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王吉文經濟法

王吉文經濟法

發布時間: 2022-05-29 06:59:25

⑴ 《三人行》全文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出自《論語·述而》)。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可以學習他們身上的善,並以他們身上的不善為鑒改正自己的不善。」
【評析】
「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我們生活中耳熟能詳的語句,以前我只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是「向勝過我的人學習」,也就是「以比我能乾的人為師」。看了這段話才知道,原來孔子的意思是:「我們不但能以比我們能乾的人為師,還能以不如我們的人為師。」覺得深受啟發。
「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意思是提醒我們,「處處留心皆學問」,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同樣我們也可以說;「生活中不是缺乏好老師,而是缺少發現好老師的能力。」我們不但可以從書本上學到東西,也可以從別人身上學到東西,還可以從大自然中學到東西,中國的許多武術是通過模仿動物而形成的,現代仿生學也是人類向大自然學習形成的一個新的專門學科。
隨著中國社會一部分人富裕起來之後,花大把的錢為孩子尋找老師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然而這種時尚反映的是一種對學習的無知。如果是學習一些專門的技藝,為孩子聘請好的知名的老師是無可非議的,但是教授孩子普通的文化知識,也去高薪聘請老師,其實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那會誤導孩子,以為孩子的學習好壞主要在於是否有好的老師,而不在於孩子自己的努力。其實古往今來,許多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自學成才。這些自學成才的人並不是真正沒有老師,而只是學無定師,也就是沒有固定的老師,他們師法自然,以別人為師、以古人為師、以書本為師、以實踐為師、以一切可學之人之事為師。

⑵ 優秀記敘文是怎麼寫的 寫記敘文的構思技巧

記敘文情節構思技巧
1.穿插
所謂「穿插」,就是在記敘的過程中暫時中斷敘述,有目的地插進抒情、議論、說明、描寫等內容。
作用:
表達作者的感情、觀點,深化文章主題;
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使文章內容更豐富多彩;
形象更生動逼真,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變化文章結構,使文面更活潑。
注意事項:
(1)自然貼切
抒情、議論、描寫,都是有感而發,建立在記敘的基礎之上,不能無病呻吟。
(2)靈活適度
記敘文應以記敘、描寫為主,抒情是為敘事服務的,不可本末倒置。
2.設置懸念
設置懸念,讓讀者帶著疑團讀下去,欲罷不能。
作用:
故事的發展神秘莫測,扣人心弦,令讀者急切地尋找答案。
注意事項:
(1)合情合理,不牽強、生硬。
(2)干凈利落,不枝蔓橫生、故弄玄虛。
設置懸念的方法:
(1)先擺出一個懸而末決的問題
如《草船借箭》情節:
周瑜施毒計,要諸葛亮10天造好10萬枝箭;諸葛亮說只用3天,還立下了軍令狀。
諸葛亮不知對方是在陷害自己嗎?只用3天能造好10萬枝箭嗎?諸葛亮又是怎樣造箭的?這自然引起讀者濃烈的興趣。
(2)先截取一個精彩的事件片斷
如《三人行》開頭便寫:
「一定要走到那棵小樹跟前再休息!」指導員王吉文望著前面四五百米處一棵小樹,又暗暗地下了一次決心。……在王吉文看來,它似乎比實際距離要遠一些。
王吉文為什麼「又暗暗地下了一次決心」?為什麼望著只有四五百米,走起來卻「似乎比實際距離要遠一些」呢?這些心理描寫既緊緊地抓住讀者,也自然展開了情節,為後文埋下了伏筆。
(3)先交代一個起線索作用的物件
如習作《小木船》的開頭寫道:
每當我看見藏在抽屜里的那隻精緻的小木船,我就想起陳明來。
這只小木船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我」要把它藏在抽屜里?為什麼看見它就想起陳明來?全文以這只小木船為線索,並在開頭設置懸念,引人細讀。
(4)先安排一個引發事件的場景
如《賣火柴的小女孩》落筆就交代:
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
這個小女孩是干什麼的?天冷又下著雪,她為什麼還光頭赤腳?天快黑了,又是大年夜,她為什麼不趕快回家?她的命運、結尾如何?文章一開頭就把人物放在這樣一個典型環境中,緊緊地扣住了讀者的心弦,引起讀者急切想知道事情底細的心理。
(5)先顯示故事或人物的結局,即倒敘。

⑶ 破折號的用法

語意轉換表示遞進,破折號之前是「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破折號之後做出了回答,但又不是解釋說明(解釋說明破折號好常是短語或名詞)。破折號的相關用法如下:
破折號一般表示後文是對前文的註解,或表示語意轉換、遞進,或表示語音中斷、延長。例如:
①表示解釋說明的:這就是我的朋友——字典。
②表示語意轉換的:和風吹送,翻起一層一層的綠波——這時你會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兩個字「麥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確是經過錘煉的語言的精華。
③表示插入成分的:……又想到老三——可憐的,瘦弱的小阿維——他像一個大人似地掙扎著……
④表示意見轉折的:我們不能等著餓死——再說——萬一有人頂了我的差事呢!
⑤表示語音中斷的:「那怎麼——」。
⑥表示聲音延長的:「同——志……」師長向前跨了一步,直看著王吉文的臉,話說得又低又慢還有些沙啞。

⑷ 王吉文的英雄事跡

1929年,中國工農紅軍來到黃安縣,王吉文的家鄉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少年王吉文滿腔熱情地投入了這場勢如暴風驟雨的革命洪流,先後擔任兒童團長、少先隊長、帶領紅孩子們站崗放哨,保衛革命政權。這年9月,他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
1930年5月,王吉文參加了工農紅軍。他身材魁梧,臂力過人。在反「圍剿」戰斗中,他作戰勇敢,屢受表揚。1932年2月,他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5年9月,他隨紅四方面軍長征,歷盡千辛萬苦,於1936年10月到達了陝北。
1937年七七事變後,王吉文隨部隊奔赴晉東南抗日前線,經過無數次戰斗,他歷任班長、連指導員,逐漸鍛煉成為一個年輕的優秀指揮員。
1938年7月,王吉文奉命隨津浦支隊東進津浦鐵路以東之冀魯邊地區,任該支隊第二營營長,為配合當地抗日武裝粉碎日偽軍進攻,打開該區局面,作出了貢獻。1939年春,王吉文隨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主力部,來到山東濱海地區。
1939年4月的一天凌晨,王吉文正帶領部隊駐扎的山東省寧陽縣泗皋鎮,突遭日軍合圍。日軍騎兵從東南、東北兩個方向朝泗皋鎮沖來,日軍步兵從北面和西面實施夾擊。王吉文指揮部隊憑借鎮子邊沿的院牆拚死抗擊。戰場上硝煙彌漫,戰斗異常激烈,情勢十分危急!
這時,王吉文急速地跑到機槍班陣地,接過僅有的一挺輕機槍,依託一個墳包,向日軍騎兵猛烈射擊。他的勇猛精神,極大地鼓舞了指戰員們,大家奮力射擊、投彈,日軍紛紛落馬,五六匹大洋馬驀然跌倒,日軍進攻隊形頓時大亂。
日軍騎兵受挫,我軍士氣大振。陣地上喊聲震天︰「打得好!」「狠狠打!」日軍騎兵懾於我軍的密集火力和強大聲威,不得不跳下馬來,利用地形,龜縮隱蔽。
面對敵眾我寡的形勢,王吉文及時抓住戰場上的這一時機,指揮部隊向西南方向撤退,他親自在後面掩護,直到部隊轉移到安全地帶,他才提著機槍退了下來。
1940年6月,王吉文所在部隊與沂水縣地方武裝組建成八路軍山東縱隊特務二團,他任團長。
1941年7月,特務第一團、第二團合編為山東縱隊第一旅第三團,王吉文仍任團長。這年9月,王吉文奉命率領部隊在魯南天寶山區與兄弟部隊協同作戰,取得突出戰績,擴大了魯南抗日根據地。
1942年初,王吉文率部連續攻克牛家莊、李家棧、堯家王莊等據點,殲滅一批長期投靠日偽的反動地主武裝,又襲擊大汶口至張庄公路上的孫村敵據點,打開了新泰、蒙陰、泗水邊界地區的抗日斗爭局面。
張顯榮,是山東省泗水縣的慣匪頭子,魯南有名的地頭蛇。他兼有國民黨支隊司令和偽軍司令的雙重身份,壞事干盡,作惡多端,到處搶劫老百姓,肆意殺害我抗日工作人員。這幫匪徒直接威脅著我鄒(縣)東根據地的安全,當地群眾一提起張顯榮,無不咬牙切齒,憤恨異常。
1942年8月,魯南軍區決定消滅張顯榮這股匪徒。軍區把這一任務交給了王吉文帶領的山東縱隊第一旅第三團。
王吉文接受任務後,立即召集營、連幹部開會,經過充分討論,最後制定了智擒張顯榮的作戰方案。
這天傍晚,王吉文率領部隊撇開張顯榮匪巢孫徐庄,朝相反方向向南開進。經過一晝夜行軍,來到40公里開外的張庄敵據點附近。王吉文組織一支小部隊擺出圍攻據點的架勢,命令主力部隊隱蔽休息。
這樣與據點內的敵人相持了一天。
夕陽西下,西邊天際一片晚霞。王吉文悄悄地把隊伍集合起來,手指北方說︰「同志們,抓張顯榮去,出發!」
老奸巨猾的張顯榮,聽到王吉文帶領部隊轉移的報告後,開始還半信半疑。直到第二天張庄據點的敵人派人前來求援,他那顆狐疑不安的心才完全放下來。他想,張庄到孫徐庄有40多公里地遠,你八路軍就是長飛腿,一時也來不了,便對衛隊長說︰「告訴兄弟們,今晚好好地睡個覺,明天出去給我撈一把。」
夜幕四合,萬籟俱寂。在張庄通往孫徐庄的土路上,一支隊伍在悄悄地疾進。
王吉文指揮部隊實施遠程奔襲,於凌晨前趕到了孫徐庄。就在張顯榮熟睡之際,我第三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孫徐庄的石圍子牆炸開一個大口子,村東南角的炮樓也被摧毀。部隊迅速插了進去。繳了匪兵的械,活捉了張顯榮。
王吉文指揮部隊乘勝擴大戰果,接連拔掉了附近幾個大小據點。這一仗,共殲敵1300多人,進一步開辟了鄒(縣)東泗(水)南根據地。
1943年初,八路軍實行主力地方化,王吉文的第三團劃歸魯南軍區領導。5月,王吉文又率部進入滕(縣)嶧(縣)邊區,在米家山與偽第一四二師激戰,斃傷敵150餘名,致敵師長劉春藺重傷,率殘部向四開山方向逃竄。接著,在軍區首長指揮下,王吉文團與兄弟部隊一起,對逃敵發起全線追擊,又將其副師長牛樂廷擊傷。經過四天鏖戰,共斃、傷、俘敵500多名,繳獲重機槍兩挺、輕機槍14挺及大量步槍和彈葯,取得輝煌戰果。
劉黑七,真名叫劉桂棠,是魯南的慣匪。抗戰前曾流竄華北18年,禍害百姓。抗戰開始後,他投降日軍,所部被編為偽和平建國軍第十軍第三師,劉自任師長。他瘋狂破壞抗日根據地,作惡多端,血債累累。
1943年11月,為配合反「掃盪」作戰,魯南軍區決定討伐劉黑七,除掉這一害。王吉文奉命率第三團參加這次戰斗,擔負了攻打劉匪師部的任務。
為弄清敵人的兵力部署和地形情況,王吉文多次組織偵察、審問俘虜,並親自帶領突擊連的幹部到劉匪師部所在地——費縣、東柱子據點外圍觀察情況。
11月15日,討伐劉黑七的戰鬥打響。我參戰各部隊分路向劉匪師部及其附近據點奔襲。
按照預定作戰方案,王吉文指揮部隊以神速的動作包圍了東柱子據點,從幾個方向同時發起猛攻,很快突破了敵人的第一道圍牆。
劉匪在慌亂中組織兵力,憑借內層小圍子進行頑抗。在兩次突圍未成後,便把他的王牌——衛士隊拿上來。
這時,王吉文突然出現在陣地前沿,大聲向部隊下達命令︰「沖進小圍子,抓住劉黑七!」
隨著他那洪亮的喊聲,一顆顆手榴彈投向敵群,滾滾硝煙吞沒了劉匪的衛士隊。
王吉文又指揮爆破組炸毀了小圍子東北角的敵炮樓,尖刀連像離弦的箭一樣沖進了小圍子。劉匪部頓時大敵,敵兵紛紛投降。劉黑七見大勢已去,隻身落荒而逃,被我戰士亂槍擊斃。
這次戰斗,共殲敵千餘人,有力地配合了反「掃盪」作戰,大大提高了我軍的聲威。參戰部隊受到了山東軍區的通令嘉獎。
王洪九,也是魯南一帶的一股頑匪。1945年3月底,魯南軍區組織部隊,進行了討伐王洪九匪部的戰斗。
戰斗於3月29日打響。王吉文令第二營包圍、監視駐沙溝崖的守敵,他親自指揮第一、第三營主力攻擊壽衣庄據點。
壽衣庄據點工事堅固,地形復雜,易守難攻。王吉文命令第三營採用近迫作業,於30日拂曉前,把交通壕挖到了敵人的工事邊沿。
天亮後,王吉文命令一營首先向壽衣庄發起攻擊。經兩天兩夜激戰,敵放棄據點,倉惶逃遁。
接著,王吉文指揮部隊向沙溝崖之敵發起攻擊。連續攻打兩天三夜,終未攻克。
4月3日上午8時許,王洪九倚仗日軍為後盾,親率其主力特務大隊400多人,向沙溝崖增援。
王吉文審時度勢,果斷決定︰「留少量部隊包圍沙溝崖,以主要兵力投入打援。」
當援敵進至沙溝崖以東我軍包圍圈時,王吉文命令部隊從三面對敵發起攻擊。激戰一個多小時,便將援敵大部殲滅。共擊斃敵特務大隊長邢茂珠以下200餘人,其餘或被生俘,或自行潰散。
沙溝崖據點之敵見援兵被我消滅,據點內又兵力單薄,感到絕望,只得向我軍舉白旗投降。
至此,歷時八天的討伐王洪九戰斗勝利結束。當地群眾翹著大拇指稱贊說︰「俺們的老三團就是行!」「王團長真是常勝將軍!」
王吉文不但作戰勇敢,足智多謀,指揮有方,而且對自己要求極為嚴格,處處給部屬作榜樣。在部隊里,流傳著許多他嚴於律己的生動故事。
王吉文生活儉朴,在部隊是出了名的。他當了團長以後,仍然保持著這種優良作風。他的一床印花斜紋布面棉被,補釘摞補釘。僅有的幾件衣服,也是補了又補。他的枕頭,就是一塊黃布包著的幾件舊衣服。他的馬褡子里裝的,盡是地圖、日記本、書籍等。這些就是王吉文的全部家當。
王吉文的組織觀念是很強的,他總是以普通黨員來要求自己,自覺接受黨支部的監督,王吉文在日記中寫道︰「黨培養我18年一直到今天。我想,只有黨才有此細心精神培養我成長……我知道,我還年輕,需要進步。我要為黨、為人民流盡最後一滴血,來報答黨、上級、人民對我的培養。我要堅決按照黨指引的方向前進,前進!」
王吉文非常關心戰士和部屬,與同志們親密無間,生死相依。每次戰斗下來,王吉文總要到各連看看戰士們,了解一下他們的情況,問問他們的身體和生活,就是一些不被人注意的小事,他也一一過問。有時,他還親手為戰士縫衣服。大家一致稱贊王吉文對部屬、對同志有著熾熱的階級感情,有著兄長樣的情,慈母般的愛。
王吉文做事嚴肅認真,善於學習、總結,也是大家所一致稱道的。他平時常常深入連隊,一去就認真幫助連隊幹部研究解決訓練和管理中的問題,有時還親自給大家做示範。一打起仗來,他總是盡量靠前,親臨一線指揮。
1945年8月,魯南軍區發起討伐國民黨頑固派、山東保安第二師的戰役。王吉文率團參加戰斗,苦戰三晝夜,全殲該師,活捉師長申憲武。9月,王吉文所在部隊與幾支兄弟部隊合編為山東野戰兵團第八師,王吉文仍任團長。12月,王吉文率部參加了解放滕縣的戰役。在這次激戰中,王吉文身負重傷。
1946年6月,王吉文任山東野戰軍第八師副師長。翌年2月,任華東野戰軍第三縱隊第八師師長。7月,第八師緊跟著劉鄧大軍勝利躍進的腳步,跨過津浦路,挺進到魯西南平原上,參加大反攻的行列。此時,敵整編第五、第五十七、第八十四師等部尋找我華東野戰軍第一、第三、第四、第八縱隊及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一縱隊作戰。8月,敵整編第五、第五十七師等部分兵冒進,尾隨我第四、第八、第十一縱隊到達單縣地區。王吉文率領的第八師,奉命牽制疲憊敵第五十七師。部隊艱苦轉戰,天天行軍,時時打仗幾乎整天在陰雨爛泥中跋涉,衣服被雨水濕透,也不能洗曬。一到宿營地,連休息、吃飯顧不上,就頂風冒雨修工事。就這樣38天過去了。王吉文說︰「這就是我們的戰法,叫做叫化子打狗,邊打邊走。我們當然不是消極地走。一群狗圍著咬呀,撲呀,不管它。走著走著,瞅准機會,回身就是一棍子,把狗打個半死!我們不打頂硬的,也不打軟的,就打段霖茂,打五十七師。」9月7日,第八師同兄弟部隊將敵包圍於鄆城沙土集地區,戰至9日晨,將敵整編第五十七師9000餘人全部殲滅,俘中將師長段霖茂。黨中央致電陳毅、粟裕指出︰這一大勝利,「對於整個南線戰局之發展有極大意義」。
1948年3月,王吉文率部參加解放洛陽的戰役。洛陽地扼秦晉豫三省要沖,是隴海路中段的重鎮。在攻打洛陽西北小圩子時,他對擔任突擊任務的第二十三團第一營營長張明風趣地說︰「西北大捷打亂了敵人的陣勢,邱行湘的青年軍第二○師在洛陽很孤立,上級讓我們解決它。攻打大城市,不會不要緊,我們學嘛,到處有我們的先生,會學到本領的。這回打洛陽,要多搞調查,大家動腦筋,別像打單家圩子那樣蠻干……」他對全團任務作了細致的安排後,親到前沿指揮,當突擊隊進攻受阻時,王吉文立即來到突破口,帶領幹部對小圩子進行偵察,作出新的部署。攻擊開始後,突然從地下室竄出200餘名敵敢死隊。王吉文大聲招呼突擊隊︰「同志們,把他們壓下去就是勝利!」敵人被我突擊隊投擲的手榴彈炸得血肉橫飛。3月14日晚11時,全殲小圩子守敵,解放了洛陽。
1948年9月,王吉文率領八師參加了著名的濟南戰役。

⑸ 破折號 的用法

破折號一般表示後文是對前文的註解,或表示語意轉換、遞進,或表示語音中斷、延長。例如:
①表示解釋說明的:這就是我的朋友——字典。
②表示語意轉換的:和風吹送,翻起一層一層的綠波——這時你會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兩個字「麥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確是經過錘煉的語言的精華。
③表示插入成分的:……又想到老三——可憐的,瘦弱的小阿維——他像一個大人似地掙扎著……
④表示意見轉折的:我們不能等著餓死——再說——萬一有人頂了我的差事呢!
⑤表示語音中斷的:「那怎麼——」。
⑥表示聲音延長的:「同——志……」師長向前跨了一步,直看著王吉文的臉,話說得又低又慢還有些沙啞。
破折號
一般用法:
1、表示破折號後面是解釋說明的部分。
各國政府——無論專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驅逐他。
帶工老闆或者打雜的拿著一疊疊的名冊,懶散地站在正門口——好像火車站剪票處一般的木柵子前面
2、表示意思的遞進。
每年——特別是水災、旱災的時候,這些在日本廠里有門路的帶工……
3、表示意思的轉換、跳躍或轉折。
「今天好熱啊!——你什麼時候去上海?」
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麼看頭啊!
4、表示語音的延長
「小林——,我來了!」他大喊著
「嗚——嗚——嗚」小男孩大聲哭起來。
我們在天安門前深情的呼喚:周——總——理——
5、表示語音較大的停頓或中斷。
那個時候在無錫的人,我倒問過,可是——(表示說話中斷)
表意思遞進(緊承) 團結——批評——團結
6、表示總結上文。如:
想贏的不能贏,不怕輸的反而輸——這是競賽的辯證法。
7、用在副標題前。如:
火刑
——紀念喬爾丹諾.布魯諾
8、表分項列舉
根據研究對象不同,環境物理分為以下五個分支學科
——環境聲學;
——環境光學;
——環境熱學;
——環境電磁學;
——環境空氣動力學。
9、破折號前的標點,如果是句號或逗號,可不用。如果是問號或感嘆號,則保留。如:
人人都知道他是雷鋒式的人物——心中只想著他人的好人。
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源泉。
10、應注意的問題:
破折號與括弧的區別
較重要的內容用破折號,一般內容用括弧;破折號表示的注釋部分要連著正文念出來,括弧表示注釋的內容可不讀出來。破折號之前可以有點號,但破折號之後不能有點號。
破折號與「是」「有」等提示的詞不能同時使用。
破折號與冒號的區別:
破折號中表示注釋的的用法容易和冒號中總說與分說的用法相混淆,可從兩個角度區別:一是分說部分是總說部分的分項敘述,應用冒號,如:「今天晚會上有如下節目:舞蹈、獨唱、二重唱、相聲和雜技。」如分說部分是對總說部分的注釋,則應用破折號,如「我國的四大發明——火葯、印刷術、指南針、造紙術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偉大貢獻。」二是凡用破折號表示注釋的,可以把注釋刪去,句子的內容與形式仍是完整的;用冒號表示總說分說的句子則不能把分說部分刪去,否則句子表意不完整。

⑹ 請大家推薦幾位江財的經濟法老師,急急急!!!!!!!!我在線等

孫揮,悉尼大學碩士,超級美女,簽到(可以代簽),講課好,分數也高;關鍵是,太漂亮了,估計26歲左右,是男生就選吧。(本人選過)

⑺ 《三人行》課文資料

教學目的:1、練習快速閱讀,簡要地復述課文內容。

2、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和思想感情.
3、結合資料,進一步了解長征時紅軍過草地的艱苦生活,體會紅軍戰士堅定的革 命信念、忠於革命、團結合作、先人後己的革命精神。

4、體會文章通過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描寫反映人物的崇高品質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練習快速閱讀,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 詩歌導入,情境渲染

1.背誦毛澤東《長征》詩。

《長征》 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2.同學們,你們了解長征嗎?誰能結合自己查找的資料來談一談,或者是你知道哪些長征故事。
3.是的,長征是世界軍事歷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一個由偉大的中國工農紅軍創造的奇跡。同學們可知道,在這個奇跡的背後,是紅軍戰士歷盡的千難萬險,是無數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金色的魚鉤》、《一袋干糧》、《倔強的小紅軍》等都催人淚下。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再次走進一個感人的長征故事——板書:8、三人行。文章的作者是王願堅,誰來結合自己查找的資料介紹一下他。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注意文中加點的字音。並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自由讀文是一種面向全體,照顧差異的讀書方法,目的在於讓每一個學生能對課文有一個完整的初步了解。)

2、檢查反饋,認讀容易讀錯的字音和部分新詞

(旨在促進學生認真、充分閱讀)

3、用自己的話簡單的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整體感知,領悟情感

中心話題:

請同學們認真的閱讀課文,想一想是什麼力量支撐著三個人堅定的走下去的?你是從文章的什麼地方體會到的?結合有關詞句說一說自己的理解,並在小組里交流討論。

1、 自主探究

(呈現共性問題,重點句子,學生自主完成,在這一環節重過程,注重學生的「體驗」,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條件,教師引導幫助讓學生體會收獲的喜悅。)

2、 小組討論

(針對個人無法解決、回答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學生發表不同見解,挖掘信息和成果的最大蘊藏量。)

3、集體交流

支持他們走下去的力量就是是對戰友的關心和負責,是對革命的忠誠,是他們心中那從未改變的堅定的革命信念。

預設一:對戰友的關心和負責

王吉文連忙湊過去,親切地問:「怎麼,也掉隊了?」

「不……不行啦!」那同志伸手揭開蓋在身上的那塊油布,指著小腿肚上一處被水浸壞了的傷口,有氣無力地說。

「別泄氣,同志,我們想辦法走!」王吉文安慰他說。

你從「連忙、親切、安慰」幾個詞體會到王吉文的心情是怎樣的?體會著讀一讀。

頭開始有些發暈,腿也軟綿綿的,脖子因為用力往前探著,扯得脖筋暴跳作痛,真擔心再一用力就會「咯蹦」掙斷的。特別是胸前的傷口,隨著他急促的呼吸.裡面那條紗布捻子像一把小銼在來回拉動,痛得連路也突然間變得崎嶇不平了。他說:「指導員,快休息一下吧!」

「不!」王吉文故意把聲音提的很高。他知道第一次休息了,就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為了不讓小周那雙潰爛了的腳落到泥水裡,他把小周的屁股用力往上託了托。

「紗布捻子像一把小銼來回拉動」這是怎樣的疼痛?「脖筋暴跳作痛,再一用力就會「咯蹦」掙斷的」你有體會到了什麼?帶著自己的體會讀一讀。就是這樣的劇痛,為了不讓小周那雙潰爛了的腳落到泥水裡王吉文還是沒有停下來,說明了什麼?

他興沖沖地抓起小洋瓷碗,從水窪里舀了半碗涼水,拌上一點炒麵,給黃元慶吃下去。接著又弄了一份放在小周面前。然後抓起黃元慶的一隻手,背向著他蹲下來,果斷地說:「黃元慶同志,我以指導員的身份命令你,走!」

你從「果斷」一詞體會到了什麼?(即便有再大的困難,他沒有放棄一個戰友)體會著讀一讀。

「這是怎麼啦?……剛才傷口……」他往傷處摸了一把,一條綁腿已經把它包紮得好好的了。他驚奇地扭頭看去,只見自己正躺在油布上,油布旁邊的水草里,兩條糊滿泥巴的腿在往前移動,一條小腿上正流著血水。黃元慶小周並排匍匐在草地上,每個人肩上掛著半截綁腿。拉住了又不得兩個角正在吃力的拖著往前爬。

黃元慶和小周在嚴重負傷的情況下,還在拖著指導員前進,你體會到了什麼?

預設二:堅定的革命信念

頭開始有些發暈,腿也軟綿綿的,脖子因為用力往前探著,扯得脖筋暴跳作痛,真擔心再一用力就會「咯蹦」掙斷的。特別是胸前的傷口,隨著他急促的呼吸.裡面那條紗布捻子像一把小銼在來回拉動,痛得連路也突然間變得崎嶇不平了。通訊員小周伏在指導員的身上,覺得身體晃動得厲害。憑經驗,他看出指導員又撐不住了。他說:「指導員,快休息一下吧!」

「不!」王吉義故意把聲音提得很高。他知道第一次休息了,就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紗布捻子像一把小銼來回拉動」這是怎樣的疼痛?「脖筋暴跳作痛,再一用力就會「咯蹦」掙斷的」你有體會到了什麼?此時此刻他的心裡在想什麼?是什麼力量幫助他戰勝這樣的劇痛?帶著自己的體會讀一讀。

「不,自己的傷自己明白……」那同志指指身旁那支步槍,接著說:「同志,請你把這支槍帶著,替我上繳吧。我是十三團二連的,我叫黃元慶……」說到這里,他喘了口氣,從挎包里掏出了一副綁腿扔給小周,深情地說:「給你,小同志,你好好地活著出去,繼續革命!」

文中的兩個省略號說明什麼?(黃元慶的話斷斷續續,身體很虛弱)他認為自己都快不行了,為什麼還惦記著上繳槍呢?你從「深情」一詞感受到了什麼?他還把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綁腿扔給一個並不認識的戰友,並囑咐他好好的活著出去,繼續革命,你有體會到了什麼?體會著讀一讀。

他興沖沖地抓起小洋瓷碗,從水窪里舀了半碗涼水,拌上一點炒麵,給黃元慶吃下去。接著又弄了一份放在小周面前。然後抓起黃元慶的一隻手,背向著他蹲下來,果斷地說:「黃元慶同志,我以指導員的身份命令你,走!」

你從「果斷」一詞體會到了什麼?王吉文為什麼說以指導員的身份命令他?(鼓勵他振作起來,走出草地,繼續為革命工作)體會著讀一讀。

目標一個個留在身後了。王吉文實在覺得驚奇:哪裡來的力量又走了這么遠?可是他也發現,自己是漸漸不能支持了,特別是這一次,似乎黃元慶的體重忽然增加了許多,腳下的泥水也好像更軟了。眼前的景物漸漸變成了兩個,身子晃盪得厲害。「已經走了幾個來回了?十七次,還是十八次?」他正想著,突然腳下一滑,身子一扭,他連忙掙扎了一下,總算沒有摔倒,可是胸前的傷口卻劇痛起來,痛得他忍不住叫了一聲:「哎——喲。」

「別說話!」 王吉文大聲說。就在這時,他覺得眼前一陣昏黑.一口帶點腥味的東西涌到了嘴邊。他慢慢地歪倒了。

此時他的體力已經透支到了極限,他還在堅持,是什麼力量在支撐他?

王吉文醒來的時候,他發現自己仰面躺著,身子卻在緩緩地移動。「這是怎麼啦?……剛才傷口……」他往傷處摸了一把,一條綁腿已經把它包紮得好好的了。他驚奇地扭頭看去,只見自己正躺在油布上,油布旁邊的水草里,兩條糊滿泥巴的腿在往前移動,一條小腿上正流著血水。黃元慶小周並排匍匐在草地上,每個人肩上掛著半截綁腿。拉住了又不得兩個角正在吃力的拖著往前爬。他們倆一邊爬,一邊說著話:

「……一個人該有多大的勁啊!他負了傷,還背我們走了那麼遠。」這是黃元慶的聲音。

「人就是有那麼股子勁,有時自己也摸不透。你剛才還說,自己的傷自己明白,可是……」

王吉文看著,聽著,他心裡頓時激動起來。他仰起臉,望著天空輕輕地吁了口氣。天無邊無垠的,好像為了襯托那令人目眩的藍色,幾朵絨毛似的白雲輕輕地掠過去。在那白雲下面,一長串大雁正排成「人」字形的隊伍,輕輕地向南飛去。它們靠得那麼緊,排得那麼整齊。

文章最後幾句寫景的句子,在這里起到了什麼作用?(戰友間的相互鼓勵支持給了他們巨大的力量,同時他們心中堅定的革命信念,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對革命勝利的期望支撐著他們一直走下去,即便會遇到再大的困難。一個人只有心理充滿了希望和力量,他眼前的世界才是美麗的。)

四、拓展延伸

讀了課文後,你受到了什麼啟發?或者你有什麼想說的話,課下寫到小本本上。

⑻ 你說三個人並排走在路上,兩個人在說話一個人在旁邊聽著,然後那兩個人說著說著其中一個忽然噓的一聲是什

教學目的:1、練習快速閱讀,簡要地復述課文內容。

2、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和思想感情.
3、結合資料,進一步了解長征時紅軍過草地的艱苦生活,體會紅軍戰士堅定的革 命信念、忠於革命、團結合作、先人後己的革命精神。

4、體會文章通過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描寫反映人物的崇高品質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練習快速閱讀,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 詩導入,情境渲染

1.背誦《長征》詩。

《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2.同學們,你們了解長征嗎?誰能結合自己查找的資料來談一談,或者是你知道哪些長征故事。
3.是的,長征是世界軍事歷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一個由偉大的中國工農紅軍創造的奇跡。同學們可知道,在這個奇跡的背後,是紅軍戰士歷盡的千難萬險,是無數可可泣的感人故事:《金色的魚鉤》、《一袋干糧》、《倔強的小紅軍》等都催人淚下。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再次走進一個感人的長征故事——板書:8、三人行。文章的作者是王願堅,誰來結合自己查找的資料介紹一下他。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注意文中加點的字音。並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讀文是一種面向全體,照顧差異的讀書方法,目的在於讓每一個學生能對課文有一個完整的初步了解。)

2、檢查反饋,認讀容易讀錯的字音和部分新詞

(旨在促進學生認真、充分閱讀)

3、用自己的話簡單的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整體感知,領悟情感

中心話題:

請同學們認真的閱讀課文,想一想是什麼力量支撐著三個人堅定的走下去的?你是從文章的什麼地方體會到的?結合有關詞句說一說自己的理解,並在小組里交流討論。

1、 自主探究

(呈現共性問題,重點句子,學生自主完成,在這一環節重過程,注重學生的「體驗」,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條件,教師引導幫助讓學生體會收獲的喜悅。)

2、 小組討論

(針對個人無法解決、回答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學生發表不同見解,挖掘信息和成果的最大蘊藏量。)

3、集體交流

支持他們走下去的力量就是是對戰友的關心和負責,是對革命的忠誠,是他們心中那從未改變的堅定的革命信念。

預設一:對戰友的關心和負責

王吉文連忙湊過去,親切地問:「怎麼,也掉隊了?」

「不……不行啦!」那同志伸手揭開蓋在身上的那塊油布,指著小腿肚上一處被水浸壞了的傷口,有氣無力地說。

「別泄氣,同志,我們想辦法走!」王吉文安慰他說。

你從「連忙、親切、安慰」幾個詞體會到王吉文的心情是怎樣的?體會著讀一讀。

頭開始有些發暈,腿也軟綿綿的,脖子因為用力往前探著,扯得脖筋暴跳作痛,真擔心再一用力就會「咯蹦」掙斷的。特別是胸前的傷口,隨著他急促的呼吸.裡面那條紗布子像一把小銼在來回拉動,痛得連路也突然間變得崎嶇不平了。他說:「指導員,快休息一下吧!」

「不!」王吉文故意把聲音提的很高。他知道第一次休息了,就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為了不讓小周那雙潰爛了的腳落到泥水裡,他把小周的用力往上託了托。

「紗布子像一把小銼來回拉動」這是怎樣的疼痛?「脖筋暴跳作痛,再一用力就會「咯蹦」掙斷的」你有體會到了什麼?帶著自己的體會讀一讀。就是這樣的劇痛,為了不讓小周那雙潰爛了的腳落到泥水裡王吉文還是沒有停下來,說明了什麼?

他興沖沖地抓起小洋瓷碗,從水窪里舀了半碗涼水,拌上一點炒麵,給黃元慶吃下去。接著又弄了一份放在小周面前。然後抓起黃元慶的一隻手,背向著他蹲下來,果斷地說:「黃元慶同志,我以指導員的身份命令你,走!」

你從「果斷」一詞體會到了什麼?(即便有再大的困難,他沒有放棄一個戰友)體會著讀一讀。

「這是怎麼啦?……剛才傷口……」他往傷處摸了一把,一條綁腿已經把它包紮得好好的了。他驚奇地扭頭看去,只見自己正躺在油布上,油布旁邊的水草里,兩條糊滿泥巴的腿在往前,一條小腿上正流著血水。黃元慶小周並排匍匐在草地上,每個人肩上掛著半截綁腿。拉住了又不得兩個角正在吃力的拖著往前爬。

黃元慶和小周在嚴重負傷的情況下,還在拖著指導員前進,你體會到了什麼?

預設二:堅定的革命信念

頭開始有些發暈,腿也軟綿綿的,脖子因為用力往前探著,扯得脖筋暴跳作痛,真擔心再一用力就會「咯蹦」掙斷的。特別是胸前的傷口,隨著他急促的呼吸.裡面那條紗布子像一把小銼在來回拉動,痛得連路也突然間變得崎嶇不平了。通訊員小周伏在指導員的身上,覺得身體晃動得厲害。憑經驗,他看出指導員又撐不住了。他說:「指導員,快休息一下吧!」

「不!」王吉義故意把聲音提得很高。他知道第一次休息了,就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紗布子像一把小銼來回拉動」這是怎樣的疼痛?「脖筋暴跳作痛,再一用力就會「咯蹦」掙斷的」你有體會到了什麼?此時此刻他的心裡在想什麼?是什麼力量幫助他戰勝這樣的劇痛?帶著自己的體會讀一讀。

「不,自己的傷自己明白……」那同志指指身旁那支,接著說:「同志,請你把這支槍帶著,替我上繳吧。我是十三團二連的,我叫黃元慶……」說到這里,他喘了口氣,從挎包里掏出了一副綁腿扔給小周,深情地說:「給你,小同志,你好好地活著出去,繼續革命!」

文中的兩個省略說明什麼?(黃元慶的話斷斷續續,身體很虛弱)他認為自己都快不行了,為什麼還惦記著上繳槍呢?你從「深情」一詞感受到了什麼?他還把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綁腿扔給一個並不認識的戰友,並囑咐他好好的活著出去,繼續革命,你有體會到了什麼?體會著讀一讀。

他興沖沖地抓起小洋瓷碗,從水窪里舀了半碗涼水,拌上一點炒麵,給黃元慶吃下去。接著又弄了一份放在小周面前。然後抓起黃元慶的一隻手,背向著他蹲下來,果斷地說:「黃元慶同志,我以指導員的身份命令你,走!」

你從「果斷」一詞體會到了什麼?王吉文為什麼說以指導員的身份命令他?(鼓勵他振作起來,走出草地,繼續為革命工作)體會著讀一讀。

目標一個個留在身後了。王吉文實在覺得驚奇:哪裡來的力量又走了這么遠?可是他也發現,自己是漸漸不能支持了,特別是這一次,似乎黃元慶的體重忽然增加了許多,腳下的泥水也好像更軟了。眼前的景物漸漸變成了兩個,身子晃盪得厲害。「已經走了幾個來回了?十七次,還是十八次?」他正想著,突然腳下一滑,身子一扭,他連忙掙扎了一下,總算沒有摔倒,可是胸前的傷口卻劇痛起來,痛得他不住叫了一聲:「哎——喲。」

「別說話!」 王吉文大聲說。就在這時,他覺得眼前一陣昏黑.一口帶點腥味的東西涌到了嘴邊。他慢慢地歪倒了。

此時他的體力已經到了極限,他還在堅持,是什麼力量在支撐他?

王吉文醒來的時候,他發現自己仰面躺著,身子卻在緩緩地。「這是怎麼啦?……剛才傷口……」他往傷處摸了一把,一條綁腿已經把它包紮得好好的了。他驚奇地扭頭看去,只見自己正躺在油布上,油布旁邊的水草里,兩條糊滿泥巴的腿在往前,一條小腿上正流著血水。黃元慶小周並排匍匐在草地上,每個人肩上掛著半截綁腿。拉住了又不得兩個角正在吃力的拖著往前爬。他們倆一邊爬,一邊說著話:

「……一個人該有多大的勁啊!他負了傷,還背我們走了那麼遠。」這是黃元慶的聲音。

「人就是有那麼股子勁,有時自己也摸不透。你剛才還說,自己的傷自己明白,可是……」

王吉文看著,聽著,他心裡頓時激動起來。他仰起臉,望著天空輕輕地吁了口氣。天無邊無垠的,好像為了襯托那令人目眩的藍色,幾朵絨毛似的白雲輕輕地掠過去。在那白雲下面,一長串大雁正排成「人」字形的隊伍,輕輕地向南飛去。它們靠得那麼緊,排得那麼整齊。

文章最後幾句寫景的句子,在這里起到了什麼作用?(戰友間的相互鼓勵支持給了他們巨大的力量,同時他們心中堅定的革命信念,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對革命勝利的期望支撐著他們一直走下去,即便會遇到再大的困難。一個人只有心理充滿了希望和力量,他眼前的世界才是美麗的。)

四、拓展延伸

讀了課文後,你受到了什麼啟發?或者你有什麼想說的話,課下寫到小本本上。

⑼ 常見的設置懸念的幾種方法

懸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馬上知道底細的情景。它可以是一個場面、一段情節,可以是貫穿全文的一個具體事物、人物某一時刻的神態描寫等。懸念的主要作用是抓住讀者的心,引起讀者對事情的發展、變化、結果,對人物或事物的處境、結局產生關切的心理,使文章情節發展更具有吸引讀者關切、引人入勝的魅力。 ①以人物某一時刻的神態描寫為懸念。 ②以人物某一時刻的言行心理描寫為懸念。 如《三人行》開頭便寫: 「『一定要走到那棵小樹跟前再休息!』指導員王吉文望著前面四五百米處一棵小樹,又暗暗地下了一次決心。在王吉文看來,它似乎比實際距離要遠一些。」王吉文為什麼「又暗暗地下了一次決心」?為什麼望著只有四五百米,走起來卻「似乎比實際距離要遠一些」呢?這些心理描寫既緊緊地抓住讀者,也自然展開了情節,為後文埋下了伏筆。 ③以環境描寫為懸念。 如《賣火柴的小女孩》落筆就交代:「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這個小女孩是干什麼的?天冷又下著雪,她為什麼還光頭赤腳?天快黑了,又是大年夜,她為什麼不趕快回家?她的命運、結尾如何?文章一開頭,就把人物放在這樣一個典型環境中,於是便緊緊地扣住了讀者的心弦,引起讀者急切想知道事情底細的心理。 ④以記敘場面或一段情節為懸念。 ⑤以貫穿全文的一個事物為懸念。 設置懸念要強調的是:設置懸念不能濫用,要力求合情合理,不牽強、生硬。所設懸念要簡明、干凈利落,不能枝蔓橫生、故弄玄虛,以致使讀者眼花繚亂,甚至厭煩,從而失去懸念應有的作用。

熱點內容
味道德華 發布:2025-05-15 08:55:06 瀏覽:415
執行追加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15 08:54:13 瀏覽:142
全國青少年學生法律知識學竟賽 發布:2025-05-15 08:46:37 瀏覽:953
法社會學課程論文3000字 發布:2025-05-15 08:46:33 瀏覽:772
山陽法官汽車時間表 發布:2025-05-15 08:35:46 瀏覽:878
刑法畢業論文選題 發布:2025-05-15 08:08:58 瀏覽:155
刑事訴訟法28條迴避辦案人 發布:2025-05-15 07:50:00 瀏覽:242
百度輸入法官方下截 發布:2025-05-15 07:49:53 瀏覽:516
勞動法沒寫帶薪休假 發布:2025-05-15 07:48:18 瀏覽:421
公司破產重組法律實務 發布:2025-05-15 07:35:06 瀏覽: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