03 09:38:52 瀏覽:898
北京大學司法鑒定 發布:2025-07-03 09:34:24 瀏覽:674
勞動法陝西產假規定2017 發布:2025-07-03 09:33:35 瀏覽:9
關於經濟法的產生和發展 發布:2025-07-03 09:22:33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