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滿60
1. 新勞動法關於使用60歲以上員工有何規定辭退時有無賠償
60歲以上員工應該是到了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如果此時還在外打工,一是無法繼續購買社保。二是被單位辭退後沒有經濟補償,單位也不違法。
2. 請問勞動法規定有到60歲不得僱傭嗎
你好!可以聘用,但不屬於勞動關系,而是普通的僱傭關系。相關的 勞動法 規定 ,此 : 律師吧 可快速 問一下 法律者們。
3. 勞動合同法有規定年滿60歲,用人單位不給予簽訂勞動合同嗎
勞動合同法沒有規定年滿60歲用人單位不給予簽訂勞動合同。
但60歲了,已內經到了退休年齡,公司不會容簽合同的。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一)勞動合同期滿的;
(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三)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
(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五)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4. 勞動法60歲以上
60歲在我國已經屬於退休,所以不受勞動法保護,發生爭議糾紛,按照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解決。
比如:60歲的雇員在工作中受傷,就按照人身傷害訴訟到法院申請賠償,或者與僱主協商解決。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為正確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就有關適用法律的問題作如下解釋:
第九條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前款所稱"從事僱傭活動",是指從事僱主授權或者指示範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僱傭活動"。
第十條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對第三人造成損害或者造成自身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定作人對定作、指示或者選任有過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僱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僱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屬於《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
5. 勞動法對於年滿六十周歲職工的規定
年滿60周歲的職工,應當依法享受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再受勞動法保護。
60周歲後回的職工答發生合同糾紛或者事故,使用於《民事訴訟法》、《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規。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哪條規定60周歲以上夠不成工傷
勞動法沒有禁止企、事業單位及個體工商戶招聘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招聘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不屬於違法行為。《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雖然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但這只是勞動合同終止的前提條件,勞動者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可以享受休息的權利,並不是對勞動權利的剝奪和限制。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條第二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僱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第六十一條規定:「本條例所稱職工,是指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各種用工形式、各種用工期限的勞動者。」以上兩條均未規定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不受《工傷保險條例》調整,法無禁止即是允許。同時,《工作保險條例》的立法宗旨是為了保障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作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該條例第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時繳納保險費,繳納工傷保險費是用人單位應盡的義務,用人單位應當對其單位的全部職工繳納工作保險費,而不應當將超過退休年齡的員工排除在參保范圍之外。
所以,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是可以認定為工傷的。
7. 勞動法年滿60周歲辭退是否有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沒有年齡限制。雖然勞動者年齡已過60歲,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仍然繼續履行合同,若用人單位以後解除勞動合同(辭退)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仍然應該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一)勞動合同期滿的;
(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三)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
(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五)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參考來源:http://www.lawtime.cn/luohu。
8. 勞動法有規定公司不允許招60歲以上的員工的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並沒有關於規定公司不允許招60歲以上的員工的明文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也沒有關於此類說法的規定,但是其中規定了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一)勞動合同期滿的;
(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三)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
(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五)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8)勞動法滿60擴展閱讀:
公司聘用員工的原則
1、客觀公正原則
人事部門及經辦人員在人員招聘中,必須克服個人好惡以客觀的態度及眼光去甄選人員,做到不偏不倚、客觀公正。
2、德才兼備原則
人才招聘中必須注重應聘人員的品德修養,在此基礎上考察應聘者的才能,做到以德為先、德才兼備。
3、先內後外原則
人事部門及用人部門在人才招聘中,應先從公司內部選聘合適人才,在此基礎上進行對外招聘,從而充分運用和整合公司現有人力資源。
4、迴避原則
德才兼備、唯才是舉是公司用人的基本方針,因此對公司現有員工介紹的親朋,公司將在充分考察的基礎上予以選用,但與之有關聯的相關人員在招聘過程中應主動予以迴避,同時不能對招聘過程或人員施加壓力影響招聘的客觀性公正性。
9. 《勞動法》對於年滿六十周歲職工的規定是什麼
年滿60周歲的職工,應當依法享受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再受勞動法保護。回
60周歲後的職工發生答合同糾紛或者事故,使用於《民事訴訟法》、《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規。
10. 請問一下 勞動法或者勞動合同法里里,有沒有明確規定關於60歲以上簽訂合同 方面的事宜啊
60歲以上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不具備簽訂勞動合同的合法主體資格,不能與用人單位回簽訂勞動合同,已經答開始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退休返聘人員社會保險也已經不能購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因此,雙方此後建立的關系為勞務關系。不受《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保護,但受《民法》的保護。
(10)勞動法滿60擴展閱讀:
到了退休年齡如果准備再就業的,應避免與用人單位通過口頭協議約定勞務事宜,最好簽訂書面的勞務協議,與單位明確工作內容、工資報酬,甚至醫療保障、加班補償、以及其他福利待遇,同時保存好相關材料。這樣一旦發生糾紛,勞務協議會成為有效的保障。
另外,由於到了退休年齡,不再構成勞動合同關系,發生糾紛時,勞動者無需再去申請勞動仲裁,可直接到法院按照一般的民事糾紛起訴。
墊江人大常委會-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中國人大網-民法通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