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圖書

婚姻法圖書

發布時間: 2022-05-26 20:42:50

『壹』 有關於,婚姻法,人身傷害,家庭暴力,軟暴力,人身自由個人職業選擇自由,方面的書籍。

建議看最新的婚姻法司法解釋,裡面詳細規定夫妻的權利與義務,暴力可以是相互的,所以看一下,對雙方都好

『貳』 最新婚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新)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修正)

目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結 婚
第三章 家庭關系
第四章 離 婚
第五章 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本法是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
第二條 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實行計劃生育。
第三條 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第四條 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第二章 結 婚
第五條 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六條 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
第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
(一)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
(二)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第八條 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
第九條 登記結婚後,根據男女雙方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家庭的成員,男方可以成為女方家庭的成員。
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
(四)未到法定婚齡的。
第十一條 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受脅迫的一方撤銷婚姻的請求,應當自結婚登記之日起一年內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十二條 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對重婚導致的婚姻無效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當事人所生的子女,適用本法有關父母子女的規定。
第三章 家庭關系
第十三條 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十四條 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第十五條 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一方不得對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第十六條 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第十七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第二十條 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
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第二十一條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第二十二條 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第二十三條 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第二十四條 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第二十五條 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應當負擔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
第二十六條 國家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養父母和養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養子女和生父母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第二十七條 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
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第二十八條 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第二十九條 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養的義務。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第三十條 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第四章 離 婚
第三十一條 男女雙方自願離婚的,准予離婚。雙方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願並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發給離婚證。
第三十二條 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第三十三條 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須得軍人同意,但軍人一方有重大過錯的除外。
第三十四條 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後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女方提出離婚的,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
第三十五條 離婚後,男女雙方自願恢復夫妻關系的,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復婚登記。
第三十六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第三十七條 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八條 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第三十九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第四十條 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第四十一條 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四十二條 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五章 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 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
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予以勸阻;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
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第四十四條 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
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支付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的判決。
第四十五條 對重婚的,對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自訴;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偵查,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提起公訴。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第四十七條 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人民法院對前款規定的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予以制裁。
第四十八條 對拒不執行有關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第四十九條 其他法律對有關婚姻家庭的違法行為和法律責任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六章 附 則
第五十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規定。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變通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區制定的變通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第五十一條 本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廢止。

第三十八條 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第三十九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第四十條 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第四十一條 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四十二條 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五章 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 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

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予以勸阻;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

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第四十四條 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

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支付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的判決。

第四十五條 對重婚的,對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自訴;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偵查,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提起公訴。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第四十七條 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人民法院對前款規定的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予以制裁。

第四十八條 對拒不執行有關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第四十九條 其他法律對有關婚姻家庭的違法行為和法律責任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六章 附 則

第五十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規定。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變通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區制定的變通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第五十一條 本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廢止

『叄』 求助:寫一篇關於婚姻家庭法(制度)的論文所需查閱的書籍有哪些(可加分)

我國的婚姻法是調整婚姻家庭關系的發生和終止,以及由此產生的特定范圍內親屬間權利義務關系的一部法律,新中國成立後制定的第一部法律就是婚姻法;我國尚無成文民法典 ,但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可將民法的概念表述為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間財產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婚姻法與民法的關系問題一直是中外學界爭議的焦點,我國傳統的法學理論者多認為婚姻法是獨立於民法之外的一個法律部門;但是在整個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婚姻家庭關系始終是民法調整范圍的一部分。要科學地給出這個爭論的答案,筆者認為,首先要全面地認識婚姻法與民法之間的區別、聯系以及社會法治發展的要求。
在國外的立法中,大多數國家都將婚姻家庭法列入民法的范圍,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婚姻法與民法存在著很大的區別:第一,意思自治在婚姻法與民法中體現的程度不同。意思自治是一般民事法律中通行的原則,民法主要是通過任意性規范調整民事財產與人身關系,大多數民事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與消滅都可以憑當事人自己意志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內容受自己意志影響很大。但是在婚姻法中意思自治原則要受到很大的限制,婚姻法中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大多已經在法律中事先規定,只有諸如婚姻關系的確立及終結等少數內容允許當事人憑自己意志確定權利義務關系;而且當事人在憑自己意志產生、變更或消滅此類法律關系時一般又不允許當事人設定期限與條件以及變更其中的權利義務關系,所以在婚姻法中意思自治體現的程度較一般民事法律低得多。第二,倫理道德規范在婚姻法與民法中的作用與地位不同。雖然民法與婚姻法都極力強調維護公序良俗,但是在一般民法中基本上只是原則性地規定倫理道德,在具體司法實踐中憑案件的具體情況以及法官個人的自由裁量來選擇適用,而在我國婚姻法中則明確地將大量的倫理道德規范直接規定於婚姻法法律條文之中,如規定「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等。這在包括民法在內的其他法律之中是很少見的。除此之外,婚姻法許多條文直接體現了倫理道德的要求,這一切都顯示婚姻法相對於民法是明顯的倫理法。第三,婚姻法與民法調整的側重點不同。婚姻法與民法調整的對象都有財產關系與人身關系,但是在民法中以調整財產關系為主,其中調整的人身關系大多因財產關系衍生而來。而婚姻法調整的人身關系是存在於具有特定親屬關系的主體之間、不以財產內容為主的一種社會關系,婚姻法調整的財產關系雖然具有一定的財產內容,但它是從屬於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關系的,這種財產關系只是人身關系所引起的相應的後果。其他一般民事法律中的財產關系主要反映商品經濟的發展要求,一般都是等價、有償的;而婚姻家庭法中的財產關系反映的卻是親屬共同生活、實現家庭經濟職能的要求,一般都是無償的。可見婚姻法相對於民法更具有身份法的特徵。第四,婚姻法與民法的國際化趨勢不同。婚姻法與民法都屬於私法的范疇,隨著國際間民事交往的深入以及國際化趨勢的發展,出現了許多國際統一實體私法規范,但是大都是涉及一般民事財產關系的,在婚姻法方面很難出現國際統一的實體私法規范,因為婚姻家庭法更多地是受本土地理、民族、宗教、倫理與傳統的影響與制約。因此,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婚姻法與民法的國際化發展趨勢是不同的,婚姻法基本上還是以本土化為其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徵。也正是由於這方面的原因,婚姻法相對與一般民事法律更具有穩定性。

盡管婚姻法與民法存在著很多的區別,但是他們之間的聯系又是絕對不能輕視的:第一,民法的一般原理、原則大都適用於婚姻法。雖然婚姻法與民法有很大區別,但是他們調整的對象都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及身份關系,民法經歷了長久的發展過程總結了一系列相對完備的基本原理與原則,由於調整對象的相似性,諸如平等、自願等最基本的原理與原則也大多一樣適用於婚姻法。這是婚姻法與民法相同相容的基礎。在具體的法律條文上,我國民法通則中的有關公民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監護、宣告失蹤等規定在調整婚姻家庭關系中也同樣具有直接或間接的依據與適用作用。第二,從法律發展的趨勢上看,婚姻法也會向民法繼續靠攏。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經濟關系越來越成為法律調整的中心,身份關系在法律調整中被逐漸弱化,婚姻法在調整內容上也由以前的單純側重調整身份關系轉為兼顧調整財產關系,因此婚姻法必然會因內容的發展變化而逐漸向民法靠攏。第三,從調整方式上來講,婚姻法必須藉助於民法的調整方式。法律調整社會關系必須以行為為調整對象,而婚姻法是相對典型的身份法,以調整身份關系為主,而身份關系很難被直接地調整,婚姻法現在在調整方式的立法上並不發達,所以婚姻法要想真正有效地調整婚姻家庭關系,必須藉助調整方式立法發達的民法。此外,我國民法通則中的諸如公民享有婚姻自主權、禁止干涉婚姻自由等規定是專為調整婚姻家庭關系而制定的。第四,從法律部門之間的內容平衡來看,婚姻法如果獨立為一個法律部門的話,以其現有的法律規范很難與其他法律部門平衡;而婚姻法若不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唯有與民法更為接近,才能夠與其他的民事法律共同構成完整的私法部門。順應我國民法典緊鑼密鼓准備出台的現實需要,服務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現實,我們必須重新認識婚姻法從屬於民法的法律體系地位,准確把握其民事特別法的定位,在未來的婚姻立法工作中,指導對現行婚姻法的修改與完善,使我國婚姻法更好地發揮維護家庭和睦,保障社會和諧的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盡管我國婚姻法與民法存在著很大的差別,但是這些差別只能用婚姻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及民法具有一定的包容性這兩點理由來解釋。在我國,婚姻法無論從自身的現實發展情況及社會發展的需要來講都不能獨立於民法而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婚姻法無論在現在還是從將來來看都必須包容於民法之中。

『肆』 婚姻法百問的圖書目錄

總則
1.什麼是婚姻法?婚姻法的調整對象是什麼?
2.什麼是婚姻?
3.什麼是家庭?家庭有哪些特徵?
4.家庭的職能是什麼?
5.什麼是婚姻家庭關系?
6.婚姻關系受哪些法律調整和保護?
7.婚姻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8.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9.一夫一妻制的要求是什麼?
10.男女平等在婚姻家庭法中有哪些體現?
11.婚姻法對哪些破壞婚姻家庭的行為予以禁止?
12.什麼是包辦、買賣婚姻?包辦、買賣婚姻是否合法?
13.什麼是借婚姻索取財物?對借婚姻索取財物的應當如何處理?
14.什麼是重婚?
15.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應當怎樣處理?
16.什麼是家庭暴力?
17.什麼是虐待和遺棄?
18.婚姻法倡導建立怎樣的夫妻和家庭成員關系?
結婚
19.什麼是結婚?結婚的必備條件有哪些?
20.結婚是否必須男女雙方自願?
21.結婚必須達到怎樣的年齡?
22.具有親屬關系的男女是否可以結婚?
23.擬制血親間是否可以結婚?
24.姻親是否可以結婚?
25.患有哪些疾病的人禁止結婚?
26.患有哪些疾病的人不宜結婚或者應當暫緩結婚?
27.結婚是否必須辦理結婚登記?
28.結婚登記的機關及其管轄范圍是什麼?
29.怎樣向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結婚登記?
30.婚姻登記機關對結婚登記申請審查哪些內容?
31.婚姻登記機關不予結婚登記的情形有哪些?
32.如何理解婚姻法關於結婚後男女雙方互為對方家庭成員的規定?
33.什麼是無效婚姻?哪些情形屬於無效婚姻?
34.什麼是可撤銷婚姻?婚姻可撤銷的原因是什麼?
35.撤銷婚姻的程序規定有哪些?
36.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後果?
家庭關系
37.什麼是家庭關系?家庭關系的范圍如何?
38.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的含義是什麼?
39.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的具體體現有哪些?
……
離婚
求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伍』 國家圖書館關於法律圖書的圖書分類法是怎麼分類的

D9 法律
D90 法的理論(法學)
D90-05 法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D90-051 法律邏輯學
D90-052 法律社會學
D90-053 法倫理學
D90-054 司法心理學
D90-055 法律語言學
D90-059 其他
D901 立法理論
D902 法制與民主
D903 法的起源與本質
D904 法的歷史類型
D904.1 奴隸制國家的法
D904.2 封建制國家的法
D904.3 資本主義國家的法
D905 社會主義國家的法
D905.1 本質與作用
D905.2 制定與實施
D908 比較法學
D909 法學史、法律思想史
D909.1 世界
D909.2 中國
D909.3/.7 各國
D909.9 法制史
[D909.92] 中國法制史
[D909.93/.97] 各國法制史
D91 法學各部門
D910 各國法律綜合匯編
D911 國家法、憲法
D911.01 理論
D911.02 法的歷史
D911.04 學習、研究
D911.05 解釋、案例
D911.09 法律匯編
D912.1/915.7 (類目復分仿分規定)
D912.1 行政法
D912.2 財政法
D912.28 金融法
D912.29 經濟法
D912.3 土地法
D912.4 農業經濟管理法
D912.5 勞動法
D912.6 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
D912.7 青少年法
[D912.8] 軍法
D913 民法
D913.9 婚姻法
D913.99 商法(總論)
D914 刑法
D915 訴訟法
D915.1 訴訟制度
D915.12 當事人
D915.13 證據制度
D915.14 調解制度
D915.15 迴避與辯護制度
{D915.16} 審判
D915.18 訴訟程序
D915.181 起訴
D915.182 審判程序
D915.183 執行程序
D915.185 特別程序
D915.2 民事訴訟法
D915.3 刑事訴訟法
D915.4 行政訴訟法
D915.7 仲裁法
D916 司法制度
D916.1 司法行政
D916.2 法院
D916.3 檢察機關
D916.5 律師制度
D916.6 公證制度
D916.7 監獄制度、勞動改造制度
D916.8 勞動教養制度
D917 犯罪學
D917.1 犯罪原因
D917.2 犯罪心理學
D917.3 犯罪社會學
D917.6 犯罪預防與治理
D917.9 其他
D918 刑事偵查學(犯罪對策學、犯罪偵查學)
D918.1 犯罪同一認定
D918.2 偵查技術與方法
{D918.3} 痕跡學
D918.4 現場勘查
D918.5 預審學
D918.9 司法鑒定學
D918.91 痕跡學
D918.92 文書檢驗
D918.93 司法化學檢驗
D918.95 司法會計學
D919 法醫學
D919.1 法醫基礎科學
D919.2 法醫物證檢驗學
D919.3 司法精神醫學
D919.4 法醫鑒定學
D919.5 婦嬰法醫學
D919.6 法醫人類學
D92 中國法律
D920.0 理論
D920.1 方針、政策及其闡述
D920.4 學習、研究
D920.5 解釋、案例
D920.9 法律匯編
D921 國家法、憲法
D921/925 (類目復分仿分規定)
1 理論
2 法的歷史
4 學習、研究
5 解釋、案例
9 匯編
D921.1 國家機構組織法
D921.11 國家權力機關組織法
D921.12 國家行政機關組織法
D921.13 國家軍事機關組織法
[D921.14] 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組織法
D921.2 選舉法
[D921.7] 國籍法
D921.8 地方自治法
D921.9 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D922.1/.6 (類目復分仿分規定)
D922.1 行政法
D922.11 行政管理法令
D922.12 國防軍事管理法令
D922.13 外事管理法令
D922.14 公安管理法令
D922.15 華僑、民族事務管理法令
D922.16 文教、衛生管理法令
D922.17 科學技術管理法令
D922.181 公用事業管理法令
D922.182 民政和社會保障事業管理法令
D922.182.1 民政事業管理法令
D922.182.3 社會保障法令
D922.183 青少年法
D922.19 其他法令
D922.2 財政法
D922.21 預演算法、決演算法
D922.22 稅法
D922.221 流轉稅法
D922.222 所得稅法
D922.223 財產稅法
D922.229 其他稅法
{D922.23} 金融、銀行法
{D922.24} 保險法
{D922.25} 貨幣管理法令
D922.26 財務管理和會計法
D922.27 審計法
D922.28 金融法
D922.281 銀行法
D922.282 信託、信貸法
D922.284 保險法
D922.285 貨幣管理法令
D922.286 外匯管理法令
D922.287 證券管理法令
D922.29 經濟法
D922.291 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法令
D922.291.91 企業法、公司法
D922.291.92 破產法
D922.292 工業企業經濟管理法
[D922.293] 農業經濟管理法令
D922.294 商業經濟管理法令
D922.295 涉外經濟管理法令
D922.296 交通運輸經濟和郵電經濟管理法令
D922.297 基本建設管理法令
[D922.298] 經濟合同法
D922.299 經濟特區經濟法令
D922.3 土地法
D922.31 土地改革法
D922.32 農業土地法
D922.33 國有土地管理及使用法
D922.34 城市及城郊用地法令
D922.35 建築用地法令
D922.36 特殊用途土地法令
D922.37 森林用地法令
D922.38 水利用地法令
D922.39 國家建設徵用土地法
D922.4 農業經濟管理法令
D922.5 勞動法
D922.51 勞動報酬法
D922.52 勞動合同法
D922.53 勞動紀律、勞動獎勵法令
D922.54 勞動保護法令
D922.55 勞動保險法令
D922.56 工會與職工民主管理法令
D922.57 職工培訓法令
[D922.58] 社會福利法令
{D922.59} 其他
D922.591 勞動爭議處理法令
D922.592 勞動監督與檢查法令
D922.599 其他
D922.6 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
[D922.61] 土地法
D922.62 礦產法
D922.63 森林法
D922.64 草原法
D922.65 水產法
D922.66 水法
D922.67 能源法
D922.68 環境保護法
D922.69 其他
D923 民法
D923.1 總則
D923.2 物權
D923.3 債權
D923.4 知識產權
D923.41 著作權法
D923.42 專利法
D923.43 商標法
D923.49 其他
D923.5 繼承法
D923.6 合同法
D923.8 民事其他法權
D923.9 婚姻法
D923.99 商法(總論)
D924 刑法
D924.1 總則
D924.11 犯罪
D924.12 刑罰的種類
D924.13 刑罰的運用
D924.3 分則
D924.31 危害國家安全罪
D924.32 危害公共安全罪
D924.33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D924.34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D924.35 侵犯財產罪
D924.36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D924.37} 妨害婚姻、家庭罪
{D924.38} 瀆職罪
D924.391 危害國防利益罪
D924.392 貪污賄賂罪
D924.393 瀆職罪
[D924.394] 軍人違反職責罪
D924.399 其他
{D924.41} 青少年犯罪問題
{D924.49} 其他
D925 訴訟法
D925.1/.7 各種訴訟法
D925.1 民事訴訟法
D925.2 刑事訴訟法
D925.3 行政訴訟法
D925.7 仲裁法
D926 司法制度
D926.1 司法行政
D926.12 司法行政機構
D926.13 司法行政工作
D926.14 司法統計
D926.15 司法教育
D926.17 司法人員
D926.2 法院
D926.21 最高人民法院
D926.22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
D926.23 專門法院
[D926.238] 軍事法院
D926.3 檢察院
D926.31 最高檢察院
D926.32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
D926.33 專門人民檢察院
D926.34 司法監督
D926.5 律師制度
D926.6 公證制度
D926.7 監獄制度與勞動改造制度
D926.8 勞動教養制度
D927 地方法制
D929 中國法制史
D93/97 各國法律
09 法律匯編
1 國家法、憲法
11 國家機構組織法
12 選舉法
[17] 國籍法
18 地方自治法
21 行政法
22 財政法
228 金融法
229 經濟法
23 土地法
24 農業經濟管理法
25 勞動法
26 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
[28] 軍法
3 民法
39 婚姻法
399 商法(總論)
4 刑法
5 訴訟法
51 民事訴訟法
52 刑事訴訟法
53 行政訴訟法
57 仲裁法
6 司法制度
61 司法行政
62 法院
63 檢察院
65 律師制度
66 公證制度
67 監獄制度
7 地方法制
9 法制史
D99 國際法
D990 國際法理論
D992 國家
D993 領土
D993.1 領土問題
D993.2 國界和邊境
D993.3 領水
D993.4 領空、航空法
D993.5 海洋法
D993.7 外交領事法
D993.8 條約法
D993.9 國際組織法
D994 平時國際法
D995 戰時國際法(戰爭法)
D995.9 中立
D996 國際經濟法
D996.1 國際商法(國際貿易法)
D996.19 海商法
D996.2 國際財政金融法
D996.3 國際稅法
D996.4 國際投資法
D996.5 國際技術轉讓法
{D996.6} 准據法
D996.9 國際環境保護法
D997 國際私法
D997.1 國際民法
D997.3 國際民事訴訟程序法
D997.4 國際商事仲裁與國際海事仲裁法
D997.9 國際刑法
D998 國籍法
D998.1 外國人的法律地位
D998.2 人權的國際保護
D998.3 移民法
D998.8 各國國籍法
D999.1 外層空間法(宇宙法)
D999.2 核法

『陸』 想了解婚姻法

這方面的書,圖書館,書店,網上書店都有,書上看著簡單,生活中卻是另一回事

『柒』 離婚方面的咨詢應該買什麼書

有關離婚方面的事情,應該去買《婚姻法》,現在新出了一本叫《民法典》就有這方面的法律知識

『捌』 婚姻家庭的圖書目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4.28修正)
婚姻登記條例(2003.8.8)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2001.12.25)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2003.12.25)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如何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若干具體意見(1989.12.13)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1989.12.13)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1993.11.3)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1993.11.3)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離婚案件中公房使用、承租若干問題的解答(1996.2.5)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離婚時協議一方不負擔子女撫養費。經過若干時間他方提起要求對方負擔撫養費的訴訟,法院如何處理的復函(1981.7.30)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變更子女姓氏問題的復函(1981.8.14)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涉外離婚訴訟中子女撫養問題如何處理的批復(1987.8.3)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夫妻一方未經對方同意將共有房屋贈與他人屬於夫妻另一方的部分應屬無效的批復(1987.8.51)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原屬於夫妻一方婚前個人的房產婚後夫妻雙方長期共同生活使用的應視為夫妻共同財產的函(1991.1.28)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以人工授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的函(1991.7.6)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男方受欺騙撫養非親生子女離婚後可否向女方追索撫育費的復函(1992.4.2)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符合結婚條件的男女在登記結婚之前曾公開同居生活能否連續計算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並依此分割財產問題的復函(2002.9.19)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劉立民與趙淑華因離婚訴訟涉及民辦私立學校校產分割一案的復函(2003.8.7)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1985.4.10)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1985.9.11)
遺囑公證細則(2000.3.24)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高原生活補助費能否作為夫妻共同財產繼承的批復(1983.9.3)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台灣的合法繼承人其繼承權應否受到保護問題的批復(1984.7.30)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分家析產的房屋再立遺囑變更產權,其遺囑是否有效的批復(1985.11.28)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土改後不久被收養的子女能否參加分割土改前的祖遺房產的批復(1986.2.13)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未成年的養子女,其養父在國外死亡後回生母處生活,仍有權繼承其養父的遺產的批復(1986.5.19)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財產共有人立遺囑處分自己的財產部分有效處分他人的財產部分無效的批復(1986.6.20)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土改時部分確權、部分未確權的祖遺房產應如何繼承問題的批復(1987.4.25)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馮鋼百遺留的油畫等應如何處理的批復(1987.6.17)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父母的房屋遺產由兄弟姐妹中一人領取了房屋產權證並視為己有發生糾紛應如何處理的批復(1987.6.15)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產權人生前已處分的房屋死後不應認定為遺產的批復(1987.6.24)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關於未經結婚登記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一方死亡後另一方有無繼承其遺產權利的答復(1987.7.25)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繼承開始時繼承人未表示放棄繼承遺產又未分割的可按析產案件處理的批復(1987.10.17)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繼父母與繼子女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能否解除的批復(1988.1.22)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保險金能否作為被保險人遺產的批復(1988.3.24)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劉士庚訴定州市東趙庄鄉東趙庄村委會白銀糾紛一案的批復(1988.4.20)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從香港調回的被繼承人的遺產如何處理的函(1990.4.12)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被繼承人死亡後沒有法定繼承人,分享遺產人能否分得全部遺產的復函(1992.9.16)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處理農村五保對象遺產問題的批復(2000.7.25) 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1998.11.4修正)
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1999.5.25)
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登記辦法(1999.5.25)
收養登記工作規范(2008.9.1)
民政部、公安部、司法部、衛生部、人口計生委關於解決國內公民私自收養子女有關問題的通知(2008.9.5)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子女對繼母有無贍養義務的請示的批復(1979.11.2)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兄妹間扶養問題的批復(1985.2.16)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繼母與生父離婚後仍有權要求已與其形成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履行贍養義務的批復(1986.3.21)
附:
夫妻共有財產的計算公式
夫妻個人所有財產的計算公式
中國公民辦理婚姻登記流程圖
……

『玖』 婚姻法32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離婚訴訟】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專由有關部門進行屬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拾』 你必須知道的最新婚姻法21個熱點問題的介紹

《你必須知道的最新婚姻法21個熱點問題》是2012年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明。

熱點內容
蚌埠法院長 發布:2025-05-16 12:47:57 瀏覽:558
帶休在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5-16 12:35:47 瀏覽:554
高級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5-16 11:52:03 瀏覽:605
38婦女節維權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16 11:36:35 瀏覽:297
財經法規題庫及答案解析 發布:2025-05-16 11:34:58 瀏覽:714
道德缺失的表現 發布:2025-05-16 11:34:15 瀏覽:897
貴州民族大學2018年法律碩士 發布:2025-05-16 11:32:48 瀏覽:18
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發布:2025-05-16 11:31:00 瀏覽:598
勞動合同法有關員工離職 發布:2025-05-16 11:16:20 瀏覽:253
新刑事訴訟法逮捕變更為取保候審的規定 發布:2025-05-16 11:00:52 瀏覽: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