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證人的義務

刑事訴訟法證人的義務

發布時間: 2021-02-02 11:24:23

① 公民有作證的義務嗎,刑事訴訟證人有哪些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公民都有作證的義務。《刑事訴訟法》第六十條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② 證人出庭作證在刑事訴訟法中是怎麼規定的

證人出庭作證在刑事訴訟法中的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 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質證並且查實以後,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的時候,應當依法處理。
第六十條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第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證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
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六十二條 對於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證人、鑒定人、被害人因在訴訟中作證,本人或者其近親屬的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採取以下一項或者多項保護措施:
(一)不公開真實姓名、住址和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
(二)採取不暴露外貌、真實聲音等出庭作證措施;
(三)禁止特定的人員接觸證人、鑒定人、被害人及其近親屬;
(四)對人身和住宅採取專門性保護措施;
(五)其他必要的保護措施。
證人、鑒定人、被害人認為因在訴訟中作證,本人或者其近親屬的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請求予以保護。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依法採取保護措施,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
第六十三條 證人因履行作證義務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費用,應當給予補助。證人作證的補助列入司法機關業務經費,由同級政府財政予以保障。
有工作單位的證人作證,所在單位不得剋扣或者變相剋扣其工資、獎金及其他福利待遇。

③ 法律上關於證人的規定有哪些

關於證人的法律規定,在不同的法律中有不同的規定:
1、刑事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2、民事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
3、行政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十一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事實的人,都有出庭作證的義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准許,當事人可以提交書面證言:
(一)當事人在行政程序或者庭前證據交換中對證人證言無異議的;
(二)證人因年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無法出庭的;
(三)證人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無法出庭的;
(四)證人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意外事件無法出庭的;(五)證我因其他特殊原因確實無法出庭的。第四十二條第一款規定,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證。
4、《繼承法》關於證人(見證人)的規定
第十七條 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
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註明年、月、日。
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註明年、月、日,並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
以錄音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後,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者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第十八條 下列人員不能作為遺囑見證人:
(一)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
(二)繼承人、受遺贈人;
(三)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系的人。
除以上外,還有其它法律也有對證人也有相應的規定。

④ 證人作證:是權利還是義務

即是權利也是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在人民檢察院辦理案件期間,證人有如下訴訟權利和義務:
1、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2、有用本民族的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

對於偵查人員、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申請迴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對駁回申請迴避的決定,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3、未滿18周歲的證人在接受詢問時有權要求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場。

4、應當如實地提供證據、證言,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應負相應的法律責任

5、有權核對詢問筆錄。沒有閱讀能力的,偵查人員應當向其宣讀。如果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有權提出補充或者改正,經核對無誤後,應當在詢問筆錄上逐頁簽名、捺指印。有權自行書寫親筆證詞。

6、因在訴訟中作證,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可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請求對本人或其近親屬予以保護。

7、對偵查人員侵犯其訴訟權利或者進行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

8、證人因履行作證義務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費用,有權獲得補助。有工作單位的證人作證,所在單位不得剋扣或者變相剋扣其工資、獎金及其他福利待遇。

(4)刑事訴訟法證人的義務擴展閱讀:

不能作證的情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七十二條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

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

第七十三條 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書面證言、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當理由不能出庭的。

⑤ 刑事案件證人的權利和義務

根據《中來華人民共和國刑自事訴訟法》的規定,在公安機關對案件進行偵查期間,證人有如下權利和義務:
1.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時有權要求配備翻譯人員,有權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
2.對於公安機關及其偵查人員侵犯其訴訟權利或者進行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權提出申訴或者控告。
3.因在訴訟中作證,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可以向公安機關請求對本人或其近親屬予以保護。
4.有權核對詢問筆錄。如果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有權提出補充或者改正,經核對無誤後,應當在詢問筆錄上逐頁簽名、捺指印。有權自行書寫親筆證詞。
5.未滿18周歲的證人在接受詢問時有權要求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場。
6.知道案件情況的有作證的義務。
7.應當如實地提供證據、證言,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應負相應的法律責任。

⑥ 證人的訴訟權利和義務有哪些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8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
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10歲的小孩的精神方面發育應當還是具備一定辨別能力,可以作為證人,但是其證據力相對較弱。應結合其他證據進行辨別,
證人依法享有下列權利:
1.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參與訴訟權。證人享有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提供證言和參與訴訟的權利。對於不
通曉當地通用的語盲文字的證人,司法機關應當為其提供翻譯。對於某些聾、啞的證人,應當允許他們採用
聾、啞手勢提供證言。在聾、啞的證人作證時,應當有通曉聾、啞手勢的人到場進行翻譯。
2.陳述權。證人享有不受威脅地充分陳述的權利。如果經過回憶,還可以補充陳述或修正原先的證言。
3.控告權。對於司法人員的侵權行為或者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提出控告的權利。
4.人身自由權。證人不是本案的當事人,其人身自由不得隨意加以限制。如果證人由於作證而受到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侮辱、誹滂及打擊報復的,有要求對行為人予以制裁的權利。
5.要求保密權。刑事案件的報案人或舉報人,有權要求對其姓名和報案、舉報的行為保守秘密。
(二)證人的訴訟義務
證人應依法履行下列義務:
1.有作證的義務。根據刑事訴訟法第48條的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因此,證
人在接到公、檢、法機關的作證通知後,應當按照通知的時間、地點,及時到場接受詢問。如果確有特殊情
況不能按期到場的,應當事先向有關司法機關說明情況,不能無故不到。
2.如實作證。根據刑事訴訟法第98條的規定,證人應當如實提供證言。如果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證據,
要負法律責任。
3.出庭接受詢問、質證。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1條的規定,證人在接到出庭通知後,應當按期出庭作
證。在法庭上,證人應當接受法庭的詢問和各方的質證。
4.遵守法庭秩序。在法庭審判過程中,要遵守法庭秩序。
5.保守秘密。證人對司法機關所詢問的情況以及所陳述的內容,不得向無關人員泄露。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並且規定了「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
證據的,要負法律責任」,但是,對於拒不作證的,卻並未規定相應的制裁辦法。因此,在我國,不能強制
證人作證。

熱點內容
杭州市環境噪音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30 19:28:53 瀏覽:67
自以為很道德 發布:2025-09-30 19:19:27 瀏覽:440
旺蒼縣治城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9-30 19:17:07 瀏覽:808
二對會計法律責任的剖析 發布:2025-09-30 19:16:56 瀏覽:39
2017民法考點 發布:2025-09-30 19:01:05 瀏覽:79
抄勞動法 發布:2025-09-30 18:52:22 瀏覽:486
戀愛自由婚姻法 發布:2025-09-30 18:40:26 瀏覽:78
中國法學專家 發布:2025-09-30 18:37:12 瀏覽:366
民法典保障 發布:2025-09-30 18:36:26 瀏覽:978
法治小報治 發布:2025-09-30 18:12:12 瀏覽: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