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刑事訴訟法第35條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三百五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訴訟程序合法的,應當裁定核准;
(二)原判認定的某一具體事實或者引用的法律條款等存在瑕疵,但判處被告人死刑並無不當的,可以在糾正後作出核準的判決、裁定;
(三)原判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應當裁定不予核准,並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
(四)復核期間出現新的影響定罪量刑的事實、證據的,應當裁定不予核准,並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
(五)原判認定事實正確,但依法不應當判處死刑的,應當裁定不予核准,並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
(六)原審違反法定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應當裁定不予核准,並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
(1)新舊刑事訴訟法第35條解釋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三百四十四條 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未上訴、人民檢察院未抗訴的,在上訴、抗訴期滿後十日內報請高級人民法院復核。高級人民法院同意判處死刑的,應當在作出裁定後十日內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不同意的,應當依照第二審程序提審或者發回重新審判;
(二)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抗訴,高級人民法院裁定維持的,應當在作出裁定後十日內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三)高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未上訴、人民檢察院未抗訴的,應當在上訴、抗訴期滿後十日內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應當訊問被告人。
第三百四十九條 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緩期執行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訴訟程序合法的,應當裁定核准;
(二)原判認定的某一具體事實或者引用的法律條款等存在瑕疵,但判處被告人死刑緩期執行並無不當的,可以在糾正後作出核準的判決、裁定;
(三)原判認定事實正確,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過重的,應當改判;
(四)原判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可以裁定不予核准,並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或者依法改判;
(五)復核期間出現新的影響定罪量刑的事實、證據的,可以裁定不予核准,並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或者依照本解釋第二百二十條規定審理後依法改判;
(六)原審違反法定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應當裁定不予核准,並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
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緩期執行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
② 刑事訴訟的基本法律知識,知多少(判斷題)05
刑事訴訟法第35條第二款核心是訴訟法解釋第35條規定下列人員不得被委託擔任回辯護人,正在答執行刑法,或者處於緩刑假釋考期間的人,二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三,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人,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公安安全,國家安全機關監獄的限制人員,人民陪審員,本案審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人,外國人或者無國籍人
③ 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2015年有變動嗎謝謝大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刑訴法》的解釋2015年有以專下變動屬: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四條 本解釋第三條規定的自訴案件,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六條的規定, 自訴人在宣告判決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訴。
④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為何搜索不到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72條的具體內容是:
第一百七十二條內
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容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並將案卷材料、證據移送人民法院。
⑤ 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內容是什麼
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⑥ 刑事訴訟法239條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訴訟法的解釋350條第5項區別。
第三百七十四條 【接送不合格兵員罪】在徵兵工作中徇私舞弊,接送不內合格兵員,情節嚴重容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三百七十五條 【偽造、變造、買賣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罪;盜竊、搶奪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罪;非法生產、買賣軍用標志罪】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法生產、買賣武裝部隊制式服裝、車輛號牌等專用標志,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單位犯第二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該款的規定處罰。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生產、買賣武裝部隊車輛號牌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⑦ 2011年後我國刑事訴訟法第35條變了嗎
新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 辯護人的責任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專疑人、被告人無罪屬、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
原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 辯護人的責任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
⑧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五條是什麼就是新修訂的那版!
第二百三十五條 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⑨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9)新舊刑事訴訟法第35條解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其他法條
第五十四條非法證據排除規則
採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採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
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時發現有應當排除的證據的,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為起訴意見、起訴決定和判決的依據。
第五十五條對非法證據的糾正
人民檢察院接到報案、控告、舉報或者發現偵查人員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的,應當進行調查核實。對於確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應當提出糾正意見;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六條證據收集合法性的調查
法庭審理過程中,審判人員認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應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法庭調查。 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人民法院對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證據依法予以排除。申請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證據的,應當提供相關線索或者材料。
第五十七條證據收集合法性的證明
在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法庭調查的過程中,人民檢察院應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證明。 現有證據材料不能證明證據收集的合法性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提請人民法院通知有關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出庭說明情況;
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有關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出庭說明情況。有關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也可以要求出庭說明情況。經人民法院通知,有關人員應當出庭。
第五十八條非法證據的處理
對於經過法庭審理,確認或者不能排除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對有關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⑩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釋義
根據本條規定,刑事案件只要存在六種情形中的任何一種,就不能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對於刑事訴訟開始前已經發現的,不應立案受理。在偵查階段發現的,應當撤銷案件。在審查起訴階段發現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在審判階段發現的,對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應當作出判決,宣告無罪;對於告訴才處理,被害人撤回告訴的,用准許撤訴的裁定結案;對具有其他情形的案件,一律裁定終止審理。
《刑事訴訟法》
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10)新舊刑事訴訟法第35條解釋擴展閱讀
刑事責任是指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主刑和附加刑兩刑事責任包括照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主刑,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主要刑罰,它只能獨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適用。
主刑分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獨立適用,不能附加適用。附加刑分為罰金、財產。對犯罪的外國人,也可以獨立或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對於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具體說來,在立案階段,人民法院發現自訴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當不予受理。公訴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應作出不立案的決定。
在偵查階段,偵查機關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當撤銷案件。在審查起訴階段,人民檢察院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作出不起訴的決定。在審判階段,對於上述第一種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以判決宣告無罪。對於其他幾種情形,一般應以裁定終止審理。不過,根據已經查明的案件事實和認定的證據材料,能夠確認已經死亡的被告人無罪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