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人大
⑴ 2012年全國人大要修改《勞動合同法》,是真的嗎 ,什麼內容
是會修訂,主要是勞務派遣部分。
⑵ 求王利明教授的合同法研究第三、四卷PDF電子書 人民大學出版社
網路網盤上至找到一、二卷。
⑶ 合同法的頒布機構是全國人大,而電力法的頒布機構是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那是不是合同法是上位法,電力法
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效力,高於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律。你的理解正確。
一、合同法是上位法,電力法是下位法;依據:制定機關的不同。
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2、《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1995年12月2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修正。
二、《立法法》的相關規定:
1、第七條規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其他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2、第九十七條規定:改變或者撤銷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的許可權是: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它的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不適當的法律,有權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違背憲法和本法第七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有權撤銷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有權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違背憲法和本法第七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三、「上位法優於下位法」適用規則的例外:下位法的優先適用。
「上位法優於下位法」的司法適用是有一定條件的,即當下位法與上位法相抵觸,且下位法無效。但是,如果下位法的制定根據上位法的授權或下位法是對上位法的實施性規定並且沒有違反上位法的規定,則會出現「上位法優於下位法」適用規則的例外:下位法的優先適用。
(一) 變通規定的「下位法」的優先適用
《立法法》第81條規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依法對法律、行政法規作變通規定的,本自治地方適用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規定。經濟特區法規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經濟特區適用經濟特區的規定。」
(二) 實施性規定的「下位法」優先適用:
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下位法對上位法作出具體的、可操作性的實施性規定不僅必要而且重要,尤其是地方性法規更是如此。因此,法律、行政法規的有些規定往往只能比較概括,以適用各地方的不同情況,這就為地方性法規留下了很大的空間。下位法「實施性規定」這種特殊地位決定了妥善處理其與上位法的適用關系的重要性。
四、在處理電力領域的問題時,要注意普通法與特別法的關系。
普通法與特別法的關系是面與點的關系,一般來說,特別法優於普通法適用,特別法沒有規定的,適用普通法。但適用這一規則的前提是:普通法與特別法之分只能在同一法律部門內部,並且規定的事項為同類的情況下才能做出區分。而上位法與下位法則不囿於同一部門法。因此,合同法雖是普通法,卻是全國人大制定的;電力法是特別法 ,卻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顯然,應當先適用:上位法優於下位法的原則。
當然,在現實中,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復雜的,對於普通法與特別法,其主體可一樣,可不一樣。當其主體一樣時,其與上位法與下位法的區別很清楚。關鍵是當制定主體不同時,與上位法與下位法如何區別。這種區別對法律的運用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原則是,要看有無法律的授權。若權力位階較高立法機關所制定的法律有明確授權規定,即為普通法與特別法之關系,否則即為上位法與下位法之關系。
⑷ 勞動合同法由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0次會議於()通過,()起施行
我想說明三點:一是你沒有準備送分從主觀上講確實也少尊重我們的勞動版;二是你的題目應該是權錯誤的,並不是20次會議而是28次會議;三是勞動合同法這樣表述不是很恰當的,應當完整並加書名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由第十屆全國人大常會第(28)次會議於(2007年6月29日)通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⑸ 九屆全國人大第H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內,1999年3月15日中華人容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5號公布,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原《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同時廢止。
⑹ 全國人大勞動合同法什麼時候重修
《中華人民共和國來勞動合同法》已由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7年6月29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於2012年12月28日通過,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⑺ 法律出版社出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釋義》 屬於立法解釋嗎
立法解釋的主來體按憲自法規定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理上立法者也有資格解釋自己制定的法律,也就是在中國立法解釋合格主體只有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下屬的法工委沒有立法解釋的主體資格。
性質屬於無權解釋、學理解釋,就跟大學教授寫一本《合同法釋義》一個性質。
⑻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勞動合同法〉的決定》公布前已依法訂立的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規定內:......本決定公布容前已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和勞務派遣協議繼續履行至期限屆滿,但是勞動合同和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不符合本決定關於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的規定的,應當依照本決定進行調整;本決定施行前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單位,應當在本決定施行之日起一年內依法取得行政許可並辦理公司變更登記,方可經營新的勞務派遣業務。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
所以,答案是C、一年 。
順祝好運!
⑼ 勞動合同法由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十八次會議與什麼時候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年6月29日修訂通過,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修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一條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第三條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
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9)合同法人大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
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工會和企業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解決有關勞動關系的重大問題。
⑽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違法怎麼辦 全國人大違反合同法,誰去追究
首先要復明確,全國人制大是否具備民事主題資格。這個問題其實待定的。在現在的司法環境和習慣中,各級政府是可以作為民事主題參與經濟活動的,但是人大是權利機關,其財務活動由政府財政部門負責,所以說人大是否有資格或者有可能簽訂民事合同都待定。
其次,我們假設人大具有民事主題資格且訂立了合同並且出現了違約,而解決民事糾紛的法院是對人大負責的。在現行體制下法院無權否決人大的決定。
最後,從現在的制度來看,人大如果有錯誤,只能自我糾正。從理論上來說,人大的決定是全民決定;相應的,人大的錯誤就是全民錯誤。所以只能自我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