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無償委託合同在合同法多少條

無償委託合同在合同法多少條

發布時間: 2022-05-27 00:55:27

1. 既是有償合同,又是無償合同的有哪些

保管、委託、借款合同可以是有償的,也可以是無償的。

合同法》第366條規定了寄存人應當按照約定向保管人支付保管費。當事人對保管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61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保管是無償的。

《合同法》第406條規定了有償委託合同與無償委託合同賠償損失的歸責原則。

《合同法》第211條規定了自然人的借款可似是無償的,而銀行貸款是有償的。

綜上所述,保管、委託、借款合同可以是有償的,也可以是無償的。

(1)無償委託合同在合同法多少條擴展閱讀:

有償合同和無償合同區別:

(一)當事人應盡的注意義務與責任不同。有償合同的債務人應盡較高的注意義務,其責任較重,應對故意和一切過失負責;而無償合同的債務人則負較輕的注意義務,僅對故意或重大過失負責。

(二)對締約人的要求不同。有償合同的當事人必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否則要經其代理人的同意;而對純獲利益的無償合同,限制民事行為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訂立合同。

(三)可否行使撤銷權不同。如債務人將其財產無償轉讓給第三人,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請求撤銷該無償行為。如債務人將其財產有償轉讓給第三人,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只有在其轉讓價值明顯不合理且受讓人故意時,債權人方可請求撤銷該行為。

(四)有無返還義務不同。如果無處分權人通過有償合同將財物轉讓給第三人,第三人善意取得該財產的,原則上對於原物所有人不負返還義務;若通過無償合同將財物轉讓給第三人,原物存在時,第三人負有返還原物的義務。

義務內容不同:在無償合同中,利益的出讓人原則上只需承擔較低的注意義務;而在有償合同,當事人所承擔的注意義務顯然大於無償合同。

主體要求不同:在有償合同,當事人雙方均必須是完全行為能力人;而在無償合同,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成為純受利益的一方當事人。

對債權人行使撤銷權來講,如果債務人將其財產無償轉讓給第三人,嚴重減少債務人的財產,有害於債權人的債權,債權人可以請求撤銷該轉讓行為。

但對於有償合同而且不是明顯的低價處分合同,債權人的撤銷權只有在第三人有惡意時方能行使。在善意取得制度中,往往也要求善意第三人系通過有償合同取得該動產,否則不能成立善意取得。

2. 贈與合同與無償委託合同屬於( )。

贈與合同屬於單務、無償合同。贈與是一種合意,是雙方的法律行為。
法律分析
在贈與合同中,受贈人並無對待給付義務,僅贈與人負有給付贈與財產的義務,故贈與合同為單務合同。贈與合同中,贈與人不享有雙務合同當事人可享有的合同履行抗辯權,也不要求受贈人有民事行為能力,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同樣可以成為贈與合同的受贈人,贈與人不能以受贈人無民事行為能力為由而主張贈與合同無效。贈與合同為不要式合同。贈與合同不必非採用書面或特殊形式不可。依相關法律規定,贈與合同可以採用口頭形式、書面形式等。但贈與的財產如需辦理登記等手續的,則必須按有關規定辦理手續。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其特點是贈與的無償性和諾成性。為了平衡當事人之間的利益,法律賦予贈與人及其繼承人、法定代理人贈與撤銷權。其中,出贈財產的一方為贈與人,接受贈與的一方為受贈人。不要式合同是指當事人訂立的合同依法並不需要採取特定的形式,當事人可以採取口頭方式,也可以採取書面方式。 不要式合同採取不特定的形式不影響合同的成立和生效。 買賣合同 、贈與合同、承攬合同、倉儲合同、委託合同、 行紀合同、居間合同都屬於不要式合同。贈與合同是贈與人把自己的財產無償地送給受贈人,受贈人同意接受的合同。根據上述表述,贈與合同符合不要式的合同的構成,所以是不要式合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條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3. 既可是有償合同也可是無償合同的有那些

1、保管合同:《合同法》第366條規定:「(第1款)寄存人應當按照約定向專保管人支付保管費。(第屬2款)當事人對保管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61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保管是無償的。」
2、委託合同:第405、406條規定:「受託人完成委託事務的,委託人應當向其支付報酬。因不可歸責於受託人的事由,委託合同解除或者委託事務不能完成的,委託人應當向受託人支付相應的報酬。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有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過錯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無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受託人超越許可權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3、借款合同:第196條、211條第1款規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

4. 關於委託合同的法律問題

這是兩個法律問題,一個是委託人與購房人之間的關系,要看當時買賣房屋時對屋內家專具作何約定,如果是屬未約定歸買方所有,而新房主擅自將其處理的,則應承擔賠償責任,
二是委託人與受託人就傢具搬運的委託關系,受託人未履行搬運義務,應當退還委託人支付的報酬。
作為受託人,最怕的是,委託人將傢具隨房賣給新房主(而委託人因為相信受託人會運走值錢的傢具,所以才作此約定),新房主以為傢具是自己的而進行處理,這樣,受託人為履行搬運義務,不僅涉及退錢的問題,還涉及該傢具因此被處理的損失。

5. 委託合同的主要特徵有哪些委託合同的內容都包含什麼

(一)根據受託人的許可權范圍,委託合同可以分為特別委託和概括委託。
特別委託特別委託是指委託人特別委託受託人處理一項或數項事務的委託;
概括委託概括委託是指委託人委託受託人處理一切事務的委託。關於特別委託和概括委託,《合同法》第三百九十七條作了明確規定:「委託人可以特別委託受託人處理一項或數項事務,也可以概括委託受託人處理一切事務。」
(二)根據受託人的人數,委託合同可以分為單獨委託和共同委託。
單獨委託單獨委託是指受託人為一人的委託;共同委託是指受託人為兩人以上的委託。
共同委託關於共同委託,《合同法》第四百零九條規定:「兩個以上的受託人共同處理委託事務的,對委託人承擔連帶責任。」
(三)根據受託人產生的不同,委託合同可以分為直接委託和轉委託。直接委託直接委託是指由委託人直接選任受託人的委託;
(四)轉委託。轉委託是指受託人為委託人再選任受託人的委託。受託人為委託人進行轉委託,除緊急情況下受託人為維護委託人的利益而需要轉委託的以外,應當徵得委託人的同意。關於轉委託,《合同法》第四百條明確規定:「經委託人同意,受託人可以轉委託。轉委託經同意的,委託人可以就委託事務直接指示轉委託的第三人,受託人僅就第三人選任及其對第三人的指示承擔責任。轉委託未經同意的,受託人應當對轉委託的第三人的行為承擔責任,但在緊急情況下受託人為維護委託人的利益需要轉委託的除外。」

6. 委託合同法律關系是怎麼樣的,有什麼規定

委託合同法律關系依《合同法》第三百九十六條規定「委託合同是委託人和受託人約定,由受託人處理委託人事務的合同。」委託人委託受託人處理委託人委託的事務,可以是一項或者是數項事務,也可以概括委託受委託人處理一切事務。
委託人和受委託人訂立委託合同,可以採用口頭形式或者書面形式,但是,法律規定應當採取書面形式的,必須採用書面形式。
委託合同可以是有償的。《合同法》第四百零五條規定「受託人完成委託事務的,委託人應當向其支付報酬。」委託合同也可以是無償的,《合同法》第四百零六條規定「無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故意或者過失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無論是有償的還是無償的委託合同,必須是符合委託合同的形式和內容,即必須符合「是委託人和受託人約定,由受託人處理委託人事務」這一形式和內容,否則,不成其為委託合同。
委託合同一經成立,雙方當事人應當遵守合同的約定,共同努力完成委託事項,如委託人應向受委託人提供真實可信的證據或對完成委託事項有價值的線索,受委託人應在委託人委託的范圍內處置委託事務,需要變更委託指示的,應事先經委託人同意,在緊急情況下,難以和委託人取得聯系,受託人應本著維護委託人利益妥善處置委託事務,事後應及時向委託人報告。
受委託人將委託人委託處置的事項轉委託與第三人處置,事先應經委託人同意,事先未經委託人同意,受託人應當對轉委託人的第三人的行為承擔責任,受委託人完成委託人委託處置的事項,在委託合同終止時,應當向委託人報告委託事務處置的結果。
應當由特定的當事人親自處置的事項,不應當委託受託人處置。下列事項不得委託受託人處置:
一、收養關系的建立和終止;
二、婚姻關系的產生和消滅(因特殊情況應事先申請人民法院批準的除外);
三、遺囑的製作;
四、出版合同的履行;
五、演出合同的履行;
六、其他必須由特定的當事人履行的事項。

7. 有關委託合同在《合同法》及相關法條是怎麼樣的

第三百九十八條委託人應當預付處理委託事務的費用。受託人為處理委託事務墊付的必要費用,委託人應當償還該費用及其利息。

第三百九十九條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指示處理委託事務。需要變更委託人指示的,應當經委託人同意;因情況緊急,難以和委託人取得聯系的,受託人應當妥善處理委託事務,但事後應當將該情況及時報告委託人。

第四百條受託人應當親自處理委託事務。經委託人同意,受託人可以轉委託。轉委託經同意的,委託人可以就委託事務直接指示轉委託的第三人,受託人僅就第三人的選任及其對第三人的指示承擔責任。轉委託未經同意的,受託人應當對轉委託的第三人的行為承擔責任,但在緊急情況下受託人為維護委託人的利益需要轉委託的除外。

第四百零二條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在委託人的授權范圍內與第三人訂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訂立合同時知道受託人與委託人之間的代理關系的,該合同直接約束委託人和第三人,但有確切證據證明該合同只約束受託人和第三人的除外。

第四百零三條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與第三人訂立合同時,第三人不知道受託人與委託人之間的代理關系的,受託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對委託人不履行義務,受託人應當向委託人披露第三人,委託人因此可以行使受託人對第三人的權利,但第三人與受託人訂立合同時如果知道該委託人就不會訂立合同的除外。

受託人因委託人的原因對第三人不履行義務,受託人應當向第三人披露委託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選擇受託人或者委託人作為相對人主張其權利,但第三人不得變更選定的相對人。

委託人行使受託人對第三人的權利的,第三人可以向委託人主張其對受託人的抗辯。第三人選定委託人作為其相對人的,委託人可以向第三人主張其對受託人的抗辯以及受託人對第三人的抗辯。

第四百零五條受託人完成委託事務的,委託人應當向其支付報酬。因不可歸責於受託人的事由,委託合同解除或者委託事務不能完成的,委託人應當向受託人支付相應的報酬。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第四百零六條有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過錯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無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受託人超越許可權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第四百零七條受託人處理委託事務時,因不可歸責於自己的事由受到損失的,可以向委託人要求賠償損失。

第四百零八條委託人經受託人同意,可以在受託人之外委託第三人處理委託事務。因此給受託人造成損失的,受託人可以向委託人要求賠償損失。

第四百一十條委託人或者受託人可以隨時解除委託合同。因解除合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除不可歸責於該當事人的事由以外,應當賠償損失。

第四百一十三條因受託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破產,致使委託合同終止的,受託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應當及時通知委託人。因委託合同終止將損害委託人利益的,在委託人作出善後處理之前,受託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應當採取必要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六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託代理終止:

(一)代理期間屆滿或者代理事務完成;(二)被代理人取消委託或者代理人辭去委託;(三)代理人死亡;(四)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五)作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終止。

熱點內容
勞動合同法宣傳欄 發布:2025-05-16 12:53:08 瀏覽:388
蚌埠法院長 發布:2025-05-16 12:47:57 瀏覽:558
帶休在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5-16 12:35:47 瀏覽:554
高級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5-16 11:52:03 瀏覽:605
38婦女節維權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16 11:36:35 瀏覽:297
財經法規題庫及答案解析 發布:2025-05-16 11:34:58 瀏覽:714
道德缺失的表現 發布:2025-05-16 11:34:15 瀏覽:897
貴州民族大學2018年法律碩士 發布:2025-05-16 11:32:48 瀏覽:18
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發布:2025-05-16 11:31:00 瀏覽:598
勞動合同法有關員工離職 發布:2025-05-16 11:16:20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