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關於涉外離婚訴訟

民事訴訟法關於涉外離婚訴訟

發布時間: 2021-01-31 21:35:38

Ⅰ 涉外離婚有哪些方式,怎麼訴訟離婚,需要什麼手續

一、涉外婚姻離婚程序:離婚方式

根據我國《婚姻法》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離婚有兩種途徑和方式。

1、協議離婚

在中國辦理婚姻登記的夫妻,雙方自願離婚,並對子女撫養、贍養父母和處理財產等沒有爭議的,可同時到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需要注意的是,協議離婚需要夫妻雙方親自辦理,不能委託辦理。

(五)如何委託律師?

1.在國內的一方提出離婚訴訟,按我國《民事訴訟法》及相關法律進行委託。2.在國外的一方,可以不回國就委託律師辦理離婚。離婚案件中的一方或雙方,可以在不回國的情況下,委託律師代為辦理離婚案件。但當事人必須向法院出具委託書和意見書,委託書和意見書須經當地公證機關公證、我駐外使領館認證,亦可由我駐外使領館直接公證)。意見書包括同意離婚或不同意離婚的書面意見,要求離婚或同意離婚的,還要出具公證後的對有關財產的分割、子女扶養等的書面處理意見。如果在怎樣和外國人離婚?涉外婚姻離婚辦理,涉外離婚訴訟程序,涉外離婚訴訟手續、涉外離婚訴訟如何辦理?涉外離婚管轄法院,該去哪個管轄法院辦理離婚手續?涉外離婚訴訟需要准備哪些證件、材料等問題上還有疑問,不妨咨詢專業的婚姻家庭律師,他們都精通專業的法律知識,擁有豐富的辦案經驗,能為你排憂解難,解決在涉外婚姻方面的各種問題。

Ⅱ 涉外離婚去哪起訴,去哪個法院提起涉外離婚訴訟

有關涉外離婚復案件應該以原告就被制告作為地域管轄的一般原則,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以下情況除外:(1)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2)在國內結婚後,定居國外的華僑,如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需由婚姻締結地法院所屬國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雙方回國要求人民法院處理的,可由原結婚登記地或被告原戶籍所在地人民法院受理。 (3)中國公民雙方在國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的,應由原告或者被告原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Ⅲ 我國對涉外離婚有哪些法律適用規則

我國對涉外離婚案件的法律適用規定比較簡單,只在《民法通則》147條規定離婚適版用受理案件權的法院地的法律。因此,如果法院地在中國,就應該適用中國法,如果法院地在外國,就適用外國法律。但是,如果法院地與當事人沒有直接聯系,其判決往往會產生承認和執行上的困難。因此,涉外離婚主要還是適用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的本國法。
涉外離婚的法律適用
涉外離婚,是指中國公民與外國人、外國人與外國人之間在我國境內按照我國法律辦理離婚的法律行為。
1、涉外離婚的法律適用原則
按照我國《民法通則》第147條 「離婚適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的規定,如果由我國法院受理的涉外離婚訴訟,適用我國婚姻法和其他有關的政策規定。如該案件由外國法院管轄的,亦應適用外國法院所在地的法律。但不得違反我國婚姻法的基本原則和社會公共利益。
我國的涉外離婚以法院地法為准據法,包括離婚的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均適用受理離婚案件的法院所在地國家(或地區)的法律。我國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明確規定,我國法院受理的涉外離婚案件,離婚及因離婚而引起的財產分割,適用我國法律。認定其婚姻是否有效,適用婚姻締結地法律。

Ⅳ 我國關於涉外離婚訴訟的管轄權是如何規定的

有關涉外離婚案件應該以原告就被告作為地域管轄的一般原則,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版訟,權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以下情況除外:(1)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2)在國內結婚後,定居國外的華僑,如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需由婚姻締結地法院所屬國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雙方回國要求人民法院處理的,可由原結婚登記地或被告原戶籍所在地人民法院受理。 (3)中國公民雙方在國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的,應由原告或者被告原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Ⅳ 我國法律對於涉外離婚訴訟管轄法院有哪些規定

轄要復雜的多。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對於在國內結婚並定居國外的華僑,如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須由婚姻締結地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的,由婚姻締結地或一方在國內的最後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在國外結婚並定居國外的案件,如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須由國籍所屬國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國內的最後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註:從文意可知上面提到的是應是夫妻雙方為華僑的情況,不單指一方;婚姻締結地即婚姻登記地)
中國公民一方居住在國外,一方居住在國內,不論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國內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國內一方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時,以經常居住地為准。如國外一方向居住國法院起訴,國內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受訴的人民法院有權管轄。
中國公民雙方在國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的,由原告或被告原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夫妻雙方出國留學後分道揚鑣的不在少數,若一方提出離婚,則在管轄問題上適用這一規定。)
對在國外辦理結婚登記的離婚訴訟,如果雙方均為外國人,我國法院原則上不予受理;如果雙方為中國公民(不管有未在國外定居),則我國法院在受理時一般要求原告提交婚姻登記地法院出具的「離婚訴訟須由國籍所屬國法院管轄」的證明。
被告若為外國人,在我國國內合法居留的,以被告的居所地為管轄地。比如:被告是美國人,被派遣到美國一家公司在武漢的代表處工作,則武漢的法院有權管轄。(隨著經濟、文化和教育等交流、合作的加強,我國公民同外國人的結婚率也日益攀升。作為在我國合法居留的外國人,在我國沒有法律意義上的「住所」、「經常居住地」,只有所謂的「居所」。從「原告就被告」這一一般性的管轄原理出發,應以居所地作為管轄地)
「涉外民事訴訟的被告對人民法院管轄不提出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承認該人民法院為有管轄權的法院。」這一民事訴訟法關於「默認管轄權」的規定。對於涉外離婚訴訟而言則不適用。對於一件涉外離婚案件,如果本應屬於他國管轄,原告卻向我國法院起訴,則不能因為被告沒有異議而使我國法院成為管轄法院。

Ⅵ 涉外離婚法院管轄有哪些法律規定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條、第23條第1款規定,我國法院在受理涉外離婚案件時,採取原告就被告的原則,只要被告在我國有住所或有居所,我國法院就有管轄權。同時,對於被告不在我國境內居住的離婚案件,如原告在我國境內有住所或居所,則原告住所地或居所地法院也有管轄權。

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規定,我國法院在以下幾種情況下也具有管轄權:

(1)在國內結婚並定居國外的華僑,如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須由婚姻締結地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的,由婚姻締結地人民法院管轄。

(2)在國外結婚並定居國外的華僑,如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須由國籍所屬國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時,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國內的最後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3)中國公民一方居住在國外,一方居住在國內,不論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國內一方住所地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如國外一方在居住國法院起訴,國內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

(4)中國公民雙方在國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的,應由婚姻締結地人民法院管轄。

由於我國大陸與香港、台灣等地的法律不同,也在此簡單介紹一下:在香港沖突法中,有確定離婚案件審判權的規則,這些規則指出,香港法院對法域間的離婚案件有審判權的前提是:

(1)離婚中的任何一方在香港居住,或與香港有實質的聯系;

(2)在進行申請時,妻子在香港居住,並在緊接申請之3年內均在香港正常居住、或已被丈夫離棄而在香港居住;

(3)雙方均在香港居住。

台灣法律之有明文規定者,僅見於民事訴訟法第五六八條。該條共有三項其規定要旨如下:

離婚之訴,專屬夫妻之住所地或夫、妻死亡時住所地之法院管轄。但訴之原因事實發生於夫或妻之居所地者,得由各該居所地之法院管轄。

Ⅶ 涉外離婚訴訟向哪個法院提出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等的規定,:

1、中國公民和外國人在華要求離婚的,應按我國《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中國公民和外國人在我國境外要求離婚的,當地法院是否受理,由該法院依其國內法決定。

3、中國公民一方居住在國外,一方居住在國內,不論哪一方向我國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國內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如國外一方在居住國法院起訴,國內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我國民法院有權受理。如果雙方均為出國人員,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的,應向出國前一方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訴。

4、在國內結婚並定居國外的華僑,如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須由婚姻締結地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當事人向我國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的,由婚姻締結地或一方在國內的最後居住地人民法院受理。

5、公民雙方在國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的,應由原告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6、在海外結婚並定居的華僑,如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須由國籍所屬國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國內的最後居住地人民法院受理。

關於離婚適用法律的問題。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七條規定,中國公民同外國人離婚,適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根據這一規定,我國公民和外國人在我國申請離婚,應按我國《婚姻法》的規定辦理;由外國法院受理的我國公民和外國人的離婚案件,按外國的法律規定辦理。

在國外的一方,可以不回國就委託律師辦理離婚。離婚案件中的一方或雙方,可以在不回國的情況下,委託律師代為辦理離婚案件。但當事人必須向法院出具委託書和意見書,委託書和意見書須經當地公證機關公證、我駐外使領館認證,亦可由我駐外使領館直接公證)。意見書包括同意離婚或不同意離婚的書面意見,要求離婚或同意離婚的,還要出具公證後的對有關財產的分割、子女扶養等的書面處理意見。

對不在中國居住的當事人送交訴訟文書,分別情況,可以委託中國駐該國使、領館代為送達,依協議委託外國法院代為送達,或通過外交途徑送達(見域外送達)。還可以郵寄送達。離婚訴訟自收到判決書時生效。

Ⅷ 涉外離婚--訴訟離婚的程序

我國法院受理涉外離婚訴訟有哪些呢?涉外離婚訴訟,是指離婚的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是外國人、無國籍人、或者他們之間婚姻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消滅的法律事實存在於國外,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向我國法院提起的訴訟。通俗地說,向我國法院提起的訴訟要求離婚的當事人,只要有一方是外國人、無國籍人,包括港、澳、台,或者是在非我國登記結婚的,均屬涉外離婚訴訟。現在涉外離婚訴訟案件非常多,在我國,人民法院通常受理的涉外離婚訴訟以下幾種,具體來看一下介紹:1. 我國公民與外國人在我國要求離婚的;2. 內地居民同華僑、港、澳、台同胞在我國要求離婚的;3. 雙方均為留學生或出國人員,要求在國內離婚的;4. 雙方均為華僑、外籍華人或一方為華僑,另一方為外
籍華人,現已在國內定居,要求在國內離婚的;5. 一方居住在國外,另一方居住在國內,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的。這其中包括:雙方均是外國人,在國外結婚,但一方在國內有固定居所需要在中國辦理離婚的;雙方均是中國人,在國內結婚後,雙方或是一方到國外工作或學習不能回國辦理離婚手續的。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等的規定,現將我國關於涉外離婚訴訟的管轄權原則歸納如下:1.中國公民和外國人在華要求離婚的,應按我國《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中國公民和外國人在我國境外要求離婚的,當地法院是否受理,由該法院依其國內法決定。3.中國公民一方居住在國外,一方居住在國內,不論哪一方向我國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國內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如國外一方在居住國法院起訴,國內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我國民法院有權受理。如果雙方均為出國人員,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的,應向出國前一方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訴。4.在國內結婚並
定居國外的華僑,如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須由婚姻締結地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當事人向我國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的,由婚姻締結地或一方在國內的最後居住地人民法院受理。5.公民雙方在國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的,應由原告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6.在海外結婚並定居的華僑,如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須由國籍所屬國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國內的最後居住地人民法院受理。關於離婚適用法律的問題。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七條規定,中國公民同外國人離婚,適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根據這一規定,我國公民和外國人在我國申請離婚,應按我國《婚姻法》的規定辦理;由外國法院受理的我國公民和外國人的離婚案件,按外國的法律規定辦理。

人民法院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送達訴訟文書,可以採用下列方式:1、依照受送達人所在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中規定的方式送達;2、通過外交途徑送達;3、對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受送達人,可以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受送達人所在國的使領館代為送達;4、向受送達人委託的有權代其接受送達的訴訟代理人送達;5、向受送達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立的代表機構或者有權接受送達的分支機構、業務代辦人送達;6、受送達人所在國的法律允許郵寄送達的,可以郵寄送達,自郵寄之日起滿六個月,送達回證沒有退回,但根據各種情況足以認定已經送達的,期間屆滿之日視為送達;7、不能用上述方式送達的,公告送達,自公
告之日起滿六個月,即視為送達。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並通知被告在收到起訴狀副本後三十日內提出答辯狀。被告申請延期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有權在判決書、裁定書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內提起上訴。被上訴人在收到上訴狀副本後,應當在三十日內提出答辯狀。當事人不能在法定期間提起上訴或者提出答辯狀,申請延期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人民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間,不受《民事訴訟法法》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一百五十九條規定的限制。《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五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總的來說,涉外離婚訴訟如果適用簡易程序3個月內會有結果,適用普通程序的會需要6個月,甚至更長。

在我國法院審理時,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證據系在我國領域外形成的,該證據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予以證明,並經我國駐該國使領館予以認證,或者履行我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證據是在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形成的,應當履行相關的證明手續。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外文書證或者外文說明資料,應當附有中文譯本。這里的中文指中文簡體。
1.在國內的一方提出離婚訴訟,按我國《民事訴訟法》及相關法律進行委託。2.在國外的一方,可以不回國就委託律師辦理離婚。離婚案件中的一方或雙方,可以在不回國的情況下,委託律師代為辦理離婚案件。但當事人必須向法院出具委託書和意見書,委託書和意見書須經當地公證機關公證、我駐外使領館認證,亦可由我駐外使領館直接公證。意見書包括同意離婚或不同意離婚的書面意見,要求離婚或同意離婚的,還要出具公證後的對有關財產的分割、子女扶養等的書面處理意見。

涉外離婚訴訟,法院立案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下述材料是涉外離婚雙方當事人必須准備的:1.當事人的身份材料證件,如護照等,一般需要在所在國辦理公證及認證手續。2.當事人的婚姻締結證明文件,如結婚注冊證書,需要在所在國辦理公證及認證手續。3.當事人委託國內律師的特別授權委託書,需要在所在國辦理公證及認證手續。4.如果是國外一方當事人為原告,需要將起訴狀公證和認證後遞交國內律師或其他代理人。如果國外一方當事人為被告,需要書寫離婚聲明書,表述清楚對離婚的態度以及子女撫養、財產分割的確定意見,經所在國公證及認證後由委託代理人轉交法院即可。
香港的法律文書:委託中國司法部指定的香港公證律師做公證,然後到中國法律服務(香港)有限公司加蓋轉遞章後才能寄回國內使用。

台灣地區法律文書:到台灣地區當地公證機關公證,將公證副本寄交內地公證員協會進行核證,核證後的法律文書即可在內地使用。2.申請承認外國法院的離婚判決的,如果不涉及財產內容的,申請人交納案件受理費為50-100元。(具體看法院規定)如果在涉外離婚法律規定,涉外離婚訴訟程序,涉外離婚訴訟手續、涉外離婚訴訟如何辦理?涉外離婚管轄法院,該去哪個管轄法院辦理離婚手續?涉外離婚訴訟需要准備那些材料等問題上還有疑問,不妨咨詢專業的婚姻家庭律師,他們都精通專業的法律知識,擁有豐富的辦案經驗,能為你排憂解難,解決在涉外婚姻方面的各種問題。

熱點內容
公務員能領法律援助補貼 發布:2025-10-01 02:10:27 瀏覽:945
燙臀刑法 發布:2025-10-01 02:09:16 瀏覽:836
依法治國重要保障 發布:2025-10-01 02:05:57 瀏覽:692
河北省承德市勞動法 發布:2025-10-01 02:05:55 瀏覽:579
師宗縣司法局長 發布:2025-10-01 01:57:53 瀏覽:538
黃泥河法院 發布:2025-10-01 01:36:43 瀏覽:88
合同無效合同法 發布:2025-10-01 01:36:04 瀏覽:66
法制史司法考試題 發布:2025-10-01 01:34:42 瀏覽:328
2014年初級經濟法視頻 發布:2025-10-01 01:25:16 瀏覽:546
畢亞林律師 發布:2025-10-01 01:07:48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