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婚前財產形式
❶ 什麼情況下可以分割婚前財產
在離婚時,如果夫妻雙方對婚前財產有書面約定或以口頭形式約定且雙方無爭議的情況下,可以按照約定對婚前財產進行分割。具體情況如下:
書面約定:如果夫妻雙方在婚前或婚後以書面形式明確約定了婚前財產的歸屬,那麼在離婚時,應按照這些書面約定來處理婚前財產的分割。
口頭約定且無爭議:雖然書面約定是更為常見和穩妥的方式,但如果夫妻雙方以口頭形式對婚前財產的歸屬進行了約定,並且在離婚時雙方對此無爭議,那麼也可以按照這些口頭約定來處理婚前財產的分割。但需要注意的是,口頭約定相較於書面約定,其證明難度更大,因此在實踐中可能更容易引發爭議。
重點內容: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上述約定的情形外,一方的婚前財產在離婚時通常仍歸該方所有,不會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這是基於《婚姻法》對婚前財產保護的原則。因此,在處理婚前財產分割問題時,應首先明確財產的歸屬情況,並根據雙方的約定或法律規定來進行處理。
❷ 婚姻法2023年新規定婚前財產
法律主觀:
一、新婚姻法婚前財產規定是怎樣的
《 民法典 》規定:「夫妻一方取得的婚前財產歸其所有,除非書面約定,不會轉化為 夫妻共同財產 。」
解釋里對房產的問卜搏題做了進一步的說明,「第十九條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後用共同財產購買的房屋,房屋權屬證書登記在一方名下的,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第二十條 雙方對夫妻共同財產中的房屋價值及歸屬無法達成協議時,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雙方均主張房屋所有權並且同意競價取得的,應當准許;
(二)一方主備圓張房屋所有權的,由評估機構按市場價格對房屋作出評估,取得房屋所有權的一方應當給予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三)雙方均不主張房屋所有權的,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拍賣房屋,就所得價款進行分割。
第二十一條 離婚時雙方對尚未取得所有權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權的房屋有爭議且協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不宜判決房屋所有權的歸屬,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判決由當事人使用。
當事人就前款規定的房屋取得完全所有權後,有爭議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十二條 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
新《民法典》規定:「夫妻一方取得的婚前財產歸其所有,除非書面約定,不會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
新婚姻法司法解釋里對房產的問題做了進一步的說明,「第十九條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後用共同財產購買的房屋,房屋權屬證書登記在一方名下的,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第二十條 雙方對夫妻共同財產中的房屋價值及歸屬無法達成協議時,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雙方均主張房屋所有權並且同意競價取得的,應當准許;
(二)一方主張房屋所有權的,由評估機構按市場價格對房屋作出評估,取得房屋所有權的一方應當給予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三)雙方均不主張房屋所有權的,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拍賣房屋,就所得價款進行分割。
第二十一條離婚時雙方對尚未取得所有權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權的房屋有爭議且協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不宜判決房屋所有權的歸屬,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判決由當事人使用。
當事人就前款規定的房屋取得完全所有權後,有爭議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十二條 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
二、婚前財產辦理資格
(一)未婚夫妻。未婚夫妻由於不具有法律上的夫妻關系,各自的財產歸屬容易界定,不存在共同財產問題。
(二)已婚夫妻也可辦理婚前財產公證。只不過雙方訂立的協議內容只涉及各自的婚前財產,而不涉及婚後雙方取得的財產。因此稱作「婚前財產協議公證」。而已婚夫妻要想做此項公證,就要取得配偶的完全同意和充分支持,才能順利辦理此項公證。因為我國 婚姻法規 定,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除另有約定外,屬於夫妻共有財產。由於雙方結婚後,對財產的共同使用、消耗、經營,使個人財產很難與共有財產進行區分和認定,除非夫妻雙方對所達成的協議均無異議,否則婚前財產公證只能是「與君無緣」了。實踐中就有當事人在婚前個人投資買房子,婚後(尤其是再婚後)多年才想把房子做個婚前財產公證,以便留給自己的孩子,由於配偶不同意,費了好多周折。因此,從辦理婚前財產公證的最佳時間上看,晚辦不如早辦,婚後再辦不如婚前就辦。
三、夫妻的婚前財產是否必須要公證
夫妻的婚前財產不是必須要公證的。因為我國並不強制要求婚前財產公證,即財產公證主要是根據當事人的意願確認是否需要公證,若當事人認為需要進行公證的,可以依法辦理公證,認為不需要的,可以不公證。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條 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型滾祥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條 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 (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