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火災事故行政法
㈠ 北京檢方:對大興西紅門火災事故涉案犯罪嫌疑人樊某某等8人作出批捕決定
希望不要因為平息風波而抓一些無辜的人,比如農民工,人家只是個雜工
㈡ 對火災事故認定書可以提前行政訴訟嗎
我國公安部《抄關於對火襲災事故責任認定不服是否屬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批復》規定:
「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是公安消防機構在查明火災事故事實後,根據當事人的行為與火災事故之間的因果關系,以及其行為在火災事故中所起的作用而作出的結論,其本身並不確定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不是一種獨立的具體行政行為,不屬於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規定的受案范圍。
當事人對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不服的,依據公安部《火災事故調查規定》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可以申請重新認定。」根據此規定,你對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不服,只能向上一級消防部門申請重新認定,不能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㈢ 大興火災重大事故給了我們什麼教訓
1月24日上午,北京市代市長陳吉寧在市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北京經濟在轉型發展中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初步統計,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1%、達到2.8萬億元。
陳吉寧在報告中提到,「城市公共安全形勢不容樂觀,「11·18」重大事故教訓深刻、令人痛心。」
去年11月18日18時許,北京市大興區西紅門鎮新建二村新康東路8號的一處集儲存、生產、居住功能為一體的「三合一」場所發生火災,共造成19人死亡,8人受傷。
北京GDP總量達2.8萬億元,今年鎖定6.5%增幅
編制核心區控規,抓好長安街及其延長線規劃管控和綜合整治,制定中軸線申遺綜合整治規劃實施計劃;優化中心城區空間布局,編制統籌騰退空間再利用規劃,提升首都功能服務保障能力。
高質量完成副中心各項規劃,加大城市副中心建設力度。落實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加快建設一批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重點工程,全面增強副中心綜合承載力和吸引力。
㈣ 對公安消防部門作出的火災事故認定不服,能否提出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公安消防部門作出火災事故認定是依據《火災事故調查規定》作出的,你如果不服火災事故認定,在規定時限內可以向上一級消防部門提出符合。
㈤ 對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不服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公安部1994年2月5日《復關於對火制災原因鑒定或認定和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不服不屬於或申請復議范圍的通知》以及2000年3月20日《關於對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不服是否屬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批復》中均明確指出「火災事故調查本身並確定當事人的權力義務,不是一種獨立的具體行政行為,不屬於《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規定的受案范圍。當事人對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不服的,依據《火災事故調查規定》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可以申請重新認定」。
㈥ 因上墳引起的火災事故相關法律
這個要視乎火災的影響程度,如果輕微,那就是行政處罰,如果嚴重就是涉及《刑法》中,因過失所導致的一系列事故的罪名
㈦ 北京市最新消防法內容是什麼啊
北京市最新消防法就是2011年北京人大修訂的《北京市消防條例》,其內容前一部分是:
《北京市消防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加強應急救援工作,保護人身、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及個人,應當遵守本條例。
森林、軍事設施、鐵路、民航、礦井地下部分的消防工作,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建立健全社會化的消防工作網路。
第四條市和區、縣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制定消防事業發展專項規劃並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確定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的消防安全職責,將消防事業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並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逐步增加。
第五條市和區、縣公安機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並由本級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負責實施。
公安派出所依照國家和本市的規定,開展日常消防監督檢查,依法處理消防安全違法行為,指導轄區內的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落實消防安全措施。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與公安派出所應當在人民政府和公安機關領導下明確職責范圍,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消防監督工作。
第六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應當依法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單位消防安全職責,對本單位的消防安全負責。
有固定經營場所的個體工商戶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本條例關於單位消防安全職責的規定。
第七條消防協會和其他有關行業協會應當建立健全行業消防安全自律機制和管理制度,制定從業規范,宣傳消防法律、法規和專業知識,培訓相關從業人員,對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和相關單位的消防工作進行指導。
第八條本市鼓勵有關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開展消防科學技術研究和創新,鼓勵消防組織運用先進科技成果提升滅火救援能力。
第二章消防安全責任
第九條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
(一)建立健全防火安全委員會和消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研究並協調解決消防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二)保障公共消防設施建設和消防業務經費的投入;
(三)制定並組織實施年度及重點防火期消防工作計劃;
(四)組織政府有關部門開展消防安全檢查;
(五)對下一級人民政府完成年度消防安全責任目標情況進行考核、評比;
(六)對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履行消防安全職責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七)其他依法應當履行的消防安全職責。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防火安全委員會組織、指導、監督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履行消防工作職責,協調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消防組織建設等重大事項,督促重大火災隱患整改。
教育、民政、住房和城鄉建設、市政市容、交通、農業、水務、商務、文化、衛生、文物、民防、旅遊等行政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消防管理的相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和上級人民政府的部署,統籌負責本轄區的消防安全工作;建立消防安全管理領導機制,監督轄區內政府部門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指導轄區內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履行各自的消防安全職責。
第十條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
(一)開展消防法律、法規宣傳,根據需要指導單位開展消防演練;
(二)依法實施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備案和抽查,以及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的消防安全檢查;
(三)制定滅火預案並進行實地演練,實施火災撲救和相關應急救援,依法調查火災事故;
(四)實施消防監督檢查,依法處理消防安全違法行為,督促火災隱患整改,及時報告、通報重大火災隱患;
(五)對公安派出所開展日常消防監督檢查工作進行指導,定期對公安派出所民警進行消防監督業務培訓;
(六)對專職消防隊、志願消防隊等消防組織進行業務指導;
(七)其他依法應當履行的消防安全職責。
第十一條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組織居民、村民制定防火安全公約,開展消防宣傳教育,根據需要建立志願消防隊,建立消防安全聯防制度。
第十二條單位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
(一)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制定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並組織演練;
(二)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配置消防設施、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並定期組織檢驗、維修,確保完好有效;
(三)按照檢測規范對建築消防設施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測,確保完好有效,不具備檢測條件的應當委託具備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檢測記錄應當完整准確,存檔備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保證防火防煙分區、防火間距符合消防技術標准;
(五)組織防火檢查,對發現的火災隱患採取消防安全防範措施,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六)組織進行有針對性的消防演練,對消防設備操作控制人員、專職和兼職防火人員等重點崗位的人員進行專項培訓;
(七)按照消防技術標准和管理規定,對電器設備、燃氣用具及其線路、管路進行檢測、維護和管理;
(八)按照國家標准設置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員應當遵守國家和本市消防控制室操作規程,不得擅離職守;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職責。
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對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
第十三條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除應當遵守本條例第十二條規定外,還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
(一)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組織實施本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建立消防檔案,確定消防安全重點部位,設置防火標志,實行嚴格管理;
(三)實行每日防火巡查,並建立巡查記錄;
(四)對職工進行崗前消防安全培訓,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消防安全培訓,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有針對性的消防演練;
(五)按照電氣防火技術標准和管理規定定期對電氣防火安全進行檢測,檢測記錄應當完整准確,存檔備查。
第十四條個人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義務:
(一)遵守消防法律、法規和消防安全規定;
(二)遵守單位制定的防火安全責任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三)維護消防安全、保護消防設施、報告火警;
(四)按規定接受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參加消防演練;
(五)安全用火、用電、用油、用氣;
(六)對被監護人進行消防安全教育。.........
㈧ 3·13北京華能集團電廠火災事故的事故反思
起火的機組建築結構為彩鋼板,其燃燒導致煙霧非常濃重。彩鋼板的芯材主要有聚苯乙烯、聚內氨酯、岩棉三容種。前兩種是在兩層薄鋼板中間夾入不同厚度的聚苯乙烯或聚氨酯,一旦受到高溫火花或明火作用時立刻燃燒。而且,因鋼結構建築空間跨度大,可燃物多,一旦發生火災,火勢發展快,燃燒猛烈,極易形成大面積火災。
此外,在撲救過程中,彩鋼板房由於著火點在彩鋼板夾層會導致撲救困難。由於建築物內部復雜,水和滅火劑只能噴到彩鋼板外面的鋼板上,不能直接作用於夾層里的燃燒物,燃燒產物毒性也極大,易造成人員傷亡。
㈨ 什麼部門對北京大興火災事故查處掛牌督辦
2017年11月19日,北京復,警制方在火災現場調查。18日晚,北京市大興區西紅門鎮新建二村發生重大火災事故,造成19人死亡,8人受傷。19日,北京市召開現場會和全市電視電話會,要求全市各級部門汲取教訓,展開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專項行動。
國務院安委會要求,北京市要依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等有關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組織有關部門抓緊進行事故調查,研究提出處理意見。事故調查報告(初稿)經北京市安委會審查同意、以北京市安委會文件報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審核同意後,由北京市負責批復結案,並向社會公布。事故結案後,事故調查報告和事故處理決定落實情況要及時報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備案。
㈩ 火災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是火災發生後,公安消防機構在查明火災原因的基礎上,依法對責任人承擔何種責任進行認定的行為。
依據《火災事故調查程序規定》(公安部37號令)第二十九條之規定,火災事故責任人應當承擔的責任分為四類:直接責任,間接責任,領導責任,直接領導責任。
火災事故責任認定具有三個鮮明的特點:
一是主體的特殊性。火災事故責任認定由公安消防機構依法作出,公安消防機構是公安機關內部機構,因《消防法》授權而獲得行政執法主體資格。
但同時,公安消防部隊又是我國一支實行現役體制的部隊,是我國武裝警察組成部分。於是,我國的消防工作就形成了「軍人執法」這一非常鮮明的中國特色。
二是科學性。火災發生後,事故現場因為火災的毀滅性和火災撲救對現場的破壞性,查明火災原因成為一世界性的難題,需要通過科技含量相當高的技術手段實現,由此使建立在火災原因調查基礎上的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也具有鮮明的科學性。
三是事實上的准司法性。要正確認定責任,除要求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人具備相關專業技術背景外(能夠正確分析火災三要素與火災之間的事實因果關系以及全面掌握消防行政管理法規),還要求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人在熟練掌握歸責原則的基礎上。
能夠正確分析責任人引發火災的行為(包括導致火災蔓延、擴散的行為)與火災損害後果之間法律上因果關系。而法律歸責知識的掌握和對邏輯分析能力的要求,是法律職業人員的基本素質。
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作出後,因火災產生的民事糾紛往往以此為依據,使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事實上產生了確定相對人權利、義務狀態的效力。
由於現役部隊特殊的管理體制和頻繁的流動性,火災事故責任認定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始終難如人願。
再加上目前火災原因調查從業人員數量少(全國約3000人左右),任務重(全國僅2005年第一季度就發生火災98280起),裝備差(基層組織幾乎沒裝備任何技術設備),專業機構少(全國僅有四所專業的消防科研所。
其中只有一家以火災調查為主),而且法律規定過於原則(僅有四種責任分類,連每種責任的定義都沒有),目前我國火災事故責任認定的現狀不容樂觀,嚴重滯後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10)北京火災事故行政法擴展閱讀
火災事故責任認定的性質
對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性質的認識出現了截然不同的看法。公安部著眼於其主體的特殊性和科學性,認為火災事故責任認定同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一樣,是一種技術鑒定,不是行政行為,不屬於行政訴訟的范圍。
而部分法律界人士著眼於主體的行政主體資格和事實上的准司法性,認為火災事故責任認定屬於行政確認行為。
這種分歧反映在司法實踐中,表現為對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提起的行政訴訟,部分法院受理並作出判決,部分法院以不屬於行政訴訟范圍為由不予受理。
首先我們必須肯定,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不是一種技術鑒定,而是一種行政行為。《消防法》第四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並由本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負責實施」。
依此授權,公安消防機構具備了行政主體資格。依據《消防法》第三十九條之規定,火災事故發生後,公安消防機構應當根據火災原因、火災損失等調查情況,查明火災事故責任,因此進行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是公安消防機構的法定職責。
所以,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是行政主體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是一種行政行為。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是哪種行政行為,在回答此問題前,我們必須先弄清火災事故責任認定的對象以及具有什麼樣的法律後果。
顧名思義,火災事故責任認定,認定的是責任人是誰和其應當承擔什麼樣的責任。責任在通常意義上有三種含義,第一是「義務」,第二是「過錯」、「譴責」,第三是「處罰」、「後果」。
法律意義上的責任通常指的是第三含義,即因為違反法律規定或者特定的法律事實出現時,責任人應當承擔的否定性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