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保護弱勢群體
1. 簡述我國婚姻法對弱者利益的保護
您好,新《婚姻法》針對我國婚姻家庭情況,在第46條中增加了對四種重大過錯導致離婚的行為,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的規定。這四種重大過錯行為是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和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重婚行為就是有配偶者與他人結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其結婚的行為,嚴重侵害了配偶權。其中的結婚,即包括經法律登記的結婚,也包括事實婚姻。對重婚行為除追究刑事責任外,還可以責令重婚者賠償受害人的精神損害。
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行為是指有配偶者與他人在一起共同生活,並且持續一定的時間。因同居行為引起離婚,或者主要因此而引起離婚的,無過錯方可以要求賠償。
實施家庭暴力侵害的對象不僅僅是配偶,還包括其他家庭成員。它所侵害的不單純是配偶權,同時侵害了健康權或者身體權。家庭暴力構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
遺棄配偶是對配偶一方不盡配偶的扶養、扶助義務,使配偶一方遭受精神上的痛苦。虐待或者遺棄行為,有的是犯罪行為,有的不構成犯罪,對此,無過錯方都可以請求婚姻過錯損害賠償。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目前法律規定,上述四種過錯只有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才有權請求損害賠償,而且一般在離婚訴訟中一起提出。請求賠償損害既包括物質損害也包括精神損害。另外,有人認為賠償主體應當包括第三人。
離婚過錯損害賠償與離婚財產分割是不同的。過錯方賠償給對方的損失,以過錯方的過錯嚴重程度、受害方受損情況等為計算標准,受害方所獲賠償額可以超過夫妻共有財產數額。
新《婚姻法》規定四大過錯行為導致離婚的損害賠償制度與該法第32條規定前後呼應,體現了《婚姻法》保護無過錯方的精神。它可以使無過錯方同時獲得心理上的慰藉和經濟上的補償,也能制裁和預防家庭婚姻內違法行為的發生,並在保障離婚自由的同時,更好地保護婦女和兒童的合法權益,發揮了法律對弱者的保護功能。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2. 婚姻法是如何保護婚姻家庭中的弱勢群體
婚姻中的弱勢群體主要是指婦女和小孩。為了保護婦女和小孩的權益,婚姻法有相關的保護規定。例如,分割財產要照顧子女和無過錯方的利益分割;在婦女的「三期」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等等。
3. 法律有沒有保護殘疾人的婚姻法
可以要求分割你們婚姻期間的共同財產。我國法律沒有專門的殘疾人婚姻法,但是我國現行的婚姻法同樣會保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
4. 我喜歡德國,因為德國的法律制度保護女性,特別是德國的婚姻法,男性在婚姻法里是弱勢群體 ;社會輿論支
歐洲的婚姻模式有兩種,一種是結婚,一種是合法同居伴侶。前者在回歐洲基本已經名存實亡,基本答上大家都是僅僅開個同居伴侶證明而已。我在歐洲,身邊的歐洲人沒有結婚的。合法同居如果分開,那就分開了,並不會讓你得到什麼。不要覺得自己依靠法律能獲得什麼,婚姻法是從上個世紀開始的,那個世紀確實不平等現象很多,現在這個世紀,法律留下來,但是更講求男女平等。別把歐洲男人當成傻子,他們對於親密關系非常謹慎,不會輕易接受一段伴侶關系。而且即使你們結婚了,可能性很低不說,分開了的贍養費問題也是保護弱勢一方,如果丈夫掙得比妻子少或者丈夫是家庭煮夫,那麼妻子也要支付贍養費給丈夫。歐洲法律講求男女平等,不平等的上個世紀的條例,大家也都在規避。
5. 婚姻法對於訴訟離婚是否真的能保障弱勢一方的權利有沒有什麼相關的法律法規
如果遇到什麼法律問題可以找律師網上問問,律師才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6. 婚姻法是怎麼保護弱勢群體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版償:
(一)重婚權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根據法律的規定,只有過錯方有上述法定情節,無過錯方提起賠償請求,法院才可能會支持。
精神損失費:
離婚的精神損害賠償,指由於配偶一方的過錯,如實施了通姦、姘居、重婚、遺棄、虐待或謀殺配偶的行為,造成無過錯方精神上的痛苦和內心的創傷,導致婚姻關系破裂而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就其所受的精神損害要求過錯方賠償。離婚時實行精神損害賠償,使有過錯一方受到經濟上的制裁,使無過錯方得到經濟補償和精神撫慰,有利於有效地維護無過錯方的合法權益。
無以上情況的話,法院不會支持此費用。
7. 婚姻法到底保護的是誰 都說女人需要保護,女人是弱勢群體,但對於另一些女人我就不太同意了,有法律
不要激動!男人不是弱勢群體,弱勢群體是貶義詞,你何必要去爭來這個名頭?回既然你掌握答經濟大權,很多事情你可以說了算,女人也就說說罷了,你不甩她,不給錢她,她能怎麼著?這就跟政府和政協一樣,政協只有評價議論,政府不甩它,政協能咋滴?
你當然說得很對,是你願意你老婆才享受這一切,你可以不這樣的,你可以出去風流,可以去找小三的,只是你自己不願意,覺得不可以這樣。這並不是你老婆限制的了的,只有你自己可以。你認為你弱勢么? 正因為強勢,所以不屑與之爭斗,就跟和小屁孩吵架一樣,丟人不?肯定讓著。讓著正因為你比他強太多,讓讓無妨。如果不是小孩,何必讓,該罵罵,該打打!
兄弟,抱怨完了,該幹嘛幹嘛,不要激動,這個東西還是心態問題,實在看不爽離婚唄,又不是找不到老婆
8. 如何利用《婚姻法》司法解釋(三)保護弱勢一方
保護弱勢一方在這里更多地作為一種司法精神,而沒有非常具體化的規定。或者說,其它已經存在的規定,已經體現了該精神。
9. 殘疾人在婚姻法中有什麼樣的保護
在我們國家《婚姻法》的規定中,沒有在殘疾人和非殘疾人之間進行區別對待的條款回。
但是,如果在答個人婚姻方面有問題要解決,殘疾人可以持殘疾證到當地的殘聯維權中心要求法律救助,維權中心會聯系司法部門的法律救助站給予幫助。
我國《婚姻法》第7條規定:患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禁止結婚。,殘疾人只要符合結婚條件,結婚是每個人的自由權利。
(9)婚姻法保護弱勢群體擴展閱讀:
殘疾人離婚和普通人離婚是一樣的,沒有特殊規定。離婚有兩條途徑,法院訴訟離婚和到民政部門婚姻登記機關辦理協議離婚兩種。具體來說:
(1)男女雙方自願離婚的,准予離婚。雙方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願並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發給離婚證。
(2)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殘疾人一方如果確實不能出庭的,應當提供書面意見;在財產分割時,應當予以照顧。
10. 新婚姻法 讓弱勢群體何去何從
你好,其實你不必憂慮,首先你為什麼會認為自己是弱勢群體呢? 婚姻本來就是對男女雙方戀愛的結果, 不存在強勢弱勢, 你如果覺得你是弱勢, 那就一定是你找了一個在條件,能力各方面都遠大於你的對象, 這是沒有必要的, 門當戶對自然是很重要的,感覺也是很重要的,崇拜感建築不了愛情, 你需要的是一個能,且願意和你共度一生的人, 如果你執意以強弱群體來分析自己那就無異於把自己商品化, 這是沒有意義的,還是那句話, 真正的感情是不存在"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