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馬原目錄
姜明安的教材不錯,各個學校都在用。不過幾個大家主編的教材各有特點,如應松年、胡建淼、馬懷德、姜明安、關保英等等。選教材關鍵要看作者是些什麼人。
㈡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行政法概述
第二節 行政法的淵源
第三節 行政法的效力
第四節 行政法律關系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行政法基本原則概述
第二節 行政合法性原則
第三節 行政合理性原則
第三章 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
第一節 行政主體
第二節 行政許可權
第三節 相對人和第三人
第四章 行政行為原理
第一節 行政行為的特徵與分類
第二節 行政行為的成立要件和合法要件
第三節 行政行為的效力內容和時間
第四節 行政行為的錯誤和瑕疵
第五章 行政立法
第一節 行政立法的概念和性質
第二節 行政立法的分類
第三節 行政立法的原則和程序
第四節 行政立法的監督
第六章 行政立法
第七章 行政規范
第八章 行政徵收
第九章 行政許可
第十章 行政監督
第十一章 行政處罰
第十二章 行政強制
第十三章 行政給付
第十四章 行政獎勵
第十五章 行政裁決
第十六章 行政合同
第十七章 行政指導
第十八章 行政程序法
第十九章 行政法制監督
第二十章 行政救濟概述
第二十一章 行政賠償
第二十二章 行政補償
第二十三章 行政復議
第二十四章 行政訴訟概述
第二十五章 行政訴訟受案范圍與管轄
第二十六章 行政訴訟參加人
第二十七章 行政訴訟的證據
第二十八章 行政訴訟程序
第二十九章 行政訴訟的法律適用
第三十章 行政訴訟的判決、裁定與決定
第三十一章 行政附帶民事訴訟
第三十二章 涉外行政訴訟
參考書目
㈢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問答
1.李林可以直接對縣公安局提起訴訟。(因為縣公安局作出的是具體回行政行為,具答有可訴性。)
2.原告:李林,被告:縣公安局;王森:第三人。(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如果行政相對人對復議結果不服的,應以復議機關作為行政訴訟被告。)
3.李林可以當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本案未涉及國家機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一般應公開審理。
4.李林、縣公安局、王森。
5.可以,原告:王森,被告:縣公安局,第三人:李林。
㈣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簡答題
(1)對於A縣政府罰款的行為,甲公司能否申請復議?為什麼?
【答案】可以申請復議。因為行政處罰屬於行政復議范圍。
【依據】《行政復議法》第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照本法申請行政復議:
(一)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
(二)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等行政強制措施決定不服的;
......
(2)如果甲公司能夠申請行政復議,復議機關是誰?被申請人是誰?為什麼?
【答案】復議機關是該地區行署,被申請人是A縣政府。因為對於地區行署(省、自治區的派出機關)所屬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該地區行署申請行政復議。
【依據】《行政復議法》第十三條 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對省、自治區人民政府依法設立的派出機關所屬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該派出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3)對於該地區行署所做的決定,甲公司能否提請復議機關審查,為什麼?
【答案】可以對該行署的決定一並提請審查。因為復議法規定,相對人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一並向行政復議機關申請對行政機關的部分規定進行審查。
【依據】《行政復議法》第七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下列規定不合法,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一並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對該規定的審查申請:
(一)國務院部門的規定;
(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定;
(三)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定。
(4)復議機關應如何處理該案?
【答案】復議機關應該受理此案,對縣政府的行政處罰行為依法進行審理並作出決定。同時,對該地區行署的決定一並進行審查並作出相應處理。
【依據】《行政復議法》第二十六條 申請人在申請行政復議時,一並提出對本法第七條所列有關規定的審查申請的,行政復議機關對該規定有權處理的,應當在三十日內依法處理;無權處理的,應當在七日內按照法定程序轉送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依法處理,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應當在六十日內依法處理。處理期間,中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審查。
㈤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作品目錄
第一編 緒論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第一節 行政法基本概念
一、行政
二、行政法
三、行政法學
四、案例
第二節 行政法的淵源
一、憲法
二、法律
三、行政法規
四、地方性法規
五、民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六、規章
七、國際條約
八、法律解釋
司法者試試題測試
第三節 行政法律關系
一、行政法律關系概述
二、行政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三、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
司法考試試題測試
復習思考題
第二章 行政法基本原則
第一節 行政法基本原則概述
一、行政法基本原則的概念
二、行政法基本原則的特徵
三、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功能
第二節 依法行政原則
一、合法行政
二、合理行政
三、程序正當
四、便民高效
五、誠實守信
六、權責統一
七、案例
司法考試試題測試
復習思考題
第二編 行政法主體
第三章 行政主體
第一節 行政主體概述
一、行政主體的概念和特徵
二、行政主體的類型
三、行政主體資格的界定
四、行政主體的范圍
五、案例
第二節 行政機關
一、行政機關的概念和特徵
二、中央行政機關
三、地方行政機關
四、案例
第三節 其他行政主體
一、法律、法規授權組織
二、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
三、案例
復習思考題
第四章 國家公務員
第一節 國家公務員概述
一、國家公務員的概念和特徵
二、國家公務員的分類
三、案例
第二節 國家公職關系
一、國家公職關系的概念和特徵
二、國家公職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
三、國家公務員的法律地位及其雙重身份
四、案例
復習思考題
第五章 行政相對人
第一節 行政相對人概述
一、行政相對人的概念及特徵
二、行政相對人的范圍
三、行政相對人的分類
四、行政相對人的主體資格
五、案例
第二節 行政相對人的權利、義務
一、行政相對人權利義務的概念及特徵
二、行政相對人的權利
三、行政相對人的義務
四、案例
復習思考題
第六章 行政法制監督主體
第一節 行政法制監督主體概述
一、行政法制監督主體的概念及特徵
二、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
第二節 行政法制監督主體的種類
一、權力機關監督
二、行政監察
三、司法監督
四、案例
復習思考題
第三編 行政行為
第七章 行政行為概述
第一節 行政行為的概念與特徵
一、行政行為的概念
二、行政行為的特徵
三、案例
第二節 行政行為的分類
一、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
二、內部行政行為與外部行政行為
三、羈束行政行為與自由裁量行政行為
四、依職權行政行為與依申請行政行為
五、單方行政行為與雙方行政行為
六、附條件行政行為與不附條件行政行為
七、要式行政行為與不要式行政行為
八、平時行政行為與緊急行政行為
九、案例
第三節 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與效力表現
一、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
二、行政行為的效力內容
三、行政行為的生效與失效
四、行政行為的瑕疵與效力後果
五、案例
復習思考題
第八章 行政程序
第一節 行政程序概述
一、行政程序的概念和特徵
二、行政程序的法律意義
三、行政程序的分類
四、案例
第二節 行政程序基本原則
一、行政公開原則
二、行政參與原則
三、公正、公平原則
四、效率原則
五、案例
第三節 行政程序基本制度
一、行政迴避制度
二、行政聽證制度
三、說明理由制度
司法考試試題測試
復習思考題
第九章 行政立法與其他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制定
第一節 行政立法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特徵和分類
二、行政立法體制
三、行政立法的原則
四、行政立法的程序
五、行政立法的技術
六、案例
第二節 其他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制定
一、其他行政規范性文件的概念及其特徵
二、其他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分類
三、其他行政規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
四、其他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
五、案例
復習思考題
第十章 行政許可與行政確認
第一節 行政許可
一、行政許可的概念和特徵
二、行政許可的原則
三、行政許可的分類
四、行政許可的設定
五、行政許可的實施
第十一章 行政給付與行政獎勵
第十二章 行政徵收與行政徵用
第十三章 行政處罰與行政強制
第十四章 行政裁決、仲裁與調解
第十五章 行政合同與行政指導
第四編 行政復議
第十六章 行政復議概述
第十七章 行政復議范圍
第十八章 行政復議機關與管轄
第十九章 行政復議參加人
第二十章 行政復議程序及決定
第五編 行政訴訟
第二十一章 行政訴訟法概述
第二十二章 行政訴訟受案范圍與管轄
第二十三章 行政訴訟參加人
第二十四章 行政訴訟證據
第二十五章 行政訴訟程序
第二十六章 行政訴訟法律適用與裁判
第二十七章 涉外行政訴訟
第六編 行政賠償與行政補償
第二十八章 行政賠償
第二十九章 行政補償
復習思考題參考答案
㈥ 姜明安主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沒有這個版本啊
有這個版本呀!我就用的這一版本。紅皮的,對不?可能是作者把版權轉讓了吧?
㈦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內容簡介
行政訴訟法是規范各種行政訴訟行為、調整各種行政訴訟關系、建立各項行 政訴訟制度回的法律規范的答總稱,是法律體系中一個重要的部門法。
《行政訴訟法》第11條具體規定了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人民法院受理公 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且提起的訴訟:
①對拘留、罰款、 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②對限制人身 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
③認為行政機關侵 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
④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 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
⑤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 的;
⑥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
⑦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 產權的;
⑧除上述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的 其他行政案件。
㈧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講什麼內容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重在為學生系統講授中國當前依法行政背景下行專政法的基屬本原理、規范與實踐。讓學生能夠深入認識和了解中國行政法對於法治政府建設的基本要求,熟悉我國現有的行政法規范體系,掌握最基本的行政法學原理,並能夠在實踐中運用這些規范去解決基本的行政法案件問題,培養學生的實踐理性。
㈨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29.2 ①兩種行為的權力歸屬不同。行政處罰權屬於行政權的一部分;而刑罰的權力歸於審判 權的范疇。
②實施處罰的主體不同。行政處罰是由有外部管理許可權的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 織實施
;而刑罰的實施主體是國家司法機關 —— 人民法院。
③實施處罰的對象不同。行政處罰的對象是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 當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既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又違反了刑事法律規范的情況下,也可能對其 實施兩種處罰;而刑罰只能對違反刑事法律規范的犯罪分子實施,而不能對只違反行政法律 規范而未犯罪的人實施。
④作出處罰決定的程序不同。行政處罰是按照行政處罰法所規定的行政程序作出的;而刑 罰必須根據刑事訴訟法的程序作出,這是由刑罰在法律制裁中具有最嚴厲的性質所決定的。
⑤處罰的種類不同。行政處罰的種類很多,既有行政處罰法的統一規定,又有各單行法律、 法規的分散規定。而刑罰的種類統一由刑法規定,有兩類十種,即五種主刑和五種附加刑。
31.(一)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己的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
(三)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32.1(1)作出被申請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
(2)作出被申請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
(3)作出被申請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屬的人民政府。
2.在有法律明確規定情況下行政復議程序前置,其他情況下可直接提起行政訴訟
3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本案中即自2000年1月14日起三個月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