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人事業法人社團法人
⑴ 機關法人,事業單位法人,企業法人和社會團體法人的區別
機關法人 是政府的組成部門 是行政管理者
事業單位法人 是政府的直屬機構或機專關單位的下屬事業屬單位
企業法人 不可以同時是機關法人和事業單位法人,就是企業
社會團體法人就是社會團體如:各種協會
活動領域不同,事業單位法人主要活動在科教、文衛、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為社會提供公益服務;企業法人主要活動在生產流通領域,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機關法人的活動涉及社會的各個領域,以行政、法律、經濟等手段,對社會事務進行管理。
產出不同,事業單位法人的產出,主要是科研成果、書籍報刊等精神產品和教書育人、救死扶傷、交通、城建等公益性服務行為;企業法人的產出,主要是各種物質產品和運輸、銷售、餐飲等經營性服務行為;機關法人的產出,主要是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各種行政管理行為。
⑵ 社團法人和企業法人的區別
一、法人的分類
(一)大陸法系國家法人的分類
1.公法人和私法人,這是以劃分公法和私法的理論作為根據而對法人所作的分類。一般認為,應當以法人設立的法律根據為標准進行分類,即凡是公法設立的法人為公法人,如國家管理機關,凡是依私法設立的法人為私法人,如公司。
2.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根據法人的內部結構的不同,私法人又分為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通常認為,社團法人以人的存在為成立基礎,並以章程作為活動依據的法人。財團法人是以捐助的財產為成立的基礎,並以捐助的目的和設立的章程為活動依據的法人。
3.公益法人和營利法人。根據法人的成立目的的不同,社團法人又分為公益法人和營利法人,公益法人是以公益為目的的社團法人,如學校;營利法人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社團法人,如公司。當然,公益法人在廣義上還包括財團法人。
(二)英美法系國家法人的分類
英美法系國家並不把法人分為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他們一般是根據法人資格的享有者是由若干成員組成的集體還是擔任某一職務的特定人,而把法人分為集體法人和獨體法人,集體法人是指由多數人組成、且可永久存在的集合體,如市政府、公司等,這種法人也稱為合體法人。獨體法人是指由擔任特定職務的一人組成的法人,如英國的牧師、主教、英國國王等,這種法人也稱為獨任法人或單獨法人。
二、我國法人的分類
我國民法通則將法人分類兩類:一是企業法人;二是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法人,後者又稱為非企業法人。這是根據法人設立的宗旨和所從事的活動的性質所進行的分類。
(一)企業法人
企業法人是以營利為目的、獨立從事商品生產和經營活動的經濟組織,因此,企業法人相當於傳統類型中的營利法人。
依照民法通則第41條和其他法律的規定,我國的企業法人分為全民所有制企業法人、集體所有制企業法人、私營企業法人以及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人、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人和外資企業法人等。這主要是按照所有制和出資者的國籍的不同所進行的分類。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企業法人又主要被分為公司法人和非公司法人。
(二)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法人
1.機關法人。機關法人是指依法享有國家賦予的行政權力,以國家預算作為獨立的活動經費,具有法人地位的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機關。機關法人相當於西方國家所謂的公法人,它們因行使職權的需要而享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因而也是一種民事主體。
機關法人的基本特徵是:(1)主要從事國家行政管理活動。(2)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3)有獨立的經費。(4)依照法律或行政命令成立,不需要進行核准登記程序,即可取得機關法人資格。
2.事業單位法人。事業單位法人是指從事非營利性的、社會公益事業的各類法人,如從事文化、教育、衛生、體育、新聞、出版等公益事業的單位。
3.社會團體法人。社會團體法人是指由自然人或法人自願組成,從事社會公益、文學藝術、學術研究、宗教等活動的各類法人。社會團體包括的范圍十分廣泛。如人民群眾團體、社會公益團體、學術研究團體、文學藝術團體、宗教團體等。
⑶ 企業法人和社團法人有何區別
一、法人的分類(一)大陸法系國家法人的分類 1.公法人和私法人,這是以劃分公法和私法的理論作為根據而對法人所作的分類。一般認為,應當以法人設立的法律根據為標准進行分類,即凡是公法設立的法人為公法人,如國家管理機關,凡是依私法設立的法人為私法人,如公司。 2.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根據法人的內部結構的不同,私法人又分為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通常認為,社團法人以人的存在為成立基礎,並以章程作為活動依據的法人。財團法人是以捐助的財產為成立的基礎,並以捐助的目的和設立的章程為活動依據的法人。 3.公益法人和營利法人。根據法人的成立目的的不同,社團法人又分為公益法人和營利法人,公益法人是以公益為目的的社團法人,如學校;營利法人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社團法人,如公司。當然,公益法人在廣義上還包括財團法人。 (二)英美法系國家法人的分類 英美法系國家並不把法人分為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他們一般是根據法人資格的享有者是由若干成員組成的集體還是擔任某一職務的特定人,而把法人分為集體法人和獨體法人,集體法人是指由多數人組成、且可永久存在的集合體,如市政府、公司等,這種法人也稱為合體法人。獨體法人是指由擔任特定職務的一人組成的法人,如英國的牧師、主教、英國國王等,這種法人也稱為獨任法人或單獨法人。 二、我國法人的分類 我國民法通則將法人分類兩類:一是企業法人;二是機關事業單位和 社會團體法人 ,後者又稱為非企業法人 。這是根據法人設立的宗旨和所從事的活動的性質所進行的分類。 (一)企業法人 企業法人是以營利為目的、獨立從事商品生產和經營活動的經濟組織,因此,企業法人相當於傳統類型中的營利法人。 依照民法通則第41條和其他法律的規定,我國的企業法人分為全民所有制企業法人、 集體所有制企業 法人、私營企業法人以及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人、中外合作經營企業 法人和外資企業法人等。這主要是按照所有制和出資者的國籍的不同所進行的分類。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企業法人又主要被分為公司法人和非公司法人。 (二)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法人 1.機關法人。機關法人是指依法享有國家賦予的行政權力,以國家預算作為獨立的活動經費,具有法人地位的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機關。機關法人相當於西方國家所謂的公法人,它們因行使職權的需要而享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因而也是一種民事主體。 機關法人的基本特徵是:(1)主要從事國家行政管理活動。(2)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3)有獨立的經費。(4)依照法律或行政命令成立,不需要進行核准登記程序,即可取得機關法人資格。 2.事業單位法人 。事業單位法人是指從事非營利性的、社會公益事業的各類法人,如從事文化、教育、衛生、體育、新聞、出版等公益事業的單位。 3.社會團體法人。社會團體法人是指由自然人或法人自願組成,從事社會公益、文學藝術、學術研究、宗教等活動的各類法人。社會團體包括的范圍十分廣泛。如人民群眾團體、社會公益團體、學術研究團體、文學藝術團體、宗教團體等。
⑷ 我國有哪幾種法人是不是機關法人、企業法人、事業法人、社團法人這四種
三種,可以將來法人分為營利源法人、非營利法人和特別法人。
1、以取得利益分配給股東等出資人為目的成立的法人,為營利法人。包括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業法人等。
2、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盈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資人、設立人或者會員分配所取得利潤的法人。非營利法人包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等。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的機關法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城鎮農村的合作經濟組織法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為特別法人。
(4)行政法人事業法人社團法人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規定:
第六十一條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第六十二條法定代表人因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
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⑸ 事業單位法人和社會團體法人的區分 最好結合例子
事業單位法人是指為了公益事業目的,從事文化、教育、衛生、體育、新專聞等公益事業屬的單位。
社會團體法人是指自然人或者法人自願組成,為實現會員共同意願,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1)財產或經費來源不同。國家財政撥款;自籌資金
(2)設立程序不同。事業單位法人的設立或依法律或者行政命令組建,或依登記設立;社會團體法人的設立必須經過登記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⑹ 事業單位法人能否再擔當社會團體的法人
可以。 性質不同 財產或經費來源不同 設立程序不同 企業法人 以營利為目的 國家授權其經營的財專產屬或投資人的財產,或營利形成的財產 必須經過審批登記或核准登記 機關法人 不以營利為目的 國家財政撥款 依法律或行政命令,無須登記 事業單位法人 不以營利為目的 國家財政撥款或自籌資金 依法律或行政命令,或依登記 社會團體法人 不以營利為目的 國家財政撥款或自籌資金 有的必須經過登記
記得採納啊
⑺ 我國法人分為:企業法人,機關法人,事業單位法人和社會團體法人。那財團法人屬於哪一類啊
1、財團法人是指法律上對於為特定目的的財產集合賦予民事權利能力而形成的法人。回財團法人的設立所基於捐答助行為或者遺贈行為。
2、財團法人為財產的集合體,其成立基礎在於財產 ,各種基金會、私立 學校、醫院 、博物館、檔案館、科研機構、宗教教堂、寺院、養老院 、救濟院 、感化院等都是財團法人。
3、中國光大集團在總公司
這個公司有銀行,證劵公司,還有保險公司
⑻ 獨立法人和事業單位法人有啥區別
1、存在的主要條件不同。企業法人以贏利為主要目的,事業單位法人以社會公益回為主要目的,兼顧經答濟效益。
2、登記管理的依據和機關不同。企業法人登記的依據是國務院頒布的《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公司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等。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的依據是國務院頒布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登記管理機關是機構編制管理機關。
獨立法人是相對於民法上「自然人」的概念提出的,是法律所創設的主體。相比較而言,我國的事業單位法人難以等同於國外法人中的哪一種,若從法人舉辦目的、舉辦主體、活動范圍等方面分析,事業單位法人類似於國外的公法人或公益社團法人。
(8)行政法人事業法人社團法人擴展閱讀:
法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
3、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4、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我國的法人主要有四種:機關法人、事業法人、企業法人和社團法人。
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設立,具備法人條件,經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核准登記成立的面向社會直接為國民經濟和社會提供服務,以社會公益為主要目的的社會組織。
⑼ 事業單位法人是不是公益法人
屬於公益法人。
事業單位法人是指為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依法取得法人資格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一)獲取法人資格的法定程序和開展活動的憑證不同。國家機關法人依據《組織法》規定的機構設置程序經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批准產生,履行職能時,不需證書類法人憑證;事業單位法人依據《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經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登記或備案,完成獲取法人資格的法定程序,開展活動時,需有《事業單位法人證書》作為法人身份的合法憑證;社團法人依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經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登記,完成獲取法人資格的法定程序,開展活動時,需有《社會團體法人證書》作為法人身份的合法憑證;企業法人依據《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和《公司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注冊,完成獲取法人資格的法定程序,開展活動時,需有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頒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作為法人身份的合法憑證。
(二)活動領域不同。事業單位法人主要活動在科教文衛等領域,為社會提供公益服務;企業法人主要活動在生產流通領域,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機關法人的活動涉及社會的各個領域,以行政、法律、經濟等手段,對社會事務進行管理。
(三)產出不同。事業單位法人的產出,主要是科研成果、書籍報刊等精神產品和教書育人、救死扶傷等公益性服務行為;企業法人的產出,主要是各種物質產品和運輸、銷售、餐飲等經營性服務行為;機關法人的產出,主要是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各種行政管理行為。
世界各國的法律體系不盡相同,但一般將法人分為公法人和私法人兩大類。凡依公法(如行政法)設立的法人稱為公法人,如國家機關等。凡依私法(如民法)設立組織起來的法人稱為私法人,它所追求的是私人的目的,這種目的主要是營利目的,也可以是公益目的。私法人又分為兩類,一類是社團法人,另一類是財團法人。社團法人是由社員(人)集合而成立的法人,是外國法人最主要的形式。它分成二種,一是營利社團法人,指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如公司等;二是公益社團法人,指以公益為目的的法人,如政治、宗教、學術、技藝、社交等非經濟目的的法人。財團法人則是由捐助財產集合而成立,以公益為目的法人,如基金會、慈善團體等。相比較而言,我國的事業單位法人難以等同於國外上述法人中的哪一種,若從法人舉辦目的、舉辦主體、活動范圍等方面分析,事業單位法人類似於國外的公法人或公益社團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