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合同法對價
發布時間: 2025-07-03 02:56:55
⑴ 英美法律師常說的「對價」,來了解一下|法務英語
英美法律中的「對價」是合同法的一個核心原則,強調了交易雙方權利義務的平衡。以下是關於「對價」的詳細解析:
定義與重要性:
- 定義:在英美合同法中,對價是指合同一方為換取另一方承諾所給予的某種東西,它可以是金錢、貨物、服務或其他有價值的利益。
- 重要性:對價原則是合同有效性的基礎之一,它確保了合同關系的嚴肅性和雙方權利義務的平衡。
司法實踐中的靈活性:
- 法院在解釋對價時,會運用公平正義的精神,靈活地創造並解釋對價的具體含義。
- 例如,在Da La Bere v Pearson案中,法院以咨詢報紙銷量的潛在收益作為對價的創新性詮釋。
合同修改與重新提供對價:
- 當合同需要修改時,重新提供對價往往是保護各方免受不當要求的保障。
- 如甲乙之間的貨物交易,若甲在壓力下被迫提高價格,未經重新談判和明確對價的合同變更可能被視為無效。
實際利益理論的局限性:
- 「實際利益」理論主要適用於貨物和服務交易,並非簡單地機械套用「重新提供對價」的原則。
- Pinnel’s案和Foakes v. Beer案揭示了區分「提供貨物或服務」與「清償債務」的復雜性。
對價理論的爭議與彌補:
- 盡管對價理論在英美合同法中占據重要地位,但它也飽受爭議。
- 法律學者們試圖通過引入「允諾禁反言」這一創新規則來彌補對價理論的不足。該規則要求承諾方不能隨意否認已存在的合同關系,即使沒有明確的對價,合同仍具有效性。
與「允諾禁反言」等新規則的交織:
- 對價原則與「允諾禁反言」等新規則共同構成了英美合同法的復雜網路。
- 法律實踐者需在理解和運用這些規則時尋找平衡,以確保交易的公正與公平。
⑵ 給付對價什麼意思
給付對價是指在合同關系中,當事人取得一定權利須履行相應義務、履行一定義務須得到相應權利。
對價是英美法系合同法上「consideration」的漢譯,從法律意義上可理解為「對應的代價」,即合同一方對應於另一方的義務履行而付出的代價。在合同關系裡,履行義務的一方因履行義務會得到某種利益,接受義務履行的一方可能會因接受履行而遭受某種損失,而且接受義務履行的當事人誠實地放棄某項請求權也被視為有效的「對價」。本質上,對價關系是一種互相交換的允諾關系,體現了合同一方對另一方履行義務的回報,反映了合同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平衡。
我國現行法律體系源於大陸法系,合同法未採用「對價」概念,但我國從合同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權利義務對等角度調整類似英美法上的「對價」關系,二者目的相同。另外,《票據法》第10條第2款規定,票據的取得,必須給付對價,即應當給付票據雙方當事人認可的相對應的代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