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58條的理解
1. 合同法58條 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怎樣理解
就是按照過錯程度承擔責任,誰的過錯大,誰就多承擔責任。
2. 合同法58條在民法典哪條
法律分析:合同法的五十八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一百五十七條。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七條 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 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3. 合同法58所講該合同取得的財產與民法典157所講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有什麼不同
合同法58條所講該合同取得的財產與民法典157條所講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措辭上的區別,意思是完全一樣的。
《合同法》第五十八條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條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後,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4. 合同無效和撤銷的法律後果
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以後,將導致合同自始無效。但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只是不發生當事人所預期的法律效力,即不發生合同履行的效力,並非不產生任何法律後果。合同法第58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不能返還或者不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可引起三種法律後果:
(1)返還財產。返還財產,是指合同當事人在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以後,對已交付給對方的財產享有返還請求權,而已接受該財產的當事人則有返還財產的義務。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就意味著雙方當事人之間沒有任何合同關系存在,那麼,就應該讓雙方當事人的財產狀況恢復到如同沒有訂立合同時的狀況。所以不論接受財產一方是否有過錯,都負有返還財產的義務,返還財產主要適用於已經履行了的合同,如果當事人根本沒履行,或者財產尚未交付,就不適用財產返還原則。
(2)折價補償。合同法規定了恢復原狀的原則,但是在有的情況下,財產是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在此種情況下,合同法規定「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不能返還可分為法律上的不能返還和事實上的不能返還。法律上的不能返還,主要是受到善意取得制度的限制,即當一方將受領的財產轉讓給第三人
,而第三人取得該項財產時在主觀上沒有過錯,不知道或者沒有責任知道該當事人與另一方當事人的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的情況下,就可以不返還該原物,並且該原物是不可替代的,此時,該當事人就不能返還財產,他就必須依該物在當時的市價折價補償給另一方當事人。事實上的不能,主要是指標的物滅失造成不能返還原物,並且原物又是不可替代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取得該財產的當事人應當依據該原物當時的市價進行折價補償。沒必要返還的,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是當事人接受財產是勞務或者利益。在性質上不能恢復原狀的;二是一方取得的是使用知識產權而獲利的,由於該知識產權是無形的、則該方當事人可以折價補償對方當事人。
(3)賠償損失。在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凡是因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而給對方當事人造成的損失,不管是因主觀上故意或者過失,當事人都應當賠償對方的財產損失。
5. 幹了二十年勞務派遣工,辭職了,能告用工單位違法嗎
可以告,因為被派遣勞動者在法律規定上是被保護的。
《勞動合同法》第58條第二款應該理解為對被派遣勞動者權利的保護而不是限制。
勞動合同法58條第二款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這條規定明顯是為了保護被派遣勞動者權利的,不能少於二年的勞動合同,和無工作發放工資,都是這保護被派遣勞動者這一特殊員工的權利。而不是限制員工在符合規定的要求與單位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權利。如果理解成被派遣員工與派遣公司之間只能簽訂固定期限而不能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嚴重違悖了勞動合同法對被派遣勞動者權利加重保護的這一原則。
6. 合同法中第五十八條中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應該怎麼理解
法條原文
第五十八條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內的財產,應當容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法條文義解釋
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之後,導致合同自始無效。無效,是指不發生法律效力,也就是不發生訂立合同的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所預期的法律效果。但是,無效並不是不產生任何法律後果,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後,當事人也要承擔返還財產、折價補償、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民法通第六十一條第一款規定:民事行為被確認為無效或者被撤銷後,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相應的責任。本條的規定與民法通則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7. 合同法第58條在民法典的同等法律第幾條
隨著《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頒布,《民法總則》《合同法》將被廢止。 一、《民法典》第151條與第58條是否存在沖突 並不存在沖突。普通法與特別法的關系 《民法通則》第58條和《合同法》第52條是普通法與特別法的關系,民法通則58條規定的是民事行為無效的情形,合同法52條規定的是合同無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