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孳息合同法

孳息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2-05-28 20:34:18

A. 孳息歸屬問題(網上有不同意見,請給於權威答復。)

你所說的「如按實際交付應歸甲。如按所有權則歸乙。」是不對的,無論按實際交付還是按所有權,均是歸甲。牛作為動產,動產所有權的轉移以實際交付為准,此時牛未交付,牛的所有權還是歸甲所有的。
其實我國合同法規定買賣合同標的物的孳息的歸屬,是採取交付主義原則的,交付之前,歸出賣人所有,交付之後,歸買受人所有。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三條規定:標的物在交付之前產生的孳息,歸出賣人所有,交付之後產生的孳息,歸買受人所有。
當然,當事人另有約定的從約定。

司法題目吧?注意,實踐中很多採取所有權主義的,但考試的答案只能是交付主義,注意與風險轉移相對應和所有權保留買賣的孳息和風險轉移。

B. 孳息歸誰所有

法律分析:在所有權保留買賣中天然孳息歸屬的處理規則應當是:當事人有約定的,依照其約定;當事人沒有約定的,適用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三條依「交付」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三十條 標的物在交付之前產生的孳息,歸出賣人所有;交付之後產生的孳息,歸買受人所有。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C. 法院查封的土地使用權孽息歸誰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D. 法律中的「孳息」是什麼

  • 孳息是民法中的一個法律概念,它指由原物所產生的額外收益。根據民法,孳息分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 孳息的法律意義體現在物權法和債權法兩個方面:在物權法方面,在當事人沒有約定或法律沒有特殊規定的情況下,我國采母物主義;在債權法方面,應特別注意買賣合同中,當事人沒有約定的情況下,孳息與交付相聯系,而非與所有權相聯系。 孳息指由原物所產生的收益。

  • 在民法上,孳息分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指因物的自然屬性而獲得的收益,比如,果樹結的果實、母畜生的幼畜,母雞與其所下的蛋。法定孳息指因法律關系所獲得的收益,如貸款人根據貸款合同取得的利息,出租人根據租賃合同收取的租金等。

  • 《物權法》第116條規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而法定孳息,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

E. 買賣合同,交付後,孳息歸買受人所有,那如果合同被解除後,孳息又歸誰所有呢

這個問題與合同解除後的效力相關

一、關於合同解除後的效力的幾種不同學說

關於合同解除的效力,有三種觀點:(1)直接效力說,謂解除溯及於合同成立時消滅其合同之效力,即因解除其合同如同自始不存在,從而未履行之債務歸於消滅,已給付者,發生原狀回復請求權。(2)間接效力說,謂解除非消滅債之關系,不過阻止其已生之效力。從而尚未履行者發生拒絕履行之抗辯權,已履行者發生新返還請求權。(3)折衷說,謂解除之際,債務尚未履行者,自其時債務消滅。既已履行者,發生新返還請求權。此說認為因解除而消滅債權關系,與間接效力說不同。然不認有溯及的效力,與直接效力說亦異。以上三種觀點中,第一為通說。

二、以合同類別來判斷是否有溯及力

1、非繼續性合同的解除原則上是有溯及力的

所謂非繼續性合同,是指履行 為一次性行為的合同。恢復原狀是解除有溯及力的的效果及標志。

這樣規定是對守約方比較好的保護,因為有溯及力,合同自始無約束力,應恢復到合同簽訂時的狀態,對守約方有利。

2、繼續性合同的解除原則上無溯及力

所謂繼續性合同,是指履行 必須在一定繼續的時間內完成,而不是一時或一次完成的合同,如租賃合同、倉儲合同等。

繼續性合同以使用、收益標的物為目的,已經被受領方享用的標的物效益,是不能返還的,也就不能恢復原狀,在這種情況下,有溯及力除了增加不必要的麻煩外,對當事人沒有任何好處。因此,規定為無溯及力,當事人只能請求對方返還相應的價金。如委託合同中如規定有溯及力,會使受託人的代理行為全部失去法律效力,這樣代理人及通過該代理行為面與委託人成立法律關系的第三人均有遭受損害,不利於促進社會交易。

三、我國《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定:合同解除後,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可見,在我國合同法中對合同解除的效力作了比較靈活的規定,是採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態度來解決合同解除是否具有溯及力。合同成立後未履行的,有溯及力。合同已經履行的,根據情況而定,是否有溯及力,所謂根據履行情況,是指根據履行部分對債權的影響。如果債權人的利益不是必須通過恢復原狀才能得到保護,不一定採用恢復原狀。當然如果債務人已經履行的部分,對債權人根本無意義,可以請求恢復原狀。

恢復原狀的效果因合同標的物的性質不同而有下列不同:(1)在原交付的標的物存在時,自然要返還原物;除返還原物外,還應當補償因返還原物所支付的費用,如果返還的是能產生孳息的物,孳息應當隨主物一起返還。(2)在原物不存在時,如原物是種類物,可以同一種類的物返還。

在有些情況下是不能恢復原狀的,例如,原物是特定物而滅失,又如,提供勞務或者使用物品作為合同的給付,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合同解除有溯及力,只能採取賠償損失或者其他補救措施,而不能恢復原狀。

因此,這個問題應當以合同解除後是否有溯及力來判斷孳息的歸屬。

F. 什麼是孳息

現實問題

某村子的顧某向秦某購買一頭母牛,雙方約定由顧某先將母牛牽回,三天後顧某再將購牛款送至秦某家。就在顧某將母牛牽回家後兩天,母牛生了一隻小牛。第二天顧某送錢至秦某家時,告訴了秦某此事,秦某當即表示小牛是屬於自己的,要求馬上去顧某家牽小牛,但遭到了顧某的拒絕,顧某將錢交給秦某後即馬上離開。

律師解答

母牛所生的小牛,在法律上的概念為孳息。孳息是指由原物所產生的收益。在民法上,孳息分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指因物的自然屬性而獲得的收益,如果樹結的果實、母畜生的幼畜。法定孳息指因法律關系所獲得的收益,如出租人根據租賃合同收取的租金、貸款人根據貸款合同取得的利息等。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標的物在交付之前產生的孳息,歸出賣人所有,交付之後產生的孳息,歸買受人所有。在本案中,小牛是在秦某交付給顧某後母牛所生,所以,無論顧某是否已經將購牛款交付給秦某,該小牛依法已經屬於顧某所有。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六十三條 標的物在交付之前產生的孳息,歸出賣人所有,交付之後產生的孳息,歸買受人所有。

G. 孳息是什麼意思

孳息(Fructus)是民法法律概念,指由原物所產生的額外收益。根據民法,孳息分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H. 《合同法》與《物權法》中有關天然孳息歸屬問題的規定發生沖突怎麼解決

關於天然孳息及來法定孳息歸源屬的規定。1.天然孳息的概念和歸屬。天然孳息是指依物的自然屬性所產生的物。天然擎息的范圍非常廣,主要來源於種植業和養殖業,如耕作土地獲得糧食和其他出產物,種植果樹產生果實,養殖牲畜獲得各種子畜和奶產品等。天然孳息,自從與原物脫離後,會立即產生歸屬的問題。本法明確規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法定孳息的概念和歸屬。法定孳息(利息、租金等),按照一般的交易規則,利息應由債權人取得,租金應由出租人取得,但也不排除其他情形的存在。本法規定,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

I. 所有權保留孳息歸誰

在所有權保留買賣中天然孳息歸屬的處理規則應當是:當事人有約定的,依照其約定;當事人沒有約定的,適用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三條依「交付」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章 買賣合同

第一百六十三條 標的物孳息的歸屬 標的物在交付之前產生的孳息,歸出賣人所有,交付之後產生的孳息,歸買受人所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編 第九章 所有權取得的特別規定

第一百一十六條 天然孳息及法定孳息歸屬

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法定孳息,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

「孳息隨之保留」與「從物隨同保留」並不同理。首先,「孳息隨之保留」有悖合同本質。簽訂合同時,買賣雙方就標的物(原物)的所有權保留作出合意。但此時(甚至是交付時),孳息並不存在,對其是否隨同保留沒有意思表示。

合同是當事人之間的合意,雙方義務均由當事人事先約定。除非有特定理由,不應將合意之外的義務強加於當事人之身。其次,「從物隨同保留」無從推出「孳息隨之保留」。主物與從物之間具有經濟效用上的從屬關系。

為了主物功能的全面發揮,具備輔助作用的從物需要隨同移轉。孳息雖系原物所產,但卻沒有效用上的從屬功能,沒有理由要求孳息對原物「緊緊跟隨」。從物隨主物而移轉不意味著孳息也得隨原物而移轉;從物隨主物被保留也並不意味著孳息就得隨原物而被保留。

(9)孳息合同法擴展閱讀:

案例:

李女士和李剛於2010年5月結婚。結婚前李女士購買了一套房屋,婚後李女士多次炒賣該套房屋,用炒賣的收益在2011年購買了李女士和李剛居住的新房。現在,李女士和李剛的婚姻出現問題,准備離婚,李女士和他對這套新房是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產生了爭議。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連春霞:根據《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一)項規定:「一方的婚前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婚姻法解釋(二)》第十一條第(一)項規定:「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婚姻法解釋(三)》第五條規定:「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後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據此,夫妻個人財產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產生的收益分為投資收益、孳息和自然增值3種。投資收益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孳息和自然增值屬於個人財產。

本案中,李女士和李剛現在居住的新房雖是在婚姻存續期間購買,但購買的資金主要來源於李女士婚前購買房屋所得價款和房屋買賣交易收益所得。房屋進行多次交易所得收益系屬於市場經濟的自然結果,屬於天然孳息,不是投資收益。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孳息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應認定為個人財產。因此,新房是李女士的個人財產,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J. 區分原物和孳息的意義何在

孳息已與原物分離,是獨立存在的。
一間房子出租,房子是房子,房租是房租,不區分合同都沒法寫;出租的房子再出售,房租由誰得?如果不加區分,更易使問題復雜化。
因此,區分原物和孳息的意義,首先就在於確定孳息物的所有權歸屬。除法律有特別規定或當事人有約定外,孳息物歸原物的所有權人所有,原物的所有權轉讓時,孳息物的收取權一並移轉。合同法第163條就規定標的物在交付之前產生的孳息,歸出賣人所有,交付之後產生的孳息,歸買受人所有。
其次,區分原物和孳息的意義,有利於確定賠償范圍。當原物的所有權受到侵害,使孳息物的收取發生不能時,侵害人應賠償原物的損失,並依法律規定,賠償孳息物的損失。

熱點內容
2014年勞動合同法解讀 發布:2025-05-15 18:17:36 瀏覽:389
刑法槍斃 發布:2025-05-15 18:06:59 瀏覽:495
法院聘用製法警 發布:2025-05-15 18:01:11 瀏覽:948
考試作弊的刑法 發布:2025-05-15 18:00:37 瀏覽:988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屬於 發布:2025-05-15 17:59:52 瀏覽:37
經濟法基礎第一章第一節講義 發布:2025-05-15 17:54:33 瀏覽:334
法律法規死傷標准 發布:2025-05-15 17:52:33 瀏覽:622
民法與思政 發布:2025-05-15 17:47:31 瀏覽:190
如經濟法般 發布:2025-05-15 17:43:29 瀏覽:23
民法典上新 發布:2025-05-15 17:42:47 瀏覽: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