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職位調動

勞動合同法職位調動

發布時間: 2025-05-11 21:22:48

⑴ 勞動合同法調動崗位是否徵得員工同意

勞動合同法調動崗位一般需要徵得員工同意。在勞動合同明確約定了勞動者工作崗位的情況下,用人單位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一般應與勞動者協商,用人單位不能單方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七條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九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

⑵ 調崗不同意可以要求2N賠償嗎

1、公司因合理原因需要進行調崗,但是和勞動者未達到變更協議的,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並且給付經濟補償金,沒有2n的賠償;
2、公司以不合理的調崗為理由讓員工進行辭職,或者以此為由解除勞動合同的,屬於違法辭退,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要求用人單位給予2n的賠償。
《勞動法》規定不同意調崗是可以要求賠償的;如果自己的勞動合同中有工作崗位的約定,單位若想調動自己的崗位,必須經過自己的同意,否則視為違約,可以拿著相關工作證據,可以申請勞動爭議仲裁解決。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規定,變更工作崗位屬勞動合同的變更,如果沒有達成一致意見,有權利拒絕調崗。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如果未提前一個月通知辭退的再加一個月時間經濟補償金=補償時間×離職前的12個月的平均工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⑶ 員工不服崗位調換辭退是否需要賠償

員工不服崗位調換辭退是需要賠償,賠償方式,每工作滿一年多賠償一個月的違約金。因為我國勞動法規定的,如果要經過崗位條款,必須實現和勞動者進行商量,如果沒有經過他們的同意,擅自進行崗位調換時退予以賠償。
一、員工不服崗位調換辭退是否需要賠償?
員工不服崗位調換辭退是需要賠償,賠償方式,每工作滿一年多賠償一個月的違約金。如果用人單位是單方面的調動工作崗位,並且沒有經過勞動者的同意的,用人單位的行為屬於違法行為,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對於調崗並沒有一個具體地規定,但是《勞動合同法》第35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因此,這就對企業變更勞動合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須與員工協商一致,否則變更無效。
根據《勞動法》規定的原則精神,下列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調整崗位:
1、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用人單位可以根據需要調整工作崗位的,用人單位可以按勞動合同約定予以調整。
2、勞動者被證明不符合試用條件,經與員工協商,可以調整崗位;
3、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的;
4、勞動者不能勝任原工作,可以調整工作崗位。對是否勝訴原工作,由用人單位承擔證明責任。
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賠償金的規定是什麼?
1、《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2、《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辦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3、 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在當代社會員工他們在面臨著招聘的時候,一般都會選擇跟自己專業有關的一些職位,這樣的話可以發揮他們的專業知識如果說用人單位在事後進行一個崗位的調換,勞動者不同意的話予以辭退,需要由用人單位承擔違約責任。

⑷ 勞動合同法關於工作調動的規定

法律主觀:

一、勞動合同調動崗位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勞動合同調動崗位的法律規定有:如果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工作崗位,公司將勞動者調離做其他工作崗位,就違反了勞動合同的約定,勞動者有權拒絕。因此發生的糾紛,屬於 勞動爭議 ,可以通過勞動仲裁的方式予以解決。如果勞動合同中並未約定工作崗位,則根據工作需要對員工工作做相應調整是公司的權利,並無不當。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 勞動關系 ,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 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勞動者可以不訂立勞動合同嗎
勞動者必須訂立勞動合同,勞動者不願意訂立的,可能會被解除勞動合同,如果是在上班一個月內被解除合同的,勞動者不能獲得雙倍工資和經濟補償;如果是在一個月後不滿一年期間被解除合同的,勞動者可以獲得雙倍工資和經濟補償。建議勞動者及時訂立勞動合同,否則可能會承擔一些不利後果。
三、勞動合同的內容有哪些?
勞動合同的內容有:
1.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2.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3.勞動合同期限;
4.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5.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6.勞動報酬;
7.社會保險。

法律客觀:

法定變更。法定變更是指,在法律規定的原因出現時,當事人一方可依法提出變更勞好畝動合同,雙方協商一致後對相應條款進行變更。如,《勞動法》第26條第3項規定緩消: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時,雙方應就變更合同進行協商。《關於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7條規定用人單位發生分立或合並後,分立或合並後的用人單位可依據其實際情況與原用擾襪知人單位的勞動者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變更、解除或重新簽訂勞動合同。此種情況下的重新簽訂勞動合同視為原勞動合同的變更。如用人單位屬於這種分立或合並的情況,可以依據上述規定變更合同。需要指出的是,法定變更的情形出現的,當事人一方可以提出變更勞動合同,但是變更的內容仍需要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勞動法》第20條規定,勞動合同的期限分為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為期限。同時還規定了,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以上,當事人雙方同意續延勞動合同的,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如果原勞動合同期限為有固定期限,且合同在履行的過程中,勞動者因具備了與用人單位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條件的,提出變更原合同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如果勞動者能夠與用人單位就變更事宜達成一致意見,勞動合同可以變更。但是如果用人單位不同意變更勞動合同的,並且在原合同到期屆滿之時也不同意續簽的,雙方只能終止勞動關系,而不能變更原勞動合同。但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6條第二款「根據勞動法第二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而未簽訂的,人民法院可以視為雙方存在無固定期限勞動關系,並以原勞動合同確定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規定,在原勞動合同期滿後,若用人單位同意與勞動者續簽勞動合同,但對符合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勞動者簽訂了有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在續簽的合同履行過程中,根據該條的規定,勞動者有權要求將有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變更為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相關知識變更勞動合同應注意以下幾點:(一)變更勞動合同必須在勞動合同有效期內進行。(二)必須遵循《勞動法》規定的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變更原則。(三)必須遵循法定程序,首先由一方當事人依法向對方當事人提出變更勞動合同的建議,並說明變更的理由和修改的條款,請求對方限期答復;然後由對方當事人在限期內給予答復,表示同意或不同意變更,或者建議再協商解決;最後經雙方當事人充分協商達成一致協議後,簽訂書面協議,雙方簽字蓋章,變更協議即行生效。(四)用人單位根據工作需要調整勞動者的工作崗位時,須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變更勞動合同的相關內容。(五)變更勞動合同後,原條款不再具有法律效力,但原勞動合同的其他條款仍然有效。這里特別要提出一個問題,就是勞動合同在有效期內,勞動者是否能夠依法要求用人單位將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變更為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

熱點內容
中國合同法第141 發布:2025-05-12 15:11:57 瀏覽:450
北京市村居法律顧問 發布:2025-05-12 15:09:55 瀏覽:953
嚇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2 13:46:40 瀏覽:174
勞動法請假發工資案例 發布:2025-05-12 13:16:31 瀏覽:422
寧波司法淘寶網 發布:2025-05-12 12:49:07 瀏覽:419
傳散播謠言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2 12:23:25 瀏覽:299
私房菜館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2 12:22:16 瀏覽:193
國家勞動法遲到多少分鍾才算遲到 發布:2025-05-12 12:17:37 瀏覽:113
鏟車使用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2 12:17:37 瀏覽:119
法院讓政 發布:2025-05-12 11:43:47 瀏覽: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