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為何規定任意解除權

合同法為何規定任意解除權

發布時間: 2022-03-19 23:36:33

『壹』 民法中任意解除權有哪些

民法中任意解除權大體有:

(1)《合同法》第232條[1]:不定期租賃合同的雙方;
(2)《合同法》第268條[2]:承攬合同的定作人;
(3)《合同法》第308條[3]:貨運合同的托運人;
(4)《合同法》第337條[4]:標的已公開的技術開發合同的雙方;
(5)《合同法》第376條[5]:保管合同的寄存人;未約定保管期間的保管合同雙方:
(6)《合同法》第410條[6]:委託合同的雙方;
(7)《擔保法》第27條[7]:無保證期間的最高額保證人;
(8)《保險法》第15條[8]:保險合同的投保人;
(9)《合夥企業法》第46條[9]:無合夥期限的合夥人;
(10)《物權法》第99條[10]:按份共有人可以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解除共有關系)。

注釋:
[1]《合同法》第232條:當事人對租賃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視為不定期租賃。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
[2]《合同法》第268條: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承攬合同,造成承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3]《合同法》第308條:在承運人將貨物交付收貨人之前,托運人可以要求承運人中止運輸、返還貨物、變更到達地或者將貨物交給其他收貨人,但應當賠償承運人因此受到的損失。
[4]《合同法》第337條:因作為技術開發合同標的的技術已經由他人公開,致使技術開發合同的履行沒有意義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5]《合同法》第376條:寄存人可以隨時領取保管物。當事人對保管期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保管人可以隨時要求寄存人領取保管物;約定保管期間的,保管人無特別事由,不得要求寄存人提前領取保管物。
[6]《合同法》第410條:委託人或者受託人可以隨時解除委託合同。因解除合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除不可歸責於該當事人的事由以外,應當賠償損失。
[7]《擔保法》第27條:保證人依照本法第十四條規定就連續發生的債權作保證,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人可以隨時書面通知債權人終止保證合同,但保證人對於通知到債權人前所發生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
[8]《保險法》第15條:除本法另有規定或者保險合同另有約定外,保險合同成立後,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
[9]《合夥企業法》第46條:合夥協議未約定合夥期限的,合夥人在不給合夥企業事務執行造成不利影響的情況下,可以退夥,但應當提前三十日通知其他合夥人。
[10]《物權法》第99條:……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份共有人可以隨時請求分割,……。

希望對你有幫助,沒有解決不了的司考難題。

『貳』 在合同法中,撤銷權與解除權的區別

(1) 撤銷權主要適來用於三種情況:源第一是適用於意思表示有瑕疵的時候(如請求撤銷因欺詐產生的合同);第二是適用於當事人有權反悔的情形(如撤銷贈與);第三是適用於否定債務人與第三人法律關系的情形(如《合同法》第74條規定的保全撤銷權)。解除權主要適用於三種情況:第一,相對人重大違約的時候;第二,發生不可抗力的時候;第三,當事人主觀條件發生變化的時候(如《合同法》規定的任意解除權)
(2)撤銷權適用於單方行為和雙方行為;解除權適用於合同(雙方行為)。
(3)撤銷權行使後,被撤銷的法律關系自始消滅;解除權行使後,合同效力原則上自始消滅,但也可以自解除之日起消滅。
(4)撤銷權是形成權,宜受除斥期間的限制。
(5)撤銷權為法定,解除權分為法定和意定兩種。
(6)撤銷權分為單純形成權和形成訴權;解除權原則上是單純形成權。

『叄』 總結合同法中的「任意解除權」

1、任意解除權是法定解除權,該權利是物權法、合同法直接賦予委託人的權利。 專
2、任意解除權是屬委託人與受託人雙方的權力,不僅委託人可以行使,受託人也可以行使。 3、任意解除權是形成權,一旦委託人解除合同的通知送達受託人,即發生法律效力
委託合同中基於任意解除權通常會做一定限制,在合同約定過程中限制雙方適用任意解除權。任意解除權不屬於法律中的強行性、禁止性規定,因此只要不損害國家、集體、第三人利益,可以在合同當中約定放棄

『肆』 請問為什麼承攬合同中的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呢法律為什麼要這樣規定有什麼意義嗎

《合同法》第二百六十八條規定:「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承攬合同,造成承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蓋因定作人以其自身所需請承攬人完成工作,若不存在該需求了,卻規定定作人不能解除合同,會給定作人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例如,定作人A向承攬人B定做一方形衣櫃,後發現房間中已經沒有地方放衣櫃了,如果A不能解除合同,則A會得到一個根本沒有任何用處的衣櫃,這顯然不合理。

熱點內容
國際私法和國際經濟法主體重合 發布:2025-07-03 10:25:29 瀏覽:12
如何避免簽名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3 10:24:47 瀏覽:325
民法典捍衛 發布:2025-07-03 10:12:09 瀏覽:806
勞動法關於補貼的規定 發布:2025-07-03 10:02:12 瀏覽:844
武漢追債律師 發布:2025-07-03 10:00:04 瀏覽:605
常熟法治史 發布:2025-07-03 09:39:40 瀏覽:558
節水法律法規 發布:2025-07-03 09:38:52 瀏覽:898
北京大學司法鑒定 發布:2025-07-03 09:34:24 瀏覽:674
勞動法陝西產假規定2017 發布:2025-07-03 09:33:35 瀏覽:9
關於經濟法的產生和發展 發布:2025-07-03 09:22:33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