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訴訟法流程圖

訴訟法流程圖

發布時間: 2021-02-06 07:54:25

1. 民事訴訟的流程

一、一審

1、起訴: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立案審查: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後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駁回起訴。不服駁回起訴裁定,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3、起訴受理後

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

4、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6、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7、達成調解協議

製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生效。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行,向法院告訴庭提出再審申請。

未達成調解協議,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宣判):同意判決的,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行申請。不同意裁判的,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三、上訴

向法院承辦人遞交上訴狀,並按規定交納上訴費,5日內法院向對方當事人送達上訴狀副本,對方15日內進行答辯。

三、二審審理

包括維持原判、改判、發回重審。宣判後,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行申請。如不服,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再審申請。

四、二審

1、立案

當事人不服一審法院判決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內向一審法院或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二審法院審查一審法院移送的上訴材料及卷宗,符合條件,予以立案。

2、證據交換

3、上訴的判決

4、移送審判庭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5、宣判

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一審法院申請執行,向二審法院告訴庭遞交書面申訴材料申請再審。達成調解協議的,製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生效。

(1)訴訟法流程圖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須知

一、起訴的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二、起訴狀應記明的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2. 有這樣的法律程序嗎為什麼民事訴訟流程圖不一樣

這些都是小錯誤,而且這些錯誤都能通過變通方式彌補,他辦案大節不虧,。
這些問題怎麼內搞也不能改變容判決結果的,畢竟法院還有個尊嚴問題,你提了,最多內部開會批評下。
誰不服判決心裡都有怨氣,你應該做的是好好找個律師咨詢下,看看能不能通過其他方式挽回。

3. 請談談你對刑事訴訟流程圖是如何理解的

在偵查階段,報案人報案,公安組織偵查後將決定是否立案。如果立案,立案條件大家都知道: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這個立案標准並不高,有犯罪事實並不是說有證據證明。認為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機關是公安機關,需要縣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才能立案。不符合上述條件的,就是不予立案的情形。所以,在立案階段,有決定立案和不予立案的區別。

第二階段刑事拘留,要在三天之內要提請逮捕。特殊情況下,提請批准逮捕的時間可以延長一至四日,對於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延長至三十日。刑辯界有個黃金37天的說法,除了公安機關延長30日以後,還有檢察院審查決定逮捕的7天期限。這37天應該是「營救」犯罪嫌疑人的黃金時間。一旦進入逮捕程序,一般情況下,後期會很難判處緩刑的,同時也意味著這個人在進入刑事程序後失去了人身自由,這個黃金期就是這么得來的。在刑事拘留中,符合一定的立案條件後公安機關就可以申請延長拘留期限。在發現沒有犯罪事實,不是犯罪嫌疑人所為,犯罪情節顯著輕微等情況,符合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的,公安機關可以主動辦理取保候審。律師在偵查階段的辯護主要就是取保候審。取保候審分兩部分,一種是公安機關主動做取保候審,還有一種是公安機關認為犯罪嫌疑人行為構成犯罪,需要逮捕,要求檢察院批准逮捕。我們有時在和嫌疑人家屬交流的時候,他們總是弄錯,他們認為提請逮捕後案件應歸檢察院管了,實際上只是變更了強制措施,對於一個社會人員來講對這個情況總是分不清楚。

第三個階段是提請逮捕。提請逮捕是公安機關認為有社會危險性,需要逮捕。刑事訴訟法修改以後,把「社會危險性」作為逮捕的唯一必要條件。所謂社會危險性,在我幾年前寫的一篇《律師在審查逮捕階段怎樣行使有效辯護》里已經對這個問題講的很清楚。這篇文章主要是說逮捕的條件和程序。最高人民檢察院把逮捕的社會危險性分為6大類,24種情形。符合這6大類,24種情形的就是逮捕的條件,不符合的就不是。公安機關在提請逮捕的時候要准確地提出逮捕的理由,檢察院在批准逮捕或者不予逮捕都需要一個理由。所以律師在閱卷的時候都會發現一個不予逮捕的理由,有的理由是沒有犯罪事實,有的理由是沒有社會危險性,這有很大區別。檢察院經過法定期限的審查,有兩個決定,一個是批准逮捕,一個是不予逮捕。所以在偵查階段律師的主要工作就是取保候審。

4. 求人做一份冒泡演算法流程圖!!遞交後追加200分!!

冒泡排序法流程圖如下。程序代碼很簡單,要的話說一聲

Dima(0To99)AsString

PrivateSubCommand1_Click()

DimiAsInteger,jAsInteger,str1AsString

Fori=0To98

Forj=i+1To99

Ifa(j)>a(i)Then'字元串比較,逆序。反之用<

str1=a(i):a(i)=a(j):a(j)=str1'後面的大就交換

EndIf

Nextj

Nexti

Fori=0To99

Debug.Printa(i),

Nexti

EndSub

PrivateSubForm_Load()

Command1.Caption="排序"

DimiAsInteger,jAsInteger,kAsInteger

'以下程序代替你輸入100個字元串

Randomize

Fori=0To99

k=Int(Rnd*9+2)'一個字元串的長度2到10

str1=""

Forj=1Tok

a(i)=a(i)&Chr(Int(Rnd*26)+97)'產生字元

Nextj

Debug.Printa(i),

Nexti

Debug.Print

EndSub

5. 刑事案件辦案流程圖

1、偵查階段(公安階段)。

從人被抓一直到案人件移送檢察院,這一階段稱「偵查階段」,一般情況下是三個月左右。主要包括拘留以後一個多月,和執行逮捕以後兩個月左右。這一階段的工作重心在於通過公安部門的偵查,搞清楚案件的來龍去脈、基本事實。

偵查階段公安機關的辦案流程:

1、受理立案。公安機關對於公民扭送、報案、控告、舉報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都要接受、問明情況後製作《接受刑事案件登記表》,經過審查,對於不夠刑事處罰需要給予行政處理的,依法處理,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於自己管轄的製作《刑事案件立案報告書》。

2、公安機關對已經立案的刑事案件,進行偵查。要收集、調取證據;訊問犯罪嫌疑人;詢問證人;進行勘驗、檢查;進行進行搜查;查封、扣押物證、書證等。

3、偵查階段可以採用強制措施。如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

(1)拘傳:對未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強制其到案接受訊問的一種強制措施。

(2)取保候審: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後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並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

(3)監視居住: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並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4)拘留:扣留,拘禁。公安機關在緊急時刻對需要受偵查的人依法暫時扣押;行政拘留指將違反治安管理的人關在公安機關拘留所內,一般不超過十五天,合並處罰最長不超過二十日。行政拘留是最嚴厲的行政處罰。被處罰人對治安管理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5)逮捕:逮捕是檢察院、法院批准或決定,公安機關執行的,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時間內完全剝奪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

4、偵查終結。公安機關在偵查終結後,發現犯罪嫌疑人不構成犯罪,且已採取強制措施的,應當予以釋放並發放證明。如涉嫌犯罪的,公安機關應當在偵查終結後,及時將案件移交人民檢察院,以便審查起訴。

(5)訴訟法流程圖擴展閱讀:

刑事案件辦案期限:

1、刑事案件辦案期限是法律規定的司法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的時間限制。其目的在於避免辦案時產生推拖現象和官僚主義。中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對被逮捕或拘留的人犯,必須在24小時內進行訊問;對被告人在偵查中的羈押期限不得超過2個月,少數案情復雜的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1個月。

2、同時,人民檢察院應在1個月內對公安機關移送起訴或免予起訴的案件作出決定,重大復雜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在受理後1個月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1個半月;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後,應在1個月內審結,至遲不得超過1個半月。上述規定必須嚴格遵守。

刑事案件-網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網路

刑事案件辦案期限-網路

6. 民事訴訟的具體流程,麻煩說詳細點(我不請律師的)

民事訴訟流程一般是為:

一審程序:

1、原告起訴

2、法院受理後將起訴書副本送達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內提交答辯狀,法院在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送達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辯狀,不影響審理

4、決定開庭審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當事人並公告

5、法庭調查階段包括:當事人陳述;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宣讀鑒定結論;宣讀勘驗筆錄。

6、法庭辯論包括: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互相辯論。 法庭辯論終結,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後順序征詢各方最後意見。

7、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8、判決宣告

二審程序:

1、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並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當事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

2、法院受理

3、審理程序大體與一審一樣,不同處主要在審查范圍和內容上。

(6)訴訟法流程圖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第四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民事訴訟,必須遵守本法。

7. 一般訴訟的流程是什麼需要多長時間

對於審限民訴法明確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版理的審限為3個月,3個月內權必須結案,不能延長審限。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一審法院應當在給予的審限內作出判決。此時,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而上訴,案件進入二審程序,按二審的審限進行審理,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人民法院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或者公告期滿後三十日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但審理選民資格的案件除外。人民法院受理選民資格案件後,必須在選舉日前審結。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熱點內容
法院判決法官說了算嗎 發布:2025-09-30 02:41:19 瀏覽:746
企業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30 02:39:19 瀏覽:450
外國訴訟法的種類 發布:2025-09-30 02:13:14 瀏覽:11
60元一天有沒有違反勞動法 發布:2025-09-30 01:49:59 瀏覽:697
政法幹警法律碩士成績 發布:2025-09-30 01:40:10 瀏覽:833
迷人美法官 發布:2025-09-30 01:40:01 瀏覽:779
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29條 發布:2025-09-30 01:00:03 瀏覽:938
小區綠地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30 00:52:47 瀏覽:22
關於婚姻法的畢業論文 發布:2025-09-30 00:34:09 瀏覽:659
行政訴訟法的作用 發布:2025-09-30 00:31:52 瀏覽:682